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1895淘金国度 >

第555章

1895淘金国度-第555章

小说: 1895淘金国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油,中X化,同现在的阿拉斯加钢铁行业一样,都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那啥油,啥化的,一到公布报表时,就是营业额多少多少,上缴多少多少利税,排名世界第几,但叶枫只知道,在他穿越来的那一年,全国都在说油贵,且越来越来,这油为啥贵?

想当然的,语语权都掌握在这几个垄断老大手里,他要调价,你能咋的,你不愿意,好啊,他马上可以让你见识一般。今天说这个油供应不足,那个油不够,加油站里排满了队,高带公路上一溜的车排了几十里就为了等着加油。物以稀为贵,这油能不贵吗,不贵也得贵,国家都不得不同意加价,总不能让所有的汽车都停在公路上吧。总不能让人害怕没油加不买汽车,让汽车厂生产的汽车没人买吧

别说是后世石油资源紧张倒致的,也不要说今天老美打伊拉克,明天英法打利比亚,这虽然会对油价有一些影响,但是对比一下国外吧,同样是石油加工出来的汽油,国外的汽油,柴油是什么价?人家一个月工资是多少?其一个月花在加油上的花费点比例是多少?难道外国人的汽油是水加工出来的?

人民享受不到这种发展的成果,享受不到企业创造的财富利润,这些成果、财富利润全是体现在了政府的帐本上,岂不是国与民争利?

个别行业被垄断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存在,这也是无奈为之,但即使垄断,也应该有一定适度,话语权掌握在有限的数人手里,当这有限的数人联合起来,就能控制这个行业的一切,而阿拉斯加要做就是打破这种可能的联合,未来若那些私企联合,阿拉斯加可以控制掌控的国企打破这种联合,而若国企联合,则私企拥有差不多的力量,同样可以打破这种联合。

当然若国企,私企都联合起来也是有可能的,但那只能证明政府无作为,没能力了,连国企都控制不了了,这个政府还有什么作用。若是联合起来与民争利,而政府还支持,那就肯定是政府有问题了,这个政府的根基也就会逐步遭到破坏

若是联合起来予民便利,那自然是好,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再有仁慈心怀的商人,他始终还是商人,商人的财富如何赚来的?一句话,商人是逐利的,他不会嫌自己的钱多,国企在政府严格控制下予民便利还有可能,私营企业也完全心甘情愿的与民便利却肯定是个玩笑,至少不可能所有私人富豪都有这个胸怀。总会有不一样的声音发出来。

而阿拉斯加要的就是在国计民生的行业保证这种平衡,保证会有不一样的声音,同时又不让他们脱离掌控,而对于一些对国家安危不会产生太重要影响的行业,可以进一步放宽,完全遵循经济自由,由市场决定走势,政府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利用行政资源引导,甚至颁布法律法规强行规范,要让普罗大众可以享受到国家发展,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国富民富,国强民强才是阿拉斯加追求的,国富民贫,国强民弱没有任何意义。

叶枫认可了汉德森的两个原则,实际上也就为这些规划案的审议定下了调子,不符合这两个原则的就需要多加考虑了,不过这样一来,工作量也就大了,特别是需要将国家制定的一些规划与各省市,各部门规划结合考虑,使得这次审议最终便成了一次综合审议,而不是分批审议,本来要在此后进行的各部门规划案和国家规划案审议,最终也被全部拿到一起来进行综合评估讨论了。

不过一千人有一千个想法,各人理念肯定不尽相同,对于这两个原则的认定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适度的标准也不可能用一、二、三、四、五这样具体的数量严格确定下来,这样一来,整个会议室顿时变得比此前还要热闹许多,便是会议室外的工作人员都能听到里头传出来的激烈辩论声。

郝玉周走到门口的时候,都吓了一跳,还以为走错地方了,没想到二三十来个平日里威严端正的部长高官们现在都像是进入了口才比赛的漏点时刻,好在声音虽大,但还不至于像菜市场一样嘈杂,发言的时候还是一个一个来的,有不同意见,也得等人家说完,不会一拥而上。

