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115章

1908之钢铁雄心-第115章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发填弹量的弹匣,4800发子弹合同1000多杆毛瑟步枪,让北洋骑军在策马狂奔的同时至少付出了4、500人的代价。

而等到北洋骑军冲进300米的距离内时,却又要接受48具转轮式榴弹发射器的洗。300米的距离,虽然榴弹发射器还不是半自动的,但也足够将其中填装的6枚榴弹全部扔出去了…

“”

北洋骑军一边经受着重火力的洗礼,一边继续策马持枪进行还击。

虽然在还击的过程中,北洋骑军也让周子宁部消失了一两百人,但很明显北洋军的损失要明显比国社军多的多。

一边冒着弹雨一边策马还击,每个北洋骑兵都在心中不停的大骂着。虽然他们早就知道国社军的装备够好,但也没有想到居然连骑兵的装备也是如此的逆天。

光是轻机枪也就算了,居然还有威力如同小口径火炮的东西…

好在彼此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北洋军很快就能用手中的马刀来教训这些国社军了。

“全体,拔刀”

眼看着彼此的距离已经不到百米,肩膀中了一枪的孟效曾朝着部下们大喊道,另一边的南元超也同样如此。相对于肩膀挨了一枪的孟效曾,南元超的运气就比较好了,起码他并没有挨上一枪。

在听到孟效曾和南元超的呼喊声后,其所属的北洋骑军纷纷拔出马刀。

刚刚的那一连串枪林弹雨让平日里自诩马术精良的北洋骑军窝气的很,现在到了这个地步,这些北洋骑军自然想用马刀教训一下对面那些只知道用轻机枪欺负人的家伙。

而在看到冲过来的北洋骑军全都拔出马刀后,周子宁也示意自已的部下拔出马刀曾经有人提议给骑军每人配备一支手枪,如口径为毫米的勃朗宁,毕竟手枪在潜江战役的战壕战中发挥出色,提议的人自然希望大口径手枪能在骑战中再立新功,而且毫米口径的枪弹,就算没有击中要害,也足以将马背上的骑兵击落马下,不过最后这个提议却被骑军的人给否决了。

骑军不同步军,作战时需要极高的速度进行穿插作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使用手枪的话,配合上马背的颠簸还有同为骑兵的高速敌军………误伤友军的可能性很可能比击中敌军的可能性还高,所以对骑军来说,手枪虽好但在作战时最可靠的终究还是马枪和马刀…

在得到周子宁的命令后,其部所属的骑兵也纷纷抽出的马刀。

眼下经过刚刚北洋骑军的还击后,周子宁部虽然仅剩下800余人,但对面的北洋骑军也只剩下1000余人罢了。两者人数差距不大,至少不如初期时那么大,周子宁部的骑军自然不用害怕,何况他们所骑的还是严光从国外进口的高头大马,同北洋骑军的蒙古马相比,交战时绝对不会占据劣势的…

“骑兵团冲吧”

“是”

第二百四十四章骑战。。。

第二百四十五章赌胜

第二百四十五章赌胜

“杀给我将他们杀的一个不留”

在挥刀到一名国社骑兵劈落马下后,孟效曾对四周的北洋骑军高声喊道,话音刚落,孟效曾已经反手一刀再次劈落一名国社骑兵。而在跌落马下后,那名国社骑兵很快在惨嚎中被往来的双方骑兵给踩成了肉酱,至于孟效曾?此刻他心中只庆幸着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已刚刚是肩膀中枪而非膝盖中箭。

看到己军团长如勇武,其余的北洋骑军自然是士气大振,纷纷挥刀砍向周遭的国社骑军,想要将那些马术差劲的对手劈落马下,以泄刚刚所受的窝囊气。

只不过在轮到他们的时候,这些北洋骑军突然悲哀的发现,虽然对面的那些国社骑军马术差劲,刀术同样不行,但借着他们胯下的那些高头大马,这些三流骑兵却硬是不差他们几筹,在砍杀之时如果不小心的话,被劈落马下的反而会是他们。

