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

第17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173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们佛门里面,我过去这是多少年来希望能建一个「弥陀村」,弥陀村跟养老院差不多,但是不是养老院,是个念佛堂。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退休之后,你没有任何工作了,能住在这个地方,志同道合,我们一起学教、一起念佛,彼此互相照顾。非常难得,这是二十一世纪典型的道场,我只是说说,没有这个缘分。前几年在新加坡李木源居士听到我常常讲,他发了心,想在新加坡做,出钱出力的人不少,没做成。什么原因没做成?新加坡的土地没办法得到。他也是真正努力到处去找土地,我们一起去看过几次,谈得差不多了,被别人拿去了,价钱太高!
  所以他现在这收了那么多钱,逼不得已把这个钱用在居士林。居士林里面还有一块很小的空地,把这个空地盖寮房,盖了七层楼。他告诉我大概差不多有两百多个房间,他说全部盖好之后,可以容纳四百人居住,这也很难得。但是我们晓得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很严,外面人到新加坡去顶多给你一个月,所以你在那里不能长住。但是也很好,总是十方善心人士能够帮助新加坡的居民,真正学佛人将来能够在居士林念佛,安心的在这边念佛,这都有功德。
  无论在哪个地方同修,我们出钱出力帮助别人,这就是回向,回向众生。我们发这种善心,我们深深的相信,自己这个地方的缘早晚一定会成就。这一年多我也到国内去过三次,在国内听说有很多地方,我们佛门的同修在家出家的都发心建居士林、建念佛堂。所以现在有很多居士林,好事!很多年轻的法师大德,在自己的寺院里面提倡念佛,建念佛堂,建寮房安单,四众弟子都能够安心的听经、念佛,非常难得!还听说有许多念佛堂真有成就,这个成就是真有往生的,预知时至;还有不生病的,我还听到有一个是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就好几个,我听到的。这种瑞相佛法里面讲作证转,你看了之后你不会怀疑,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
  过去念佛往生的,我们不说太远,说民国年间,倓虚法师他老人家所说的。他说他一生见这个念佛往生,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没有生病,预知时至,走得非常自在、非常潇洒,他一生当中看到二十多个人。他说听说的那不算数,那更多了;一生亲眼看见的二十多个。他常常给我们介绍的,哈尔滨极乐寺的修无师。那个时候他是哈尔滨极乐寺的住持,我听说极乐寺是他老人家建的,东北很多寺庙都是他建的。极乐寺建好之后举行一个大法会庆祝,这个大法会是传戒,请谛闲老和尚做得戒和尚,他是住持,定西法师当时是当家师。
  修无师在戒期当中去讨一个单,就是做义工,但是没有几天他就告假,他说他要走了。倓虚老和尚有修养,你愿意来就来,愿意去就去,不会怪你。定西法师就沉不住气,就责备他:既然发心来了,戒期也不过两个月,你怎么这么没有耐心。责备他几句。修无师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两个人呆了,到极乐世界往生,真的吗?他说真的!定西法师就告诉他:大概多久?他说:不出十天。请常住给他准备两百斤劈柴,准备往生之后火化。这是真的,出在他们自己道场的事情。到第二天修无师又来找他,他说:老法师,我今天就走了,请老法师派几个人助念,送他一程。真走了,没有生病,真走了,有十几个人帮他念佛送他往生,念不到一刻钟他就走了,盘腿坐著走的,现身说法。
  修无师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经教什么都不懂,就会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在没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生活很苦。知道苦,听说极乐世界好,念佛可以见阿弥陀佛,他就死心塌地,平常在寺院里面什么样苦的工作,没有人做的他去做,他不怕辛苦。一生真的「於人无争,於世无求」,心地清净、善良、慈悲,他真的成功了,你看走得那么自在、那么潇洒。这些事情都在《影尘回忆录》里头,《影尘回忆录》是倓虚老法师的自传,他说的,大光法师笔记的。大光跟我也是知交,早年我到香港来讲经,每一次来他一定请我吃饭,我们要叙一叙;以后在美国,我们也见过几次面,这都往生了。
  所以回向就非常重要,自己所有的成就,智慧也好、功德也好、福德也好,自己不要享受,统统回向菩提。我所求的是智慧,希望自己逐渐逐渐开悟,希望自己往生。我们今天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回向实际,这个要知道。这两种回向怎么落实?落实在回向众生,总要有这个心、有这个愿、有这个行动,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离苦。帮助众生觉悟离苦里面第一个功德,那就是帮助他认识净宗,帮助他明了净宗,帮助他修学净宗,帮助他往生极乐世界,无比的功德!这个事情不能不知道。我们学佛的人应当是念兹在兹,常常想著这桩事情。