郝玉周敲门走进去时,正在发言的交通部长于尔根。施泰因斯便停了下来,大家也都扭头看着郝玉周,会议室顿时又变得安静无比,按道理,没有特别事情,这种会议还没有结束,郝玉周是不会随便来打扰的。他既然来了,肯定是有比这个会议更重要的事情。

叶枫也看向了郝玉周,郝玉周紧走两步,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说话,而是凑近了叶枫耳边,低声说了两句话。

叶枫点了点头,便对着一旁的汉德森道:“罗伯特,你主持一下这个会议,我去去就来。”

罗伯特是副国务卿,又是主管工商的,与这些规划案的干系最大,叶枫离去,他主持会议是顺理成章,闻言点了点头,在座的当然也不会傻到问叶枫去看什么,需要叶枫离开一下的,肯定是大事,比这个会议更重要的大事是什么,既然叶枫没说,郝玉周都要低头耳语,那就肯定是他们没必要知道的。

叶枫快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中情局长史密斯和国防军总政治部长蒋百里已经在这里等着。

严格来说,史密斯这个中情局长也是内阁成员之一,但这个部门与外交部一样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向总统负责的,加上都是对外部门,与经济工作也没有太多的联系,一般的内阁会议史密斯这个中情局长是很少参加的,今天这个会议他自然通知都没接到过,而勒布雷虽然内阁会议参加的多,但这种经济方面的会议,他若是没兴趣,或没有特别的与外交相关的事宜,都是可以不用参加的,派个代表旁听即可。

“战事很顺利啊”一走进来,叶枫却是先看着蒋百里笑道。

蒋百里也笑着点头:“我们这一出手,打断了苏俄整个布置,他们不及时马上应对,一招输即百盘输是可以预计的。”

叶枫点了点头,并没有问具体的战事过程,这种事情,他不在其位,不好过多干涉,只要了解掌握进度就行,真有什么事,图根都会第一时间告知自己,叶枫也不会讨人嫌把手伸的过长。

叶枫考虑了一下问道:“不过他们却不会服输,季米特洛夫到了鄂木斯克,应该是给布柳赫尔带来了一些好消息。但是杰非逊,季米特洛夫到来,应该不会真的有能力翻盘吧,据我所知,这人是搞政治宣传工作的,与军事不太搭界”

史密斯却严肃的道:“根据情报显示,季米特洛夫的到来,就是来主持放火烧我们后院的”

叶枫倒是有些奇怪的,马上问道:“怎么了,后院的情况我们不是都掌握了吗,他们要翻起风浪,让他们翻就是,只要一冒头,马上就出手就是。”

蒋百里这时接口道:“情况比预想的严重,苏俄在贝加尔湖和远东的影响力和基础不可小觑,根据中情局,政保局和国安局的联合调查,这个风浪一旦翻起,会给我们带来不小影响,虽然不至于酿成大祸,但肯定还会有不小的破坏力,特别是民心盲从,若我们不能一出手就完全灭绝希望,那星火可燎原,破坏力会更大,所以这次我和杰斐逊前来,就是想请示一下,是否可以提前动手,不让他们冒头,直接拿掉一些首脑,没了为首主持者,这风浪也就可能翻不起来了,就算翻起,少了领导组织力量,也好对付的多。”

叶枫这才知道蒋百里和史密斯为何要来找自己,按叶枫原本的打算,是准备让这些人先冒头,然后一网打尽的,但看两人这样担心,那就一定是情况比想像的严重许多,他们担心到时一冒头,想一网打尽就要花费一番功夫了,时间拖得久,规模大了,破坏力也就大了,而提前动手的话,虽然可能会出现很多漏网之鱼,但只要这场战争顺利结束,漏网之鱼以后有的是时间解决,就算为未来埋下一些隐患,但只要少了前线战争的牵扯,这里再出现动乱,也不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想到这里,叶枫对着蒋百里和史密斯语气坚定的道:“既然这如此,那就提前收网”

【第481章向老兵敬礼!】

第481章向老兵敬礼!

