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294章

大明武夫-第294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大哥,那冯家的宅子大,可守着的都是一群草包,咱们就不能再等等,找空子杀进去,如果能把冯家老狗和小狗的脑袋砍了,那就是大功劳了!”在船上呆着无聊,一干人聚在船舱里说闲话,很多江湖人都是第一次被赵进派出来出差事,颇有些意犹未尽。

黎大津坐在船舱中央,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沉声说道:“外面守着的都是打社里的混混,可里面颇有些好手,有在南京勋贵府里呆过的护卫,还有人从前给番子打过下手,还有冯家自己练的护院,如果再有镖局的镖师,咱们摸不进去!”

大家也都不做声了,混混什么的是乌合之众,可加上接下来这些人那就是大麻烦了,黎大津领着的这些人连人数上都处于劣势。

“……黎大哥,杀的人在冯家位置越高,你这投名状就越可靠……”有人忍不住提醒说道。

黎大津靠在舱壁上笑了笑,缓声说道:“我看进爷的意思,不想彻底势不两立,应该还想着谈谈,毕竟现在进爷也灭不了冯家,真要杀了他长房嫡系的人物,恐怕就没得谈了。”

“那冯家会不会继续报复?”

“会,不过最近不会,他把能试的法子都试的差不多了,而且冯家说到底只是个生意人,他为了赚钱,不会总耗在这打生打死上,既然打不赢进爷,那就只能求和了。”

这话倒是让这些江湖人没想到,细想想的确有有道理,都不出声继续,黎大津只是瞥了眼,这伙跟着自己来的人里,有三个肯定是赵进安插的眼线,只是不知道自己做的能不能让赵进满意。

或许是看出黎大津脸上的患得患失,有人笑着宽慰道:“黎大哥,来咱们徐州你是来对了,吃饱穿暖,有功必赏,而且咱们这些舞刀弄枪的,也就是在进爷这边真被当个人看,其他处把咱们做狗!”

“还有好酒喝!”有人边上俏皮了一句,船舱众人都跟着哄笑出声。

船到清江浦换乘马匹,接下来速度就快了,一路赶回徐州,不过船只在运河中航行,速度缓慢,他们比那几位扬州盐商早出发,却比这几位晚到徐州,因为这几位平时享受,直接骑马北上,求得就是个快字,冯金发和冯少贤拜托他们的事情太急,只要做好了,能在赵进那边换下人情,也能在冯家那边得到好处。

再见赵进的时候,盐商们的态度比上次还要恭谨,而且多了几分真心实意,赵进在他们面前已经证明了实力,现在赵进又证明自己可以把手伸到扬州,可以直接在冯家杀人放火,对这样的人物,恭敬些总没有坏处。

“冯老太爷请进爷开出条件,冯老太爷说冯家一大家人需要养活,官面私里那么多故旧关系要维护,还请进爷手松些,莫要一下子打死了。”传话的人名叫王万木,在扬州盐业内的身家算得上前二十。

听到这话的赵进面露微笑,这笑容倒不是因为得意,而是对这冯老太爷分寸把握的赞赏,“官面私里的故旧关系”,这话并不是为了叫苦,而是一个威胁,说明冯家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不过这冯家老太爷手面不小,条件上没有任何约束,只是请赵进在分寸之内开。

“盐市上冯家的盐,我要抽六成,以后我在淮安府的几个寨子不要受到任何的骚扰,一有事,我就会认为是冯家做的,到时候谈的一切不算,此外,淮安府邳州和睢宁县两处,冯家全部退出去,店面商行之类的七折出给我。”

听到赵进的条件,那位王万木也频频点头,盐市上抽六成,冯家还会赚钱,那几个寨子不碰也就不碰了,那些店面商行赵进出价七折,扣去冯家这么多年赚的也不亏。

“好说,在下这就让快马回去传信,不日就有回复。”王万木替人做事,牵扯不到利害,答应的也是干脆利索。

王万木本来在扬州盐业排不上号,可长大后机缘巧合娶了广东巡抚的独女,把偌大的家业都接了过来,这才发达到现在,有这层关系在,他对官场远比同行们了解。

“……这位进爷选的时机不错,正是朝中党争的要紧时候,他靠着的那位被拔起来了,可冯家靠着的那两位风雨飘摇,自顾不暇,怎么敢再竖外敌……”

第497章可以从容些了?

