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305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305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法的帮助他,送他到极乐世界。送一个人到极乐世界,功德很大,没有忌讳!他不是死,他是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我们要帮助一个人,送一个人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你说你这一生做了大好事。
  大慈菩萨劝人念佛偈子里头说,你要真正帮助两个人往生极乐世界,就比你自己这一生修行的功德还要大。他偈子上能劝两个人修,真修不是假修,真往生了,你将来就是功夫稍微差一点,都能往生。如果不是业障很重,不是造很重的罪业,到你临终,寿命到了的时候,你帮助往生的这个人,他在极乐世界他看得到你。《无量寿经》上讲得清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大众,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神通道力跟佛差不多,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他看到了,他就想到,他自己到极乐世界是你帮的忙,现在你的寿命到了,我们去接你。不但我们去接你,我们一定还请阿弥陀佛一起来接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曾经帮助过他,他现在要帮助你,跟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你。
  你帮助别人愈多,帮助很多人往生,你自己将来往生净土就愈有把握,真的是古人所讲的功不唐捐。所以千万不要有世俗的心理,什么心理?怕死,看到人死了就很忌讳,赶快走得远远的,碰都不敢碰一下,这是错误!你能不死吗?我们常讲,死不可怕,很平常!可怕的是死了以后,你不知道到哪里去,这个才可怕。人死了之后生天,人死了之后到极乐世界,试问问你,你想不想早一天去?这个世间太苦了,你还愿意多待一天吗?我相信,如果有人真的知道他是到极乐世界,他的寿命都不要了。名闻利养,再多的财富产业统统丢掉,他到极乐世界去作佛,或者是生天到天上去享天福,肯定是这么回事情。连在这个世间,如果说是有某个地区,这个地方生活环境非常好,你愿不愿意去移民?他就急著要移民过去。
  我们这个世间选择好的地方去移民,过好一点的生活,安乐的生活,你都心向往之,都有行动跟著走。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地球上不管移到哪里,出不了六道轮回。现在有个机会能够脱离六道轮回,焉能不去吗?这种机缘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抓住。遇到道场有同修往生,热心的帮助助念,在道场也好,甚至於有些在医院、在殡仪馆,都好!你的心地清净,你的心地慈悲,你走到病院,你进到殡仪馆,磁场都变了,这是佛法里讲得清楚,境随心转。
  我们华藏图书馆的同学,以及我们的同修,你有这个经验。你们想想当年韩馆长生病住在医院,她在医院往生的。我们常常到医院去看她,那段时间,我住在景美图书馆,一天至少去看她两次。那个医院的磁场祥和,走到里面生欢喜心,一丝毫恐惧都没有。馆长的病房,二十四小时念佛不中断,我们图书馆出家同修轮流,两个人一班,二十四小时不中断,还有居士也有几位,在她生病期间,念佛不中断。病房里面供养阿弥陀佛的圣像。她往生的时候移灵到图书馆,大殓之后移灵到殡仪馆、火葬场,我们都参加。一片祥和,一丝毫那种阴森的感触没有。这什么?念佛人。我们明了,她住院,医院里面每个病人都得利益;她在殡仪馆、她在火葬场,一切神灵都得三宝威神加持,所以磁场祥和,丝毫恐惧都没有。
  佛在大经上常讲的,境随心转,我们要转境界,不要被境界转;还被境界转,我们学佛什么功夫都没有。最低限度的功夫,你要能转境界,也就是不受外面境界影响。外面磁场不好,我们到那里去,磁场就改变,为什么?教中常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的慈悲心就起感应。我们身体也是妄法,妄法确实依真而起,我们身体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是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你要是了解事实真相,你的妄想、恐怖、颠倒统统就消失了,真的像《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离一切苦厄」,都是给你说真话,给你说实话。
  觉首菩萨说法的十首偈,十一首,第一首是客气话,应酬话,真正说法是十首,从第二首到十一首,为我们说明一切法的实相,跟《般若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我们要是真的明白,觉悟过来,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你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是觉悟的,你的心是慈悲的,你不迷。你知道一切法当体皆空,知道一切法相有体无,事有理无,你在一切法里头不会起心动念。不生烦恼,也就是你不会生起分别执著,你处理的一定很平和、很安详、很如法。
  再看第二段,「依所依者,谓风不能自动,要依物现动,动无自体可以知物,物不自动,随风无体,不能知风」,这段是说风,也是不相知。风虽然依物而动,风不知物,物也不知风,「各各不相知」。风从哪里来的?现代科学给我们说明,风是空气的流动,就像水一样的。水,前面的波流出去了,后面波就跟著进来。风亦如此,这个地方的空气移动了,气体;如果没有气体,我们称它作真空。真空里头有没有风?真空里头没有风。但是在大宇宙里面,科学家还告诉我们有宇宙风。我们相信肯定是有的,为什么?
