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

第125章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125章

小说: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风阵阵,凉意袭人,又落下了秋雨。我独自坐在海边,下定了离开这里的
决心。这时,传来了鸟巴特落水遇难的消息。我疯狂地问那里奔去,远远看
见乌巴特的尸体在海浪上漂浮。尽管村长和乌露玛冒死救回了他,但已没有
成活的希望了。村长发给我工钱后,便打发我离开此地。他说是我这个瘸腿
鬼给他家带来了灾难。我想,临走前再见乌露玛一面,向她告别。但她始终
没有露面。我的希望破灭了,我沿着原路赶回了城里,登上了一列开住布加
勒斯特的火车。在我的心中,多布罗加成了一段苦涩的回忆。

作品鉴赏在普希金的长诗里,美丽的茨冈姑娘真妃儿同贵族青年阿乐
哥的浪漫爱情曾使我们难忘。在梅里美的短篇中,吉卜赛少女卡门那桀骜不


驯的性格和“不自由,毋宁死”的独立精神曾使我们惊叹。在肖洛霍夫的巨
笔下,顿河哥萨克的纯朴生活场景更使我们陶醉。在这里,斯坦库为我们所
展现的,又是一段充满强烈的抒情气息,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动人故
事、一幅生活在罗马尼亚多布罗加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的风俗图画。在这幅
洋溢着草原生活气息和颇具民族特色的画卷中,作者巧妙地交错运用诗的语
言和散文语言,深情动人地描写了一对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青年男女之间
的爱情悲剧。鞑靼族姑娘、天真活泼的乌露玛爱上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一个异教徒达利耶(林克)。她爱得奇特。奇特得当她第一眼见到达利耶时,
就把他当作是命运为她所安排的意中人。所以,她不顿对方是个瘸子,是个
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是她家的长工,主动而大胆地爱上了他。她爱得狂热。
狂热得同达利耶第一次出外放马时就直接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情。并且不计一
切后果,献出了自己的女儿之身,她更爱得深沉,深沉得作为村长的大小姐
竟要发誓做一个长工的奴仆,听长工的摆布和安排,爱情给他们带来了欢乐,
但更多的却是痛苦。由于出身的不同,经历的不同,种族的不同,信仰的不
同,所受教育的不同。爱情观念的不同,他们的爱情很快就陷入了痛苦的漩
涡之中。达利耶是个流浪汉。见多识广,老于世故,饱经风霜。而乌露玛则
始终生活在一个偏僻闭塞的小村子里,“差不多是个不开化的野蛮人。”这
就决定了他们在爱情问题上很难有共同的语言。达利耶的爱带有很大的随意
性、偶然性。流浪的生涯和坎坷的经历已使他的胸中很难燃起爱的火焰。即
使爱起来也不如乌露玛那样深沉,那么热烈。而乌露玛的爱则是野性的爱,
占有的爱、排他的爱。她认为,达利耶的出现是命运为她一人安排的。她不
允许达利耶爱别人,更不能容忍别人爱达利耶。所以,一旦她得知达利耶去
了科尔甘村同别的女人一道喝酒以后,在她的爱的洪流中便涌进了一股恨的
怒潮。一方面,她对达利耶爱得发疯,发疯得要做达利耶的女奴。另一方面,
她对达利耶又恨得切齿,以至于把无处表达的恨全部倾泻在那匹无辜的马身
上。而当她终于明白达利耶不过是她生活中的一个匆匆的过客之后,便为了
不当杀人犯而杀掉了那匹可怜的马,从而宣告了他们那短暂而又痛苦的爱情
终结。如果说通过乌露玛的形象我们似乎找到了真妃儿、卡门的身影的话,
那么,通过作家对大自然的描绘:我们又仿佛看到了屠格涅夫优美文笔的再
现。在这部作品中,斯坦库对他的故乡多布罗加充满眷恋之情。于是,多布
罗加的景色便成了作品的“主旋律”。而在这首一往情深的乐曲中,大海唱
出了它的最强音。作家不但特别善于写海,而且还十分善于通过对海的描写
来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心态。当达利耶又渴又累地在烈日下行走时,“海上烟
波浩淼,波浪不兴。”当达利耶找到了工作时,大海“主机勃勃奔腾喧闹。”
当达利耶面对乌露玛爱的呼唤迟疑不决的时候,“海在激荡。海在怒吼。海
在高声呐喊。喧声阵阵,不绝于耳,。。。”当达利耶面对乌露玛的再次呼
唤仍不敢上前的时侯,”碧绿的海又象原始森林那样咆哮着,波涛滚滚,扑
上海岸,。。”当达利耶和乌露玛终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明亮清
澈的蓝天竟突然融化在大海的碧波之中。”“蓝天和碧海忽然和烘托我们的
滚烫的沙合为一体。”当科尔甘村的两个女人企图勾引达利耶时,他觉得“大
海也发现了我,它却对我发怒,它咆哮着,掀起万顷波涛。”当乌露玛对达
利耶表示决裂的时候,“风声飒飒,巨浪涛涛。”当达利耶痛苦地离开多布
罗加,回到城市的时候,“黑夜,笼罩着天空和大地,笼罩着城市和大海。”
主人公的心境通过大海的变化而展现出来,显得那样的和谐,那样的自然。