办妥了事情,王万木的心情很不错,在大车店和同行的人高谈阔论,这些话没过多久就传到了赵进耳中。

“大哥千万不能大意,冯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肯定还有手段,他们现在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在赵进的书房中,王兆靖肃然说道。

兄弟们都能看得出,在王万木来到之后,赵进变得轻松了不少。

“这个我知道,我们和冯家之间,无非是你死我亡,但现在我们灭不了他,他也需要时间喘息,正好讲和,将来要怎么做,这口头上的约定又能值什么?”赵进笑着回答说道。

看到赵进想的很明白,屋中的王兆靖和如惠都松了口气,不过如惠还是神色慎重的建议说道:“东主,这等豪门面子上做的好,暗地里也是心狠手辣,能早些处置,还是早些处置的好!”

赵进点点头,看了他们二人一眼说道:“你们也不必担心太多,要看到大势,咱们在变强,冯家在变弱,在这个势头下面,冯家翻不了身。”

这个趋势大家都没有异议,如惠看了王兆靖一眼,上前禀报说道:“东主,那个蔡德想要造大船,说蔡奎那些船只大部分都是年久失修,修补之后做个浮桥码头之类的还行,用来黄河上拦截船只就不够用了。”

“给他银子,告诉他认真做,船做好后,你这边要找懂行的人过去验看,不要让他以为可以钻空子!”赵进答应的很干脆。

如惠连忙答应了,他来书房主要就是为了这个,得了答复,和王兆靖以及赵进打了招呼又急忙离开。

“难得看到大哥花钱这么痛快,平时可都俭省的很。”王兆靖笑了句,走到书桌边上。

“咱们就在黄河边,距离运河也不远,更不要说再向南都是水网密布,如果能有一支船队运咱们赵字营,那来去纵横就方便的很了!”赵进笑着说道。

王兆靖点点头,把书桌上的一个木盒打开,拿出里面的几本册子,赵进坐在书桌前也是陷入沉吟。

现在赵字营两千多人马说不上多,可一旦行动,这么多人,这么多人需要的给养装备,需要的车马运力可想而知,船行水上,能装的重量远远超过车马,而且还不需要草料花费,在这水网纵横的区域,肯定要方便很多。

赵进本来还顾不上这么多,但设立盐市,就要掐住水道,掐住水道要剿灭水贼,还要招募水上人手,一环扣着一环,马上就要到造船的环节了。

如惠和王兆靖都有总管的职司,一直觉得赵进在钱财上很精细,本以为蔡德这个要求会被驳回,没想到赵进这么干脆利索的答应,倒是大家都有些惊讶。

“大哥,这是最近的邸报,还有家父的书信,小弟已经做好句读了。”王兆靖将几本册子放在赵进面前。

阅读邸报是赵进的习惯,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觉得古怪,一个乡野之地的土豪武夫,居然这么关心国家大事,实在是让人莫名其妙。

甚至都没有人说赵进有野心,一个徐州的豪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心思,这实在是太不匹配。

王兆靖读书赶考期间,给邸报做句读的一直是如惠,这活计说不上轻松,也算不得机要,而且很是繁琐,可王兆靖回来之后就把这个接了过来,几次如惠想要帮忙,都被王兆靖客气而坚决的拒绝了。

至于为什么给赵进看王家的私信,这也是因为王兆靖,邸报虽然记录朝廷和天下大事,但容纳的内容毕竟有限,还有很多无用的消息,比如说藩王的婚丧嫁娶,天象变化之类,王兆靖写信请王友山收录京城各处的消息,以家信的形式传递到徐州,然后转给赵进看。

