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95章

大明武夫-第295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四贝勒这么明白事理,他娘是不是汉人?”

“笑话,怎么可能是汉人,这里的贵人家里,只有他们女真人和蒙古人能做正室,汉人来了连个名份都没,这四贝勒的母亲可了不得,据说是蒙古人里第一等贵人家里的,你不知道吧,他们这边可不分什么长房二房的,就是子凭母贵,娘的身份高,儿子也跟着高,要不然这四贝勒排行第八,怎么就成了四贝勒,他们一共也才四个贝勒。”

两人聊得热火,一人明显更熟悉这边,越说越是卖弄,另一人听得频频点头。

“老哥,这四贝勒叫什么来着?”

“黄台吉还是洪台吉,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啊,别看他在四大贝勒里年纪最小,可服他的人最多!”

突然间外面传来一阵欢呼,两个人停了交谈,好奇的向外看去,一名身形健壮的伙计得了掌柜授意,快步向外走去,没多久就是回来,大声和掌柜的禀报。

先前卖弄那人多少通几句女真话,皱眉听着,然后低声解释说道:“又抓了不少人回来,说是海边的那些散户现在都抓过来了。”

“还要抓人?

“这大金的人少,到处抓人,那些住在山里和海边的野人,还有更远的地方,什么北山的。”

话说到这里,在那边的掌柜突然抬高了声音,高声说道:“我大金东南天降蜜雨,足有七百里方圆,这正是天命在我大金,还望各位在路上多多宣扬。”

人在屋檐下,自然是没什么讲的,大家都是高声答应了,掌柜的又说今晚晚饭请大家,都是皆大欢喜。

等热闹过后,卖弄那位撇撇嘴,压低声音说道:“也真能造谣,这天还能下蜜,就和咱们那边看到麒麟什么的。”

这次听他说那个没有出声,只是呆呆的琢磨了下,没头没脑的说道:“这是要打仗了吧!”

“你说什么?”卖弄那位不解的看过来,还没等对面回答,不知道什么时候,掌柜的已经走到桌子跟前,用指节敲了敲桌面,两个人立刻噤声。

建州这边的四月还很冷,许多背阴地方的雪还没化,一名身形高大的年轻人却穿得很单薄,在几名披甲侍卫的簇拥下骑马来到了天命汗的王宫前。

门前值守的兵丁侍卫连忙迎上来,一名牛录额真笑着说道:“贝勒爷穿这么少,可千万别着凉,到时候大汗怪罪下来,奴才们可吃罪不起。”

那年轻人解下腰间佩剑交给一名兵丁,指着这牛录额真笑骂道:“费莫家里就你小子就是嘴碎,不知道爷的毛病吗?穿多了就鼻子流血。”

边上的侍卫都是哄笑,护送这贝勒前来的披甲侍卫则是自觉地去往一边,在大汗宫前有界限,越线可是大罪。

“大汗在宫里等着贝勒爷过去。”那牛录额真笑着说道。

被叫做贝勒爷的高大年轻人点点头,向着宫内走去,走了两步回头说道:“你老娘那病不能拖,没钱瞧病就和爷言语一声,硬顶着做什么,下值去爷那边,领银子去请个汉人的郎中,再拿两根老参,好好补补。”

那姓费莫的牛录额真先是一愣,随即眼泪流了下来,连忙跪下磕头,哽咽说道:“贝勒爷的大恩大德……”

“在宫门前你跪个什么,是大汗的恩德!”那贝勒爷没有回头,挥挥手扬声说道。

看着正在擦泪的牛录额真,其余在宫门前值守的侍卫都在小声议论:“四贝勒仁义!”

“大的胆小,二的莽撞,三的蠢笨,就是老四出挑。”

“你胆子不小,这种事都敢议论?”

“当时说褚英能当大汗,又怎么样,这四个虽说是大贝勒,可以后未必就是,大汗最宠的是那个小的。”

努尔哈赤的金国建立不久,一切都很粗疏,宫门前的侍卫也没什么规矩,在那里肆无忌惮的议论。

有宫女在前面带路,四贝勒皇太极口鼻观心的跟在后面,连四下张望都不敢,他边走边想刚才有没有说错做错什么,费莫家的不过是正黄旗一个牛录额真,但毕竟是大汗身边的老人,交好总归没有错,可这样会不会让人以为自己有什么别的心思?