希腊文学

塞弗里斯大海向西

作者简介塞弗里斯(1900—1971),希腊著名诗人、散文家和外交家。
本名乔治·塞弗里阿底斯·塞弗里斯是他的笔名。塞弗里斯曾在法国巴黎攻
读法律,后参加希腊外交工作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曾在卡拉和
贝鲁特任职,后又任驻伦敦大使。1931 年出版了第一部成名之作——诗集《转
折点》,引起人们的注目,被誉之为“未来的诗人”。此后又陆续出版了《水
池》(1932)、《神话和历史》(1935)、《习作》(1940)、长篇诗《画
眉鸟号》(1942)及《航海日志》(1940)卷。其中《神话和历史》共收诗
二十四首,描述了诗人对古代神话和逝去历史的缅怀和追忆,这本诗集是他
成熟期的代表之作。塞弗里斯的诗影响很大,被广泛译成各国文字,其中长
诗《画眉鸟号》被称之为当代欧洲诗歌中的杰出之作。由于诗歌创作上的杰
出成就,塞弗里斯1917 年获得希腊雅典学院的帕拉马斯奖金,1960 年获剑
侨大学荣誉博上称号,196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获得英国牛津大学、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博士及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称号。塞弗里斯
的诗作注重把古代神话与当代日常生活的表现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强有力
地反映了希腊文化的优点,也唤起人们内心深刻的共鸣。”(诺贝尔奖得奖
理由)他的诗作在敏锐感受希腊文化的同时,深受象征派诗歌和爱略特诗的
影响,从而把象征主义全面引人到希腊现代文学之中。他用优雅的抒情和清
新的词汇给希腊诗坛带来了新的活力。

内容概要大海向西

大海向西同一列山脉相会合。/南风在我们左边吹着,刮得我们恼火极
了,/是那种切肤刺骨的风啊!/我们的房子在松树和角豆树中间/。高大的窗
户,宽大的方桌,/让我们给你写信,到如今已写了这么久,/那些信投入了
分隔我们的裂缝中,/为的是将裂缝填平。

启明星,当你俯下你的眼睛,/我门的光景便那么甜蜜,胜过那/涂在伤
口上的油膏,那样欢欣,/胜过浸润舌根的凉水;/那样宁静,胜过天鹅的羽
翼。/你把我们的生活掌握在你的手心。/吃过流亡的苦果以看,在晚上,/
只要我们留在那份墙前面,你的声音便如希望之火来接迎我们,/而这风又开
始呜咽,/象把剃刀刮着我们的神经。

我们每个人都给你写同样的东西,/每个人都在别人眼前沉默不语/,每
个人都各自守望着目一个世界,/守望着山脉上的白天和黑夜,/守望着你。

谁来揭掉我们心上的优愁呢?/昨夜一场大雨,今朝又是那样,/满天乌
云紧压着我们。我们的思想——/好比昨天那松针般的雨脚纷乱如麻,/它们
被捆着不用,放在我们的门旁一/准会堆成一座崩溃的高塔。

