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日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勇气,可我不敢看她的眼睛,赶紧把头低了下去。
“不,我们不合适。你有你的大好前程,我是个卖衣服的。你是同情我?”
“不,不是。”我说着,把那封信拿给了她,“本来那天我要来找你,告诉你这些,可是谁知你那样了,我就回去了。”
她把信接了过去,对我说:
“你不要胡思乱想了。我想,他也没那么狠,再说,我真的不想让我的儿子受苦。如果这一段能挺过去,以后也许会好起来。他以前是那么爱我,现在为什么……”她又大哭起来。我不知所措。我不停地往外看着,劝着她。她止住了,对我说:
“小林,你以后真的不要再来了。这样会影响你的名誉。你现在走吧!你把我们的事彻底忘了吧!”
她不说这句话还没什么,她这一说我的眼泪就要出来了。我看着她说:
“我也尽量在忘,可是我总是能想起。”
“是我不好。”
“不,是我真的爱着你。”
“我们不合适,你自己也知道的。你其实也不愿意和我结婚。”她绝望地说着。
“不,我现在愿意。真的。”
“别傻了。我只是说说。我们现在的关系不是很好吗?互相关心着。”她叹了气说:“不过,以后,我们就少来往吧。这样对你我都好。实际上,我现在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孩子。”说着,她哭了起来。
我的泪水也快要出来了。她说:
“你回去吧!”
“我……”
“我求你!”
我站了起来,对她说:
“你保重!”
我走到楼底下时,她丈夫正要上楼,看了我一眼,也没跟我说话就上楼去了。我知道,我再也不能来这里了。
6月10日 晴
我也像大病了一场。从她那儿出来,我好像真的失去了很多很多。我们之间情人的关系彻底断了。这种失落感越强,我越是感到她对我的重要性。然而,我再也不能去找她了。她爱的不是我,是她的丈夫。她还有儿子。
我算什么呢?我还是孤单单的我。一只茫茫天际的孤雁。
6月15日 晴
在林眠的一再要求下,当地法院终于在她毕业前开庭了。很多记者都闻讯赶来。我们宿舍的同学听说后都去了。人多得挤满了大厅。这多少给法院和校方一些压力。很多天来,法院和校方进行过很多次接触,力图找一个慎重而又妥当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可还是没有找到这个办法。
林眠找了当地最好的律师来为她辩护,她还请了两个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和一位作家支持她。而她则一直表现得很冷静,还是那样一副高傲的神情。她似乎无所畏惧。
在校方辩护时,听审的学生在起哄。在林眠的律师为其辩护时,场上则掌声不断。听众似乎已经给这个案子断了结果,但法院还是一直想站在校方一面。在校方辩护人进行陈词时,学生们吹着口哨进行抗议。
法院决定改日再审。
6月20日 晴
几天来,先是省内各大报纸上刊登了《女大学生状告学校》的专题新闻,然后国内一些电视台和杂志纷纷采访刊播。很多社会人士也在报纸上露面,发表他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他们都认为,这是目前社会转轨时期的特殊的必然的产物,但言语之间,既有对学校的同情和理解,又有对大学生的支持。相对来说,似乎是女大学生占了上风。报纸上还专门刊登了林眠的照片。一时之间,林眠成了新闻人物。
在各种报道中,从未提到林眠和当代文学老师之间的故事,而是单纯地说林眠和她男友同居的事。这是谁也没有料到的。大多数人都认为,那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子,绝对不会把这种事抖到公众面前,但她不但抖了,而且还真名真姓、明刀明枪和学校公然对抗。到了这时候,舆论都几乎倒向女大学生,无论是校外还是校内。
6月23日 晴
今天,又是林眠一案的开庭日。整个学校里好像是在过节一样。
法庭迫于社会的舆论,终于判学校败北。
学生们高呼万岁!但学校并不服,表示还要上诉。
6月24日 晴
今天又传来林眠的消息。说因为林眠的新闻效应,还有她曾经在选美大赛中获得过冠军的原因,虽然她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都被学校扣发,等到案件有了结果再做处理,但还是有好几家电视台要聘她做主持人。她选择了一家很有名的电视台。这一事件马上也成了新闻,林眠在记者采访时说,她对有没有毕业证和学位证无所谓,她与学校抗争也不仅仅是为她自己辩护,她是为整个中国的大学生辩护。所有的人都感慨万千。实际上,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中文系的学生仍然不知道是应该为林眠鼓掌,还是应该为学校鸣冤。
第三部分第五章(11)
6月30日 晴
林眠暂时离校了。那天,她还是一个人高傲地走着,目不斜视。
她仍然穿着入时,性感。仿佛她根本不在意这里曾发生过的事情。