而在劈落了一名国社骑兵后,看着那匹无主的战马,南元超也皱了一下眉。

“阿拉伯马吗?”不跳字。

也难怪南元超会如此皱眉,毕竟阿拉伯马极富盛名,如日本便曾引进阿拉伯马等马种。(所谓的东洋大马,其实是指阿拉伯马、盎格鲁阿拉伯马和盎格鲁诺尔曼马,这些在日本都属于自繁马,同时由于日本国土狭小,所以这些马都是养在北海道的,而北海道则有着比较典型的海岛型草原)

作为战马,蒙古马具有耐力强、能耐寒的特点,然而作为草原马种,其也有着体型矮小、耐力久而冲力不足的缺点。相较之下,阿拉伯马不但耐力好,冲力上也要远超蒙古马,在体形上更是高出蒙古马一头。(当初蒙古骑兵能席卷欧亚,其实更多依赖的是高超的箭术和灵活的战术。)

北洋骑军虽然在马术和刀术上要高出国社骑军一头,但国社骑军胯下的战马却同样要高出北洋骑军一头,两者相加,国社骑军虽然在技术上要差于北洋骑军不少,但在坐骑上却高出一头,交战之时反而并不落多少下风。

所以在交锋过后,周子宁部的国社骑军虽然只剩下600余人,但北洋骑军也仅剩下不到900人而已。

“北洋骑军果然名不虚传啊。”

看着身边多有负伤的部下,周子宁也不得不点头称赞道。

相较之下,南元超同孟效曾等人虽然还剩下800多人,但是却大皱眉头。

作为一名骑将,孟效曾同南元超自然知道好的坐骑对骑兵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同样也清楚阿拉伯马同蒙古马的优缺所在,只不过北洋虽然是精锐之师,但却一项穷惯了,所以袁世凯宁可多买几门75mm山、野炮,也不愿给骑兵们多买些好马,毕竟好马的价格可不便宜,作战时骑兵也不如百多年前那般惊艳,所以买马的事情自然是不了了之。

而如今在同国社骑军交锋后,南元超和孟效曾却发现,好的战马在骑战中确实能带来不小的优势。就比如对面的那些国社骑军,虽然在马术和刀术等方面都不如己军,但却硬是依靠胯下的坐骑弄的不差己军几分。

“那个姓严的果然如传言一般,的确是个暴发户真是让人羡慕啊。”

看着正擦肩而过的国社骑军,南元超和孟效曾在皱眉的同时心里也是大为羡慕。

至于同样是擦肩而过的周子宁?对他来说,自已靠着坐骑赢人也没什么可耻的,毕竟能买来好的坐骑也是他们的本事事实上,国社骑军会配备阿拉伯马,也是周子宁等骑将向严光建议的。

坐骑对骑军的重要性,国社军的骑将自然是相当了解,尤其是周子宁这样曾经在日本留学过的军官,更是相当清楚阿拉伯马等马种对蒙古马的优势所在。(日本马也属蒙古草原马的分支)

所以在担任了骑兵团的团长后,周子宁就伙同其他几个骑军团长向严光建言,希望能将现有骑兵团内的蒙古马全部换成阿拉伯马这样的要求对国内的其他军阀而言或许会有些过分,不过既然清楚“狗大户”严光的本来面目,周子宁在建言时自然是毫无顾忌。

事情也确如周子宁等人所想,在得知对于骑军来说,良马确实是相当重要后,虽然购马所需的费用确实不菲,但严光还是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就点头答应了。毕竟不过是万余坐骑罢了,对严光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何况虽然用不了多少年,主流战场上就不会在出现骑兵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用钢铁做装甲、石油做动力的装甲骑兵。但那毕竟是十几甚至是二十几年后的事情,至少在当下骑兵还是最主流的作战兵种之一,要知道在欧战结束的时候,欧洲战场上也没出现过多少辆坦克,反倒是骑兵相当的活跃(尤其是哥萨克骑兵,在东线战场上对德国人的后勤袭扰相当成功,使得德国人大为恼火。),至于后世的主流?即使现在用拖拉机弄出了一些装甲战车来,他们的可靠性也会让人大皱眉头。

