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888章

将血-第888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碰到个蜀僧,即便是赵石,也觉着颇为玄幻,放着巴山蜀水那样的好地方不呆,反而要跑来高原上受苦,赵石觉着,这些僧人有些过于无聊了。

佛法?那是什么东东?还不如就近看看人家儒圣的习作呢,好歹能懂许多做人道理不是?

不等赵石再问,老僧套了一下近乎,便接着道:“施主杀气充盈于内外,这里无人敢于冒犯,此间小小一座寺院,想来将军也放不在眼中,不如就此休兵,贫僧代这里所有僧众信者,定然感念将军大恩,终年为将军祈福。”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佛事

言语通畅,老僧也没有用佛祖来糊弄人,赵石便也有耐心多说两句。

“休兵什么的先且不提,我来问你,蜀国已亡,你可知晓?”

老僧平静的点头,“故国殇亡,贫僧早已听闻,亦觉黯然,说来惭愧,贫僧自小便入空门,修持佛法,却还不能四大皆空。。。。。。终是托人去到故地,打问当年故人安否。。。。。也曾动念,回转”

“后来得了回信。。。。。。突觉王朝兴替,世事变幻,不过如此而已,何必挂怀?只我一心礼佛,导人向善,日后自有归处,于是,佛法精进,为僧众所”

老僧好像找到了感觉,之前说汉话时还有些干涩,如今却是文绉绉的怎么听都带着些文人的味道,想来,这位当年出家之前,也不是什么目不识丁的粗汉才对。

不过听在赵石耳朵里,意思其实只有一个,秦蜀征战,不过是王朝兴替,我这里离着太远,也只能打问一下故人的消息,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不如放下一切,一心向佛,讨个来世。。。。。。

于是,这样无所谓的处世态度正合了佛祖的胃口,所以,成了这象雄寺的主持。

不得不说,赵石跟文人们打交道久了,听话听音的本事已是非同凡响。

只是和尚们的处世哲学,在他这里自然不讨喜,这个时候,他其实已无多少疑问。就算这老僧不是来自蜀中。也定然对汉地极为熟悉。加之话里话外都透着知晓世情的味道,有些话也好说了许多。

赵石脸上浮现出些笑容,“这么说来,国仇家恨什么的不提也罢。”

老僧目光闪动,趁机赞道:“施主果有慧根,若是。”

这样的忽悠,赵石自然无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头。道:“我带兵来此,不想空手而回,看在同为一族的份儿上,也便不为己甚,少做不过你得为我办些事情,不然我回去不好交代。”

人老成精,老僧顿时双掌合什,“阿弥陀佛,施主一念之仁,来世当有厚报。”

赵石当即便乐了。他这些年,所过之处。遍地烽烟,尸横遍野,杀人如麻,即便有什么来世,他这里也定然是在地狱中称王。

“不忙谢我,象雄部无故出兵犯我,你们这些和尚定然事先便知晓的,我呢,也不跟你们计较这些,但象雄诸部平安多年,今次蠢蠢欲动,不让他们知道些厉害,如何能成?”

“第一件事,你这象雄寺中,必然有些人熟悉西边的山川地理,找两个身子健壮,人也牢靠些的,给我引路,到象雄诸部的地界走上一遭,说不定,也能劝的我少伤几条人”

老僧本来开口欲言,但听到最后一句,话又缩了回去。

赵石这里又笑眯眯的加了一句,“别弄些傻乎乎的家伙给我,出了什么差错,你们这些和尚能跑,这象雄寺可跑不了。”

老僧沉默片刻,才道:“施主可是来自大秦?”

赵石淡淡道:“若非来自大秦,还能来自蜀国不成?”

显然,老僧这里已经进入了政治模式,僧人。。。。。。说什么四大皆空,但本身便处浊世当中,又有哪个真能做到这一点了?