在此之前,马飞瞒着女朋友偷偷地为林眠送行,林眠也没拒绝。他们最后一次去了那家茶屋。
7月10日 晴
林眠的消息又在报纸上出现了。她向全社会呼吁,要正视大学生的生活,要尊重已经超过十八岁大学生的权益。她说,她要与中国的大学制度永远保持这种对抗性,直到它改变现状。
她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了一种力量。最可笑的是,她成了我们所有大学生的代言人。
7月12日 晴
另一件可笑的事是,程一涛成了七○后诗人的代表人物,被一家网站评为“最具震撼力的七○后诗人”。这家网站和一家刊物在暑假召开一次七○后诗人、作家笔会,程一涛自然成为第一被邀者。半年多来,程一涛“制造”了大量的光屁股诗。他和他的同仁们有一个创作的原则,就是什么最恶心,他们就写什么。他们的宣言是:解构一切传统,包括他们自己。
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个写了一首诗,在宿舍里念给我们听。我们听得恶心极了。那首诗是写女人的月经的。
我总是无法理解我的同时代人。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内心都与我的不同。
我属于另一个年代,已经快速驶过的充满忧伤和理想的八十年代。然而又与它不一样。我没有理想,只有八十年代那巨大理想的灰烬;我也没有高贵的忧伤,只有那忧伤背后的绝望和迷茫。
7月15日 晴
这个暑假我再也不敢在学校里呆下去了。我也没有去找家教。学校组织了一个到贫困山村里去教英语的社会实践小组,因为我的外语成绩不错,还因为校团委的老师认为我能吃苦,所以答应了我的要求。
我又一次没有回家。我不愿意回去,父亲也希望我在外面能挣些钱。听说这个实践小组的成员每人能发到三百元的补助。我写信告诉了父亲。
7月18日 晴
我们去的那里其实没有什么山,只有一些沙丘。在腾格里沙漠的边上,寂寞地散落着这样的一些小村庄。每个村庄大概有七八十户人家。这里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视,用水要到几里外的地方去。他们说的方言我们也听不懂。所在县里派了一个干部来帮助我们,所在乡里又找来了几个在县城里读书的中学生给我们当翻译。我们的任务是给他们扫盲,并教他们如何利用科技防沙固沙。
在这里,在半年前,曾经发生过一件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感到无比愚昧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觉的事。他们的县长听信了一个专家的建议,把几十年建设成的林海在几天内全部伐光,说是要在这里建设全世界最大的葡萄园,成为世界葡萄酒最大的供应商。经济全球化的理想给这里带来了灾难。事件发生后,整个北方地区的人们似乎都能听得见,漫天的沙尘暴正从那里吹过来,要埋葬所有的家园。
我们就是为此而来的,可惜太迟了。
晚上我们就住在农民家里。这里比我的老家还要落后、还要贫穷。有些人家全家六七口人还睡一个炕,有些人家连灶都没有,只用几个石头垒起来,把锅架上去就做饭了。他们烧的大部分柴都是他们在沙漠里千辛万苦种的树。这种愚昧和无奈使我们大为震惊。
我们现在才明白,也不仅仅是他们的愚昧导致那场灾难。这里实在太穷了。那些为沙尘暴而苦恼的都市人是不会看见这种贫穷的。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每天都做得很辛苦,因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言语交流实在是太困难。每天睡觉的时候,我们几乎什么都不想就睡着了。
7月24日 晴
我最喜欢这里的黄昏。金色的夕阳照着广袤的沙漠,我登上小沙丘,瞭望着远方。只见在金色的凝固的海洋上空,偶尔有雄鹰寂寞而悲壮地翱翔着,使这死寂的海洋突然有了生气。我坐下来,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想。有时,我会生出一种强烈的念头:留在这里生活也是很美的。
谁能与我同享暮色的金黄
然后一起退入月亮宝石
同 上
沙漠的寂静,绝对、巨大、可怖。因为没有电灯,村里人也还点的是油灯。这使我想起小时候妈妈陪着我学习的情景。她在旁边默默地缝着衣服纳着鞋,不时地给我挑一挑灯芯。那种幸福只有在妈妈不在人世时我才体会到。
同去的其他同学在油灯旁打牌,我对这些不感兴趣。我悄悄地走了出去。
巨大的夜色把我挡在了门外。隐约能听见在遥远的地方有狗吠的声音,但你看不见它。有时候连狗的声音都没有。什么声音也没有,仿佛一切都不存在,连我自己也不存在。
没有一个人可以和你说话,没有一个地方可去,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你的选择只有进入这巨大的黑色,成为它的一部分。你也只有沉默,而且唯有沉默才能使你得到安宁。
