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868章

大明武夫-第868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如此想那就最好。”工相似乎也如释重负。

冬天的晴空,照得大地透亮但又无法带来多少温度,在广阔的原野上,枯黄的衰草犹如地毯一样铺陈在地上,直到延伸到远处的山峰上为止。

在犹带寒气的微风当中,一只灰色的香獐在草地之间任意穿行,寻找足以果腹的食物。

冬天还没有过去,它必须减少活动,抓紧时间。

就在这时,它感觉到了某种异常,然后抬起头来,看见远方怪模怪样的一群生物,有些是两条腿有些是四条腿,正静静地观察着它。而那些两条腿的生物,正手持着一根奇形怪状的铁管对准了它。

它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但是本能让它感受到了危险,它马上决定跑开。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那些奇形怪状的铁管上突然冒出了白色的烟雾。

?“砰!”“砰!”伴随着几乎同时响起的轰鸣声,巨大的冲击力将这只香獐整个击飞,最后凄惨地落到了地上,它踌躇了几下之后,慢慢地停下了呼吸。

它的痛苦没有人在意,它的死亡反倒给了这群小猎人难以言喻的兴奋感。

好几个穿着裘衣的少年人同时骑着马向这只香獐倒毙的方向冲了过去。

在古代,大家打猎用的是弓箭,而随着新朝建立之后,火枪大量流入民间,于是猎人们慢慢地都使用火枪来进行打猎了。不过这群少年人并不是真正的职业猎人,他们只是趁着机会跑出来以打猎取乐而已——不过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兴奋感比专业的猎手还要强得多。

几匹马冲到了香獐倒毙的尸体旁边,然后翻身下马。

一个个头最高的少年身手十分灵快,率先抢到了香獐的尸体,然后兴奋地举了起来,是我打的,是我打的!

其他少年这时候也跑了过来,然后同样抢着看獐子,有些人也说是自己打的。

他们一边争执不下,一边拿着这只獐子重新骑着马向刚才的地方冲了过去。这些少年平日里都要呆在家宅当中,所以倒是把这当成了一种游戏,乐此不疲。

在远处的太子看着他的这群侍从,心里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一群人拿着枪欺负一只獐子还搞得那么兴高采烈做什么。

为了不让皇子单单只会读书、搞得身体孱弱,皇上一直鼓励皇子们用各种方式强身健体,所以不光是齐王赵虎,就连太子本人也练出了一手枪法。而因为大汉以武力起家的缘故,跟随在他身边的少年侍从们,也个个自小就熟悉枪法。

这次他出来巡视,本来就带有放假散心的意思,所以他身边的侍从们也都给跟来了。

这些侍从都是从勋贵家庭当中挑选出来的,随侍在太子的身边,一是可以让太子熟悉未来的臣下们,而来也可以增加下一代皇家和勋贵的感情。

经过了多次扩充之后,在太子周围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新旧勋贵的子弟作为侍从,他们跟着太子一起读书学习,以至于太子读书的地方已经有了个书院的模样。

而且按照他父皇的规划,那里以后确实要真的变成一座学校,供未来的大汉皇家和勋贵一起读书,学习文化知识,同时接受大汉的新政治和新体制理念,将工商兴国的观念渗透到精英群体的每个人头脑中,让大汉自行走到近代化和工业化的道路上。

在巡视完棱堡的建筑工地之后,因为假期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太子如同父亲所吩咐的那样,带着身边的侍从们出来打猎了,而工相因为需要到各处勘察合适建造离宫的地点所以不再跟随在他的身边。

不过,他身为太子,即使没人盯着,也不能和其他人一样大呼小叫,所以他只是开了机枪,就任由那些少年侍从们去捡拾战利品,夸耀自己的枪法。

想到这里时,他的视线不由地往旁边偏了偏。

他旁边的这个小侍从叫郑森,今年虚岁才十岁,然而身高却已经很高了,差不多已经到了太子的下巴。因为平素身体锻炼得好,所以他手里明明端着一支和他身长差不多长的枪,手却不抖,开枪的时候枪口也压得很稳。