  平常用的回向偈,大家都念熟了,八句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首偈三种回向具足。但是回向绝对不是说口里头念念这八句偈就算完了,这没有用处;内心,心跟这个偈要相应,我用这个偈,我真的发这个心,这就真的有用处。如果口念这八句偈,念这个回向偈,心里头没有,心跟口不相应,这个没用处。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懂。这首偈的意思很深、很广。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第五首,我们还看第五首「叹回向方便」。总的来说,佛法回向的教诲就是教我们念念要为众生想、要为社会想,不要为自己想,真正用意在此地。这种想法,初学的人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不为我想都为别人,我学佛干什么?我为什么要学?这个问得不错,问得好!那佛为什么要这样教我们?你看看释迦牟尼佛自己一生所示现的,他是王子,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他把王位舍掉,舍了之后他干什么?我们在经典上看到记载的,他一生从事於社会教育,他去教化众生,这里面的意义就深了。我们不能不知道。
  大乘经教里面跟我们所讲的,世尊一生的事迹是八相成道。八相成道里面最初,我们不必按这八个次序来说,观察到一切众生皆有生老病死苦,太子出城游玩的时候,这是什么?这是说明一个动机,知道人生真的有生老病死,谁也不能避免,这真正是大苦!换句话说,知道「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是觉悟。觉悟之后就常常想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做国王能解决的,不是发展经济财富能解决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也不是科学技术能解决的。他到处寻师访友,出家修道,他也真的是广学多闻,学过许许多多的学术、宗教,都不能解决,最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恍然大悟。这是禅宗里面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当然释迦牟尼佛这是示现的,这不是真的。因为经上他自己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他这一次到这个世界上来示现是第八千次了。换句话说,世尊常常在这个世间示现,没人知道。「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在中国,应以比丘身得度,他就现比丘身,智者大师是现比丘身。在印度当年这示现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佛身;在中国是现比丘身,跟三十二应里面所说的没有两样。
  自己悟了之后再帮助别人,这是经教里头佛常常讲的,自己没悟就不能帮人。所以要帮助别人,自己的问题先解决。依照四弘誓愿里面的说法,第一个是你要发心,悟了之后你会发心,知道什么?宇宙法界众生跟自己是一体,这是佛知佛见。智慧开了、慈悲心现前了,所谓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你才真正做出了我们现在人所说的牺牲奉献,忍辱负重,把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一桩事情,看作自己一生当中第一桩的大事,自己已度,那就是度别人。在我们净土宗的修学,自己先能够取得净土,这就是智者大师在中国示现的,我们不能不知道。他自己为我们示现的就是随时他能往生。自己事情已经办了,已经解决了,自己没事了,再有事情呢?再有事情就是帮助别人,教化众生。三轮教化,口为大家讲解,身做出样子给大家看,佛所说到的统统做到,他自己全做到了。
  所以我说,自己做到之后再说,这是圣人、这是佛,做到然后才说;说到之后他也能做到,这是菩萨、这是贤人,他所说到的他统统能做到;说到做不到,那是凡夫。说得没错,跟经上讲的一样,可以拿经来做印证,说得不错,但是自己做不到,凡夫。智者给我们示现的就是这个境界,在中国示现的是这个境界。在印度示现,那是做到之后再说,在中国示现的是说到自己做不到。所以,他示现往生净土跟学生们说五品位,学生们问他:师父,你往生生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他说五品位。做这个示现鼓励我们,也就是说像他那个样子,我们末法众生都可以做到,只要你真干,很好的榜样。五品位就是你能说到你做不到,你所说到的一点都没错,佛知佛见,但是自己烦恼习气没断。烦恼习气虽然没断,但是他能伏住,什么东西伏住?他的知见正,他能持戒,他有戒定慧,但是这个戒定慧不能断烦恼,可是能伏烦恼,那就行!烦恼伏住不起作用。
  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为众生,没有一念为自己,给诸位说,这是真为自己。有念头为自己,那就错了!为什么?只要有念头为自己,你就想想,你是不是天天在增长我执、增长法执?我执、法执要破,你才能往生极乐世界。法执、我执就是烦恼障跟所知障,二障破,你才能够出得了六道、十法界;二障不破,你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永离十法界,你说这个多殊胜!所以这个法门被称之为易行道、门余大道。这个门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特别法门,就是净土法门。特别在哪里?不要断,伏住就行。可是你要记住,伏住生凡圣同居土;如果我执断了、见思烦恼断了,生方便有余土;如果是法执也断了,尘沙惑、无明惑也破了,生实报庄严土。在教下理论上讲得通,不是讲不通,你能断更好,你不能断也能往生。
