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114章

1908之钢铁雄心-第114章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四哥,这里由我和宋卿兄来就可以了,您来是不是太冒险了一些?”走在冯国璋的身边,段祺瑞多少有些担忧的道。

要知道在不久前,前沿哨所的北洋军可是刚刚传回发现敌情的消息,虽说这么短的时间内国社军不可能到的了汉阳,但小心些总是没有坏处的。

而在听了段祺瑞的话后,冯国璋却是摇了摇头。

前沿哨所里的士兵无法抵挡国社军,这点冯国璋早就知道了,所以在冯国璋的心中,那些个哨所里的士兵只不过是些棋子罢了。

当然,冯国璋也不是那种冷酷无情,将手下士兵无辜抛弃的人。会将几百名士兵抛在外面是因为他想的很清楚,那些士兵在面对敌军大军时根本不可能拼死抵抗,事实上只要他们能将讯息发回来,就已经算是尽忠职守了。

所以在面对那些个弃子时冯国璋已经说的很清楚。

“当发现敌情时,你们只需将消息传回即可,至于随后是降是战,都由你们自已决定。”

冯国璋可不相信这群家伙会为北洋死战,所以这群人在冯国璋眼里已经是一群要投降的人了。

只不过国社军来势如此之快,哪怕仅仅只是些骑兵…

“如果可以的话,真相退守汉口或武昌啊…”

走进一处工事时,看着延绵几十里的防线,冯国璋长叹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无险可守的汉阳是绝对守不住的。

而听到冯国璋的长叹后,段祺瑞也是叹了口气。

“是啊…”

同冯国璋一样,段祺瑞也不想守汉阳,毕竟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国社军的炮兵完全可以压制北洋军的炮兵虽说因为技术落后的缘故,北洋军并没有装备和制造老式的210mm克虏伯加农炮,但光是国社军内的150mm和120mm口径加农炮,就已经足够压制北洋炮兵了。

何况在国社军内,还有数量众多的榴弹炮?

只是汉阳和潜江不同,或许潜江他们还能放弃,但是汉阳却是绝对不能放弃的。因为汉阳除了是武汉三镇中最为繁华的港口外,还是汉阳兵工厂的所在…

虽然如今汉阳兵工厂内的设备等多已经被拆除的差不多了,但是汉阳依然拥有重大的意义,再加上潜江战役的失败,北洋军要是不守汉阳的话。对“国际观瞻”影响不利啊,要知道在国外,汉阳兵工厂也是相当出名的…

然而就在冯国璋和段祺瑞还在那里相顾长叹的时候,北洋军的阵地上却突然响起了一片警报声。

“怎么回事?”

听到警报声,冯国璋和段祺瑞连忙走出了工事内,然后对着慌张跑过来的一名北洋军官大声询问道。

那名军官本来就是专程过来找冯国璋等人的,所以在听到冯国璋的问话后连忙回答道。

“两位大人,前沿阵地的数公里外发现了国社军的骑兵踪影。”

“什么?”

听到这样的回答冯国璋和段祺瑞先是相识一望,然后便跟着那名军官走向了前沿阵地。

等到冯国璋等人走到前沿阵地的时候,接过军官递过来的望远镜一望,果然发现在几公里外正有一队骑兵在那里来回奔走着。

“是国社军的骑兵团吧…”

虽然多少有些来眼昏花,但是借着望远镜的功效,冯国璋还是读出了远处骑兵的编制北洋和国社的编制都是一样的,仅在重火力的配备上有些不同,所以看到远处千余人的骑兵后,冯国璋立刻就认出了这是骑兵团的编制,因为北洋的骑兵团也是如此编制。

“四哥,现在该怎么办?”