老僧又沉默了半晌,“吐蕃山南之地,与大秦相隔如此遥远,又何必。”

赵石冷笑微露,摇头道:“如今西夏已灭,吐蕃近在咫尺,何谈遥远?我今带兵到此,为惩不臣而已,你在吐蕃多年,当知吐蕃旧事,如我不来,之后吐蕃一统,定又要多生事端,今次我来到这里,便是要让番人知道一下我大秦之威名不好轻犯。”

面对着这个年轻而又雄心勃勃的大秦将军,老僧好像终于知道,为何这些年来,大秦能越来越是强盛了。

不过,他还是问出了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听闻归义王与大将军赵石乃结义兄弟,不知”

在吐蕃高地,太阳之子李匪的名字,已经被挂上了魔王的称号,关于他的一切,多有流传,估摸着再过些年,当众人身故,这个名字也当能和那些神灵异志差相仿佛。

老僧身为象雄寺主持,消息也灵通的很,能说出李匪之种种,到也不足为奇。

赵石转念间便明白了,这位老僧问的怕不是表面这般简单,吐蕃人曾派人入长安称臣,虽无功而返,但也应该带回了一些消息才对。

赵石暗笑,这和尚心到不小,不过对于他来说,这是好事,无欲无求的人才是最难以控制的,不过宦海沉浮多年,他却是觉得,没有野心的人,怕是也没什么才干。

赵石想了想,在吐蕃这地界,不用亮出什么名号来吓人,怕是他赵石的名字,在这里也没几个人知道。

于是便道:“要说什么尽管直言无妨,不需吞吞吐吐,看着难受。”

老僧看了看周围,心中多少有些不自在,心里念了许多遍的佛号,又告诉自己,大军一过,必然生灵涂炭,今日之举,当属为山南之吐蕃百姓着想,又能免去许多战火,异日到了佛祖驾前,也当能辩解一二。

想到这些,便觉坦然了许多。

遂双手合什,“若将军有暇,不若入寺一谈,贫僧有一些话要说。”

赵石看了看天色,吐蕃地域广阔,到也不急于这一日半日光景,今天遇到这么个僧人,到是能好好利用一番。

于是,挥手叫过赤摩,吩咐道:“今天就宿在此处了,这里的人,一个都不许放走,挑出其中的奴隶,善骑者优先,随我们一起向西,派人知会后面的人,这里的寺庙屋宅人口,一律不许擅动。。。。。。”

赤摩有些愕然,这么一间大寺,看着可够眼馋,不过赵石的军令,他可不敢不听,随即便领命去了。

赵石带着亲兵,则在老僧陪同之下,拾阶而上,径直进入了寺庙之中。

象雄寺的和尚们顿时活泛了起来,心中都是暗道,果然还是主持佛法精深,竟是在三言两语之间,消弭了一场兵祸,阿弥陀佛,佛法无边,自己等人,看来还是要多加修持才行。

他们却是不知,他们佛法精深的主持高僧,可非是佛祖护佑其人,而是占了来历的便宜,若非如此,怕是即便能保得住众人性命,也要吃上一些苦头才对。

赵石随着老僧来到寺庙之内,这寺庙占地广阔,到了内里,更能觉出其中华美瑰丽。

一些殿宇金碧辉煌,连佛像之上,都塑着金身,周围墙壁之上,上着油彩,刻着壁画,看上去古朴而又神圣。

赵石心想,这里若是再大一些,怕不是能和长安皇宫相比了?

这念头其实一点也不夸张,长安皇宫才重建了多少年?而这座象雄寺,却是正经的千年古刹,而在吐蕃这样的地方,寺庙中所藏,恐怕也不是简单一句富可敌国的词句能够来形容的了的。

吐蕃贫富之间的差距之悬殊,在这里已是彰显无疑,这样的大寺,实是吐蕃资财汇聚的地方。

路过几间殿宇,赵石不由笑着微讽道:“这地方宫宇连绵,若是没有这些佛像碍眼,我还以为到了一座皇家行宫之内,你们这些僧人,果然好手段。”

老僧闻言,却无半点郝然,只是平静的反驳道:“信众所献,非献我等僧人,献的是佛祖,我等僧众,修持佛法多年,不好外物,这里再是辉煌,于我等僧众,也如草屋陋室一般,不值一提。”

“这么说来,佛祖也爱财货华屋?”