第一次进入这夜色时,我觉得世界上只剩下了我一个人。这是一种绝对的孤独,诗意的孤独。我只想哭。
第二次进入这夜色时,我已经稍稍习惯了。我觉得世界上除了我,还有世界本身。它并没有遗弃我。
第三次进入这夜色,我已经选择了沉默。我觉得世界上有三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还是我,而第三个是世界。
7月28日 晴
以前我以为,人真正的孤独是你在众生之中行走时的那种无助的孤独。
现在我才发现,人真正的孤独是在他独自面对静穆的世界时,找不到与世界和解的路,发现自己和世界作为两个
实体而对峙着。
8月1日 晴
我站在沙丘上,又一次瞭望着整个茫茫的沙漠。这实际上就是现在的世界。
我突然生出一种勇气来,解开裤带,冲着茫茫沙漠痛快淋漓地撒了一泡尿。我觉得特别解恨。
8月10日 晴
在那个封闭的小村,正好能容纳下我破碎的心。没有人知道我的心事,也不会有人在意我的心事。我每天都忙碌
着。山村里的人都很尊重我们。我们挨家挨户地吃着饭。这种充实的生活将我的痛苦悄悄地磨掉了。我们都被晒得有
些黑,这是我不愿意的。除此之外,我要感谢这次社会实践。它既给了我生活上的补助,又改变了我的内心。
今天,我们终于坐上了回学校的列车。
可是,车一走,我的心就马上回到了学校。一回到学校,我的心又陷入痛苦之中,只是这种痛苦已经很淡很淡了。
8月11日 晴
我问了门房里的老太太,她说没有人找过我。宿舍里的舍友们说,除了我弟弟打过两次电话外,再无人找我。
我深深地感到了一种永久的失落。
8月12日 晴
程一涛早已赴会回来,在他租住的房子里炮制了好几篇文章,据他说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这次赴会,他认识了
当代文坛的几个大人物。但他对他们表示了不屑的态度,使那些大人物对他很有意见,然后他的意见就成了批判的主
要靶子。这倒反而使他名声大噪。因此,他得出一个结论:他现在必须做出更为彻底的反传统的姿态来。
瘦长老也被女朋友提前叫了回来。他们见宿舍里只有我,觉得无话可说,便又回去了。
晚上,蓝调和白领也相继到来。宿舍里又热闹起来。
8月15日 晴
我和舍友们去逛街。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来到了离“表姐”工作不远的地方。我悄悄地去了那儿,到处找了一遍
,可没有发现她。我有些失望。
回来后,我大胆地拨了一次电话。我想好了,如果是她接,我就说话;如果是她孩子和她丈夫接电话,我就挂电
话。可是,那边却传来“此号码为空号”的提示。她的电话也没有了。
我永远地失去了她。明摆着,她再也不愿意和我有任何接触。不过,我同时感到这也是一种解脱。
8月16日 晴
大概都是因为对前途没有太大的信心的缘故,离开学还有近十天,可是大家却都到齐了。
程一涛跟着无产者和蓝调上过几次网吧后,就对瘦长老说,咱们要赶快建立一个网站,就叫光屁股诗歌网站,肯
定走红。
程一涛请了两个计算机的高手来弄网页,而他又拉着无产者和蓝调也给他帮忙。大家无事可做,便答应了。我对
他们的事不感兴趣,他们也不叫我。我便胡乱逛着。
第三部分为什么人类没有发情期?
内蒙古卓资山岩画:太阳能人面图
徐兆寿:为什么其他动物都有发情期,而只有人类没有发情期? 刘达临: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大脑发育的结果,长期的反复的性交实践,使性交成为一种训练有素的活动,使大脑中充满了性内容,即使特定的刺激物没能把他激发起来,他也知道该怎么办。这样一代代地传了下去,留在大脑中的性内容就变成一种经常起作用的性信号,而且成为一种遗传因素,于是雌性的发情期就逐渐消失了。 更多的人类学家和生理学家认为,女性发情期的消失和乳房隆起一样,都是女性出自生存需要和保护后代的需要而对男性实施的一种伪装和骗术,“骗”了几百万年,于是“弄假成真”了,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在某些灵长目动物中,有一种杀害后代的现象。例如在一种长尾猴中,公猴通常是“嫔妃三千”,但往往有实力雄厚的公猴侵入“国土”,侵占“后宫”,把先前公猴的后代全部杀光,斩草除根。这样,新的国王就可以占有所有的母猴,等待她们的发情期,而且他可以延续自己的后代。在这样一种黑暗的专制背景下,母猴如果已经怀了孩子,就会伪装进入一种“假发情期”,一直到这孩子生下来。几百万年的反复训练,发情期就基本上可以不存在了。
作者:徐兆寿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邮购指南:中国青年出版社社科中心 高育红 TEL:010…64032266…8143 北京东四12条21号 100708 FAX:010…64001500
第三部分为什么只有人类有处女膜?
徐兆寿:为什么只有人类有处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