  极乐世界最殊胜的就是四土在一起,不像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四土,不在一起,也就是我们讲不同维次,空间不同维次,像我们看电视不同频道。所以我们现在生活在娑婆世界凡圣同居土,我们见不到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是四圣法界;见不到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世尊这四土都有,但是我们见不到。可是西方极乐世界不一样,它四土在一起,同一个频道,太殊胜了!所以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见到阿弥陀佛,就见到观音、势至,观音势至跟阿弥陀佛在实报土;我们也能见到许多阿罗汉,《弥陀经》上说的,阿罗汉是方便有余土。所以到那里去统统见到,一个频道,不是四个频道。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同一个频道。老师是诸佛如来,同学是大阿罗汉、法身菩萨、等觉菩萨,你说你这个修学环境、生活环境多殊胜。那个世间决定没有一桩恶事,决定没有一个不善的人,你找不到!所以在那个环境修学,只有进步没有退步。进步,每个人快慢不一样,有人进步得很快,有人进步很缓慢,绝对没有退步的。这个进步快慢当然与自己善根福德因缘统统有关系,这是属於因果,成佛还是离不开因果的定律。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现在要加功用行、要发愤努力。
  修行,很多同学问我,从哪里下手?世尊、菩萨、祖师大德教导我们,教我们现在这样的人、现在环境里面,我们怎么落实。佛祖教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换句话说,你要能持戒、你要能吃苦。你不能吃苦、不能持戒,这一生你就空过,怎么样修,说老实话,连往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你也没分,其他法门更不必说。所以你真要想成就,这两句话要记住,你不能怕苦,你不能不持戒。
  而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就在净土经里头,你说这个多殊胜。净土经里头什么?《观无量寿佛经》上的「净业三福」,我们怎么知道这一段经文是我们入门的方便、基础的基础?是世尊自己说的,这三条十一句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太重要了,你要细心去体会。三世诸佛,那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修行人修成菩萨、修成佛都是这个基础,都是从这里修起的,这十一句就是入佛的总纲领总原则了。
  你看看第一他说什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从这里入门,「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两句是什么?是孝亲尊师的落实。如果我们没有慈悲心,还做杀生、偷盗、邪淫,还干这些事情,这不是孝顺父母,这不是奉事师长。后面一句是更具体给我们落实,第三句是提个纲领,第四句落实了,落实在十善业。所以我们能够培养慈悲心、能够修十善业,就是孝顺父母、就是奉事师长。所以这个第一福,我讲经的时候常说,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从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科目来讲,那就是落实在《弟子规》。
  我们今天这一条做不到,就是十善业我们做不到,我也常常给同学们说,你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你没有《弟子规》。如果你有《弟子规》的基础,《弟子规》不是叫你念的,你要晓得,不是叫你读诵、不是叫你会背、不是叫你会讲,你要做到,字字句句都要落实。而且什么?一生不能离开的。你从小学,三、四岁,五、六岁你学这门功课,一直到老死都不可以离开。不是说这个东西只限於儿童,那你就错了,你一生都不能离开,往后你所修学的许许多多的经论都是从这个地方扩充。《弟子规》就好像我们盖房子,这是什么?钢架,这是柱子、这是梁,以后建墙那慢慢再补充、再充实。这是一栋高楼大厦,《弟子规》是骨干、是基础,你才晓得它这个东西重要。如果我们有《弟子规》这个架子,那么戒律是补充,很容易做到。
  我们今天求生净土,高深的这些理论,微细的德行,我们真的是做不到,所以我们只求一个什么?只求一个最低的标准,这个标准能够帮助我们取得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智者大师所示现的,我们就很满足了。智者大师以后,我们净土宗祖师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是佛知佛见,印光大师赞叹「即使是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一个要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你说这个《要解》是不是佛知佛见?而蕅益大师自己常常讲,他念佛求生净土能够有下品下生,他就很满意了。蕅益大师是什么人,身分没有暴露。那我们想想看,印光大师的身分暴露了,是西方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对於《要解》这样的赞叹,那蕅益大师是什么人?我们细心想想,那不是阿弥陀佛再来,肯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绝对不是凡人。他里面注得真的是佛知佛见。那是什么?佛知佛见他所示现的,他自己的烦恼习气没断,就跟智者大师示现一样。但是他以戒定慧能伏住烦恼,只要能够把净业三福做到,烦恼就伏住了。
  所以净业三福第一条四句是《十善业道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句,我常常讲,落实在三皈五戒、《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