在这些大部被毁灭了的村子中,/在这面对南风的海岬——/它的山脉在
我们前面遮蔽着你——/谁来为我们计算我们决定忘记所要付出的代价?/谁
将接受我们的奉献,在这秋季的末尾?(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

作品鉴赏大海是单纯而又神秘的,流动而又恒在的。海以它寥廓无垠
的恢弘,向人类展示着无限和永恒,展示着自然的全部兢力。海是大自然的
象征。当你身临大海,呼八面来风,远眺那天海一线所交织的浑饨时,你的
思绪,你的情怀被海的诱惑所呼唤,思接千载,心驰万里。大海成为人们亘


古永恒的喟叹吟咏的母题。大海启迪了多少智者圣哲的沉思冥想,大海触动
着多少骚人墨客的吟歌咏怀,海无尽头,吟咏大海的诗篇便同样永无穷尽。
海在塞弗里斯的作品中也是一个经常反复出现的母题。他用希腊人对海所特
有的那份心灵感应,以诗的形式赋予海一种新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意象,
一个表征,一个神谕。《大海向西》这首诗就是通过大海这一意象,来抒发
诗人的感受、体验和冥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这一古老命题的理解和释
义。这首诗是一首意象化与意绪化完美融合的诗。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化的
处理方式,赋予司空见惯的事物以清晰而又朦胧的意义,增加了诗歌词语本
身的载覆能量和深刻内涵,并将自己独特的冥想意绪浸润到每个意象之中。
诗的第一段,主要由三个核心意象组合构成,这三个核心意象是大海、房子
和信。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是散在的非逻辑的,但其中蕴含着诗人关于人与
自然的诗哲式的述说。大海无疑表征着自然,房子作为人类的栖居所在,成
为一个独特的象征。人借自然而主存,但他又超出于自然,用人工的操作营
造一个存居的空间,这个空间是温存而安逸的,可同时也形成一种幽闭和阻
隔。这样,在诗中自然的空间——大海与营造的空间——房屋便显示着自然
与人、自然与社会的疏离状态以及渴求交流的企盼。营造的空间是幽闭的同
时又是敞开的,那种渴求交流的企盼,通过写信方能表达,且通过写信方能
达成。信成了沟通联结人与自然的唯一中介。“让我们给你写信,到如今已
写了这么久,/那些信投入了分隔我们的裂缝中,/为的是将裂缝填乎。”在
这里,塞弗里斯构思奇巧,在大海与房子之间切入了一个写信的行为,从而
赋予这一寻常的生活行为以不同寻常的哲理意蕴。信固然是一种信息的传
递,然而作为人类指称世界的符号,作为人感知冥思的载体,信——语言乃
是人类自身的内在设定,因而它也构成了人与世界发生关系的前提和媒介,
也许正是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说:“语言乃存在之屋。”在海德格尔看来,
语言行为其实质乃是一种照明活动,仰赖语言的照明,一切存在才得以示现
出来,使之完成通向存在的去蔽澄明的境界。因此,一切在的示现与澄明都
藉赖于语言照明这一行为,藉赖于通过语言所进行的对话交谈,正是“交谈
指证出了一个共同世界的存在”。(海德格尔《荷尔德休与诗的本质》)塞
弗里斯可否受过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穿透意象,《大
海向西》一诗涵蕴的深奥哲理确确实实在向我们敞开着一个存在的意义。在
此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首哲化的诗,正如海德格尔的某些哲学论著是诗化的
哲一样。更有意味的是海德格尔一生致力于拨转西方哲学的“误入歧途”,
以重新恢复柏拉图以前希腊文化的本来状貌,而塞弗里斯的创作灵感也正是
渊源于古希腊的文化精神之中。两人对古希腊文化同样是心向往之、敬仰备
至的。或许正是在古希腊文化这一共同基点上,我们找到了塞弗里斯与海德
格尔关于人与自然、人与存在的共同感受。冥想和体悟。德国著名浪漫派诗
人诺瓦利斯曾说过:“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自然就是人类的家园,人的存在伫立在一块充满悖论的大地上,人是自然的
一部分,自然赐予人类以血肉之躯,赐予人类以性灵。人一方面作为自然的
本真而存在,一方面作为与自然相抗衡相争斗的异在而存在。这设定了人的
诞生必将标识着一个苦难历程的开端,人自己放逐了自己,使自身成为与自
然相疏离的流浪者。《大海向西》表达了这种诗哲式的流浪精神与忧患意讽,
这是作者面对自然所产生的还乡冲动。“吃过流亡响苦果以后,在晚上,/
只要我们留在那粉墙前面,/你的声音便如希望之火来接迎我们。”哲学冥思


