国策-第10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括北马里亚纳群岛、关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与加罗林群岛,西南太平洋则包括新几内亚岛、新不列颠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不里底群岛、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如果由美国做主,这个选择并不艰难。
虽然关岛是夏威夷群岛的防御屏障,但是从关岛到夏威夷群岛,除了几座面积不大的小岛之外,中途几乎没有驻军之地,必须跨越数千千米的海域,进攻难度可想而知。从美国利益出发,保住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不在保护本土之下,也就是说,美国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澳大利亚的安全,绝对不能让澳大利亚失守。换个角度,从共和国的立场出发,因为澳大利亚具有成为战略根据地的所有必要条件,就算不为澳洲大陆上的丰富矿产资源,也要从巩固侧翼防线出发,尽快南下占领澳大利亚。
正是如此,在这次并不漫长的会议上,大多将军都主张以从澳洲入手。
问题是,美国有主动权吗?
回答很简单,至少在这个时候,美国还没有主动权。
与共和国南下攻打澳洲一样,美国要想从澳洲北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克服中途的重重障碍,特别是挡在北面的印度尼西亚。也许有人认为,美国可以以菲律宾为基地,直接攻击共和国本土。显然,这是非常肤浅的认识,至少在会议上,没有哪个将军把希望寄托在菲律宾的身上。原因很简单,以共和国的实力,就算不能迅速占领整个菲律宾,也有能力使菲律宾失去军事价值。说得再直接一点,只要美国在菲律宾方向上有任何妄动,或者菲律宾当局有任何轻率行为,共和国都会立即出手,用最短的时间打垮菲律宾。以菲律宾的实力,别说坚持几个月,能坚持几天就是奇迹了。与菲律宾一样,日本的利用价值也不高,至少在这个时候日本还没有挑战共和国的资格。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找到解决办法。
讨论中,包括史塔克在内的众多军人都认为,除了加强澳洲的战略根据地性质,还得加强关岛的作用,并且设法利用迪戈加西亚牵制住共和国海军的印度洋舰队,设法在西太平洋上打一场海上歼灭战,打垮共和国海军的西太平洋舰队或者南海舰队,从而夺得绝对海上优势,为接下来北上攻占东南亚地区打下基础。
如同史塔克预料的那样,杜奇威没有立即表态,只是同意加快部署。
当然,部署的具体工作由五角大楼负责。
史塔克很清楚总统想要得到什么,也就没有纠缠细节问题。说白了,杜奇威最想得到的就是一个充分的参战理由,而这样的理由就需要共和国军队主动发起进攻,哪怕是攻击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只要造成重大损失,美国当局就有理由参战。
次日上午,史塔克就以国防部长的身份,命令驻扎在夏威夷的第五舰队前往关岛。
虽然这一调动引人瞩目,被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挑衅行为,但是最重要的调动并不在太平洋上,而是在印度洋上。
美国东部时间29日中午,也就开罗时间30日凌晨,由3艘航母为核心的美国海军第四舰队接到命令,正式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如此一来,算上以达尔文为母港,长期以迪戈加西亚为基地在印度洋活动的第八舰队,部署在印度洋海域的美国航母达到4艘,超过了共和国海军的印度洋舰队。虽然按照美国当局公布的消息,第四舰队的目的地是吉布提港(这是美国在西北印度洋最重要的综合性海军基地),不会前往迪戈加西亚,也不会与第八舰队会合,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针对共和国的军事部署,目的就是趁共和国无暇他顾的大好时机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众所周知,印度洋算得上共和国的“加勒比海”(有人将南海比喻成共和国的墨西哥湾、因此印度洋就是共和国的加勒比海),美国海军增兵印度洋,相当于共和国海军向古巴增派舰队,影响可想而知。
问题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不管美国当局有何意图,只有在共和国采取针对性的行动之后,其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共和国会针锋相对的采取行动吗?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55章 鞭长可及
美国海军向印度洋增派舰队的时候,共和国海军正在组织一次规模宏大的登陆行动。
与美国总统杜奇威猜测的一样,共和国当局从一开始就没把欧亚大陆当成主战场,确定美国为头号敌人之后,太平洋才是共和国的主战场。
地面战斗在29日下午全面爆发,率先参战的第九战斗单位在毫无悬念的情况下包围了俄军第101空降旅,并且在29日夜间的战斗中歼灭了部分俄军,获得了俄罗斯入侵哈萨克斯坦的铁证。当天晚上,袁晨皓以共和国军队总参谋长的身份,下达了反击命令,即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地面部队可以越境作战。该命令下达后不到半个小时,部署在克拉玛依的第九战斗单位的炮兵旅就对在巴尔瑙尔集结的俄军进行了突然炮击,在30分钟的炮击中,投掷各类弹药上万吨,直接打垮了近2个师的俄军地面部队。
这场炮击,算是拉开了中俄地面战争的序幕。
