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69章

二战全景纪实-第69章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重机枪全部开火,四处伏兵疾冲而下。山谷里,军号声、枪炮声、喊杀声混成一片,火光闪闪,烟雾弥漫。日军在包围圈内东碰西撞,狼奔豕突,每反扑一次,即被毙伤一批。日军飞机虽整日盘旋上空,但山中云雾缭绕,难辨目标。日军阿部规秀中将坐立不安,出屋观察情况,当即被第1军分区炮兵连准确命中,当日即毙命。8日晨,被围日军在5架飞机掩护下,向司各庄方向突围。晋冀察军区主力立即追击、堵截,又歼其一部。这次战斗,共歼日军900余名,缴获大批军用物资。阿部规秀中将之死,引起日军一片悲鸣。日本国内《朝日新闻》开辟追悼专栏称:“中将指挥官阵亡,皇军成立以来从来未曾有过。”
  26日,八路军主力转出外线,日军占领了阜平。八路军在外线袭击日军据点,破坏日军交通,迫使日军无法在根据地立足,只得从12月1日起向外撤退。到8日,历时43天的反“扫荡”结束了。这次冬季反“扫荡”,战斗108次,歼敌4000余人。
  日军对晋冀鲁豫根据地“扫荡”的规模也很大。1938年12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进入平汉线东冀南平原地区,在香城固、邢家湾、苗儿寨等战斗中,毙伤日伪3000余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后来,日军“扫荡”重点转入太行地区。刘伯承、邓小平即率129师主力返回太行,留副师长徐向前继续指挥冀东地区的对敌斗争。
  129师主力回到太行山区不久,即逢日军对晋东南地区展开的大规模的“扫荡”。1939年7月至9月,日军集中6个师团13万兵力,分别从同蒲、正太、平汉、道清等铁路沿线展开向根据地进攻,占领了二十几个县城,将晋东南根据地分割为太行和太岳两区。
  我军为了打破日军的分割、封锁,分遣主力一部与地方武装和游击队相结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向日军交通线展开突袭,重点是白晋路和邯长路。从8月上旬到12月初,进行大小战斗2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2800余人,收复了半数被占的县城。
  1940年6月,日军继春季“扫荡”之后,又调集了25000余人,以连续的“分进合击”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日军企图以重兵一举摧毁抗日根据地,歼灭或驱逐八路军第120师等部,以切断晋西北通往陕甘宁边区的重要通路。120师采取分散的游击战,在58天中,与日军进行了251次战斗,歼灭日军4500余人,给进犯之敌以沉重打击。
 


11。相煎何太急(3)11。相煎何太急(3) 
  