皇太极又想起府内那几个汉人所讲的,虽说这几个人酸气十足,故作高深,可有些东西自己想到了却没他们琢磨的那么细致,比如说在君前的分寸?

没有走太远就到了目的地,皇太极禁不住想起小时候跟随长辈去辽阳、沈阳所见的,当时整个人都呆了,从没有想到世上还有这么大的城池,皇太极还清楚记得,当初看到辽镇李家的府邸,还以为那是皇宫……

天气毕竟转暖,门上窗上厚厚的帘子都已经撤去,里面的声音也能听得很清楚。

能听到一个男孩的大声欢笑,还有老人和女人的逗弄话语,皇太极眉头轻皱了下,随即恢复了正常,大汗身体很健壮,甚至比很多三四十岁的汉子还要健壮,可毕竟已经是快六十的老人,难免会喜欢少妻幼儿,大汗太喜欢这个多尔衮了,眼里已经没有别的孩子。

而且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身份太过贵重,现在已经是大汗的后宫之主,大金的大妃,已经有人在放风说,大妃的儿子就该做将来的大汗。

想到阿巴亥,皇太极的脸不受控制的抽搐了下,他记得很清楚,阿巴亥来到阿玛身边之后,自己的母亲孟古哲哲没过两年就气病去世。

阿巴亥的第一个儿子阿济格是个莽夫,只是这个多尔衮实在麻烦,皇太极不止从一个人那里听到消息,大汗从没有这么宠一个儿子。

屋子里的笑声消失,宫女出来招呼皇太极进去,皇太极连忙躬身入内,直接大礼参拜。

“不用那么麻烦,有什么话就说。”粗豪的声音响起。

这声音中气十足,乍一听好像是个三十多岁人说出的,皇太极施礼完毕,恭敬站起,他可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小时候他以为在父母面前可以无拘无束,越是长大,越是不敢这么去想。

“阿玛,东海那边的人已经搜罗的差不多了,一共抓过来四千一百二十七人,可以编成五百户,册子已经做好,明天就给阿玛送过来。”皇太极仔细的说道。

第499章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里是大金天命汗的会客之地,地上铺着名贵的毛皮,上面摆着矮桌,墙壁上挂着刀剑弓箭,看起来不像是什么王宫,倒像是蒙古贵人的金帐。

努尔哈赤已经五十八岁了,可须发还是乌黑,找不出几根白的,双目极为有神,顾盼间凛然生威,他称汗才一年多些,但称霸统合女真各部已经很久。

尽管努尔哈赤征战多年,可二十几岁以后就没有吃过什么苦,但这位女真豪酋却没有和很多外族一样,迷恋大明的衣食住行,追求大明内陆的奢靡享受,努尔哈赤很喜欢蒙古各部的生活,如果不是几个贝勒还有身边人坚持,他都不准备修建王宫,而是仿照蒙古的汗王们,直接设置金帐。

“正黄和镶黄两旗分一千六百,正红旗少分些,镶蓝和正蓝,还有正白……其他几个旗怎么分,明日再议!”努尔哈赤说话间有一个停顿。

皇太极垂手在一边,只做没有听见那个停顿,正黄旗和镶黄旗是大汗亲领的,正白旗是自己管辖,正红旗是代善,镶蓝旗是阿敏,正蓝旗是莽古尔泰,这么说下来,自己能分到的也就是比那几个小贝勒多一点。

对这个分配,皇太极当然不甘心,不过表情上没有丝毫的表示,只是点头应了,白山黑水之地苦寒,男丁活过六十岁的不多,皇太极也知道很多人在议论大汗还能活多久,大小贝勒们都有自己的心思,也有方方面面的人找到皇太极,对这些皇太极不是斥责就是沉默,根本不做表示。

