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名门 >

第52章

名门-第52章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俊点了点头,看来自己所料不错,崔圆对此事不是一般地重视,他沉思片刻取出一块银牌递给裴明远,“明天就由你去河东,我裴家在河东地一切人员物资你皆可调动,到时我自然会有命令给你。” 
说罢,他又回头命裴淡名道:“你挑选一百名精锐北上,协助裴明远。” 
庆治十六年八月初一,三月一次的大朝在大明宫含元殿举行,右相崔圆宣读了重大人事任免, 
他本人续任大唐右相,三读通过;而张若镐则因病辞去礼部尚书一职,改封为太尉,礼部尚书一职则由河东节度使张破天接任,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任命同样三读也通过,事隔十一年,张破天再次挤身内阁。 
但随后发生地事却震惊了朝野,大唐天子李系宣布,原庆王之孙李邈过继给皇后为子,并封为雍王,这就意味着立李邈为太子之事,大局已定。 
次日,大明宫忽然传出消息,李系在一千天骑营和一千龙武军的护送下将前往河东各郡巡查灾情。 
卷三 纵横宦海 第九十九章 争夺家主(一) 
原张府,沉重的暮钟在这片百年大宅的上空回荡,这间到了,原本寂静无声的外宅里开始变得喧嚣热闹,花匠、厨师、账房、西席,各种各样为张家服务的匠人或帮佣从各个角落冒了出来,渐渐地汇集成一条条人流,俨如涓涓溪流,在张府的主干道上汇成了一股庞大的人流,笑着、跑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向大门处涌去。 
但张家的内宅却依然十分寂静,甚至气氛有些压抑,自从年初宗祠失火后,张家便渐渐陷入一种动荡与不安之中,各房的男人和女人都习惯了压低声音说话和**走路,房门永远关着,窗帘永远不会拉开。 
而住在府中的下人们则变得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个小房间里,交流着各自主人房中每天发生的故事,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今天下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是家主之妻王烟萝,她今天情绪有些反常,从中午起,她便将自己关在房中,到现在已经三个时辰,水米皆未沾过,引来丫鬟、下人们议论纷纷,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家主要休她了,这也难怪,今年一月宗祠失火,家主震怒而归,处罚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将王烟萝禁足半年,这祠堂失火与她并无关系,众人便猜测,极可能是那些她与三叔有染的传言引发了家主的怀疑。 
随着王夫人在张家的地位日益下降,下人们对她地议论便不再像从前那般忌讳。甚至谈到她都不再称她为夫人,而是直呼其名王烟萝。 
今天王烟萝的反常举动自然又成了府中男人们下酒的佐菜,没有绯闻,他们自然也要发挥想象,加点料进去,这就是张府的现状,充满了躁动与不安。 
王烟萝今天确实情绪异常低落,她一直站在窗前,凝视着太阳的一点点变化。仿佛那就是她的人生,一抹夕阳照在她脸上,她显得异常的苍老。 
在她身后的桌案上,静静躺着一封信。那是她兄长,也是王氏家族的族长王昂写来,命她向家族控告张若镐与王家有勾结,私自拨大笔钱给王家。可这样一来,她在张家地地位也将毁之一旦。 
王烟萝即将面临人生最大一次抉择,是维护丈夫的权益,还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可是她真有丈夫么?在外人眼里他们或许还叫夫妻,可十六年来,他就从来没有跨入自己房中一步。 