朝廷和各地的消息也是繁杂繁复,王友山如今地位愈发高崇,和各处往来频繁,也没有空闲专门写信,为了这个,还专门在京城雇佣了两位文书先生做这件事,这个倒是没有什么人好奇惊讶,官宦门第,总要让自家子弟多接触大事和政务,何况王兆靖已经是举人,将来早晚要进官场的。

赵进看得久了,王兆靖也知道赵进需要了解什么内容,批注也越有针对性,比如说朝廷入职去职的官员,牵扯到党争的,往往都会注明何党。

“这几个月光见到东林中人被罢黜了。”赵进仔细翻阅,笑着说道。

“东林党人把其他所有人都当做奸邪,同样的腌臜事,他们做就是正气凛然,为了大义,其他人就是奸邪之举,自然不得人心,而且东林这些人不接纳外人,反倒是让其他各处抱团结伙,合力对付他们。”王兆靖笑着解释说道。

王兆靖在箱子里又翻检出一本册子,打开翻了几下说道:“家父说过,这京察扫清了东林的势力,对东林众人未必是坏事,因为这京察好歹是在官位上做文章,如果不正好赶上,恐怕各处就要兴大案拿人,到时候可就是生死攸关了,大哥,你看这个。”

边说边把手中册子递给赵进,沉声说道:“无论朝廷还是辽镇那边,甚至山东,都没什么女真相关的消息,倒是说辽镇那边有几十人出边,结果被东夷全都杀了,辽镇也没当回事,这消息之所以传回来,还是辽镇监军的管事回京,当闲话讲的。”

每次说起辽镇东北的东夷,也就是女真各部,赵进的神情总是变得郑重无比,这让王兆靖很是迷惑,几次研究那边,都得不出什么结论来。

“人就这么被杀了?没人去管吗?”赵进肃声问道。

王兆靖无奈的笑了笑,摇头说道:“小弟原以为边镇守边,和这些蛮夷鞑虏势不两立,现在才知道敢情是狼狈为奸,那些边将和外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和那些豪酋一起发财,几十条人命又算什么,搞不好,这边将还要说这几十人是逃兵逃犯,死得其所呢!”

赵进吐了口气,却不在说话,只是打开另一本册子说道:“山东今年又是大旱,咱们可以趁机招募些流民了,至于闻香教作乱,我看不必担心,他们自己已经闹大了!”

王兆靖知道赵进这是在转移话题,每次说起女真这边,赵进总是欲言又止的状态,这让王兆靖很是奇怪,不过他做事讲究个分寸,即便自家兄弟也不会刨根问底。

“大哥,上次若没有闻香教的指引,流民也不会奔向徐州,这次来到咱们的流民恐怕不会太多。”王兆靖开口说道。

上次闻香教策动流民围困徐州,固然是心怀叵测,可另一方面,也正因为他们的组织,大批流民才能坚持着从山东来到南直隶,现在闻香教重蹈覆辙的可能很小,零零散散或许有流民逃难过来,但大批的恐怕很难了。

赵进陷入了沉默,他用手拍了拍桌面,突然开口说道:“咱们现在每年能有多少现银进账?”

……

四月中旬,徐州也是处处绿意,初夏的味道已经十足,而在关外的白山黑水间,除了四季长青的松柏之外,想看到绿色可是很难。

辽镇不少人都知道,去往建州地界,然后一直向东向北走,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大海,这一路上的物产极为丰富,大明急需的山参、貂皮、鹿茸、琥珀等物,大都产在这边。

只是辽镇已经有好久没有人走过这边,大明的商人现在也很难进入这一片,想要购买产自建州和海西的各种物产,就只能去往赫图阿拉。

在沈阳城一直向东走,沿苏子河再向东南,就能到达这个不大的城池,以来自大明的商人看来,这赫图阿拉与其说是个城池,倒不是说是个寨子,城墙的主要材料是土坯,还能看到木板木柱,虽然规模尚可,可看着简陋异常。