这个小侍从也和他一样,淡漠地开了枪,却从不去捡拾猎物,也不参与到侍从们的玩闹当中,犹如已经被人置之不理、而且自己也接受了这种安排一样。

之所以被其他人所忽视,不仅仅是因为他性格高傲不合群,而且还是因为他的身份。

虽然同样是勋贵的儿子,但是太子身边的勋贵少年们隐隐然是分作三个大派的,一派是徐淮出身、而且最早追随赵家起家的那些勋贵的儿子,这群少年自认自家跟天家最亲,而且于国功劳最大,是真正的功臣子弟。这群人数量最少但是却相比其他人更为自命不凡,态度也比较傲慢,圈子也最为封闭。

第二派是那些后来加入赵家集团的徐淮勋贵、以及山东北直南直等等在赵家起家之后追随赵家的勋贵的孩子,他们人数众多,而且相互之间玩得很好,并且隐隐然对第一派人有些羡慕和嫉妒,两派人来往很少,但是冲突也不大。

第三派是那些在新朝建立前后才投入到朝廷,并且得到封爵的勋贵子弟,他们的父辈投靠最晚,在其他人看来并没有对新朝有大功,而且因为资历浅所以在朝廷的实际地位也比较低,更加还隐隐然有还有一层“人质。”的意思在,所以他们在侍从群体当中就不受欢迎了,甚至可以说是受到了另外两派的集体排斥。这派人也不是太多,因为受到了多次的冷遇,所以平素只在圈子里面来往。

郑森就是第三派的人,他是会稽侯郑芝龙的儿子,郑芝龙是闽南的海上巨商和巨盗,曾经拥有过偌大的部属,在海上横行了多年。等到了新朝建立之后,他审时度势,看出了新朝的兵威无法可挡,再加上也厌倦了海上漂泊的生活,所以在大汉朝廷开始南伐江南之后就选择了投降新朝,还献出了一大笔的家资,由此被封为会稽侯。而郑森作为他的长子也被征召入京。

入京之后,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在太子侍从群当中的地位,并且遭遇到了其他相似背景孩子同样的冷遇。不过,他虽然年纪很小,但是身体健壮而且性格刚烈,所以打过几回架之后,倒也没人明着欺负他了。

原本应该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待在了一起之后,却已经沾染上了一些世俗气,连带得就连交际的圈子都已经各自划定好了,彼此之间经常置之不理。太子在平时已经发现了这个情况,他有心想要改变,但是却一直没办法改变,只好等到时间让几派勋贵慢慢地变得融洽。

他最近出巡京外,不可能把所有的侍从都带上,所以带的都是那些叔叔们的儿子——也就是勋贵当中的第一派人,除此之外他唯独只带了一个郑森随行,所以一路上郑森一直受到冷遇、没什么人搭理也就十分正常了,也真亏得他能忍耐住。

这个孩子也真是怪可怜的,才几岁的年纪就被父亲千里迢迢地送到了京城来,还尽受了人欺负,也亏得性格刚强,才能当做没事一样忍下来吧。

太子单独将这个郑森叫出来,当然是另有目的的。

第1517章郑家儿郎

趁着现在旁边的人都去捡拾猎物去了,太子稍微朝郑森凑近了一些。

“郑森,你是不是玩得不高兴?”

原本有些精神恍惚的郑森,听到了太子的问话之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片刻之后才略有些慌张地低了低头。

“回太子殿下的话,臣玩得很尽兴,只是枪法不好所以不怎么敢献丑而已……”

他的回答十分恭敬,但毕竟还是个小孩,所以也不太会掩饰自己的表情,那种失落和郁闷都写在脸上了。

“你枪法很好,我见识过的。去年秋天我们的秋苑里面打猎的时候,我亲眼看你打过枪。”太子揭穿了郑森的谎言,“你这么没精打采,是因为他们不跟你玩,让你没趣了吧?”