所以严光不但通过怡和央行为自已的骑军购买了足够的战马,而且还在四川建立了一座马场,“红原马场”,用于培育骑军所需的足够良马。

当然,如今马场还只是初办,而且四川的红原虽然是座草原,但过去毕竟还没有人在那里办过马场,所以到如今红原马场还只是刚刚步入正轨,不过想来用不了多久,红原马场就可以为国社军乃至未来的国防军提供足够的良马了。

何况日本的区区弹丸之地尚且可以为日本提供足够的良马(只是一个北海道草原,真心是弹丸之地啊。),难道偌大的中国反而无法提供足够的操场?别的不提,单只是一个蒙古草原就已经足够了吧?

在大后方的前沿阵地上,当冯国璋等人看到属于己方的骑兵被国社骑军用轻机枪和榴弹发射器洗礼时,一个个都是脸色苍白的样子。尤其是冯国璋,当他看到北洋骑军到最后仅剩下一千余人的时候,脸色更是苍白的吓人。

如果2个团的骑兵无法击溃敌军,而是反被敌军击溃的话,要知道,如今北洋骑军同国社骑军可是在全体北洋将士的面前交锋虽说几公里远的距离能看的清楚的估计不会有多少人,可至少胜败那些阵地上的将士们还是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的,如果北洋骑军反而落败的话,那军心士气将会陷入绝对性的衰弱当中,到那时。

冯国璋这个当初提议的人,就真的是万死不辞了。

好在那些麾下的北洋骑军并没有让冯国璋失望,哪怕是冒着枪林弹雨也依然用手中的马枪进行着还击。尤其是在北洋骑军冲到100多米的距离,即将和同样加力的国社骑军交锋时,远在后方观战的冯国璋更是紧紧的攥住了手中的望远镜马术和刀术是北洋骑军的优势,却是国社骑军的弱势,冯国璋自然是希望己军能够在近战拼杀时能好好的教训一下那些国社骑军。

然而让冯国璋大失所望的是,麾下的北洋骑军虽然发挥出色,但依仗着马力的优势,国社骑军却并没有落于下风多少,反到是在砍杀之时将不少的北洋骑军劈落马下。

眼看着北洋骑军仅剩800多,而国社骑军却依然还剩600余人,冯国璋也不知道此时是继续放任孟效曾、南元超两部同国社骑军继续拼杀,还是让他们先回来或者是再派一支骑军上前增援。

只不过就在冯国璋还在那里犹豫的时候,北洋骑军和国社骑军却已经相望而离,双方已经在相距300多米的距离上再次调转马头严就看的出来,在发现依仗马力的优势己军并不差北洋骑军多少后,周子宁部的国社骑军士气大振,反观北洋骑军?在士气上或多或少还是下跌了一些,毕竟在窝了一肚子火后,北洋骑军本想用马刀教训一下那些用轻机枪和榴弹发射器欺负人的卑鄙小人,然而这些国社骑军仗着马力却不差他们多少,这怎能不让他们垂头丧气?

只不过就在相距三百余米,孟效曾同南元超准备再同国社骑军交锋一次的时候国社骑军却是在不断的调整队形,尤其是在最头排的那些国社骑军更是端着一挺挺的麦德森和一具具的榴弹发射器越众而出。

真是让人何等卧槽的场面。

在麦德森和榴弹发射器发挥过作用,并且进入近距拼杀的距离后,周子宁就让已经将毛瑟枪背在背后的其他骑军上前,而后将火力支援手置于军后。这也是国社骑军在进行骑战时的战术,先让火力支援手发挥作用,而后在骑战时将其置于军后,在刻意保护两者的同时,让其他骑军同对方的骑军进行交战。

等到两军交错而过,再调整队形让受到保护的火力支援手上前,继续发挥火力上的优势,用轻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再次蹂躏敌军。在给予敌军巨大的杀伤同时,也让受到过两者洗礼的敌军彻底丧胆。