本来属于自己儿子的位子。也被他毫不留情地剥夺。却把它给了一个庶子。不!应该是他地私生子才对,王烟萝一直就是这样认为。那个女人出家不过是为了掩饰张若镐年轻时的荒唐。 
这几个月,自己儿子变得颓废而放荡,每天都喝得醉熏熏的回来,他对自己的将来已经绝望了,而这一切都是他张若镐地冷酷无情造成。 
王烟萝的心中充满了恨,她仿佛看见了张若稿用笔将儿子的名字从家主继承簿上无情地划去,看见了他眼中永远是冰冷的目光。 
一种刻骨铭心地恨终于从她心底骤然爆发,她得不到的东西,宁可毁掉它。 
王烟萝毅然抓起信,拉开房门向张若锋的院子大步走去。 
陕郡,这里是南北槽运最重要地中转站,天宝三年,陕郡刺史韦坚在此开凿天宝渠,使大量物资能用小船直运长安,数千个巨大地仓禀密布在天宝渠两岸,盛况空前。 
安史之乱后,陕郡已满目疮痍,昔日开元盛世地景况已不复存在,但随着朝廷颁布一系列修养生息政令的实施,大唐经济渐渐开始复苏,庆治十年后,陕郡再一次出现了万船聚集,罗绫米茶满仓地盛况。 
这一天,一支军队浩浩荡荡从西开来,旌旗招展、气势壮观,正这是赴河东巡视灾情的大唐天子李系的圣驾,离开长安至今已有四日,再向前走数十里便要渡黄河北上。 
护驾的队伍约两千三百余人,除天骑营和龙武军各出兵一千军马外,还有三百多宫廷侍卫,他们才是这支军队的核心,将李系的龙辇团团护卫住,天骑营和龙武军则护卫在外围。 
在队伍的前段,朱泚与张焕并驾而行,他手指一处高岗,有些感慨道:“去病兄,**那里,当年哥舒翰河西、陇右的两镇之军,就是在那里被崔干佑两万同罗军杀得全军覆没,当真窝囊之极。” 
张焕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高岗下已长满了灌木丛,但大片赤红的岩石依然让人触目惊心,当年人喊马嘶的惨烈仿佛仍旧历历在目。 
他亦轻轻摇头叹道:“宦官为祸之烈也由此可见一斑,十六年前鱼朝恩的数十万唐军不也是在这里被五万回纥铁骑击溃的吗?” 
“说起回纥,我倒想起一件事。” 
朱泚笑了笑道:“据说胡酋悬赏三万两黄金买你人头,连我都动心了。” 
“哦!竟有此事,我倒没有听说。”张焕有些诧异,他笑着继续问 
是在那里贴出悬赏?” 
“有人在代郡、云州郡看到了悬赏。”说到这里,朱泚眼中闪过一抹暧昧之色,“不过据说有一个回纥公主也要潜入中原刺杀你,去病最近可要少近女色哟!” 
张焕仰天一笑,“公主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她在那里,我还求之不得!” 
朱泚听他说得有趣,亦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后面有一骑飞速驰来,他远远向张焕叫道:“张将军,陛下召见。” 
“朱兄,陛下召见,我就失陪了。” 
“去吧!”朱泚笑了笑,他忽然又想起来一事。急道:“上次喝酒失礼,到太原后我再请你。” 
张焕的马已在百步外,远远地听他笑声传来,“朱兄莫不是想灌醉我,拿去和胡酋换酒钱?” 
李系地龙辇由四十八匹马拉载,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椭圆形的巨大帐篷,帐篷内陈设雅致,贴身的宫女和宦官依旧伺候两旁,和他平时的生活环境并无区别。 
当然。相比先皇们出巡,李系的仪仗和排场要逊色许多,至少没有六部官员跟随,没有事先 
下诏清理沿途。甚至连百官送别的情形都没有。 
此刻,在帐篷内的‘御书房’内,李系正仔细地察看一张日程安排图,旁边坐着刚刚退仕的前任礼部尚书张若镐。他依旧骨瘦如柴、生命力极其微弱,每天晚上胃里剧烈疼痛都将他折磨得痛不欲生,在他侧面,张焕垂手站立。等候李系的询问。 
李系看得非常专注,以至于车驾经过一片起伏路段时,一阵颠簸也没有分散他地注意力。 
“太尉。我们从长安过来竟用了四天时间。如果继续按这种速度前行。恐怕到太原就得半个月后了。” 
李系抚弄着案上的镇纸,抬头对张若镐笑道:“朕的意思是。太尉能否先走一步,早到太原布置,朕随后就到。” 
张若镐轻轻地点了点头,“陛下说得有理,老臣确实也想先走一步。” 
“爱卿拖着病体,朕实在过意不去。” 