  武汉失守后,山东在敌后抗战中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它成为联系华北与华中、八路军与新四军两大战略区域和战略部队的枢纽。1938年11月25日,毛泽东指示八路军前总,命令115师师部率第343旅2个团全部迅速进军山东,发展山东的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3月,115师主力在罗荣桓率领下进入山东。4月,日军出动8000余人,向泰肥山区进攻。由于日军提前构成合围圈,除山东纵队的第6支队顺利转移外,其余部队及地方党政机关共3000余人,在陆房地区被包围。11日拂晓,日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全线向陆房发起围攻。八路军115师等部英勇顽强地打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日军一批批嚎叫着冲上来,被战士们一排排手榴弹炸得惨叫着滚下去。经过一天的激战,日军进攻毫无进展,于黄昏撤至山下整顿兵力,准备次日再次进攻。115师抓住日军收缩兵力,怯于夜战的弱点,派小部队对敌实施袭扰迷惑,主力于当夜22时逐渐收拢,沿沟渠小路突出包围。此时,日军仍按他们拂晓进攻的原定计划,以猛烈炮火向陆房进行长时间的轰击,掩护步兵向原阵地进攻。日军冲进陆房以后,却不见八路军的一个人影,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收拾起1300余具尸体狼狈撤退。
  8月间,八路军115师一个营在鲁西古梁山地区伏击日军一个大队,全歼了这个大队600余人。
  自115师入鲁后,与山东纵队一起,经过了不断的反“扫荡”作战后,又开辟了大片根据地,到1939年底,山东已有70多个县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山东的八路军人数,也比1938年秋扩大了两倍。
  日军在华北“扫荡”的同时,又增兵华中,对新四军进行“扫荡”。日军为了确保沪、宁、杭地区的安定,在江南交通要道上大修工事、据点,形成所谓“梅花桩”式堡垒,企图封锁和消灭新四军。
  为了执行中央关于“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战略任务,新四军在大江南北广泛地开展了游击战争。1939年1月至2月,新四军先后进行了奔袭芜湖机场外围之官徒门据点、奇袭天王寺以南的东湾据点、夜袭丹阳、金坛、溧阳交界处的延陵等有名的战斗。
  4月底,新四军执行中央“向东发展,直逼上海”的指示,由1支队6团组成东进纵队,在叶飞率领下,进入江阴、无锡、常熟、太仓、苏州,直到上海近郊虹桥机场。守卫虹桥机场的日军以为这里是上海近郊,毫无戒备。东进纵队的战士,摸进机场,俘虏了伪警察和办事人员,占领了机场,并烧毁机场上的4架飞机。
  第二天,上海租界里的《华美夜报》用大字报道了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的消息。
  在江南新四军直逼上海的同时,1939年春,江北部队的第4、5支队在罗炳辉的率领下,先后进入淮南路和津浦路间展开游击战争。
  在华南,广州失陷后,1938年11月,曾生在惠阳一带组织了第一支人民武装——惠宝人民抗日游击纵队。不久,又发展成为东江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在东至惠阳,西抵三水、新会,北迄从化,南濒大海的广大区域内,积极打击日军。在海南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留下来的红军游击队,在广州失陷后,也改编为“琼崖人民抗日游击独立纵队”。1939年2月,海南岛失陷后,队伍很快发展到5个大队、2000余人。
  1940年夏秋,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法西斯德国席卷整个欧洲,连续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英国受到威胁,无暇他顾。美国对德、日、意的侵略采取了观望和纵容的政策。德、意在欧洲的胜利,大大刺激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胃口,日本认为这是解决中国事变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日军在对敌后根据地的多次“扫荡”被粉碎后,对华北地区加紧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在西南迫使英法封闭了滇缅公路,切断了国际援助;扬言要“南取昆明,中攻重庆,北犯西安”,以军事讹诈威逼配合政治诱降,企图迫使国民政府屈服。在国内,蒋介石深受国际形势影响,对抗战前途更加悲观,积极酝酿对日妥协,共同反共。
  基于以上国际、国内形势,八路军总部决定组织一次交通大破袭战。8月8日,八路军总部发出了《战役行动命令》。
  8月20日20时,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共105个团,在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向华北地区的各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展开了总破袭战,又称“百团大战”。
  晋察冀军区在聂荣臻司令员率领下,以19个团组成左中右纵队,分别向正太铁路东段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8旅团各一部攻击。20日晚,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划破了夜空。各路突击部队,扑向日军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一处,响彻正太路全线。
  仅三天时间,晋察冀的武装部队就破坏了正太路东段的铁路,连续攻击娘子关、井陉、苇泽关、贾元、头泉等车站和据点,毙敌1000余人。
  八路军第129师的10个团另3个独立营的部队,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组成左、右翼破击队和总预备队,对正太路西段日军独立混成第4、9旅团各一部展开攻击。各破击部队经一昼夜的激战,攻克了芦家庄、和尚足、马首等车站。至8月25日,除少数据点外,正太路西段已基本为我军所控制。
 


11。相煎何太急(4)11。相煎何太急(4) 
  