“将军说笑了,佛祖传世人佛法,息凡人胸中之戾气,导人向善,纳信众些许资财,不过取其一片诚心罢了,便若将军,心中无佛,若有所馈,小寺便不敢纳之。。。。。。”

这话说的浅白,却也巧妙,更没用什么艰深经文来糊弄人,只是就事论事,反而多了许多的说服力,显然,这老僧辩才无碍之外,却还有着一颗玲珑剔透的心肠。

即便是赵石,对其口才也有了些佩服,这样说话,可是比对着那些文人士子,满耳听到些之乎者也的东西顺耳多了,这和尚果然有些唇舌本事,不由自嘲道:“看来,我这一介凡俗,看到的却都是一堆阿堵物了。”

老僧脸上带着淡然的笑意,又道了一句,“贫僧到是觉得,像将军这样的凡俗之人,世间还是少上一些为好。”

又是似褒似贬的一句话,赵石扬了扬眉头,回了一句,“也是,如果我这样的人多了,佛祖怕是要吃。”

一句话,让老僧耷拉了一下嘴角,在佛殿之中,还敢如此放言之人,他还真是头一次见到,看来,这位来自大秦的将军,和佛法真的是无缘了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深谋

最终还是来到寺庙深处的正殿之下。

看着一级级的台阶,只通向山丘高处的大殿,赵石停住脚步,笑道:“成了,就在这里吧,怎的?还想带我前去大雄宝殿礼佛不成?”

老僧虽也腿脚灵便,但到底是老了,走到这里,已是气喘的厉害,其实早就巴不得住步说话,只是以为赵石想要看看这异域佛寺的全貌,所以便带来了正殿这里,正好能俯瞻象雄全寺。

当然,借着走路的时间,好好想想到底该怎么说话,才能即将意思说的明白,又能打动人心。

随着赵石停住脚步,心里已经开始大念阿弥陀佛,再要走上一半天,他这把老骨头差不多就该到西天去享福了。

不过换到嘴里,便成了,“将军若能潜心礼佛,贫僧怕是要退位让贤了。”

走的太急,大脑有些缺氧,所以这句话马屁拍的有失水准。

赵石笑道:“我是怕上去看见好东西,就想从佛祖手中抢上一抢,佛祖不好将怒火降到我这异域之人头上,于是便去寻信众的麻烦。”

老僧喘的正急,又听到他这么冷嘲热讽的说话,顿时岔了气息,一阵咳嗽。

赵石恶趣味上来,可不打算罢休,又道:“和尚可要保重身体,这象雄寺若是没了你这位主持,怕是有点不妙啊。”

说完,摆了摆手,让亲兵们

等老僧终于喘的匀乎了,赵石才道:“这里四下无人,佛祖耳目聪明。咱们管不着。但凡俗之人想要听到咱们说话。总归是不可能了,有什么心里话,尽管说出来,看看和我想的是不是一码事。”

好在老僧佛法精深,对这些冷言冷语也不怎在意,琢磨了一下措辞便道:“将军也应该知道,前年吐蕃山南各部会盟于逻些城外,除定下盟约若干外。还派了使者入秦,欲与大秦结宿世”

赵石微微点头,“此事不提也罢,此时之吐蕃,撮尔小邦罢了,挥兵可平,但这些外邦之人,还自持甚高,看着让人厌烦,结宿世之好?凭他们如今模样。可是不配。”

老僧静静的听着,到底使者入秦遭遇了什么。又向大秦提了什么条件,他这里听到的都是传闻而已,今次才算真个知晓,大秦对吐蕃入秦使者,十分不满。

传闻果然不可轻信,要知道,从各部传回来的消息是,使节入秦,大秦礼遇非常,还面见了大秦皇帝。

使者亲口想其提出结好之事,只是大秦正欲行征伐西夏之事,仓促间才未能谈拢云云。

这些言辞,一听其实便知道,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只是大秦对结好吐蕃之事,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作为象雄寺主持的他是根本无从知晓的。