到不是说段祺瑞没有主意,只不过冯国璋在此,而且在年纪上又要大于段祺瑞,段祺瑞自然是要询问于他。

而在听到段祺瑞的问题后,冯国璋却是看向了身旁的一名军官。

“………那些骑兵在炮兵的射程内吗?”不跳字。

那名军官朝骑兵的方向瞄了一眼后点点头。

“都在炮兵的射程范围内。”

听到军官这么说,冯国璋略微思索了一下。

如今武汉重军云集,那么作为重要兵种的骑兵自然也不在少数。

而且此刻北洋军的士气虽然因赏银的关系而提升上来了,但这只是重金起到的效果,虽强但却不坚挺…

所以看着远处千余人的骑兵团,冯国璋却是在心中想道。

“要不要让骑兵团上去赚些士气回来?只是千余人,让两个骑兵团一齐上的话应该是十拿九稳吧…”

第二百四十三章水战和骑兵。。。

第二百四十四章骑战

第二百四十四章骑战

冯国璋想的很明白,自潜江战役失败后整个北洋从上到下士气都跌落的厉害。虽然前段时间自已取了整个鄂军政府的钱财充作赏银,让北洋官兵们的士气振奋了一下,但终究是孤阳不长,难以坚挺。所以想要让全军的士气振奋起来,最好的药方还给是胜仗。

而眼前的这股国社骑军,就是上天赐予的最好良药…

“四哥,十拿九稳啊…”

一旁的段祺瑞也看出了冯国璋的意思,在稍作思考后就点点头道。

其他军官听到段祺瑞这么说,也连忙在旁附和道。

“是啊,两个骑兵团的话,基本上十拿九稳…”

“没错,而且眼下也确实需要一场胜仗激励一下士气了…”

对北洋军的情况,这些军官自然也很清楚。而且眼下北洋军也确实是需要一场胜仗激励一下士气,哪怕这场胜仗对整个战役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而在听到段祺瑞和其他军官的话后,冯国璋终于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让孟效曾部和南元超部出战,告诉他们,一定要给我胜的漂亮…”

孟效曾部和南元超部乃是北洋陆军第一骑兵团和第三骑兵团,分属北洋陆军第一师和第三师(两者均为史实),哪怕在北洋六镇内也算的上是精锐。冯国璋一次就让他们两个团上,自然是希望孟效曾和南元超胜的漂亮。

至于孟效曾部和南元超部究竟是不是眼前这股国社骑军的对手?冯国璋承认国社军很强,但那主要是强在装备上,强在火力上。火炮、马克沁,这才是国社军实力的关键所在,可如果没了这些重火力装备的话,那冯国璋可不认为国社军会是自已麾下北洋的对手。

对于这一点,北洋上下乃至其他军阀也已经达成共识。

而眼前的这支骑军呢?别的不说,他们总不可能把几百公斤甚至是几吨重的火炮搬到马背上吧?至少冯国璋还没有看到有火炮的身影,哪怕只是小口径的轻炮。

而事实也确如冯国璋所想,眼下对面的周子宁部确实并没有装备火炮或者说他们曾经装备过37mm的轻型步兵炮,但是后来却被换掉了。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37mm步兵炮还是太重了,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也不是很方便。何况在这个时代骑兵的主要任务是袭扰,而不是攻坚,让他们骑着马往别人的战壕里冲纯粹是找死。

所以等到转轮式榴弹发射器投产后,国社骑军就开始用榴弹发射器替换了37mm步兵炮。

作为国社军内战力最强的主力师,第三师的骑兵团自然是最优先的…

同样为了了解对手,北洋也曾在国社军内部收买了不少的人,用以刺探一些国社军的情报。不过这些人在北洋倒霉后,要么主动同北洋中断了联系,要么被军防局收拾的差不多了,再加上袁世凯想了解的主要是国社军的政经实力,根本就没想过去了解榴弹发射器是什么。所以冯国璋既不知榴弹发射器为何物,更不知榴弹发射器的威力如何…

所以…

“团长,他们果然出来了”

看着远处冲出来的两个骑兵团,骑兵团团参谋长步青松朝着周子宁高声道。

而看着远处冲出的两个骑兵团,周子宁也点了点头。

“和我想的果然不错…”