  星球、星系是以很高的速度在虚空当中旋转,像太阳,带著这么庞大的一个星系,太阳系,九大行星,行星还带著卫星,非常可能行星里面还有许多小的卫星,我们还没发现。这样一个庞大的星系,在太空当中,自转、公转,速度都很大,转动就有风。风是动相,不动就没有风,风就是动,动就有风。我们想想看,地球,包著地球是大气层,大气现在我们知道有地心吸力,大气不会跑掉,总是裹在地球的表面。但是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很大,大气怎么不受影响?所以就造成气流,气流就是风。
  现在的飞机可以飞到同温层,四万英尺的高空,现在喷射机远程差不多都是这样的高度。在这个高度里面,气流动得快,但是它速度很均匀,飞机在这个里面飞行时很安稳、很正常,这个常识现在我们都知道。所以,风没有自体,风哪里有自动?这是我们用水的比喻就更容易了解,它是气流的,这个地方移动了,这里空了一块,那个地方气流补充到这里来,形成了风。离开的气流,不知道补充的;补充的气流,也不知道离开的,所以前流后流,这气流形成的风,这个比喻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讲气流,大家好懂,前面流跟后面流彼此不相知。现在时间到了,我们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第二小段的后半段,「法中,能依妄法,要依真立,无体知真,真随妄隐,无相知妄」,这里给我们说出来,为什么真不知妄,妄也不知真,这给我们说出来了。能依的法,这一切诸法就像雾一样,真就像风一样,法要依真立,妄法无体,无自性,所以它不会知真,它不能知真。真妄虽然和合,在事相里面,真随妄隐。凡夫、二乘著相,凡夫是分别执著,二乘人虽然不执著,他依旧还有分别,所以不见性。离妄想分别执著,在妄法里面才见到真性,原来性没有离妄法,所以说真妄和合。
  真,永恒不变。妄,为什么叫妄?刹那生灭,这个诸位一定要记住。一切有为法无一不是刹那生灭,就像清凉大师在前面给我们说的,「能现所现,能变所变,并皆速灭」,这个速灭诸位要记住,是讲能、是讲所。心性里面?心性里头没有能所,这个要知道。能所是相对的,能所是二法,六祖能大师说得好,「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哪来的能所?所以佛说法无非方便,真实法不能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是真实法;还能够提出来给你讲解、给你讨论,这不是实相,是妄相。这就是所谓借假修真,要从妄、假里面你去悟真实,这是诸佛度化众生的方便。不但言说是方便,事相也是方便,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统统叫方便。方便不是真实,方便也不离真实。真实是什么?真实是隐在方便里头,方便是妄,真随妄隐。所以真不知妄,妄不知真,这就说明「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再看下面第三段,「唯所依者,谓风鼓於物,动唯物动,风相皆尽,无可相知」。这个话什么意思?风没有形相,依风有动作,物相依风有动作,这个理不深,我们很容易懂得。在澳洲,我们常常看到风车,我们自己也做了个风车。风车是物相,有风的时候,从哪里看?风车转了,它动了,我们知道有风。风从哪一面来,你看风车面向哪个方向,它必定是迎著风的。所以风车的角度是三百六十度的在旋转,哪个角度有风,它就转到哪个角度。
  「风鼓於物」,这是最明显的,其次的是树木花草,你看风一起,树枝摇动,我们这里很明显的能够看到动。动,物在动,没有看到风动,只看到物在动。所以,六祖在广州光孝寺遇到两个出家人在争论,一个说幡动,一个说风动,我们看只能看到幡在动,没有看到风在动。幡为什么在动?有风在鼓吹它,风在鼓扇,所以幡才会动。如果没有风,当然它就不动。所以你说幡动,不能说他错,说风动,也不能说他错,每个人执著一端。六祖在这个地方把他点一点,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离开分别执著。分别执著是什么?心,你妄念在动!不是说我念头不动,外头风也不动,幡也不动。祖师在这时候一句话点醒他,藉著这个缘把他点醒。这两个出家人都是修行人,经过这句话一点,有道理,争论马上停止,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再看这一段,法中,「妄法作用,自本性空,唯所依真,挺然显现」。妄不离真,妄依真起,真是什么?真是法性,真是实相,真是性空,真是缘会。任何一个现象,就是任何一法,你要是悟了,什么叫悟?於一切法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叫悟,你就见到真。真随妄隐,这怎么回事情?你只要有妄想分别执著,真就见不到了,你只能见到妄法,你见不到真性,这就叫做真随妄隐。离妄想分别执著,你看妄法作用没有体,自本性空,你在这个现象里面看,仔细观察。风没有自性,物的动作也没有自性,无自性之性就是真性。真性有个名字叫本无,本来无一物,你就真正见到了,所以说唯所依真,挺然显现。