李系歉然地笑了笑,他沉吟一下,对张焕道:“你派些人手护送太尉先回去,你就不要去了。” 
张若镐久于世故,他焉能听不出李系话语中的试探之意,他刚要暗示张焕,却听他高声应声道:“陛下有命,臣自当遵从。” 
张若镐一颗心悄然放下,他艰难地向李系施一礼笑道:“那老臣就先走一步了。” 
他扶住张焕地胳膊,慢慢地走向车门,李系一言不发地望着他俩的背影,他见张焕的脚步慢慢放缓,便淡淡一笑道:“太尉身体赢弱,张将军还是亲自护送他回太原吧!这样朕才放心。” 
半个时辰后,张焕率三百名亲卫环护着家主的马车来到了渡口,渡口早已停止渡客,所有地大船一字排开,等待运送皇上过河,陕郡刺史崔处率领数十名官员一早便等候在河边,听说张尚书要先渡河,崔处立刻安排了三艘渡船,众人了上船,在船家的吆喝声中,几名船夫用船在岸上一点,两艘大船便晃晃悠悠向数里外的河东郡驶去。 
“十八郎,你能看出那是皇上对你的试探,我也放心了。” 
船舱里,张若镐半躺在软褥上,他凝视着滚滚黄河水,有些感慨地说道:“既然你已经选择效忠皇上,自己闯出一番天地,那更要自己当心,李系其人我与他打了十几年交道,他很能忍,但能忍并不代表他心胸宽广,恰恰相反,他是个极易记仇地人,今天你在车上若不顺他的意,他日后必会寻衅于你,十八郎,宦海风急浪大,以后我不在你身边,你自己要步步当心啊!” 
张焕体会出了张若镐对自己的呵护,他深施一礼,诚恳地说道:“请家主放心,张焕一定不会辜负家主地期望,不过与其成为别人地棋子,不如自己做个下棋之人。” 
张若镐仿佛明白地张焕的意思,他微弱地眼中闪过一丝异彩,随即又暗淡下去,半晌,他才轻轻叹一口气道:“你的心竟比我想的还高,看来我真的老了。” 
他欣慰地点点头,话题一转,又笑道:“不过有你陪同前往,太原之事我确实安心许多,说说看,你以为张若锦会从何处下手?” 
“夫人!”张焕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说出这两个字,崔圆在她身上下了这么多血本,他岂能不好好利用? 
张焕走到窗前,望着越来越近的黄河彼岸,他神色平静地笑道:“我的亲兵禀报我,家主辞职那天夜里,王昂也去了崔府。”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脚步声跑近,一名亲兵在外面大声禀报:“将军,河中发现异常。” 
卷三 纵横宦海 第一百章 争夺家主(二) 
船停泊在了河中,此刻离黄河对岸已不足半里,夕阳水、船以及所有人都变成金红色,黄河对岸的树林也仿佛熊熊大火在燃烧。 
张焕伏在船边看了半晌,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刚才他的亲卫队正李双鱼跑来告诉他,有船员在河中发现了黑影,张焕当即命令亲卫提高警戒。 
此刻浩淼的黄河水面上空空荡荡,只有这两艘渡船,如果真有什么异常,那必然就是针对李系或者张若镐而来,不过张焕心中却生出一丝疑问,从水上做文章,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自己上次派人杀张若锦,也是等他下船时的机会动手,早了则会打草惊蛇,况且就算现在凿穿了船,大船也能坚持到岸边,以崔圆之智,断断不会派这种手段低劣的人来应付张家大事。 
张焕渐渐冷静下来,如果自己是李系,发现有人行刺又会怎么样?停下来、慢下来,难道是这样?张焕似乎明白了对方的意图,是扰乱皇上的行程。 
如果是这样,可又觉得对方手段也并不高明,如果是自己干这种事,必定会趁夜把停泊在岸边的渡船一把火烧个干净,或者全部凿穿沉底,岂不是更加有效。 
“将军,又出来了。” 
身旁的李双鱼急拉张焕,悄悄向二十步外的河面指了指,水面上一道黑影在随波漂浮,若隐若现,是人!是出水面换气的水鬼。 
张焕毫不迟疑地张弓便是一箭,箭去如流星。尖利地箭头穿破波浪,直钉钉射在那条黑影之上,一团血冒出在水中迅速散开,黑影也随之消失不见。 
“将军,快看!”几名军士一起喊了起来,只见十几条黑影出现在了水面,他们迅速地向岸边游去。 
“给我放箭!” 