周子宁当然没有二到随便就进入北洋炮兵的打击范围内,他这么做只不过是在赌,赌在北洋军士气大跌的情况下,冯国璋会拿自已这个骑兵团来振奋军心…

所以周子宁向师里提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由自已的这个骑兵团做诱饵,将北洋的骑兵团yin*出1、2个来,然后在所有的北洋军面前,将这些被诱出的骑军在所有北洋军面前狠狠的教训一顿,也让北洋军的军心士气彻底崩跨,为后续部队的攻坚任务降低难度…

当然,这么做也有几个难度。

第一个就是北洋军究竟会不会出来?如果冯国璋对自已的骑军没有信心,那周子宁可就白来一趟了。

第二个就是,如果周子宁想将北洋骑军诱出来,那么就必须让自已的骑军进入到北洋军的炮击范围内,当然,不需要进太多,只要到北洋炮军的极限射程就可以。但即使如此海试要冒着很大的风险,毕竟万一北洋军不派骑军出来,而是直接用炮击的话,虽说周子宁已经让所率的骑兵部成分散阵型,但还是会有不小的伤亡出现,好歹冯国璋那里也有几百门75mm炮摆着呢当然,如果计划能成功的话,所获的战果绝对要比所付出的风险来的大…

至于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果冯国璋真的派出骑兵出击,那周子宁究竟有没有把握击溃这些出击的北洋骑军。

要知道骑军相对于步兵来说多少也算的上是技术兵种,在训练上的复杂度也要比步兵高,而北洋骑军更是成名已久。如果说是步军的话,师部里的那些人到不是很担心,虽说步军的素质同样赶不上北洋军,但咱可以用重火力砸死对方,可如果是骑军的话…

“有把握吗?”不跳字。

这就是师部对周子宁计划的回答,要知道在汉阳,北洋军至少有10多个骑兵团。何况冯国璋在看到只有周子宁一个骑兵团后,也不可能同他一样只也只派一个骑兵团出来。而且周子宁如今也算是先头部队,如果先头部队在冯国璋这里碰了个头破血流,那时锐气大伤的可就是国社军了。

而对师部的回答,周子宁的回复也只有一个字。

“有”

虽说没有炮兵支援,同样也没有重机枪的支援,在马术等方面也多不如北洋,但国社骑军却依然有着自已的优势。

“装备优势”

即使没有炮兵和马克沁,就连37mm步兵炮也被撤换掉了,同时手榴弹在骑战中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往前扔、往前冲…),但国社骑军依然有着新替换的转轮式榴弹发射器和麦德森轻机枪…

前者自不必说,每秒一百米的初速完全不需要担心自已炸自已的事情发生,而后者?

作为空枪重量不足10公斤,弹匣填装量达到100发的致命武器。8mm口径的麦德森在步战时或许会不如马克沁,但在骑战时却绝对能起到杀戮者的作用…

换句话说,马克沁就是周子宁的信心所在。

“兄弟,建功立业的机会总算是到了啊。”

作为骑军,防御战基本上是没他们什么事的,所以孟效曾和南元超同其他几个骑兵团的团长。如张九卿、张培荣、王恩贵等人也只能在汉阳城郊外的指挥部内一同喝着闷酒。(以上人名具为史实…)

只不过就在他们还在那里喝着闷酒的时候,外面却突然有个传令兵跑了进来,让正和同僚喝酒的孟效曾、南元超准备一下,出击将在汉阳防线外围游动的国社骑军击溃。

听到这么命令,本以为至少汉阳战役是没自已什么事的孟效曾立即兴奋起来,然后拉着南元超在其他几个同僚或羡慕或担忧的眼神走出了指挥部。

国社军的厉害?孟效曾只听说过,因为他们北洋一师是在潜江战役溃败后才抵达的湖北。不过国社炮军的厉害孟效曾还是知道的,毕竟对他同僚的本事,孟效曾还是很清楚的,既然他的那些同僚全都败了下来,那国社军自然是不能小视。

不过,骑战不同陆战,国社军也不可能用马背将210mm的榴弹炮背着使用吧?所以虽然知道国社军的厉害,但孟效曾也不甚在意,在他看来或许北洋的步军不如国社,但在骑军上却绝对要强于国社军。

