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诗集-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里。历史古迹很名。
表示朕之同情,
兼表敬畏与爱心,
“特诏赐唯一宠女,
招该贼为当朝驸马,
并且敕封王位,
将来继承天下。
“唯是驸马住址,
此时尚未获悉,
用特诏谕大下,
惮圣恩得使闻知。
“时在基督降生之前
一千三百二十六年
一月三日。—一国王
拉姆勃赛尼特署签。”
拉姆勃赛尼特并未食言,
果然将该贼招为驸马,
待他驾崩之后,
盗贼继承了埃及的天下。
他像其他国王一样执政,
保护贤才和商业;
据称在他的治下,
盗窃之风大息。
白 象①
暹罗国王摩呵婆散陀
统治了半个印度帝国,
十二位国君,连莫卧儿大帝,
都要给他进贡献礼。
每年打鼓、吹号、执旗,
进贡的队伍向暹罗交驰;
几千头高峰的骆驼,
将贵重的土产运到暹罗。
他一看到满载的骆驼,
国王的心中暗自庆贺;
① 本诗是海涅的一篇游戏之作,赞美当时的尤物——伽列尔吉夫人。同时借暹罗国王宠爱白象的故事,作
为衬笔,以嘲笑世界上的国王。
表面上当然总是客气惋惜,
说宝库里已经没有空隙。
可是那宝库却是范围很广,
十分宽大而又富丽堂皇;
它那实际的侈靡豪华,
超过《天方夜谭》里的神话。
“因陀罗宫”是一座殿宇的名字,
里面供奉着一切神祇,
黄金的柱像,工细非凡,
上面还用各种宝石镶嵌。
供的神像约有三万多尊,
奇形怪状,煞是骇人,
半人半畜的怪兽,
伸出了千手千头。
还有一座“绛宫”更为特殊,
一千三百棵珊瑚树,
大如棕榈,怪状奇形,
枝蔓盘曲,宛如赤色森林。
地面全是最纯净的水晶,
辉映着珊瑚树的枝影。
翠羽斑斓的山雉,
在那儿徘徊举趾。
摩呵婆散陀的宠物猴崽,
头劲里系着一根丝带,
丝带上挂着一把钥匙,
那是开启所谓“寝宫”的钥匙。
寝官里有价值连城的宝石,
像豌豆样堆满一室:
其中还有些金刚钻,
大得像一只鸡蛋。
在装满珍珠的灰色袋上,
国王常常伸着四肢直躺;
猴崽就在国王身旁伴睡,
双双入寐,发出鼾声如雷。
可是国王的宝中之宝,
他的幸福,他心中之所好,
摩呵婆散陀的骄傲和欢畅,
却是他的一匹白象。
他令人筑好辉煌的象宫,
让这位贵宾居住其中:
象宫的屋顶用金叶铺成,
柱头上饰着莲花的花纹。
门口站着恃从三百名,
充当白象的仪仗卫兵,
又有一百名黑人太监,
鞠躬屈膝,侍奉无间。
给象鼻进食时用一只金斗,
里面盛满了美味珍馐;
它从银桶里畅饮佳酿,
那加了香料的葡萄酒浆。
它身上涂满龙涎香和玫瑰油,
还用花冠装饰着象头:
又用高价的克什米尔披肩,
给高贵的象足做盖毯。
给它的供养虽然幸福,
可是世界上谁也不会满足。
这位高贵的动物,不知何因,
竟得了沉重的忧郁病。
这白色的忧郁病患者,
在丰衣足食之中悒悒不快。
努力使它开心,努力使它欢笑,
可是最聪明的法子也归无效。
任凭印度舞伎为它跳舞唱歌,
也不能使它减轻忧愁;
任凭乐队来为它打鼓吹笛,
可是什么也不能使白象喜悦。
情况一天一天地恶化,
摩呵婆散陀心绪如麻;
他把最有本领的占星家,
传到他的殿前阶下。
他下令道:“星士,你若不能
说出我的象得的什么病症,
不能说出它的心为何忧愁,
那么我就要下令将你斩首。”
星士匍匐在地上三跪叩首,
最后现出庄重的表情开口:
“陛下,我要把真情奏知,
然后陛下可能随意行事。
“北国有一位绝代佳人①,
一位高个子、白皮肤的美人,
你的象当然是十分美丽,
可是却不能和美人并比。
“陛下的象要是和她相比,
只像一只白鼠。她的倩影令人想起
罗摩衍那②中巨妇毗摩③的神姿,
以及以弗所人的大业底米④。
“她那十分丰满的肢体,
形成多么美丽的仙姿!