大汗还能活很久,就算没几年好活,他一样会杀人,就算对自己的儿子也不会手软。

当初大哥褚英被立作继承人,觉得自己是大汗之下的第二人,在分配人丁财物的时候要占大份,要其他人也要向他服从,亲贵和酋长们都是不满,然后大汗毫不留情的处置了褚英。

在那之前,大汗还总说褚英是他最出色的儿子,皇太极听身边的汉人讲过,也从那些行走大明的商人嘴里确认过,大明是由朱家皇帝做主,其他人都只能臣服,可皇太极也知道,大金并不是爱新觉罗一家说得算,最起码现在不是,各部大人亲贵不满了,大汗就必须有所表示。

不过皇太极想得更多些,他觉得大汗自己也想杀掉褚英,这个长子太不听话,总想着继承汗位,在这个位置上,是没什么父子亲情的。

从那之后,皇太极就很小心谨慎,绝不对汗位流露出一丝的想法,只是做好自己的本份。

皇太极捡着自己主持的几件要紧事说了,努尔哈赤听得很仔细,正在这时候,有几声孩童的欢笑传进来,努尔哈赤立刻有些走神,脸上浮现笑容,摆摆手说道:“明日大家一起议,你差事办的不错,回去准备吧!”

“阿玛,阿玛能不能训斥约束下阿敏,他做的太肆无忌惮,直接纵容手下的奴才去抢掠客商,动不动就胡乱杀人,十天前,六十多个明人被他手下的甲喇额真给杀了,据说连大明那边都被惊动。”皇太极耐着性子说道。

听到这个,努尔哈赤脸上显出一丝不耐烦,捋了捋胡须说道:“不动咱们自己人,汉人明人杀也就杀了,这些事还值得说吗?”

“阿玛,咱们正在准备对明国动手,也需要明国的商人过来贸易,积存各种打仗用的东西,阿敏这么做,把人都吓跑了,谁敢过来做生意,连带着那边的消息都过不来,而且阿敏这么做没有处罚,各旗下不少人都跟着学,再这么下去,咱们就要去和朝鲜那边买东西了,他们那里东西少,价钱还高。”

“这些该雷劈的朝鲜人!”努尔哈赤脸色已经变得难看。

皇太极心里苦笑,说的是阿敏,可大汗是听到朝鲜这个名字才怒了起来,原来朝鲜商队去往大明很不方便,往往会把货物贩运到建州女真的地界,然后采买这边的大明货物返回,大明商人来这边的也有很多,甚至直接有李成梁私人的商号货栈在这边。

因为有这个地利,建州女真可以做中间商人,可以收纳白山黑水各族的出产贩卖,日子过得很舒服,可就在几年前,朝鲜和大明开通了另一条商路,沿着这个路线可以直接到达大明,建州这边就渐渐被舍弃了,建州女真收入锐减,加上这几年年景不好,新建的大金已经有些风雨飘摇,并入的各部也都有了离心的倾向。

如果不能领着大家发财,如果不能输入大量的财货维持,那么这大金就要崩散。

努尔哈赤从小就和大明打交道,把辽镇的外强中干看得很清楚,已经有了开战的计划,既然身侧有这样的肥羊,肯定要放手去抢。

不过目标虽然是大明,可提起朝鲜来,努尔哈赤还是忍不住流露出厌恶。

“我知道了,阿敏那边会派人过去申斥,你回去吧!”努尔哈赤很快做了决定。

派人过去申斥,也就是私下派人过去说几句,以阿敏那样的性子根本不会在乎,会继续这么行事,那样下去……皇太极禁不住有些焦躁。

不过这情绪他没有体现出来,只是默默的应了声,告辞向外走去。走了两步,就听到身后大汗努尔哈赤说道:“阿敏还记着他阿玛的事情,一直恨咱们家,这个谁都看得出来,让他去闹吧,折腾的越厉害,不喜欢他的人就越多,等到了合适的时候,镶蓝旗就可以拿过来了,由咱们这一家去管,到时候,就不会有人说三道四,镶蓝旗的旗丁也不会闹了。”

皇太极打了个激灵,连忙回身说道:“阿玛教训的是,孩儿明白,这次是孩儿糊涂了!”

