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887章

将血-第887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象雄寺的主持,都是由吐蕃王庭来任免的。就算白象育子这样的传说。也被牦牛部关于吐蕃人起源的传说所代替。

而实际上。象雄诸部所控制的自冈底斯山脉到藏布江沿岸的狭长区域,正是吐蕃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他们的文明起源,比高地各族都要古老,甚至于,无论是吐蕃本教,还是吐蕃佛教,都是自象雄诸部传入整个高地的。

但就像其他文明一样,古老并不意味着先进。也许,在某一个阶段,他们确实是先进的,但随着光阴的流逝,新的文明诞生出来,并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再古老的文明,也无法帮助顽固守旧的人争取到先机。

就像象雄部落一样,他们不但在争夺吐蕃王权的斗争中屡屡失败,而且。高地文明的重心也在渐渐东移,更偏重于放牧的象雄文明。就这么渐渐衰落了下来。

但可笑的是,伴随着吐蕃帝国的衰败,一直被压制的象雄诸部终于找到了契机,于是,随着象雄部杀死君王,祸乱朝政,吐蕃这个曾经强盛一时,控制疆域从北方的丝绸古道一直延伸到南方恒河北岸的广阔帝国,一下便四分五裂的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天竺趁机将吐蕃人赶回了喜马拉雅山以北,而汉人也趁机连续重创吐蕃兵马,夺回了丝绸古道的控制权。

和唐末一样,吐蕃高原在那个时代也无比的混乱。

吐蕃各部趁机自立,相互征伐,不但国力在急剧的衰退,即便是已经差不多成为国教的佛教,也在连绵不绝的战争中遭受了重创,一度被本教所取代。

不过战争状态永远都是非正常状态,当吐蕃人在满目苍夷之中清醒过来,并努力开始重新稳定社会架构的时候,吐蕃才真正平静了下来。

但这个时候,广阔的低地各部,已然不再听从高地的统治,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这还不算,高地各部也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部族,很难再将他们统合在一起了。

一旦恢复了平静,佛徒们马上卷土重来,吐蕃高地上下,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对更加具有攻击性的本教教义产生了厌烦,用汉人的话来说,就是百姓厌战,不愿再进行无休无止的征战了。

在这样一个时候,更加有利于稳定统治的佛教教义便被各部首领不约而同的采纳了下来,迅速的取代本教,几乎再次成为高地统一的教派。

好战的象雄部,被牦牛部联合天王部,赶回了西边,从此,吐蕃割据之势,也就定了型,到现在差不多已经延续了两三百年。

在战争中同样遭受重创的象雄诸部,重心在渐渐西移,更靠近东边的象雄寺在混乱中连遭战火,几乎毁于一旦。

于是,象雄诸部的王者,便放弃了这座家庙,转而经营西边的庙宇去了。

不过,象雄寺在战火平息之后,很快便被信徒修葺一新,虽不复往日之辉煌,但依旧有着众多的信众供奉。

而作为连接东西的一处所在,象雄寺也多少承担了一个缓冲的作用,每隔数载举行的辩法大会,也会偶尔在这里举行,僧众们的意图不言而喻,他们不愿见到高地上再起纷。

僧人们在个高地的地位越来越高,即便是当初商议重建吐蕃王庭这样的大事,也是由僧人们召集,并主持的。

很多部落首领,都在寺庙中修行过,得到僧侣的加持和承认,才开始在部落中掌握权力,这样一来,僧侣的地位实际上已然来到巅峰,长此以往,高地上如果重新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的话,那么它一定是一个宗教国家。

但每个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有着扩张的**,当高地僧侣开始将目光望向更远的地方的时候,战争也就爆发了。