响归宿是精神的还乡,诗又何尝不是一次精神的漂泊与还乡。在漂泊与放逐
中,人类企盼着家园的回归。对漂泊放逐异在的行吟诗人来说,还乡的冲动
执著于一个神圣的秘而不宣的守望。在这守望中,人获得了步履维艰的旅途
上的精神支点。守望来自于神圣的承诺,在静静的守望中,人战胜放逐的孤
独与绝望。“我们每个人都给你写同样的东西,每个人都在别人跟前沉默不
语,每个人都各自守望着同一个世界,守望着山脉上的白天和黑夜,守望着
你。”守皇是一个神圣的承诺。它既神秘又清晰,但很难用理性逻辑去验证
去把握去解析。理性逻辑所造铸的思想之塔,永远无法企达守望所默录的一
切,因而,“我们为思想,/好比昨天那松针般的雨脚纷乱如麻,/它们波捆
着不用,放在我们的门旁,/准会堆成一座崩溃的高塔。”人与自然的疏离,
导致了存在的遮蔽,导致了自然的本真与人的木真的遮蔽,“它的山脉在我
们前面遮蔽着你。”要让自然向人敞开,让人向自然敞开,仍需要人自身的
努力。人于神圣的守望中,藉赖语言的照明盾动来完成存在的去蔽。在漂泊
中,在放逐中,在守望中,人类做出了无数次的祭奠和奉献,或许这仅意味
着一个西西弗斯式的神话。不管这祭奠和奉献是否值得,是否荒诞,是否可
靠,是否有人或有神的承领(计算),守望和奉献无疑都将是一个命运的设
定,正如漂泊与流浪同样是一个命定一样。塞弗里斯是一位具有希腊精神的
诗哲。《大海向西》这首诗,虽是一首精炼短小的诗,但在充满意象的诗行
中,浓缩着诗人对于自然与人这一古老命题的哲学沉思。这首诗的表述是纯
诗式的,它通过怠象的张力,把极富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哲学思辨精神高度
浓缩在诗的意象之中。诗人的哲学冥想也许是有意识的,也许是无意识抑或
是潜意识的,但不管怎样,在我们穿行意象的迷宫时,总会或少或多地捕捉
到一些深奥的玄思,感受到一点神秘的启示,领悟到一些难以言说的东西。
由于塞弗里斯对于意象创造的得心应手,也就避免了一般哲理诗那种桔燥乏
味的概念图解,并确保了其中的奥义永远向阐释者敞开。

(宋炜王宁)


奥季塞夫斯·埃利蒂斯疯狂的石榴树

作者简介奥季塞夫斯·埃利蒂斯(1911—)希腊著名诗人,1979 年诺
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希腊克里特岛一个富商家庭,中学时代就酷爱文
学,1930 年人雅典大学学习法律。由于对法国超现实主义尤其是艾吕雅和茹
弗感兴趣,他在30 年代就开始诗歌创作,并陆续在《新文学》上发表。《新
文学》是个先锋派杂志,他早期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特点。193 呻他的第
一本诗集《方向》问世。它与另一本诗集《太阳第一》(1943)代表了诗人
的早期创作追求。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