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赤壁 >

第24章

赤壁-第24章

小说: 赤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二奴笑道:“等我斩首立功,赐爵分地,有的是福让你们享。”

那妇女破口大骂:“什么狗屁福,只怕你这天杀的很快死在江里喂鱼,免不了老娘再嫁一次。

李二奴大怒:“老子还没死,你就这样诅咒老子,看来是巴不得老子死了,好去偷人。”说着冲了过去,揪住那妇女,三两下按在地下,挥拳就打,嘴里道,“看老子不打扁了你。”

妇女边两手在李二奴脸上乱抓,嘴里犹骂:“老娘怕你?你有本事就打死我们娘儿几个。要是不敢下手,就是猪狗。”李二奴捶了几拳,忽然几个小孩也摇摇摆摆地从屋里跑了出来,抱住李二奴的腰,想将李二奴扯开,边扯边哭:“不要嘛,不要打我妈妈嘛!”旁边百姓看不过去了,也有来劝的,也有的只管议论:“穷人总是命苦,打仗不管输赢,我等百姓,能有多大好处?”另一个道:“据说曹操此番征讨东吴,是想得到二乔夫人。”“也不是没可能,曹操攻下南阳,纳了张绣的婶婶;攻下冀州,又为儿子抢了袁绍的儿媳……”

“所以说打来打去,我等都是为别人保护妻子儿女,自己的老婆说不定反要守寡。”

“哪有寡守,便宜了那些幸存的男子罢了。”

“唉,这是命啊。人不得认命吗?”

有个百姓看见黄盖驻马在望着他们,赶忙止住那些百姓:“别说了,那边有位官吏在看着我们呢,再说只怕惹祸上身。”

黄盖望着那些百姓,心头火起。大庭广众之下,竟敢议论军国大事,这些难道是他们应该管的吗?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君上缴纳赋税,君上和他的官吏们则只管发号施令。你们要想发号施令,就得像我这样不怕死,靠浴血奋战去获得爵位官职,在这里像苍蝇一样嗡嗡乱叫有什么用?战乱的时候,你们躲在屋里苟且贪生,等别人打下江山,稳定了时世,你们又恨不得也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不服从管束,还哀叹自己命苦,我看不是自己命苦,而是胆小怕死。怕死当然就只能像奴才一样活着。他想起自己一生的经历,不禁颇为自豪。他出身于零陵郡泉陵县的一个没落官吏家庭中,从小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后来跟随孙坚打仗,攻城野战,杀人无数,才升到今天的位置。当初他在死中求活的时候,这些百姓在干什么?大概躲在家中,像猪狗一样在槽中拱食罢。现在竟来说风凉话,简直太不要脸。

看见黄盖脸色不悦,他身边有位随从赶忙献殷勤:“将军,这些百姓好像在议论政事,实属不法,要不要全抓起来。”

黄盖想了想,很快就要出征,何必横生枝节,况且自己很忙,于是说:“算了。我们走罢。”说着催马就走。

那些说话的百姓刚才看见黄盖和他的士卒往自己这边张望,吓得脸色苍白,以为这下难逃法网。却不料他们迟疑了一下,迳直走了,真是大松了口气。有一个人见过黄盖,告诉众人:“你知道这位是谁吗?就是大名鼎鼎的零陵黄公覆黄将军。”

百姓都吸了口气,表示赞佩,其中一个道:“哦,黄将军有什么功绩。”

“功绩大着呢,自小就跟着咱们东吴的老孙将军,身先士卒,蹈刃屠城,立下了赫赫战功,官拜丹阳都尉,食奉邑如汉朝列侯。后来在小孙将军摩下,也很受重用啊。”

另一个道:“你懂得还真不少,但关键的你没提到。我听说这位黄将军最大的功绩是在吴郡一战中,为了保护大乔夫人的安全,身被数创,差点毙命。为此大乔夫人说服小孙将军,要让自己的儿子和黄盖的女儿结亲。”

“这件事也是有的。大乔夫人貌若天仙,可惜我等不能亲见。”

“你也不瞧瞧你的德性,不三不四,就想看到天仙。”

“我等不要议论至尊,免招祸患。”

