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629章

大明武夫-第629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个拒绝余致远倒没什么感觉,看来赵字营是想让他把精力放在收拢难民上,对于海州这边新建的海港,余家上下都觉得很兴奋。

第1098章汤若望的信(6)

“我知道您有很多事情想要问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您需要先回答我的问题。”这个人冷冷地打量着我,“您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

“我叫约翰·亚当·冯·贝尔。”我连忙回答。

说起来真是有些可笑,我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突然感觉有些陌生,好像是在说其他人一样——因为近几年来我已经完全习惯了用汤若望来指代自己了。

然后,我将我的出身来历和我的经历、来中国的目的,原原本本地说给了他听。

他一言不发地听着我的话,直到听完了之后,他才不置可否地看着我,好像在思考应该怎样对待我似的。

“我能否得知您的名姓呢,先生?”为了让气氛缓和一些,我主动问了他,“当然,如果您觉得不方便的话,不回答我也没有关系……不过我想,既然上帝安排我们在万里之遥的地方见了面,我们为何不更加友善一点呢?”

也许是被我的话所触动了什么似的,这个人突然咧嘴笑了起来。

“我叫路易·德·罗什福德,正如您刚才所试探的那样,我是一个有教籍的人,如果还没有被开除掉的话。”

他的话让我十分迷惑,既产生了一丝亲近感,有多了一些提防。他为什么说自己可能已经被开除了教籍呢?难道是什么犯戒的教士吗?

这时,他又跟我解释了起来。

“我是一个教士,或者曾是一个教士,当年还曾在罗马呆过。不过,我是属于圣多明我会的,当年因为耶稣会的事情,所以不得不离开了罗马。”

虽然他的语气很平淡,但是我听了可感觉很不自在,毕竟我可就是耶稣会的教士啊!

不过,现在并非在欧洲,我也没有兴趣和他争辩什么宗教问题了。

“在上帝面前,我们同样是他迷途的羔羊。”我试图让他削减一些对我的敌意。

从押送我的人的态度来看,他是这里的重要人物。

看来,赵进搞了那么多标新立异的东西,肯定有很多是通过了他的影响。

一想到这里,我也松了一口气,看来我当时的担心是多余的了——圣多明我会的教士总比异端要容易相处得多,也许我们两个以后可以合作,去影响赵进,让他支持我们的传教事业。

同时,我对这个人也十分好奇,成为赵进手下一个十分受人尊敬的人物,这肯定是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就在这时,他招了招手,示意我走到他面前去。

“好了,既然都已经到了这里,我们还是别谈论那些教派问题了,我有其他事情想要问您。”

我顺从了他的要求,走到了他的面前,而这时候我才发现他好像刚刚从作坊里面出来的,身上占了不少煤灰和尘灰,外套里面的白色里衣已经被染得灰黑,而他却好像不太在意的样子。

“您刚才说,你们是被明国的朝廷邀请,带着大炮北上京城的对吧?”虽然语气还算和气,但是他的态度还是有些傲慢,“在你们来之前,你们带过来的大炮已经运到了我这里来了。”

“是的。”我回答,“这些大炮是为了让明帝国更加接受我们的传教而附赠的礼品。”

“然而还是收了他们的钱。”这个人有些讥诮地回答,“那么,您本人会制造大炮吗?”

“我会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不过和我同行的人当中还有更加优秀的,我想在制造大炮的工艺上,他比我更加在行。”我很谨慎地回答。

“那好,我很荣幸地通知您,从今天起,您就已经是我的助手之一了,协助我为我的雇主制造大炮。”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这个人对我说,“您应该感谢自己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不然可得被送去黑牢了,那里的待遇可比这个差多了。”

顾不得管他那种不礼貌的语气,我惊讶地问了他。

“这里是制造枪炮的地方?”

难怪赵进要把这里搞得这么隐秘,原来如此,我总算是明白了。

“是的,这里现在是亚洲最大的枪炮工厂。”这个德·罗什福德颇为矜持地回答了我。“虽然现在还比不上西班牙和法兰西国王的那些最好的工厂,但是我相信用不了几年,在我们的手上,它可以变成全世界最大的枪炮工厂了。”

“可是……我是一个传教士啊,先生。”我尽量藏着怒气,朝他抗议。

“得了吧,既然到了这里,您就没得选了,哈哈!”他看着我窘迫的样子,大笑了起来。

他的语气带有那种十足的自鸣得意,看来长久的管理工作已经培养了他的傲气。

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他对我的敌意,直到之后,我才明白过来,原来他对我的敌意并非来自于教派,而是他不想让我们抢走他的有利地位,他想利用自己在赵进面前的特殊作用,继续为自己牟利。

此时此刻,我当然还无法得知这个人所想的一切,只好听天由命地服从了他的命令——虽然十分不情愿。我把他当成了赵进在这里的代理人,和军火生产的总负责人来看待了。

这是我的一个失误,我原本就应该想到,赵进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对一个外国人负责自己最重要的军火工厂的。