何况刚刚传令兵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在汉阳防线外围的国社骑军就只有一个团1100余人,而现在冯国璋却是让孟效曾和南元超的两个团一齐上,2:1的兵力配备,在骑战上就算国社军的装备比自已好,孟效曾也不觉得自已会输。

不过同孟效曾相比,南元超心下的担忧就要多的多了…

同刚刚才南下抵达湖北的孟效曾不同,南元超的第二师………却是同国社军见过阵仗的。虽然当时南元超的骑兵团并没有出动,但国社军的装备还是给了南元超很大的触动。

何况国社军的步军装备如此好,谁知道骑军会不会也出什么幺蛾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既然命令已经下达了,南元超自然是要执行的,所以在听到孟效曾兴奋的话语后南元超并没有回答,但还是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指挥部。

等到两人分别回到自已所属部队,然后带着同样闲的无所事事的部下冲了出来…

就在孟效曾和南元超集结部队的时候,周子宁也有些等的不耐烦了,心下甚至还在想,那些个北洋军是不是在潜江的时候被打的丧胆不敢出来了?好在这时孟效曾和南元超恰好冲出,不然周子宁恐怕都已经调转马头放弃任务了。

“这些家伙总算出来了…”

苦叹了一口气,周子宁对一旁的参谋长道。

“让兄弟们往后撤一些吧。”

“是”步青松点了一下头,然后就大声的指挥起了部下。

不多时,周子宁的骑兵团就已经调转马头撤向2公里外这个是出发前就已经计划好的,下面的那些骑军也在出发前就得知了部分细节,所以在掉转马头朝后撤的时候,到也没有出现什么骚乱。

而在注意到周子宁部的举动后,南元超和孟效曾却是示意部下们放缓脚步,然后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在确定并没有其他的国社军,同时那里也不是什么适合设伏的平地后,南元超和孟效曾才带着部下继续冲了上去。

看到北洋骑军的举动后,已经退后2公里左右的周子宁轻笑了一下。

他会向后退当然不是因为这里有伏,事实上这里的地形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埋伏,一望无际的地形,就算有什么埋伏也能一眼就看穿,他会让部下们后撤只是因为想退出到北洋炮军的射程外罢了当然,北洋炮军是绝对不敢在两者混战的时候开火的,毕竟双方兵力比是2:1,如果真的在混战的时候开火,按照比例绝对是北洋军死的人更多。

不过等到周子宁击溃北洋骑军时,如果北洋炮军开火的话那就麻烦了。毕竟到那时不提己方的伤亡几何,队形也会因战斗而重新变得密集起来,到那时冯国璋要是让他的几百门炮进行炮击,周子宁就算得胜也会被冯国璋的炮兵给炸的人仰马翻。

就在周子宁部在2公里外重新调转马头后,孟效曾部和南元超部也已经冲了过来。

“机枪手,射击”

得到命令后,在最前排的48名骑兵机枪手拿着改造过后可以手持的麦德森轻机枪,朝着向己方冲过来的孟效曾部和南元超部进行扫射。

虽然因为距离和后坐力的关系,麦德森的准确度并不怎么样,但48挺轻机枪齐射的威力还是让北洋骑军的骑兵被扫倒了一大片,不过那些北洋骑军到是悍不畏死,一边策马狂奔一边用马枪进行还击。

步枪的有效射程虽然一般都是在300米左右,但标尺射程毕竟有2000米,再加上这里的地形一马平川,而周子宁部的骑兵又都是立在马背上,所以在北洋骑军还击的过程中国社军还是有不少骑兵被击落马下。不过同国社军相比,北洋骑军的损失却要更大,毕竟国社军手中的毛瑟g98式步枪不管怎么说也要比北洋军手中的1888委员会式步枪要强的多…

只不过同马克沁相比,麦德森终究还是有着不小的劣势,比如说8mm的口径还有弹匣而非弹链的射击。48挺麦德森机枪配合100发填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