“臣……臣……”郑森低下了头,不知道该怎么说。

“哎……其实你们吵架打架我都知道,也说过几次,总算让大家都收敛点了……”太子微微皱了皱眉头,“这次把你单独叫过来,他们没有趁机欺负你吧?”

“他们没有欺负我,他们不敢!”郑森突然抬起了头来,满眼都是骄傲,“他们要是敢欺负我,我就和他们打架,别看我这次只有一个人,但是打架来几个我都不怕!他们怕我!”

看着这个气鼓鼓的孩子,太子禁不住笑了出来。“还说玩得尽兴,这不是一肚子气了吗?”

他觉得这个郑森的脾气和他亲弟弟齐王赵虎差不多,都是刚烈的性子,而且都有勇力,不过比起虎哥儿来要懂得内敛一些,这大概是皇家和大臣家的区别吧。

带着这种想法,他伸手拉住了这个十岁少年,往旁边一个地方走了过去。

“他们不跟你玩,还有我在。来,跟我走走,我有些话想要跟你说说。”

“太子殿下?”太子这突如其来的动作,让郑森莫名所以,但是因为是太子殿下,所以他也不敢反抗,只好一路被他拖着走了。

其他人正往这边赶过来,惊奇地发现太子正跟他们打手势,叫他们先别过来,所以他们只好不明所以地站在了原地,等待太子再度召唤。

等到走了一小段路之后,太子就松开了手,然后信步向前走着,一边走一边看旁边壮丽的山河景色。放眼望去,山峦连绵,高低重迭,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再加上天上缥缈的几缕云,就好像构成了一幅淡墨山水画一样,天地之间,好像存在着某种精魂,让人浑身舒坦。

果然要多出来走走才好……

“太子殿下……?”带着紧张不安的心情,郑森小步跟在了太子的身后,眼睛里满是好奇,不明白太子突然在想什么。

“郑森,这次我把你一个人带过来,是有特别的安排的。”太子停下了思绪,然后认真地看着这个比他矮了半个头的少年,“不是为了让你受气,所以你不用心里不高兴。”

“太子殿下……?”郑森还是不明白,昂着头看着太子。

“你在我这里呆了两年了……”太子凑近了郑森一些,“想不想家。”

“想,怎么会不想。”郑森一点也没有犹豫地回答了,没有什么虚饰,“我好多次梦到过爹娘和家乡,这两年我只见过爹娘两次,都是在他上京面圣的时候见的,怎么能不想……”

一想到现在是过年节,这个郑森还是不能和父母亲见到面,太子也不由得对这个少年心生恻隐。

不过,父皇将这些勋贵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本来就是有国策上的考虑,而且勋贵子弟的教育也是新朝的重中之重,所以总是有些可怜对方,太子也只能压在心里。

不过,现在已经不再是大汉初立时百废待兴的局面了,现在的大汉国势昌隆,用不着再担心地方的豪门作乱,再加上这几年郑芝龙一家原有的海上军事力量已经大部分被大汉海军所消化,所以放宽一些政策,让郑森和其他后降勋贵的孩子们可以多些时间探望父母也未尝不可。

“你家在福建,离京师路途实在遥远,往返不易,所以难见一面,这确实无可奈何。不过……你若是可以帮我个忙,我可以让师傅们给你放个假,让回家探望父母,好好在家里呆上一两个月。”太子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帮太子的忙?”郑森还是懵里懵懂。他不明白太子为什么要这样跟他说话,在他眼里,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大可以说一不二,随意命令他们这些人,没必要用这种商量的口气。

不过,太子肯这么说,那自然是好极了。

“臣愿意帮太子的忙,太子尽管说吧,叫我揍谁我就揍谁!”他挺起了胸脯,自信满满地说。

看着这个孩子如此可爱的样子,同样年纪不大的太子禁不住噗嗤一笑,这一笑让两个人之间的严肃气氛顿时就放松了不少。

“我不是叫你揍人,我是想要你为我帮忙,也为国家立功。”笑了片刻之后太子才回答。

“为国家立功?”郑森又是不明白了,“我这个年纪……能为国家立什么功啊……”