同样的,这场炮击创造了好几个纪录。别的不说,仅高达850千米的炮击距离就打破了过往的所有交战纪录。能够达到这一射程的,只有最新式的螺旋电磁炮。虽然在过往的战争中,共和国陆军早就用行动证明,共和国拥有最优秀与最强大的炮兵,但是当第九战斗单位的炮兵旅向850千米外的敌人开火,并且在30分钟内投掷上万吨弹药之后,仍然让外界感到极为震惊。要知道,如果共和国陆军将炮兵部署到哈萨克斯坦西北的阿特着州与西哈萨克斯坦州,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三分之一,包括莫斯科东南的梁赞都在覆盖范围之内,共和国陆军甚至可以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依靠远程炮火支援发起大纵深战略进攻,使俄罗斯的广袤国土变成摆设。战争真要打到这个地步,俄罗斯离战败也就不远了。
正是这场炮击,让很多人认识到了这场战争的真实面目。
这其中,自然包括共和国元首裴承毅。
事实上,早在这场炮击之前,裴承毅就根据陆军炮兵作战能力的提升,对战略部署做了大幅度调整。要知道,最早提出应该以太平洋为主战场的不是袁晨皓,而是裴承毅。众所周知,袁晨皓是陆军上将,要想获得更多的表演机会,就得提高大陆战场的地位,而不是把海洋当成主战场。前面提到过,在最初制订的好几份战争计划中,袁晨皓都把大陆战场当成主战场,或者坚持在击败了俄罗斯之后再与美国全面开战。问题是,战争该怎么打、能怎么打不由某个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按照裴承毅的判断,只要共和国集中兵力对付俄罗斯,美国就会积极参战,迫使共和国调整战略部署。与其被动调整部署,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把矛头对准美国。说服袁晨皓之后,裴承毅让总参谋部重新制订了战争计划,其中就明确了以太平洋为主要方向,以击败美国为主要目的。也就是说,要在确保不对太平洋战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能够在与美国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的情况下来制订对俄作战计划。这其中,共和国陆军炮兵部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说直接一点,如果没有一支实力强大的炮兵部队,陆军就需要一支规模庞大的战术航空兵,而陆军航空兵显然无法满足要求,也就得在加强天军的情况下保留空军。毫无疑问,这么做必然加重国家的战争负担,对整体战略造成影响,从而使主要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在全世界都认为共和国会集中力量越过乌拉尔山的时候,共和国却在忙着登陆勘察加半岛,只不过充当主力的不是陆军,也不是海军,而是在裴承毅担任国防部长期间获得了很高独立性的海军陆战队。
毫无疑问,共和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比较特殊的部队。
作为在第一次军事改革中成立的独立兵种,共和国当局并未像外界想像的那样,用“美国模式”来打造一支全能型的陆战队,而是严格控制了陆战队的规模。直到2035年印度战争爆发的时候,共和国海军陆战队的规模都非常有限,作战部队的官兵不过3万人,总兵力也没有超过10万,而且只是隶属于海军的一个兵种。虽然很多人认为,在拥有世界头号陆军的情况下,共和国没有理由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陆战队,而且共和国海军陆战队的发展受到限制,也与陆军有关,但是客观的讲,在此之前,因为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亚洲、西太平洋与环印度洋地区,要么就在本土周边、要么在盟国附近,具备强大战略机动能力的陆军足以应付所有地面作战行动,所以共和国也没有必要耗费巨资,维持一支实力强大、能力全面的陆战队。换个角度看,美国将陆战队打造成“第四军”与其分布广泛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在很多远离本土的地区拥有的巨大理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和平时期不需要一支全而的陆战队,不等于战争时期不需要。
实际情况是,陆战队过于弱小,已经使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威胁。比如在爆发喀麦隆军事政变中,虽然共和国陆军可以调动部署在肯尼亚的某支作战部队,利用战术运输机,在24小时之内到达喀麦隆。但是途径的几个国家中,只有乌干达同意向共和国的运输机开放领空,刚果与民主刚果都拒绝开放领空,而要绕道飞行的话,不但需要调用空军的战略运输机,还得调动航母战斗群进入南大西洋,出动舰载战斗机为运输机护航,所需时间就不是24小时,而是1周。结果可想而知,在共和国海军完成部署之前,军事政变就以亲华总统被秘密处决的方式结束了。设想一下,如果共和国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陆战队,就可以依托尼日利亚的海军基地,以前沿部署的方式在几内亚湾保持一支军事力量,及时出兵平息军事政变,甚至能够使军事政变胎死腹中。
问题是,建设一支强大的陆战队,需要投入的资金非常惊人。
更重要的是,《斯德哥尔摩协议》中,对共和国陆战队的规模做了明确限制。在拥有世界头号陆军、而且拥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共和国不得不在陆战队的规模上做出让步,即陆战队的兵力规模不超过10万,其中地面战斗部队的兵力不超过4万,相当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40%与50%。看得出来,协议中没有对陆战队的编成方式做任何限制,即陆战队可以拥有如同两栖突击舰队、航空兵、炮兵等作战部队。