  后面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做了个总结,「是故妄法全尽而不灭,真性全隐而恒露,能所熏等,法本自尔,思之可见」。像上面所讲的这些例子,讲的这些原理,我们体会到事实真相,妄法全尽而不灭。为什么不灭?法性不灭。法相有生灭,法性不灭,法相虽然有生灭,说实实在在讲,法相不生不灭,《中观论》上讲的八个不,都是讲的法相。这怎么说?这个我们要懂得刹那生灭的道理,前面一个相灭了,后面一个相生起来;前面相灭了,不生,后面相接著起来,不灭,叫「不生不灭」。前面的相没有了,后面的相接著又来,前面相灭,不来,后面相生,不去,「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前面相灭了,不常,后面相生了,不断。妄法全尽而不灭,这一句是讲的法性。就是法相,我们也晓得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来不去,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这个真相存不存在?不存在,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一定要认识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我们的心清净了,攀缘的念头才能够断掉;攀缘的念头断了,攀缘的事相当然没有,这个我们不能够不懂。
  明了之后,对於断妄证真大有帮助!再说得浅一点,看破、放下,我们今天为什么放不下?为什么看不破?对於这些事实真相实在是不了解。这个经里面常说,我们也常常读,也常常听讲,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虽然听了很多遍,提起来也都能够说得出口,可是境界现前依然不起作用,还是随烦恼习气。这个原因我也跟大家说破了,我们薰习的时间不够,薰习的力量不够,问题出在这个地方,不能不知道。
  至於法性的常住,永恒不灭,法相的起灭,能现所现,能薰所薰,能变所变,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情?佛法里头这一句说得好,法本自尔;大乘教里头也常常讲,法尔如是,跟这一句意思完全相同,用现在的俗话来说,它就是这个样子,它本来就是这样。这个事实真相,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真相大白,真相就在眼前。如果你还有分别执著,这桩事情,佛菩萨、祖师大德教导我们的是存疑,这就是疑情。这桩事情你不明了,你疑惑,但是不要求解释。为什么?求解释就落在妄想里头,妄怎么能知真?前面讲真不知妄,妄不知真。妄想要能知真,要能证真,我们还要修什么行?用我们的思惟,用我们的思考,用我们的探索,像今天探索宇宙。你看看多少资料、多少出版物,跟我们讲太空物理,跟我们讲量子力学,这是人类的知识。我们学佛知道,他们所探索的,用科学实证的,是不是事实真相?在佛法讲不是。为什么他们不能够发现事实真相?方法错误,事实真相不可以用心意识。
  我们把话说回来,什么叫心意识?识是分别,意是执著,心是妄想,你用妄想分别执著永远看不到真实,真实的东西就是被这个东西隐了,前面讲了,前面这里有一句,真随妄隐,你怎么能把真的找到?只有今天我不用妄,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我不用它,这时候真的就现出来,你就见到了。这是大乘法里面,佛教我们用见性见,六根的根性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你用见性,你就能见到法性;你用闻性,你就听到声性;你用舌性,你就尝到味性,就这么个道理。离妄想分别执著就是法本自尔,你所见的跟诸佛如来所见的无二无别,这叫入佛知见,正知正见。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修学的秘诀,我们听,或者我们见,大概我们学习,六根用这两个最多。要怎样听?要怎样见?你看他教我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不执著,离名字相,不分别,离心缘相,没有妄想,你见色闻声开悟了!这个时候真的是「妄法全尽,法性不灭,真性全隐而恒露」,这就叫做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成佛,是法身如来,《华严经》里面讲的法身大士。
  清凉大师在《钞》里头,对「是故妄法全尽而不灭」,他总结有两对。「结文有两对,具上三门,妄法全尽而不灭者,单取妄法全尽是初门,将上而不灭,对下真性全隐,为第二门,以不灭为能依,全隐为所依故,下句中而恒露,即第三门」,这个注解我们念一念就行了。再看下面第六首,这是比喻里面最后一个:
  【又如众地界,展转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觉首菩萨这四首比喻是用的四大,地水火风。但是它的顺序不是我们地水火风,它头一个是水,第二个是火,第三个是风,这第四个比喻是地。清凉大师在此地给我们注解说,「依地有任持者」,任就是自然的意思,持是保持。这是说地球表面生存的许许多多的生物,或者是动物,或者是植物,都是依大地而住。大地在持著它,在保持著它们,它们依地而居住,在地面上生活。「喻(比喻)妄为真所持」,如果没有真哪来的妄?正如同没有大地,哪里会有这些生物?这个比喻浅显我们能懂。妄是指一切妄法,前面讲妄法依真所起,这个地方比喻妄法为真所持。
  「三义同前」,第一个意思「唯就能依」,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