众百姓点点头,各自散去。

三、老将救美惹情丝

黄盖回到家,妻子迎了上来,给他脱下外衣。黄盖道:“我奉都督号令,明日就要整军出发。”

知道丈夫一向是个闷声不响的人,这样的辞别也早司空见惯,所以黄妻的回答也很陈旧:“夫君在外辛苦,千万珍重。”

黄盖道:“我知道。”说罢再也无话,两个人默然相对,黄妻突然想起一件事:“刚才大乔夫人送信来,要我去她宫里一趟,带着孩子。”

黄盖有些惊讶,随口道:“哦,是吗。那去罢,我们两家有婚约,也许她想看看女儿。”

“也许是罢。”黄妻道,“我最近也去过几次,总觉得大乔夫人如今越来越阴郁了,要不,你也去看看?”

黄盖淡淡地说:“她从来便没快乐过,又有什么奇怪。”

黄妻叹了口气:“孙讨逆将军已经死了七年,七年过去,她仍是那么年轻美貌,青春守寡,心情不快,也容易理解。”

黄盖不悦道:“你知道什么—我的意思是,孙讨逆将军生前,她也从未笑过。”

见黄盖突然发怒,黄妻非常奇怪,因为这是很少有的事。黄盖打仗虽然勇勐,治军也很严厉,杀人如麻,但在家里却一向温恭和悦。她惶恐问道:“公覆,你怎么了。”

黄盖自知失态,掩饰道:“毕竟是前主公的遗婿,我等人臣,不要妄加评论。”

“哦。”黄妻理解了,以卑议尊,不是什么好事,她点点头,“我只是觉得她太可怜。”

黄盖低下头,专心致志地整理自己的竹简图书,沉默不语。过一会儿,黄妻又道:“公覆,你怎知道她从未笑过?”

黄盖抬起头,长叹了一声,道:“我一直没对你说过,当年我和主公遇到伏兵,我奉令护送她回京口,一路坎坷十几天,她一直抑郁不语。当时敌兵势大,乱箭如雨,我虽然久经战阵,也不由得心生恐惧,她却神态恬然,对危险无动于衷。”

黄妻道:“这倒奇怪,世上难道还有不怕死的人,尤其像她这样的美貌女子,上天生之不易,更当自我珍惜才是。”

见妻子急切切的样子,黄盖不由得笑了一笑:“上天生之容易与否,那是上天的事,你着急干什么?”

黄妻道:“像她那般千娇百媚,我虽是女子,见之犹怜,何况男人。对了,市集上传闻,听说曹操此次起兵伐吴,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二乔,不知是真是假?”

黄盖突然站了起来,道:“休要听他们胡说。就算是,我黄盖誓死也不答应。”

黄妻愣了,觉得黄盖今天的举动殊为奇怪,道:“你作为东吴将领,保家卫国是你的职分,何必突然激动。”

黄盖一时语塞,还好仆人进来解了他的围,仆人察报道:“老夫人,大乔夫人又派来使者,让你携带女公子进宫,若黄将军愿意,也请一并前去。”

黄妻道:“好,我这就动身。”回头唤黄盖道,“公覆,既然大乔夫人邀请,你也陪我去罢。都是儿女亲家,虽然地位有高低,也应当时时来往。”

黄盖想了想,道:“也好。”

他们很快来到大乔的府邸,天气已经很冷了。庭院里树枝光秃秃的,一片寂寞。大乔手里捧着一个小炭盆,招呼黄盖夫妻落座。

黄盖、黄妻和他们的女儿跪倒:“拜见夫人。”大乔伏席回礼:“免礼,请起。”又吩咐,“来人,把绍儿带来。”

孙绍蹦蹦跳跳地出来了,见了黄盖的女儿,欣喜道:“你来了。快,我们去后院玩。”

大乔叮嘱道:“不要欺负妹妹,好好玩耍。”

两个孩子蹦蹦跳跳跑到后院去了。侍从给黄氏夫妇献上清茶。寒暄了几句,大乔问道:“据说黄将军明日就要出征?”

黄盖道:“正是,多谢夫人垂询。”

大乔道:“将军觉得此次出征,胜算几何?”

