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形式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陈先奎大预测 >

第13章

形式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陈先奎大预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经济的崛起带动了周边,双方合作互惠互利,同时,也不可避免与周边国家发生利益摩擦,为此,中国主动开展“大周边外交”,基调是与周边国家亲善友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增进邻国对中国的了解与信任,消除对中国的疑虑,妥善解决矛盾,建设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国特色和平社会主义。    
      在去年的东盟与中日韩峰会上,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双方关系做出最高定位,这也是中国首次与一个地区组织签署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文件。中国还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提出用“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秩序渐进、开放包容”的原则发展与东盟关系。温总理引方,将与东盟领导人共同发表《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全面规划未来5年落实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全作内容,巩固成果,开拓进取。    
      关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存在的磨擦,中国主张采取缓和与和解措施,对南海问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建议。今年以来,双方继续探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维护南海形势稳定。中国先后提出了落实行为宣言的后续行动立场文件,以及在低敏感度领域、海上航行和交通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的项目清单。双方已原则同意于12月8日至9日在马来西亚举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特别高官会。今年9月,中国与菲律宾就南海部分海域联合海洋地震工作签署协议,为推动南海共同开发迈出坚实的一步。其积极意义在于,向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地区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话处理分歧。此外,中国与东盟还    
      携手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加强在打击跨国犯罪活动,促进环境污染治理,遏制非法移民以及国际毒品走私活动等 非经济合作。值得一提的是,3月,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就台湾问题发表声明,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公投”。这是东盟国家第一次就问题集体表明立场,是中国东盟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    
      温总理此言重点,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和日韩的合作。中国和东盟计划到2010年实现贸易的零关税,明年双方普通商品的关税减至20%,2007年到12%,2009年到5%。中国与东盟间贸易和投资合作势头正猛。启动自贸区建设进程后,双边贸易额更以年均30%~40%的速度递增,增速高于其他贸易伙伴。今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今年1月到9月,双边贸易额已达750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千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温总理提出的贸易发展目标。    
      中国与东盟建设自贸区,是双方都能获利的战略举动。中国与东盟在贸易结构上具有很大互补性。专家测算,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使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48%,使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55%。使东盟整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9个百分点,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体增长0。3个百分点。    
      而东盟国家的能源和原材料,也能满足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重要的,中国与东盟建设自贸区,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发展不是独善其身,孤立自闭,而是要融入亚洲的合作,以自身发展推动亚洲的共同进步。菲律宾前总统菲德尔·拉莫斯认为,东盟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比较特殊,需要找到一个契机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否则将在全球竞争中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势下,与中国整合成为必然。马来西亚亚洲战略和领导人研究所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戴托·迈克尔约认为,在东南亚,我们把中国看作是亚洲未来经济稳定、发展、繁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中国可以成为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和动力,这对东盟大有益处。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东盟10国和日韩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温家宝此访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和日韩进一步对接,不仅使双方经济上互惠双赢,也有利于政治和安全上密切合作,并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作出贡献。    
      (二)温家宝总理出席10+3等领导人会议    
      今天,湄公河畔的“月亮城”万象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来自东亚地区的领导人时隔一年后,再度聚首,盘点梳理过去,协商共同发展大计。从最初提出“东亚经济集团”的设想,到第一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10+3为框架的东亚合作已走过了7年的历程。7年里,摆脱了金融危机阴影的东亚依然是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而撑起东亚经济这片蓝天的,无疑是方兴未艾的东亚区域合作。加强地区合作,早已成为本地区国家的共识。短短一天的时间里,温家宝总理出席了东盟与中国、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及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就未来合作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倡议,引起了与会国的广泛共鸣和积极响应。    
      (三)东亚合作硕果累累    
      如果说,2003年11月,东亚领导人聚首风光如画的印尼巴厘岛,指点江山,在东亚合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么,无庸置疑,过去的一年里,东亚合作精彩纷呈,成果非凡。    
      10+3即东盟…中日韩合作是亚洲合作的先导。温家宝总理在10+3峰会上积极评价了过去一年里10+3合作取得的实质进展。这包括各方在能源、卫生、打击跨国犯罪、信息通信等领域建立的四个部长级合作机制;东亚合作萌发于本地区曾经历的金融危机,财政金融合作自然是地区合作的应有之义。从加强清迈协议审议工作组、区域担保与投资实体工作组到多边开发机构、外国政府机构和亚洲跨国公司发行亚洲当地货币债券工作组等的建立,清迈协议的落实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已被证实是走向繁荣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东亚国家已决定成立专家组,就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开展学术研究。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一系列推进10+3合作的举措背后,都有中国的倡议和积极参与。中国对东亚地区合作态度积极,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适应东北亚越来越加强的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需要,中日韩三边合作也逐步展开和深入。巴厘岛会议发表的《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是第一份三方合作文件,确定了三方合作的框架、原则和前进方向,表明作为东亚经济重心的东北亚次区域合作获得三国政府的共同推动。根据《联合宣言》成立的由三方外长牵头的三方委员会,今年6月在中国青岛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三方还在海关、运输、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方面建立起双边交流框架,三国有关研究机构已开始就三国自由贸易协定展开联合研究。此外,三国还在东盟地区论坛的发展、裁军与防扩散、朝鲜半岛核问题等方面保持了密切合作。中日韩在东亚经济中所占有的份量,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国加强合作将有利于东北亚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将进一步推动东亚合作的进程。    
      (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    