镶蓝旗是八旗最大的一旗,最早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统管,尽管那时不是叫做镶蓝旗,天无二日,建州女真壮大,兄弟两个也有了争执,努尔哈赤把舒尔哈齐钉在木箱里闷死,但这件事在舒尔哈齐旗下激起了极大的反弹。

在这样的局面下,努尔哈赤不敢有什么别的举动,只得将旗主的位置给了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这才算稳定下来。

建州女真八旗,除了这镶蓝旗之外,其余七旗或者归努尔哈赤直领,或者归他的儿子统管,要说对这镶蓝旗没有图谋之念根本不可能。

不过在建州女真之中,努尔哈赤固然至高无上,舒尔哈齐这一支也有自己的拥众,不可能撕破脸直接吞了。

大金国中,包括不在大金统辖的女真、蒙古各部,都觉得大汗是当世无双的英雄豪杰,好像眼下大金这番局面都是靠着勇武无双拼下来的。

可皇太极却不这么想,如果只是勇武无双,就不会建立这个大金,就不会把乌拉、尼堪等部彻底消化,如果只是勇武无双,舒尔哈齐就不会死,褚英也不会死……

想到褚英,皇太极只觉得心里一颤,可神情上却没有丝毫的表露,只是在引领下向外走去。

……

万历四十五年的山东,正月前后下了几场雪,除此之外,天上没有落下半滴水,经验丰富的山东百姓已经明白,这是又要旱灾了。

积雪化掉还能让土地有些湿意,不过马上就会一切变得焦干,又要变成去年那样的人间炼狱。

每逢灾年荒年,家无恒产的贫户最先支撑不住,然后是小户人家,依据穷富次第向上,除了那些真正的大豪巨户之外,谁也逃不过这样的年景。

灾荒刚开始的时候,中小地主借着放贷收债,搜罗吞并了不少零散的田地,然后灾荒持续,他们也支撑不下去,纷纷破产,他们的产业和吞并的成果被大户豪强们吃下。

再接下去,很多大户豪强们也支撑不住,又被更上一层的豪霸们吞噬,这一层的豪霸们是最后的受益方,他们的背后往往有官家的背景,可以得到官府的各种支援。

但灾荒并不仅仅造成饥饿和破产,还有纠集起来的流民和四处蜂起的响马盗贼,流民们到处游走冲击吃大户,响马盗匪四处洗掠,所谓大户豪强也未必能顶得住这样的冲击,很多富家大户被打开,家破人亡,他们的田产也被人趁机收罗走。

能顶得住流民盗匪的冲击,都是有坚固的土围木寨,有足够的团练乡勇,搞不好还要有官兵的助阵,剩下的这些人自成体系,在自家的围子里说一不二,等于是独立王国,在这样的局面下,官府连自保都未必做到,对这些豪霸更是无能为力,因为如此,在山东的大多数地方,真正是城池之外没有王法,尽管城池之内也已经见不到太多王法了。

山东有三家赚到了大好处,两家在明,一家在暗,明处两家是衍圣公孔府还有亲藩鲁王,一处是圣人后裔,世传的顶级亲贵,一处天子血裔,一字亲王,家大业大,积储无数,灾荒再重,也不会影响到这两家,就算积储耗光,朝廷和地方上也会竭尽全力贴补。

第500章和气方能生财

趁着这灾年,孔府和鲁王这边都是大肆吞并田产,在这灾荒年景,一亩地的价钱暴跌几倍十余倍,实在是天大的便宜。

至于在暗处的那一家就是闻香教,天灾人祸,百姓们无依无靠,正是需要信仰麻醉自己,趁这个机会,闻香教大肆扩张,不管是占据了东昌府和济南府部分的木家一系,还是所谓的教主徐鸿儒一系,都在扩大信众,同样的,在这样的纷乱下,闻香教也不会放过那些便宜的产业,他们也在趁着这个机会自肥。

算上今年,山东已经连续三年大灾,很多人从豪强到富户,从富户到贫户,然后破产,没有在这一波灾难中支撑下来,还有那些在去年秋冬回到故乡的流民,他们没有盼来预期的好年景。

看到这样的景象,大家都已经有经验了,知道留在家乡就是等死,不如趁着灾情还没有显露的时候先走。

漫无目的的走是不行的,最好的法子是先去运河那边,然后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