不过,这一次,无论是高地首领,还是佛祖,都没有预料到,对低地人的战争会引来一头恶狼。

来自于汉地,在低地与高地战争中迅速崛起,被低地人称之为太阳之子的家伙,率领低地人屡次击败高地联军,并很快将战火烧到了高地之上。

高地上,除了还残余着众多本教痕迹,而且与东边各部并不和睦的象雄诸部之外,其他高地部族皆遭重创,内乱的火苗,也在高地上频频点燃。

其实,在这样一个时节,象雄部出兵几乎已经成为了必然的一种结果。

不管是僧侣们的劝说引导,还是牦牛部的示好,低地人对高地越来越大的破坏,以及象雄部首领的野心,等等等等,每一条,都能成为象雄部出兵的理由。

不过,在高地向称善战的象雄部落,并未表现出他们应该具有的战力,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高地人的文明,已经越来越落后,反应在战争层面,失败也就成为了必然。

隆隆的马蹄声,打破了象雄寺好似千年不变的宁静,也象征着,战火开始燃烧到了象雄部落所占据的区域。

三千骑兵,在大秦最勇猛善战的将军的带领之下,疾驰而来,在人们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团团围住了象雄寺。

作为一间千年大寺,在这里聚居的人们更多。

他们一般都会在春季赶着牛羊,到纳木湖边放牧,剩下的人,则在象雄寺周围的田地中耕种,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在这里更加明显。

而这里的生活对于普通高地人来说,除了困苦一些之外,好像也十分之悠闲。

尊贵的人一般都会在这个时节给寺庙送上些礼物,然后,请求高僧们为自家祈福或者,送优秀的儿女进入寺庙学习佛法,好为继承家产做好准备。

不过今年有些特殊,北边的低地人又来了,纳木湖畔一战的结果已经传到了这里,让这里的人们有些担心。

而众多的象雄诸部战士的经过,也给这里带来了紧张的气氛。

但有着佛祖的照顾,这里看上去还很安宁,人们并未有多少恐慌,如果这是在汉地,战争如此的临近,人们早已逃散一空,但这里却近乎奇迹般的维持着平和。

但就算象雄寺中最德高望重的尊者,也不会想到,象雄部一万多人的大军,竟然会在短短时间之内,便全军覆没在离象雄寺不足百里之处,并未象雄诸部引来了狼群。

三千低地骑兵疾驰而来,短暂的混乱过后,一群群的高地人被驱赶到了象雄寺之前的空旷之地。

一些无谓的抵抗,很快便被挥舞着钢刀的低地战士镇压了下去,喷溅而出的鲜血,让这里的人们很快便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变得分外驯服了起来。

来到象雄寺之前的赵石,举头打量着这间寺庙。

这无疑是他进入吐蕃高原之后,见到的最为雄伟的建筑群落了。

寺庙有着高大的围墙,寺庙的正门,看上去更像是一座皇家行宫的门户,气象森严。

寺庙中隐隐露出殿宇的屋顶,一直蔓延到远处的丘陵之上,那里坐落着寺庙的主殿,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

而在丘陵之后,还有寺庙的塔林,里面有一些贵族首领的骨灰,以及高僧死后的舍利子也供奉在其中。

能够在吐蕃高原上建成这么一大片建筑群,也不知耗费了多少民力资财,低地人对高地上寺庙之豪富的描述,果然没有半点的夸张。

赵石打量了半晌,感叹着这里的雄伟以及和尚们的奢华,汉地的光头们和他们比起来,都该羞愧的自杀,到佛祖面前重新听一番教诲才是,怨不得唐时僧人念念不忘要来取经呢,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呢?

随即,他便翻身下马,吩咐赤摩道:“告诉庙里的和尚,都滚出来说话,不然一把火烧了他们的。”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蜀僧

象雄寺的庙门缓慢的打了开来,一队队的僧人从庙内走出,他们看上去都很平静,却带出一股决死般的从容。

刀剑加身而面不改色,虔诚的僧侣总能用精神战胜**的痛苦,这其实也正是佛教教义的精髓。

一群赤着半边胸膛的精壮僧人,围着一个老僧也终于出现在寺庙的台阶之上。

赵石抬头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明黄和酱红两种颜色的衣饰搭配,显然,这就应该是象雄寺的主持了。