      中国与东盟的10+1合作是10+3框架下最具活力的地区合作,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进入了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政治上,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及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良好的政治关系又进一步夯实经济合作的基础。2004年,经过7轮谈判,中国与东盟就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的原则达成一致,同月,东盟正式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今年1月1日起,“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农产品市场提前开放,使大多数以农业为基础的东盟国家早日享受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2004年11月,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首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举行,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加强合作搭建了又一重要平台,扩大了中国与东盟企业合作的机遇。同时,双边贸易令人欣喜:今年1到9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近754美元,同比增长35。6%,而全年则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提前实现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巴厘岛会议上提出的双方贸易额在2005年突破千亿美元的目标。    
      在农业、交通、信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等具体合作领域,中国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这条源于中国、蜿蜒流经老挝等东盟五国的大河享有“亚洲多瑙河”的美誉。它的开发,无疑将使其成为一条共同发展之河。中国始终对湄公河流域的合作充满热情。今年,由中国出资500万美元资助实施的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已按计划顺利完工,为这一流域的运输及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规划未来5年发展    
      在10+1上,中国和东盟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及交通合作谅解备忘录是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成果,它的签署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在2005年如期启动铺平了道路。这预示着,未来5…1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的区内生产总值和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自由贸易区。    
      本次10+1会议还审议通过了《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全面规划了未来5年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计划,温总理又提出了加强高层往来、加快服务贸易与投资谈判等10项建议。    
      为保证中国…东盟各项合作的顺利实施,温家宝总理宣布,中国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增资500万美元,中方设立的总额为1500万美元的亚洲区域专项资金将优先用于支持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项目。温总理还建议将2006年,即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15周年定为中国东盟友好年,成立中国…东盟名人小组,为双方的合作提供政策建议和具体合作措施。    
      (六)指明东亚合作方向    
      探讨东亚合作的未来方向,是本年度10+3会议的热门话题。这一讨论表明,深入发展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走到一个关键路口。各家若加强合作,符合共同发展的大目标的东亚共同体的最终实现是可能的。    
      与欧洲、北美区域合作中大国发挥主导作用不同,东亚合作的一个独特性是东盟的作用突出。东盟自身的合作对东亚合作的历史贡献很大,10+3、3个10+1以及中日韩三国合作的机制,已经构成东亚合作的基本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谋求共同发展,共同应对全球化和地区化的巨大挑战,已成为与会国家的共识。温家宝总理就这一问题阐述了中国的基本原则和立场,中国支持东盟在推动地区合作上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看待和支持东亚合作。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早已使中国与亚洲紧密相互依存,“睦邻、安邻、富邻”,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是中国长期的战略选择。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符合亚洲各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    
      中国为地区合作积极建言。温家宝总理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的推进东亚自贸区建设等七项建议和建立青年交流机制等系列倡议,再一次为东亚合作的深入发展开阔了思路,注入了新的因素。    
      一天的东亚盛会不仅再次确认了继续东亚合作的地区共识,而且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开展地区合作的大方向。温家宝总理对此做了精辟的论述:“只有合作,亚洲才能缩小发展鸿沟,只有合作,亚洲才能兼容并蓄,共进共荣,只有合作,亚洲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和振兴。推进东亚合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强合作,共创东亚各国互惠共赢的美好未来。”    
      (七)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东亚一体化的火车头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推动东亚地区合作成了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盟各国的共识。本月初在南宁成功举行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又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注入了新活力。目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从各方面都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10+1会议与五大工作机制齐头并进,使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实现制度化    
      中国与东盟建立的第一个合作机制是外长会议。1991年7月,钱其琛外长应邀第一次参加了第二十四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始与东盟对话。此后,每年双方外长都就双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双方最高合作机制是领导人会议。    
      自1997年始,中国和东盟领导人每年举行领导人会议(也称10+1会议)。双方先后建立了五个工作机制。一是“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即在高官(副部级)层次上就共同关心的政治与安全问题举行年度磋商。二是“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促进中国和东盟之间各领域合作的协调发展,并着力推动双方在人力资源开发、人员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三是“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其主要任务是就国际和地区经济问题交换意见,并讨论如何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和投资合作。四是“中国…东盟科技联委会”。该联委会重点协调双方在食品、海洋技术和热带生物资源开发等技术领域的合作。五是“东盟北京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东盟各国驻华大使组成,旨在促进东盟驻华机构与我国政府部门的交流与合作。2001年,中国与东盟又成立了一个新的半官方的多边与双边商务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促进双方企业界的商业和信息交流。所有这些机制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    
      第八次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将批准“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双方正就农业、信息通信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湄公河开发和相互投资等领域合作制订全面框架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走过10多年的历程,目前双方的合作领域已相当广泛。在政治领域,中国和东盟领导人频繁互访,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目前这一领域的合作正在不断提升。今年6月,中国和东盟外长们同意制定“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将由在老挝举行的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批准。    
      在经济领域,在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大框架下,合作的领域也在不断深入和细化。双方外长还同意为中国…东盟的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通信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湄公河开发和相互投资方面的合作制订全面框架。例如,在农业领域,双方将于今年签署中长期合作备忘录;在湄公河开发领域,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会议将于今年底召开;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去年双方利用中国…东盟基金资助完成了9个合作项目,今年中国还将提出7个新的合作项目;在信息领域,中国希望双方明年签署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