“你年纪小,但是只要有心,当然能立功。”太子故意板起了脸,“我告诉你一件大事吧,你不要告诉别人。”

“什么事!?”毕竟是个少年,郑森马上竖起了耳朵听。

“过得不久,我就要出使辽东和高丽一趟,代父皇安抚百姓和藩国。”虽然周围没有人,但是太子仍旧放低了声音,“到了那里,我还要接见一个日本使团,你会日本话的是吧?”

太子没想到,听到了这话之后,郑森原本十分兴奋的表情骤然变得灰暗了不少,嘴唇蠕喏了一下。

他确实会日本话,那是因为他的母亲就是日本人。

在天启三年,郑芝龙到日本做贸易时,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为夫妻。在天启四年他在九州平户藩出生,然后直到六岁才被父亲带回到中国,八岁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到了京师。

小时候懵里懵懂,他不懂其中的具体情况,可是长大后他才明白,自己原来是父亲和外国女子所生的。到了京师以后,因为身边是大汉的皇帝和勋贵,所以这种身份就愈发敏感起来,为了不给父亲招来嫌隙,也为了不让其他人对自己另眼看待,他从不跟别人说起母亲的身世和自己童年的经历,没想到居然今天太子居然直接当面提了。

片刻之后他才点了点头。“是的,臣会日本话。”具体的缘由也不置一词,反正太子肯定知道。

“你别不高兴,我没有别的意思。”看到他又不高兴了,太子安慰了他,“你的母亲既然已经嫁给了会稽侯,而且平素端庄贤淑,那就是大汉的人,你也是大汉的人,没人会对你另眼相看,至少我不会。”

“谢谢太子。”郑森低下了头来致谢,原本的郁闷也消除了不少。

“既然说到这里了,你想必就明白了吧,我要去辽东高丽一趟,而且要接见日本的使团,所以需要懂日本话的人陪在身边。”太子很快就转开了话题,“朝廷外务司里面有懂日本话的人,不过他们是朝廷的官员,而且各有职司,我不好一直麻烦他们,所以我想,如果能够从侍从里面挑一个跟着我去的话,就最好不过了……当然了,你如果不愿意去的话,我也绝不会强人所难,高丽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也没什么认识的人,你过去了恐怕会更加闷。”

朝廷要对日本动兵,那是机密,是不能够对外泄露的,不过太子要是去高丽的话动静太大,肯定瞒不住朝野上下,所以就要另外安个“代天子巡视辽东及高丽,安抚辽民和藩国人心。”的名头,不指望能骗住多少人,至少能有个交代得过去的借口就行了。

之所以选郑森,除了他懂日本话可以给自己帮助之外,另外是考虑到他想要在自己出镇高丽的时候,身边能够有信得过而且有胆识的侍从陪伴,再说那边关山隔绝,至少平常有个朋友能说说话解解闷也好。

如同太子预料的那样,郑森的脸上出现了犹豫,出于少年人的好奇心理他想要去,但是确实又觉得离开京城去高丽的话实在太闷,所以有些纠结。

“太子殿下是说……如果这趟差事办好了,等回来之后,就可以让师傅们放我的假,让我回去探望父母?”犹豫了一会儿之后,郑森小声问。

“是的,我不会骗你。”太子点了点头。

虽然可以强制命令对方跟着自己去,想来他也不敢不听,但是太子素来不喜欢在没必要的时候强人所难,郑森如果肯跟着他去最好,不肯去的话也没事。

“那好,我去!”郑森这下不再犹豫了,大声喊了出来。“太子殿下,请让我跟随您一同去高丽吧,让我为国立功!”

“你可得想好了,真要动身了,到时候想反悔都不行的。”太子摇了摇头,“别答应得这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