受此影响,裴承毅还是国防部长的时候,就对陆战队的发展做了全面规划。
细节方面,除了像陆军那样,通过与退役官兵签署再服役协议来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预备力量之外,主要通过增强独立性来提高陆战队的作战能力。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将两栖突击舰队、登陆舰队、以及与之配套的舰载航空兵由海军转到陆战队名下,即由陆战队直接指挥,而不是由海军代为指挥。
千万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变化,仅此一点,就能使陆战队的战斗力提升一倍以上。
以两栖突击舰队来说,编到陆战队名下后,就能按照陆战队的需求进行建设,而不是按照海军的总体战略进行建设。
当然,要想让这一改革落实,还得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赋予陆战队独立预算权。
众所周知,在共和国军队中,陆战队早已获得独立兵种的地位,却一直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预算权(独立兵种与军种下的兵种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独立预算权),基本上大部分装备的采购决策权都在海军与陆军手中。比如要想采购地面主战装备,陆战队在向总参谋部与国防部提出申请之后,首先就得与陆军联系,看看能不能与陆军共同采购,而不是单独采购。相对而言,地面主战装备的问题还不是很大,毕竟陆军向轻型化发展对陆战队也非常有利,适合陆军的主战装备,也大都适合陆战队,或者在稍加改进之后也能满足陆战队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跟随陆军一同采购,还能大大降低采购费用,节约开支,或者在相同开支的情况下扩大采购规模。真正重要的,还是两栖突击舰队。可以说,随着地面部队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全面,陆战队与陆军的最大区别不再是作战区域,即陆战队是在沿海地区作战的部队,而陆军则是在内陆作战的部队。相对而言,陆战队与陆军最大区别就是陆战队拥有由海向陆的进攻能力,而这一能力就体现在投送陆战队的两栖突击舰队上。由此可见,有无两栖突击舰队的主导权,对陆战队来说显的尤其重要。
事实上,在大规模战争中,加以适当的训练与配备两栖突击舰队,陆军也能担负起两栖登陆作战任务。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就参与了从北非到西西里岛、再到诺曼底的众多登陆作战行动,而且是登陆作战的主力部队。即便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主导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国陆军也担负起了很多作战任务。
要想获得两栖突击舰队的主导权,就得拥有独立预算权。
由此可见,裴承毅在40年代搞的改革,等于解放了海军陆战队。
当然,组成两栖突击舰队的也是战舰,因此也有比较漫长的建设周期。直到裴承毅离开国防部,出任共和国国家副元首的时候,陆战队才真正获得了独立自主权,并且从海军中独立出来。只是受天军与空军合并影响,陆战队并没有成为“第五军”,只是强调了其独立兵种的地位。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共和国打造出了世界上规模第二的海军陆战队。
更重要的是,到战争爆发前,共和国已经拥有3支规模不俗的两栖突击舰队,分别部署在西太平洋战区、东南亚战区(原先隶属于西太平洋战区,在2042年独立出来,成为第三个战区)与印度洋战区(2047年,南亚战区分为印度洋战区与中东战区,其中印度洋战区继承了南亚战区的衣钵,司令部仍在瓜达尔)。按照一次投送一支兵力在2000人左右的先遣部队、以及在1周之内将一支兵力在1万人左右的标准陆战旅投送到4000千米外的战场上的战术标准,一支两栖突击舰队中,包括2艘两栖攻击舰、4艘综合登陆舰、4艘两栖登陆舰与4艘船坞登陆舰,战时还将根据登陆作战强度增加4到8艘快速滚装货轮与集装箱货轮,并且根据航线的实际情况确定护航舰队的规模,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增添数艘提供火力支援的战舰。
可以说,从兵力投送来看,两栖突击舰队远远超过了航母战斗群。
即便从火力投送来看,除了两栖攻击舰只能搭载航程有限的低空攻击机、使得远距离火力打击能力偏弱之外,在作战半径为600千米的情况下,两栖突击舰队的火力投送能力甚至不比航母战斗群差。
问题是,真正需要动用两栖突击舰队的时候,两栖突击舰队的火力投送能力与兵力投送能力都不堪担当重任。说简单点,如果仅仅是局部冲突或者地区战争,在战斗强度有限的情况下,以战术空投或者战略空运的方式,陆军能够担负起几乎所有作战任务,没有必要动用两栖突击舰队。只有在战斗强度太大,以空运方式进入的陆军突击部队无法独挡一面的时候,才需要投入陆战队。毫无疑问,一次投送2000人,要 1周才能投送1个陆战旅,即便动用3支两栖突击舰队,1周也只能投送3个旅、大约3万人的作战部队,显然无法满足高强度作战需求,因此陆战队的独立作战能力仍然有限。
正是如此,有很多人反对加强陆战队,认为应该通过加强陆军的作战能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