黄盖道:“胜负未敢逆料,但只要黄盖有一条命在,就不能看着曹操入我东吴。”

大乔不答,呷了一口茶水,轻轻地说:“据外间传闻,曹操此次出兵,是为了我们乔氏姐妹?”

黄盖激动道:“原来夫人也听说了,这都是百姓妄言,曹贼想篡汉自立已久,只是畏惧我家主公,倘若此番占领东吴,就无所顾忌了,其他都是借口。”

大乔点了点头,道:“可是,我却觉得曹操是个英雄。”

此言一出,黄妻大惊:“夫人,你……”黄盖更是无比惶恐,多年来,他和这位大乔夫人共享一个天大的秘密。虽然这个秘密破坏了他心中对孙氏的忠诚观念,但是他不惜忍受这个破坏,并因此觉得幸福。在战场上,他感觉自己是个冷血的杀手,不知道为什么面对大乔夫人的时候,所有的雄心壮志都一下子消弭于无形。这究竟是为什么,他想不清楚。

正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这时后院传来小孩哭声,黄盖当即吩咐妻子,“你去后院照看孩子们,我和夫人在此商谈国家大计。”

黄妻看了黄盖一眼,应道:“好。”又向大乔道,“夫人,失陪了。”

大乔点头道:“你去罢。”黄妻慢腾腾走了。

黄盖望着大乔,心情激动:“夫人。”大乔笑道:“将军,你从心底里评判,你认为曹操不是英雄吗?如果曹操不是,那么孙策又何尝是,难道他就比曹操更加忠心汉室吗?”

黄盖站起来,不顾嫌疑,关紧门户,又回来落座,低声道:“夫人,老臣请夫人言语千万谨慎,老臣知道夫人心中不乐,但事已至此,夫人又生下了孙氏血脉,何必自苦如此?”

大乔眼泪涟涟:“当初我就请求将军让我死在乱箭之下,将军又何必舍命救我。”

黄盖道:“老臣奉主公严令,岂可轻忽。况且夫人美貌绝代,上天生之不易,怎可轻生,辜负上天厚意。”

听黄盖这样言语木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大乔也不禁破涕为笑:“将军又非上天,怎知其不易?”

黄盖慑懦道:“这是老臣第二次看见夫人笑了。”

大乔擦擦眼泪,轻轻地说:“也是我自从被孙策抢来之后,第二次笑。”她这句话一出口,发现黄盖脸色激动,眼中溢出奇异的光彩,想说什么,但迅即又眼光黯淡,叹了口气,止住了。

大乔低声道:“也罢,将军是忠厚之人。虽然如此,还是多谢将军当日舍身救助之恩。明日将军就要远征,我为将军弹首曲子,以壮行色罢。”

黄盖低首道:“岂敢岂敢。”

大乔不答,跪坐琴边,手指挥动,琴声如泉水一般泊泪流出,伴着琴声,她嘴里还唱着:“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黄盖听着曲子,暗暗品味唱词,不由得痴了。

四、周瑜西征

冬日的阳光下,京口的江边仍旧寒气袭人。江东舰队桅杆林立,等到岸边三声鼓响,所有船只上的水兵摇桨而上,向上游驶去。宽阔的长江水面,被一片桅杆的林海塞满了,好像水中生长出来的森林。

周瑜站在主舰的舰桥上,眺望着远方,那是他决心要留名青史的地方,他心中充满了期待,毫无一丝畏惧之清。

与此同时,曹操也站在江陵城头,检阅着他的舰队。贾诩道:“丞相真的要在明日出发东征吗?”

曹操道:“孤的将士已经集结齐备,难道在江陵坐食粮草,无所事事?”

贾诩道:“冬日江上极为寒冷,我们从邺城南征刘表之时还是夏天,携带冬衣不足,恐怕会生变故啊。”

曹操道:“那依你的看法如何?”

贾诩道:“丞相不如先坐镇江陵,奖励吏士,安抚百姓,使荆州士民对丞相心服口服,再择春夏暖和的良时进兵,方可稳操胜券。”

曹操叹道:“文和君,非是孤不欲,乃不能也。如今韩遂、马超盘踞关中,若孤坐镇江陵,只怕他们趁机作乱。不如趁士气高昂,一鼓作气,将东吴剿灭,则韩遂、马超等也只有束手称臣了。”

贾诩道:“既然如此,那丞相就不妨一试罢。”

第二天早食后,所有军队全部集结完毕。曹操站在主舰舰桥上,满意地看着自己的舰队,下令道:“出发!”