事实上北洋骑军也确实是丧胆了。

在经历过一次枪林弹雨后,北洋骑军对轻机枪和榴弹发射器真的是印象深刻。也正因此,在刚刚的交锋当中,虽然那些火力支援手受到了国社骑军的重点保护,但因为他们的装扮实在是太过显眼(其他骑军都是马刀和毛瑟枪的标准配备,但他们却都是一人一挺机关枪或榴弹发射器,其他,所以北洋骑军在发现他们时,都是对他们进行重点照顾的。这也让这些火力支援手受到了不小的伤亡,如仇恨值最大的轻机枪手至少伤亡了一半,仇恨值较轻的火力支援手也伤亡了至少三分之一。

但即使如此,剩下的机枪手和火力支援手也足够让北洋骑军付出足够的伤亡了,哪怕此刻他们之间的距离仅有300米。

“团长,现在该怎么办。”

看到那些端着轻机枪的骑兵正一个个的越众而出,一些更是在为自已的轻机枪装上弹匣,原本正在指挥部下们调整队形的参谋长连忙策马过来朝南元超和孟效曾道。

在他看来,如今最好是尽快想出办法来,要知道一直都在这里迟疑不定,可是要比冲上去迎接弹雨的洗礼更让人糟糕,尤其是那些国社骑兵似乎已经将弹匣装上去的时候。

而此时孟效曾和南元超的内心里也是不断的挣扎着,在他们看来,己军自然是应该冲上去,用马刀再次教训一下那些该死的国社军。可如今自已所部已所存不多,而对面的那些国社骑军看上去至少还存留着一半的机枪手和三分之二的火力支援手,就算彼此之间的距离现在只剩下300米,300米的距离也足以让他们在损失1、200人。

而如果仅剩下600多人的话,自已所部的骑军未必能将对面同等人数的国社骑军击溃。何况他们能这么做一次,自然也能这么做两次,如果再来一次的话。

或许自已所部的骑军就要被对方给赶尽杀绝了。

想到这里孟效曾看向了南元超。

“芙汀兄。”(字很娘,但却是史诗)

虽然孟效曾并没有说太多,不过南元超还是很快就明白了孟效曾的意思。

“撤吧。”

南元超自然明白如果就这么撤了,那对全军将会产生如何的影响。毕竟己军两个团的骑兵在全军的面前对敌军一个骑兵团给击溃,对军心的影响将会是决定性的,弄不好他们还会被冯国璋处以军法。

只是在这么战下去的话,不说他们麾下弟兄们的性命,就连他们自已也未必能在敌军的枪林弹雨中幸存下来,既然如此,反倒不如撤回去再说。撤尚能存下性命,战却是必死无疑啊。

何况南元超相信,此刻在大后方观战的冯国璋也能理解他们的难处,毕竟如今再怎么看,己军所部也无法在骑战当中拿下对手了。除非现在己军就能在来两个团的增援,这样的话到是有把握。

不过如果这么做的话,不提此次战役的目的,看到己军有援军出动,难道敌军就不会逃跑吗?要知道阿拉伯马的速度可是比蒙古马快多了,而且耐力上也非常的突出,人家要是想逃的话,己军未必能追的上。

孟效曾和南元超既然能当上北洋骑军团长的位置,自然不会是优柔寡断的人,尤其是孟效曾,在平蒙时更是曾经攻克过西苏尼特王府,继而攻克滂江,只是后来因为卢永祥部作战不利才不得不后撤,最后导致两地得而复失。

所以在确定了要撤离后,两人也不犹豫,直接下令自已所部朝汉阳方向退去。

而两者所部的北洋骑军在得到这样的命令后自然是大喜过望,说实话,虽然北洋骑军确实是善战,但在面对国社军的轻机枪时也发怵,毕竟那种东西可不是他们手里的马刀、马枪能比的。

所以在得到了后撤的命令后,两者所部的骑兵自然是一个个的调转马头朝着己军阵地的方向奔去。

而发现敌军要逃后,周子宁也连忙下令让己军的轻机枪手开火射击,至于上前追击?这个就不必了,毕竟万一跑进了北洋炮兵的射程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蒙古马的速度相对于其他马种虽然不快,但至少也要比两条腿要快的多,所以只是眨眼的功夫孟效曾和南元超所部的骑兵就已经跑到了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