  由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第120师及决死第2、4纵队,以22个团的兵力,于8月20日晚向同蒲铁路大同至阳曲段、汾离公路全线发动进攻。21日夜,第385旅强袭忻静公路的重要据点康家会,全歼守敌和增援日军近100余名。31日,第120师曾一度攻克五寨城,共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和忻静、汾离、太汾等公路。
  9月16日,八路军总部发出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命令。命令决定第二阶段作战的基本方针是:“继续破坏敌寇交通;克服深入我基本根据地内之据点。”
  晋察冀军区根据八路军总部命令,迅速将主力由正太铁路北调,执行涞灵作战任务。22日,杨成武将军率领1分区部队对涞源发起了攻击。与此同时,5分区第3团集中力量攻击东团堡。这里的守敌是由日军士官组成的井田部队,抵抗十分顽强,并不断施放毒气。我军勇猛冲击,激战到24日夜间,把村周围堡垒全部攻下。残敌退入村中,凭几间房屋死守,并继续施放毒气,组织反扑。参战的干部战士几度苦战,伤亡很大,不少同志中毒。25日黎明,部队又撤到村边。下午,我军再度发起猛攻,同日军展开白刃战。经反复冲杀,日军支持不住,遂将据点所存的武器、物资,粮食全部纵火焚烧,然后跳火自尽。
  10月7日至9日,我军又在灵丘、涞源一线,先后攻克了南坡头、抢风岭、青磁窑等据点。
  第129师以第386旅、决死队第1纵队和第385旅等部组成左、右翼队,于9月23日主动向榆辽线上的日军据点发动进攻。当晚,386旅攻入榆社城,日军退入文庙顽抗。25日,日军企图在飞机掩护下突围,但在386旅强攻下,400余名日军被全歼。
  120师奉命于9月14日向同蒲路沿线开进。23日,各部均已到达同蒲路北段沿线,开展对铁路的破击战。到27日,120师控制了朔县到原平间的几段铁路,同蒲路一度瘫痪。
  日军华北方面军遭到八路军连续两个阶段的沉重打击,深感威胁严重,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为了稳定局势,防止形势进一步恶化,日军调集数万兵力,从10月6日起对晋东南、晋察冀和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八路军经常连续作战,伤病员多,情况十分困难,但仍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战斗。大青山、晋西北、冀中、冀南地区,抗日军民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至12月5日,日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报复性“扫荡”被彻底粉碎,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遂告结束。
  整个破袭战,共进行了1824次战斗,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车站、桥梁、隧道260余处,缴获各种火炮53门、长短枪5600余支、轻重机枪200余挺以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质。
  百团大战的胜利,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到底的信心。同时,对国民党军队也起了一定的鼓舞作用。国民党第1战区长官卫立煌给朱德、彭德怀打电报说:“贵部发动百团大战,不惟予日寇致命之打击,且予友军以精神上之鼓舞。”阎锡山给朱德总司令的电报说:“查敌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给以当头痛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
  然而,就在我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奋战之时,国民党反动派也加紧了反共活动。
  1939年1月,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讨论如何“与共产党作积极斗争”。会后,蒋介石密令各省党政军高级长官:“必须严厉取缔或拒绝,断不可迁就退让,再事姑息。否则,适足以演成严重之局势。”
  1939年4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指使秦启荣部突然袭击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残杀八路军干部、战士达400余人,制造了血腥的“博山惨案”。6月,“曲线救国”的发明家张荫梧率5000人,袭击冀中深县驻守在刘家庄的吕正操纵队赵承金部,残杀八路军指战员400余人,造成骇人听闻的“深县惨案”。同月,国民党第27集团军派兵包围新四军湖南平江通讯处,残杀该处人员多人,造成“平江惨案”。11月,河南确山县国民党部队和特务,围攻确山竹沟镇新四军留守处,屠杀新四军伤病员及家属200余人,造成“确山惨案”。
  这一系列的惨案,是国民党大规模反共活动的前奏。接着国民党在1939年至1940年初,对八路军与山西新军(决死队)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11月下旬,山西军阀阎锡山密令第6集团军总司令陈长捷向晋西抗日决死第2纵队和八路军晋西独立支队驻地进攻。12月3日,阎军包围了政卫第209旅和八路军晋西支队,摧毁晋西各县抗日政权和抗日救国团体,杀伤后方伤病员100余人。这便是“十二月事变”。决死第2纵队、晋西独立支队从12月10日至15日,奋起反击,击溃阎军两个旅。
  尔后,阎锡山又令赵承绶部向晋西北地区的新军进攻。为了保卫晋西北根据地,1940年1月2日,八路军358旅及晋西新军发起反击,将赵承绶部压缩在临县县城附近。13日晚,赵承绶等弃城逃跑,八路军乘胜追歼,肃清了晋西北的阎军。
  在策动“十二月事变”的同时,阎锡山又命第8集团军总司令孙楚,于1939年12月向决死第3纵队进攻,致使共产党员、抗日干部被杀500余人。1940年1月底和2月初,八路军第358旅两个团及第386旅一个团,在榆次东南及榆社以北地区,主动出击,歼灭了阎军暂编第2旅和新编第2师大部,这才使阎锡山停止了进攻。
 


11。相煎何太急(5)11。相煎何太急(5) 
  

  1940年春,由河南北上反共的国民党朱怀冰部和由冀西元氏、赞皇、内丘地区南下的鹿钟麟部,在武安、涉县、磁县一带大肆摧残抗日组织,袭击八路军,与山西阎锡山遥相呼应。朱德、彭德怀曾分别与朱怀冰、鹿钟麟磋商团结抗战事宜,但始终无效,被迫还击。3月5日,八路军在平汉路东西两面向石友三、朱怀冰部发起反击。至8日,石友三部全线崩溃,余部逃到民权以东的陇海路边的鲁西地区;朱怀冰部主力2个师大部及反共游击武装1万余人被歼灭,朱怀冰及其残部2000余人仓皇南窜。
  经过一系列的反击战役,国民党被迫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反共活动,第一次反共高潮被八路军打退了。但是,蒋介石对八路军、新四军恨之入骨,处心积虑要加以消灭而后快。
  1940年10月19日,正当八路军在华北进行著名的“百团大战”之时,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副参谋总长的名义发出“皓电”,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限期一个月撤至黄河以北。要求把58万的八路军、新四军缩编为10万人,取消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为了顾全抗日的大局,表示愿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新四军军部,一个教导团、一个特务团和第1、2、3支队的各两个团,共9000余人,从泾县的云岭起程,向茂林前进。
  而这时,蒋介石围歼新四军皖南部队的军事部署正在悄悄进行。顾祝同根据蒋介石的密令,于1940年10月就将第32集团军总部由江西临川调至皖南宁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