不过,今年北方那个魔王再次领兵南下,也约略能够让人闻出一些味道了,而今又从这位大秦将军口中亲耳听闻到这些,立马也就能猜出个大概来。

老僧心中不由叹了一口气,他在这里呆了数十载,见过高地上无数的贵族首领,自然也知道,这些贵族们对待佛门中人大多能温和有礼,可以说,对佛祖有着别样的虔诚之心

但像他这样一个人,自然不会被表相所迷,心里明白着呢,这些贵族们多数都骄狂自大,对待奴隶甚至是部民们残暴非常,甚至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两国之交,有若儿戏,怕是也只有这些山南贵族们能干的出来,招惹祸端的本事,却是一个比一个强。

“那么将军今次领兵而来,。纳吐蕃以为秦土?”

“这等不毛之地,要来何用?”赵石摇头道了一句,“只是顺便领兵过来瞧瞧,到底是如何狂妄之人,才敢戏弄于我大秦,只是既然一路到了此处,又怎能空手而回?所以啊,才在这里跟和尚说话,不然的话,一把火烧了象雄寺,顺便给佛祖暖暖身子,岂不干脆?”

老僧目光闪了闪,心道,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有这么一个劲儿的威胁佛祖的吗?

不过赵石话里的意味,他算是听明白了。。。。。。

“将军的意思,贫僧已然”

赵石笑着摇头,“我看你并不明白,想来,你是以为我要让你昭告各部,再行商议结好之事,是不是?”

老僧微露茫然,随即

赵石笑着一巴掌拍了老僧肩头,没用力,但老僧还是身子一矮,看来,这里的僧人也分文武两道。

“这就是我让你办的第二件事情了,等我回军重来象雄寺,我要你传书于象雄各部,来象雄寺盟会。。。。。。自此,象雄为象雄,牦牛为牦牛,天王为天王,不准各部擅自联姻结盟,其他的你不用管,只象雄这里,向大秦称臣纳贡,我甚至可以带几个僧侣入长安,钦此几个佛号出来。”

“你精研佛法多年,诸般经义皆在心中,怎不想着另立门户,别开局面?”

“若能如此,象雄各部,皆为象雄寺之信众,有我大秦支持,建一个地上佛国出来,也是轻而易举。”

老僧此时听的已是紧紧皱起了眉头,这是要让吐蕃,永远没有一统的机会啊。

看着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将军,老僧的心不由颤了颤,一股凉意从背后升起,一直蔓延到全身,丝毫没有被那美好的图景所迷惑。

地上佛国,定然要建在无数尸骨

见老僧沉默不语,赵石的脸色翻的可比翻书快多了,冰冷的声音更是没有一丝的温度,“哼,这高地之上,别的可能不多,光头和尚却到处都是,今次见你是个汉人,才跟你多言几句,怎么?这等好事,竟然想要推却不成?”

老僧勉强的笑了笑,任他舌绽莲花,对于这个敢拿佛祖连续说笑,无所顾忌的大秦将军,他这里也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

“全凭将军吩咐。只是这山南吐蕃百姓,世代贫苦无依,性情敦厚朴实,还请将军手下留情才好。”

赵石顿时哈哈一笑,顺手亲热的拍打着老僧的肩膀,这次的力道,就像遇到瓷器一般,轻柔的很。

“识时务者为俊杰,过后这象雄寺定然香火鼎盛,到时别让佛祖太过高兴才好,你也放心,这些吐蕃蛮夷,你道我真的愿意跟他们计较什么?施之以威,晓之以佛法罢了”

说到这里,自己都被自己逗笑了,索性拉着老僧拾阶而上,不一时,便来到象雄寺正殿之前。

赵石负手而立,左顾右盼,这里视野开阔,一切尽收眼底,不过赵石这一介俗人,也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只是觉着临风而立,殿宇辉煌,天高云淡,心胸实在开阔不少。

冷不防,身边老僧干巴巴问道:“敢问将军可是姓赵?”

赵石愣了愣,接着不由笑了起来,“和尚果然聪明,却也让我放心不少,只是劝和尚一句,之后要将这聪明劲用对地方才好。”

也就是老僧多年修持佛法,心理素质一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