整个江陵渡口顿时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丞相下令,出发啦!”

江陵城下,比东吴京口更多更广的一片桅杆的森林突然摇动了起来,接着,整条宽阔的长江也迅即被船只塞满了,仿佛要截断江流。这些船只顺着江流,呼啸迅疾地向下游驶去,相比东吴的舰队,这支水军的速度快多了。

在夏口的刘备仍旧天天站在望楼上向东翘首眺望,等候东吴方面的消息。士卒们看见他,都不由得怯怯私语:“左将军又来了。”“不知诸葛军师此去东吴游说是否成功。”“据说大获成功,孙权已经派遣周瑜率兵西上,联合抗曹。”“周瑜,就是那个天下闻名的美男子周郎吗?这回可要找机会看看。”

关羽、张飞两人对刘备的情绪非常担心,因为近一个月来,刘备总是沉默寡言,连谈笑的心情也丝毫没有。当初他们在新野的时候,处境也不顺利,刘备却从不像今天这般忧愁。张飞平常虽然大大咧咧的,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但见了刘备这个样子,也无能为力。他暗暗怂恿关羽:“你去劝劝大哥,不要这么担心嘛。我,我是个老粗,劝来不管用,你天天捧着《春秋》,懂的道理多,去跟大哥好好说说。”

关羽拍开张飞拉扯自己的毛茸茸的手,道:“说个屁。我心中比大哥还急呢,谁来劝我。”

刘备正在眺望,突然一个士卒气喘吁吁跑上来,叫到:“主公,据谍报,曹操的舰队已经从江陵出发,顺流东下,过不几日就会到达夏口,请主公早作御敌良策。”

这个消息如同晴空霹雳,刘备跺脚大叫道:“此天亡我也。”说着大叫一声,跪在地上。

关羽、张飞仍在台下争执不休,听见刘备惨叫的声音,赶忙跑了上去,双双扶起刘备,唤道:“大哥,你怎么了?”刘备甩开他们的手,叹道:“二位兄弟,刘备无福,不能再连累你们了,你们走罢。”

两个人七手八脚把刘备抬下望楼,张飞垂泪道:“大哥,别担心,曹兵来了,大不了如你当日所说退往岭南,投奔苍梧太守吴巨嘛。”

关羽打断他:“三弟别添乱了,那是骗鲁肃的,岂能当真。”

张飞气得大叫:“那就跟曹贼拼它个鱼死网破。”

刘备两眼发直:“我害了孔明先生……”

这时站在望楼上的候望卒忽然惊喜地大叫起来:“左将军,左将军,东边来大船了,好像很多很多。”

刘备像蛤蟆一样弹了起来,连声道:“哪里?哪里?”候望卒答道:“距我营大概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请左将军上来观看。”

刘备疯狂往望楼上跑,关羽、张飞紧紧跟在他身后。刘备站在望楼上,手搭凉棚遥望,只见黄昏的阳光下,一队舰船从长江下游正溯江而上,墙槽旌旗依稀可辨。

张飞也看到了,喜笑颜开:“太好了,太好了,终于等到了。”

刘备久阴的脸也舒展开来,但是关羽冷冷道:“若是青、徐臧霸麾下的水军则当如何?”

臧霸原先是徐州牧陶谦麾下的大将,陶谦死后,追随吕布,吕布被曹操击破,于是投降曹操。曹操拜他为琅玡相,总督青、徐二州,但他一直不肯专心侍奉曹操,在自己的领地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曹操忙于征战,对他也没有过于约束。直到曹操击破袁绍,臧霸才死心塌地追随曹操,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家属送往邺城当人质。臧霸手下有一支不大不小的水军,如果曹操派他从东面夹击夏口,也不是没可能的。

刘备想到这层,心中重新又起恐惧,沉默了一会儿,他下令道:“你们赶快去吩咐士卒做好准备,封锁东边江面,同时派逻卒乘小船过去询问。”

五、周刘初会

这支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