经过了这一番极其不愉快的交谈之后,我被重新带回了宿舍。然而,在一众同事的期盼眼神当中,说出了自己刚才所遭遇到的一切。

和我预料的一样,听到了我的叙述之后,我的同事们同时都受到了震惊和忧虑的双重打击。然后,我们不得不就我们的未来开始严肃地商讨了起来。

我们当然不愿意就这样带着原本的雄心壮志,突然在这里销声匿迹,变成可怜的囚徒工匠,但是我们也并不敢违抗赵进和那个人的命令。

显然,虽然同为教士,但是我从那个人身上看不到多少对我们的怜悯——我毫不怀疑,如果我们不合作,那么他的威胁是肯定会变成现实的。

最后,经过长时间的严肃讨论之后,我们决定先在这里贡献我们的能力,然后再找机会出去。

我们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我们认为只要我们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赵进是不会一直对我们不闻不问的,哪怕只是为了造出更好的枪炮,他也肯定会想办法满足我们的某些要求。

同时,还有人以为我们失踪了这么久之后,明帝国的朝廷会向赵进施加压力,逼迫他早点将我们放出来,因此我们只需要在一小段时间内合作就可以了。这个想法,在后面,被认为是一种不了解形势的天真想法——但是,至少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觉得明帝国的朝廷多少会对赵进有一些影响力、至少可以得到赵进表面上的尊重。

就这样,我们在惴惴不安的心情中,在宿舍中度过了我们来到这里的第一天。顺带一提,以我们所见到的情况来看,我们的餐饮的标准是十分优良的。

到了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被人敲门叫醒了。这些身强力壮的人,走到了我们的宿舍当中,将我们一个个都叫了起来,然后告诉我们,这个时刻是这里的工厂工匠们集体上工的时间,而我们现在也算作其中的一员,因此以后每天我们都必须这个时候自动起床,然后在门外面集合,不得有丝毫延误。

一位身体最近不太好的同事提出了抗议,然后很快就被他们用凶狠的眼神给逼得改变了自己的主意,最后我们只好都默认了这种不合理的要求——我必须想您承认,这是我们徐州一行当中最为低谷的时刻。

接着,这群人将我们从宿舍当中带了出来,向工厂区走了过去。

也许是想要最大程度利用我们的知识、并且防止我们私下串联的缘故,他们将我们的人都打散了,分散到了一个个独立的工坊当中。他们想要让我们作为匠人们的指导者,向他们传授欧洲的机械制作经验。

令我感到有些荣幸的是,我被分配到了最大的一个作坊之中。

当我走进这座工坊的时候,扑面而来的热浪让我一瞬间差点都窒息了。片刻的失神之后,我发现里面是好几座大铁炉,还有一些正在拉动机械的牲口。而在这些铁路和机械之间,一群穿着单薄的衣服、甚至光着膀子的人正在其中不停劳作着。

我对牲口倒是不怎么景气,因为此时河流已经封冻,靠水力是无法推动这些机械了,因而只能依靠畜力,但是我对这种铁炉却充满了兴趣,因为它的样子太过于古怪了。

这是一个怪形怪状的炉子,开口是放在了一个奇怪的地方,看上去和欧洲作坊里的那些完全不同。我对这个充满了兴趣,忍不住想要过去观察一下。

但是很快我就停下了脚步,因为这里面太热了,虽然风箱不停地向这些铁炉鼓着风,但是这种风只是加剧了里面的温度,虽然里这些铁炉还有些距离,但是我仍旧只感觉浑身大汗淋漓。

第1099章汤若望的信(7)

但是,我的体面,使得我难以做出脱下教士袍的决定,所以我只好犹豫踌躇地站在那里。

我想向别人求助,问一问我好奇的东西,但是旁边不停来往的匠人们各自穿行着,他们都十分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好像我这个长相怪异的外国人不存在似的。这倒让我感觉十分奇怪,因为就我在大明土地上一路上的见闻来看,工匠们是十分受歧视的,不仅收入低,而且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有时候甚至是被完全当做奴隶使用的,因此他们往往都缺乏做事的干劲——这种对待工匠如此漫不经心的态度,只得到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这个曾经创造了光辉璀璨的文明和造物的民族,如今制作的器物却十分粗糙,甚至都只能向我们欧洲人学习如何制作枪炮。

而在这里,我所看到的精神风貌就完全不同了,这些工匠们都十分有工作积极性,专注而且勤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赵进是怎样提高这些工匠的积极性的?我的心里又增加了一条疑惑。然而,没有一个人回答我或者哪怕注视我。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我这种无人问津的状态终于被解除了。

这里的一个负责人找上了我。

也许是因为最近所得到的惊奇已经太多,让我的神经已经麻痹了的缘故,当我发现他是一个欧洲人的时候,我已经不是特别惊讶了。

他大概四五十岁的年纪,灰白色相间的头发,长着一张朴实无华、饱经风霜的脸,态度十分和善,而举止十分有节制,给我的感觉是看上去更像是个士兵而不是一个工匠。

值得庆幸的是他会一些德语,所以我们很快就可以交流了。

从他的口中,我得知他原本竟然是西班牙人,为国王服役了很久之后,在尼德兰因为受伤被德·罗什福德救了下来,然后跟着他在全世界各地游荡了多年,最后一同来到这里这里为赵进服务。