四周的低地战士都带着兴奋之色,跃跃欲试,赵石知道,之前的程序都差不多,在他们看来,应该是到了冲进寺庙里洗劫的时候了。

但赵石对金银细软什么的并不在乎,他现在正琢磨着,应该怎么将这些光头都用起来,这样在人群中有着普遍威望的人并不好找,如果手段巧妙一些,不定便会收到奇效。

当然,相对而言,越是这样的人物,其实越是难以处置,一个不好,反而会弄巧。

僧人们自觉的排开在两侧,老僧嘟囔了一句什么,随即便盘坐在了台阶顶端。

赵石一看,心中微恼,这他娘的,你以为是早朝啊,难道还让旁人去参见你不成?

下面的信众们却不管那么多,立即便纷纷跪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词,像一群苍蝇般烦人。。。。。。

“让那和尚滚下来说话。”

严格意义上讲,赵石对僧侣并无多少恶感,其实和他在对待异族时差不多。顺昌逆亡罢了。而从根本来说。赵石也没有什么信仰,如果非要说的话,他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他这样的人,天然便对宗教之事不感兴趣,无数历史其实也证明了,人群当中最杰出的那部分人,从来不会被信仰所奴役,他们都在将信仰当做工具来运用。

而在战争当中。赵石处世的方式,从来都是简单而粗暴,带着鲜明的军人特色。

赤摩马上喊了两句,立即便有人上前,对着僧人们喊了起来。

但回应他们的却是一声怒吼,一个肌肉虬结,强壮的令人发指的僧人伴随着低沉的怒吼声,从高高的台阶上一跃而下。

在一片惊呼当中,一脚将那喊话的低地战士踹出去老远。

赵石眼睛眯了眯,护寺武僧?

而他这一身勇武。正是僧人所传,般若劲。这样的名字也明显的带着佛门的特色,不过在吐蕃高地上能遇见身手硬朗的异族好手,让他还是感觉有点意外。

那被踹出去的低地战士,翻滚了几圈,一骨碌便爬了起来,只是捂着胸口脸色迅速的白了下来,显然,那僧人出手看似凶狠,却还是留了情的。

而钢刀出鞘的声音随即响作一片,一些低地战士愤怒的喊叫了起来,连弓箭都立即张满。。。

估摸着,只要赵石一声令下,这些僧人们必将马上化为齑粉。

那强壮的僧人却无一丝惧色,只用轻蔑的目光左右逡巡,并用吐蕃话大声喊了两句。

“他说。。。。。。这里是佛门净土,不得轻扰,让我们赶快退去。。。。。。不然的话,佛祖也有金刚之怒,震慑”

赤摩说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愤怒的缘故,低地人对佛徒从来就没有任何的好感。

赵石微微冷笑,摆手道:“不用多事,这些和尚我留着还有用。。。。。。”

随着传令声,低地战士慢慢平静了下来。。。。。。

这样的举动,不但让那僧人更是得意,真以为自己成了佛祖座下的怒目金刚,而且,僧人们多数也都露出慈祥的笑容,被驱赶到这里的信众们,也大获信心,念诵经文的声音颇然便大了起来。

赵石这时却是排众而出,来到那僧人不远处,道:“告诉他们,不想人头落地的话,趁早跪下,求我饶恕,不然的话,佛祖也救不了他们了。”

其实不用赤摩再翻译什么,无论赵石的穿着还是颐指气使的气派,都让他的身份昭然若揭。

那僧人目光有如猛虎般盯在他身上,话音未落,便蓦然向前窜出,手如钢构,抓向他的臂膀。

看来人家也不傻,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还是懂的。

赵石这里看上去漫不经心,其实早已手痒,这些年他亲自动手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以前,还能跟身边亲卫动动手,舒活一下筋骨,但随着他身份越来越高,亲卫们说什么也不愿再跟他交手了。

今天也算是个难得的机会,又无任何的危险,何乐而不为?