不过这个尚可的规模也要和谁比较,大明内地大些的县城和州城,就比这个要气派很多了。

城内的街道不宽,就是泥土地面,一下雨就泥泞非常,踩下去没准鞋都掉了,街道两面的建筑大都是木屋,砖瓦房屋都不多见,而且还能看到窝棚,最中心的区域稍微齐整些,很大的一个宅院,看起像是大明的大户宅邸,又能见几座木楼,算是比较出奇的格式了。

这般简陋粗鄙,实在是看不得,如果说这城池居然是都城,如果说那大宅居然是皇宫,肯定会笑掉大牙。

可来这边做生意的大明商人没有人敢这么说,来之前还要告诫跟着来的伙计管事,千万别表露出来,这里大明以为是自家的附庸之地,设置土官管辖,在各种文书上还叫做建州卫,可人家自己早就已经建国了,明明白白叫做大金,这赫图阿拉可是大金的都城。

年纪大的人还能记得,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来到这边,对这些女真蛮子随意耻笑调笑,这些女真人尽管能听得懂汉话,可依旧会笑脸相待,十年前再这么说,恐怕就要挨打了,这几年,直接就是抽刀杀人,财货吞了,哭都没哭去。

第498章赫图阿拉的一天

以往在这边出了事情,还能去辽镇军将那边哭诉,花点银子给些好处,辽镇也能帮着出头,这几年就算砸进银子去,建州这边的女真人该不理会还不理会。

女真人一天天横蛮,连带着蒙古人都跟着抖起来,汉人活的愈发小心。

久来赫图阿拉的商人都知道一处客栈,说是客栈,其实只是三个打通的宅院,前面的门脸改作茶铺,大明来的商人们喜欢聚在这里,因为这边比别处安全。

“老兄这一趟不少赚吧!看你那住处外面,大包小包都已经堆满了!”在这茶铺的角落,一人笑着抱拳,另一人也连忙起身还礼,他们说得居然是晋地方言,显然是来自山西。

“托福,托福,这次一路上走得顺,这里也出价大方……。”

话说了一半,猛听到街上传出哭喊打斗,没过多久,看着几个壮实汉子大笑走过,这几个汉子头发几乎是剃光,只是最后有一根细小发辫,他们身穿皮袍,手上拎着包袱,看着就不是他们的东西。

这几个汉子刚走过,后面一个四十多岁穿着棉袍的汉人中年追了上来,满口乞求说道:“几位爷行行好,那些包袱都是小人的货物,没了这些,连家都回不去了。”

快走几步,伸手就抓住一人袍子的下摆,那汉子挣了两下没动弹,立时恼羞成怒,转身一脚把这中年汉人踹翻,抽出腰间的佩刀就要砍下。

“停手!忘了四贝勒的吩咐吗?”茶铺里传出一声吆喝,却是汉话,外面抢了货物的几个女真汉子立刻停住,只见到茶铺里的掌柜快步走了出去,交涉几句,几名女真汉子满脸无趣,随手丢了一个包袱在地上,骂骂咧咧的走了。

那中年汉人抱着一个包袱,坐在地上大哭,那掌柜低头说了几句,这汉人哭着起身离开。

“这掌柜说是女真人,实际上就是世代住在这边的汉人,几代下来也说是女真……”角落里两名山西茶客小声议论,看着那掌柜走进来,立刻不敢再说,只是赔笑。

这茶铺现在也就是零散几桌客人,都是大明过来的客商,彼此做的很远,那掌柜的沉着脸也不去招呼,只是坐在柜台后面。

两名商人抿了口茶水,又把声音压低了些,慨叹说道:“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这边的鞑……女真人说抢就抢,有时候当街杀人,他们上面的贵人根本不管,甚至还要分润,听说大金的大汗也不管汉人死活的。”

“要不我每次来,就先奔着这边,这赫图阿拉城内,也就是这四贝勒的产业有规矩,这四贝勒讲道理,一直护着来赫图阿拉城的商人,我这些货也都是四贝勒下面的人买……”

“这四贝勒这么明白事理,他娘是不是汉人?”

“笑话,怎么可能是汉人,这里的贵人家里,只有他们女真人和蒙古人能做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