阿尔泰山口城堡内,马尔科夫和普里科夫这对冤家,这个时候的表情却都差不多,脸若死灰,毫无生气。

而库利奇这个第三集团军司令则背着手走来走去,其他军官则你望我,我望你,谁也没有说话。

马尔科夫如此沮丧是因为伊尼亚最终没有被夺回来,轻装突袭的阿军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此前他们从来没想过本来位居后方的伊尼亚会遭到攻击,这里的防御工事很弱,让阿拉斯加军队捡了个便宜,加上一开始出其不意,这里的守军也没有料到这一点,仅仅两个多小时,伊尼亚在八师九师赶到之前被阿军夺走了。

随后五万余人的反攻虽然激烈,但显然阿军的战斗力和火力都要强于阿军,而且不久之后,南下的阿军主力先头部队便出现在了伊尼亚,随着源源不断的阿军涌入阿尔泰西麓,伊尼亚已经不存在重表夺回来的可能,数万军队不得不立即掉头撤退回到山口城堡固守。加起来不过两三万军队的阿克塔什,鲁布佐夫斯克,库伦达等地虽然现在还在俄军手里,但下场已经可以预见。

阿尔泰西麓沦落敌手,第三集团军位于阿尔泰山要塞中的苏俄红军的后路也宣告完全断绝,一前一后各二十万阿拉斯加军队,已从事实上将苏俄红军团团围困。

而一直叫嚣着誓死抵抗的普里科夫则是因为在日涅斯克山防线的失败而沮丧,虽然防线经过了加深加固,日涅斯克山防线最终还是没有如想像中那样为苏俄红军多争取到一点时间,仍然是一天,从阿军发起攻击到战斗结束,仍然是一天,日涅斯克炮台在内的整个日涅斯克山防线如同昨天丢失的主峰一样再次沦陷到阿军手里。第十三师只余不过三千余人狼狈撤回山口城堡。

日涅斯克山防线的沦陷,彻底打开了山口城堡的大门,二十万阿军铺天盖地般终于出现在了山口城堡面前。山口城堡已经成了第三集团军这余下的不过六万大军最后一块阵地,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只是这个希望到底能够维持多久,他们谁也没有底。

库利奇看了看马尔科夫,又看了看普里科夫,只是叹了一口气,马里科夫虽是工兵专家,但再坚固的要塞,也不可能与大炮飞机对抗,库利奇不怪他,而普里科夫呢,库利奇则是根本不想理会了,虽然丢了日涅斯克山,而且最终加固的防线仍然只坚守了一天便丢了,但库利奇也懒得怪他了,日涅斯克山多守住一天少守住一天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伊尼亚的丢失,后路的断绝,已经宣告了第三集团军的命运,他们陷入了重围,只能固守山口城堡,日涅斯克山在不在都没有多大意义了。

局势糜烂至此,库利奇自己也想到了这多半跟他自己有很大的关系,他自己要负很大的责任,若不现在阿尔泰红军已经陷入死地了,说不定自己就要被替换了。

“各位,形势如此,我们已经没有多大办法,也不用再去计较谁的责任,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要坚守这最后一块阵地,守住这个城堡,鄂木斯克的电报已经说了,季米特洛夫委员到了鄂木斯克,他将会采取政治攻势,以求挽回东线战局,我们应该相信我们布尔什维克在远东,在贝加尔湖,在唐努乌梁海的影响力和基础,并非没有成功的希望,而且布哈林同志去了吉尔吉斯,将会动员吉尔吉斯的军队东进,解救我们第三集团军。这是我们的希望,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誓死坚守山口城堡,守住这个阵地,等待救兵,若是这里丢失,援军来的再多对我们来说也没有意义。”