我承认我当时十分惊奇——我没想到那么盛气凌人的德·罗什福德竟然会发善心,更加没有想到这么和善的人竟然会和他混迹在一起。

希望上帝能够原谅我因为初次见面而对他产生的偏见。

在这个和善的老兵说了自己的经历之后,作为回报,也许还作为发泄,我也跟他说了我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并且含蓄地透露了自己企盼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他和蔼地听了我的倾诉,然后告诉我,他理解我的痛苦,但是建议我最好在这里合作一点,先为赵进的作坊工作,然后再想办法找机会出去。

“可是我是个教士啊?我来中国是为了传教的,而不是默默无闻地呆在这里当个工匠,我对机械也不是很在行……”我满怀痛苦地回答。

“在这里您最好放下教士的尊严吧,没人会在意这个的。您最好是想想办法怎样做好分配给您的工作,只有这样您才能够让我们的雇主认可您的价值,毕竟他现在只认大炮不认上帝。”他就是这样回答我的。

他的回答让我愕然。而后,我仔细思考了他的话。

某种意义上他说得也对,像赵进那样的人肯定是绝对的功利主义者,他不会轻易相信我们的传教,只有先让他得到确切的成果,他才会相信和接受主的荣光。

然后,在他的建议之下,我换下了我的厚重的教士袍,穿上了一件这里的工匠们常穿的短褂。

这种短褂式样十分奇怪,看上去为了方便工作而特别设计的,没有袖子,前胸背后各自都有一些标志,代表在哪个部分的作坊、负责那一道工序。

我得到的短褂是红色的,而这里的工匠们普遍穿着的是红色的短褂,看样子这就代表我正式成为了这里的工匠。顺带一提,他穿着的是绿色短褂,而他的主要助手——那些高级工匠和学徒们穿着的是蓝色的短褂。

换上了这件短褂之后,我感觉作坊里面没有那么闷热了,然后我在他的带领下先在这个大型作坊里面巡视了一番。

这个作坊很大,是制作炮管的,工匠们在各处或站立或穿行,没有一个人顾得上看我们。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先帮助赵进的人铸造大炮,所以我就仔细地看着这些工匠们工作。

从那个显得有些奇奇怪怪的炉子里,铸铜被融化成铜浆,然后先将泥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最后这些金属的浆液被灌注到了模当中。等到模浇注完成之后,它会慢慢地冷却成型,工匠们即刻按次序剥去模,逐渐露出了光滑的炮身,经过最后的冷却,就变成了炮管,然后再经过工匠精心的洗刷,最后作为产品被训练有素的工匠们拖走了。

所有的工作都是那样井然有序,看上去让人感觉就像是整个工厂在作为一个整体运行一样。

“先生,您怎么看呢?”

带着一点老兵的自鸣得意,他很和气地问我。

看得出来他很像得到我对他业绩的称赞,所以我告诉他我觉得这里的铸炮节奏很快,看得出来工人都十分熟练而且认真,这里是一个十分高效的火炮工厂,至少我在明帝国还从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火炮工厂。

“何止明国!”他摇了摇头,“我敢说现在这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工厂之一,只是规模上还比西班牙国王的那些小一点而已。”

为了礼貌起见,我没有反驳他的话,然而他已经看出了我内中当中的保留。

也许是因为那种军人的自尊心的缘故,他突然变得十分严肃了起来。

“先生,请不要怀疑我的话,我在西班牙军队服役过,在意大利和尼德兰都战斗过,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比您更有权力发言!”

然后,他以那种豪迈的态度挥了挥手,几个在他身边、显然像是学徒的工匠围了过来,然后他们一起将我带出了工厂。

我以为他会因为我的不敬而惩罚我的,然而很快我发现我又错了。他只是将我带到了我们刚才经过的一片大空地里面。

接着,他带着我来到了空地的中央地带,然后走到一片枯草丛之前,奇怪的是,这几片草丛上面竟然蒙着灰黄色的布。

接着,他做了一个手势,一个学徒工匠走了上去,将这几块布都剥了开去。

这时候我才发现,这里竟然还摆放着许多大炮。

这些大炮各式各样,口径从大到小都有,而且有些看得出来是外购的产品,甚至我在仔细观察之后,还发现我之前从澳门带过来的那几门大炮都被摆放在这里。

看到我们进献给明国皇帝的珍贵大炮,竟然被这样毫不吝惜地被这些人摆在这里,我突然感到了有些默然的心痛。

同时我也明白了,原来,刚才我见到的那么大的空地,除了隔开各处作坊之外,应该还有用作实验产地的作用吧。

然后,这些学徒们从草丛当中,将几门大炮推了出来。

这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个更加让我惊奇的地方——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