而这种硬碰硬的交手,他更是喜欢,对方出手快如闪电,他这里也绝对不慢,手臂微抬,便抓住了对方的手腕。

但令他有些吃惊的是,对方的肌肉好像泥鳅一般蠕动了一下,手臂猛然便延长了一截,一下搭在他肩膀上。

而他抓住的地方,也换成了对方的小臂处。

不过,若是这僧人抓的是他咽喉,也许还能给他制造些麻烦,但对方抓的是他肩膀,却是无济于事。

那僧人心中一喜,手上猛然用力,在他想来,他这双手掌,便是岩石也能抓裂,何况是血肉之躯,而只要抓住这个说话古怪的将军,象雄寺也就能转危为安了。

但只一用力,便觉出对方肌肉坚若精钢,好像抓中了一块顽铁一般,僧人已经,顿时想要缩手,但已经

一只大手,已经握住了他的手臂,赵石猛然用力,如同钢丝般的肌肉颇然内陷,骨骼的碎裂声随之响起,僧人眼睛突然张的老大,一声惨叫犹未出口,赵石已经上前一步,肩头重重靠在了对方胸口之上。

僧人强壮有如熊虎一般的身躯,便像一张纸般轻飘飘的飞了出去,鲜血如喷泉般从对方口中喷出。

落在地上时再看,僧人胸膛已然诡异的瘪了下去,七窍流血,已然没了声息。

赵石抖了抖肩膀,觉着心情畅快不少,杀人对他来说,如家常便饭般不值一提,只是这些年亲自动手的机会不多,今日小试身手,果然还是那般生猛。

诺大的地方静了静,低地战士们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赵石的威望再进一层,不用细说。

赤摩更是在赵石旁边猛拍马屁。

赵石笑呵呵的摆了摆手,命令下的却是分外冷酷,“去,把那老和尚带下来说话,敢反抗的,都杀了,真以为佛祖保佑,便金刚不坏了?”

事实证明,敢于逆流而上的僧人永远是少数,僧侣永远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驯服的一个群体。

两个还想逞英雄的护寺僧人被一拥而上的低地战士砍做肉泥,其他的便都老实了下来,高颂佛号的高颂佛号,闭目跌坐的闭目跌坐,听天由命而已。

老僧很快便被拖到了赵石面前,周围的高地信徒们还骚动了一番,但很快便在刀枪的镇压下平静了下来,这时隐隐开始传出一片哭声。

赵石瞅了瞅周围,心想,怎么觉着和恶霸欺压百姓差不多呢,这些光头果然不是好东西,总能将自己弄到受害者的地位上去,好在,这里是吐蕃高原,要是在大秦,不定这些家伙过后怎么编排他呢。

到了这个时候,赵石也失去了耐心,直接道:“跟他说,两条路,要么死,要么听”

令人惊奇的是,这位老僧一开口,便说出了一连串的汉话出来,“这位施主怕是来自大秦吧?”

这回省事了,人家汉话说的分外流利,吐字清晰,带着点蜀音,却是正经的蜀中官话。。。

赵石想了想也就明白了,吐蕃高原,本就靠近蜀中,这里的僧人会说蜀中官话到也不算太过稀奇,反正这些僧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闲着也是闲着,学上一门外语,还真不算大事。

不过赵石还是问了一句,“蜀人?”

虽然刀兵环伺,老僧还是镇定非常,脸上始终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贫僧俗家姓韩,十二岁剃度于成都法华寺,三十多年前,为求佛法真谛,与师兄弟四人,越雪山来吐蕃与吐蕃僧众讲经辩法,以求精进。。。。。十四年前,应象雄寺所邀,来象雄寺挂单讲经,七年前,前任主持西去,贫僧便为僧众推举,主持象雄寺至今了。”

在这里碰到个蜀僧,即便是赵石,也觉着颇为玄幻,放着巴山蜀水那样的好地方不呆,反而要跑来高原上受苦,赵石觉着,这些僧人有些过于无聊了。

佛法?那是什么东东?还不如就近看看人家儒圣的习作呢,好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