张焕话音落下,两艘船上近二百余名亲兵手持钢弩冲到船头向河中放箭,这些亲卫皆是天骑营的精锐。个个箭法精准,强劲的弩箭‘嗖嗖!’射入水中,只片刻功夫,黑衣水鬼大半丧生黄河。最后只剩两人爬上岸,亡命般向岸上的树林逃去。 
“将军,捞上来一个。”几名船夫七手八脚将一张渔网拉上来,渔网里果然有一个穿着水靠的黑衣人。他的肩头中了一箭,浑身蜷缩成一团,躺在船板上瑟瑟发抖。 
李双鱼上前撕开了她的面罩,忽然笑道:“将军。还是个挺年轻的女人。” 
“知道了,你带她下去问口供。” 
张焕慢慢走到她面前蹲下,果然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年轻女人。只是面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他站起来指着这女人冷冷道:“如果她有半点虚言,就给我剁掉手脚重新扔进河里。” 
太原张府。“砰!”一声巨响,张若锋狠狠在桌面上拍了一掌,他霍地站起来,紧盯着对面地王夫人咬牙切齿道:“卑鄙!你们王家想搞垮我们张家,竟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那些钱都是我批的,责任由我来承担!” 
王夫人没有动怒,她轻轻抿了一下头发,不屑地向躲在门外的张若锋妻子冷哼一声,不紧不慢地道:“三叔,我这里都记有帐,这十年间从你手批给王家地钱一共是一百万贯,而且这些都是我让你付的,你都乖乖照办了,这是什么原故,难道你和大嫂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吗?” 
“你这个贱人!”躲在门外偷听的张若锋妻子爆发出一声怒吼,她抡起一把扫帚,泼风似地冲进来,指着王夫人大骂:“这么多年我都忍了,今天你居然跑到我家自己承认,我、我打死你。” 
吼罢,她抡起扫帚便打,王夫人却一动不动,她似笑非笑地盯着张若锋,这十几年来,她早将他里里外外摸了个透。 
果然,张若锋一下子跳起来,拦腰一把抱住妻子,不料她体壮腰粗,张若锋拦不住她,两人竟一下子摔倒在地,扫帚也飞出去两丈多远。 
“你真要护着这个贱人吗?”极点,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好了,你不好闹了,事情不是你想得那样简单。”得将她嘴缝上。 
“真是个愚蠢的女人!”王夫人站起来,看着她冷冷地道:“如果你想让你丈夫死得快一点,那你尽管闹、尽管哭,弟妹,你一直在外面偷听,为何话只听一半呢?” 
这时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院中传来,“不错!事情确实没那么简单,弟妹就不要闹了。” 
三人回头一齐向院内望去,夕阳下,一个戴着斗笠的高胖男人出现在门口,管家站在他身后,脸上地惊愕尚未消去。 
三人见他慢慢掀起斗笠,一下子惊得目瞪口呆,“你不是死了吗?” 
来人正是传闻中落水而死的张若锦。 
张若锦冷笑了一下,他回头对管家道:“不准泄露我来的消息,否则我就杀了你。” 
管家地腿直发抖,他点了点头惶惶而去。 
张若锦慢慢走进屋,对张若锋妻子道:“弟妹,你先下去吧!这件事我会给你个交代。” 
他几个月前曾主持召开过家族大会,自然而然地在族中也有了威望,张若锋妻子嘴唇动了动,只得拾起扫帚下去了。 
张若锦转身将门关上,房间里顿时昏暗了下来,房间地气氛显得有些诡异,他微微摆了摆手道:“两位先坐下来,我们慢慢说。” 
见二人满腹疑惑地坐下,张若锦冷冷一笑道:“张若镐确实要杀我,但我料敌在先,死地是我的一个随从。” 
说到此,他瞥了一眼王夫人道:“大嫂。不在意我这样说你丈夫吧!” 
王夫人摇了摇头,默然无语。 
“三弟,再告诉你一个消息,张若镐已经将礼部尚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