库利奇语气很平淡,看不出什么激动的,而马尔科夫和普里科夫等人也谈不上多少激动,不管是政治行动,在阿军后院烧火,还是吉尔吉斯的援军,对于第三集团军来说,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以前后共四十万阿军的攻势,他们实在没有信心是否可以坚守到十天半个月之后,哪怕是战至最后一人,他们也很难保证坚守这么久。

“不管如何,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不管成不成功,我们都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传我命令,放弃所有外围阵地,全军收缩是山口城堡固守,粮食,弹药补给全部实行配额制,严禁浪费,我们务必同心协力,尽最大的努力实现这个希望,坚守到援军的到来”库利奇声音陡然高涨着大吼道。

“是”便是马尔科夫和普里科夫两人也唰的一下站了起来,大声应道,最后的希望不管能不能实现,至少他们不能从一开始就放弃。

已经搬迁至日涅斯克山防线原来的俄军炮台工事内的南路攻坚军团指挥部作战室内只能够听到第十二集团军参谋长刘敬文一人的讲解声,大家望着作战室中央的阿尔泰沙盘,室内的气氛越显压抑起来,这是里变成了一块硬骨头,一个缩到龟壳里的硬骨头。

“没办法啊这种地型,坦克根本开不上去真要拿人命堆吗?”

沙盘上山口中城堡周围环绕的山地地型构成的天然围墙让第八集团军装甲旅旅长安颂祺重重地叹了口气。阿尔泰本就地形复杂,山口城堡更是直接由山峰包围构筑的一座高山盆的城堡,周围的地型更是相当复杂。俄军现在全面收缩,又进一步人为修整了各筑垒高地。

即便是不顾一切用坦克朝山推。坦克也将成为俄军战防炮或野炮炮口下地靶子。要知道俄军大部分大炮都集中在了山口城堡,而如果不用坦克。依靠坚固堡垒地俄军又是居高临下。到时稍闭眼睛。安颂祺地眼前就浮现出无数冲锋地战士惨死于机枪下地场面。

山口城堡不是修筑了工事的山峰工事,而是真正用石块水泥浇筑的坚城,城堡内更有大量地下工事,大量水泥工事,还有六万多大军,集中了俄第三集团军绝大多数大炮,其攻坚难度绝对要远高于两峰防线和日涅斯克山防线。坦克想要攻打,要仰攻,又是地形复杂,肯定施展不开,这让开战以来,一直没有发挥余地的安颂祺等装甲部队官兵极为郁闷。

本以来打到了城堡下方,就到了他们一展身手的时候了,却没想到,亲眼看到这座城堡,才知道,这哪是什么盆地,根本就是扼守公路,四周由数峰包夹的关隘,四周包夹的数座山峰虽然不算高,远不比得日涅斯克和两峰防线的那些高山巨岭,但终究也是山,是山口城堡天然的城墙,想要攻入城堡内,这些比普通城墙难攻数倍的山墙就是坦克难以逾越的障碍。

面无表情地朗。帕多什么都没说。而出身沙俄高级军官的东俄方面军参谋长兼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帕达诺夫脑海中则在想着一个战例

“日俄战争期间,沙俄的军队靠着62把机枪。就曾在旅顺这样的要塞死死地挡住了日军5个月。现在”

尽管苏俄红军地机枪较之阿拉斯加军队可以用少地可怜来形容。但苏俄红军一个师怎么样也不会少于62挺以上的轻重机枪。只怕会更多一些,他们几个师的准备,且城堡内可能还有大量军械储备,六万余人,轻重机枪绝对不会少于五百挺。这样的地型。再面对如此密集地机枪火力。即便是没有任何常识。也可以对将来的战局惨烈程度猜测到一二。

“可以用燃烧弹?”沉默地朗。帕多扭头突然看着旁边的一名炮兵军官。

燃烧弹曾在阿拉斯加独立战争后期和攻加战役中有过出色的运用,对此朗。帕多这个前加拿大高级军官有着深刻的印象,或许用燃烧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减轻伤亡。

“长官不行,一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