两根迷人的白雪花石膏高柱,
优雅而骄傲地将它支住。
“这是阿摩神⑤的大殿堂,
这是爱情的大教堂;
她那无瑕无诈的心。
就是神龛内的一盏明灯。
“要描写她那洁白的皮肤,
诗人们枉自雕词琢句;
连戈蒂耶⑥也成为才尽的江郎,
① 指马利?伽列尔吉伯爵夫人(MarieKalergis;1823—874):是当时巴黎社交界有名的美人。最初嫁给伽
列尔吉伯爵,不久离婚,和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侍从武官莫哈诺夫将军结婚。她是一位身材高大、金发、
白皮肤的美人。海涅曾由白尔夫人介绍和她相识。
② 罗摩衍那(Ramajana):印度古代的史诗,共有九万二千行,叙述王子罗摩和他的妻子息妲(Sita)的冒险
故事。和摩呵婆罗多(Mahabharata)并称为印度二大史侍。
③ 毗摩(Bimha=Bhima=Bhimasena):一译布军,为摩呵婆罗多诗中般度族五王子之一。海涅此处所引的
巨妇毗摩,为毗登婆之误。毗登婆为摩呵婆罗多诗中的女巨人(不是罗摩衍那中的人物)。她因为爱上了
敌将毗摩,授计给他,使他得以打败她自己的巨人兄弟。
④ 以弗所(Ephesos)是小亚细亚西岸的古都。该地有大女神亚底米(Artemis)的神庙。称为世界第七奇观。
亚底米为希腊女猎神,相当干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参看《新约全书使徒行传》第十九章。
⑤ 阿摩(Amor):罗马爱神。海涅对伽列尔吉夫人的美丽曾经赞誉道:“Ce nestpasunefemme; c’st un
monument;c’st lacathedrale du dieu Amour。”(这不是一位妇人,这是一座大建筑物;这是爱神阿摩的大教
堂。)
啊,这白美人真个是‘冷若冰霜’⑦。
“喜马拉雅山顶的白雪①,
在她身旁变得灰黯失色;
百合若被她的玉手握住,
相形之下,要因嫉妒而雕枯。
“这位伟大的白美人的芳名,
叫做彼洋卡②伯爵夫人:
她在法国的巴黎居住,
这匹象恋着那位美妇。
“由一种神异的亲和力,
它在梦中和她相识,
而这种崇高的理想,
在梦中迷惑住它的心房。
“从那时起它因渴恋而颓丧,
从前它本是快乐而健康,
现在却变成了四足的维特③,
对北国的绿蒂梦想难释。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神交!
它未识芳容,却恋慕难熬。
它常在月光下徘徊暴跳,
叹道:如果我是一只小鸟④。
“它只是身在逞罗,它的心却经常
在法国的彼洋卡身上;
这种肉体和灵魂的离分,
使它咽喉焦渴,脾胃受损。
“美味的烧肉使它生厌,
它只喜爱峨相①和蒸面;
它已有咳嗽,它日渐消瘦,
⑥ 戈蒂耶(Theophile Cautier,1811—872):法国诗人。曾作诗称颂伽列尔吉夫人之美,诗名为《白大调
交响乐》(Symohonie enblanc majeur)。参看拙译《法国名诗人抒情诗进》。
⑦ 冷若冰霜:原为法文implacable,戈蒂耶诗中所用的形容词。原义为“无情的”。
① 雨果曾盛赞伽列尔吉的白皮肤为白雪圣母(NotreDamedeneige),海涅此句,由雨果诗句的暗示而来。
② 彼洋卡(bianca):意大利语白色之意。
③ 维特和绿蒂是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主人公。
④ 德国一首民歌中的首句。
① 峨相(Ossian):三世纪时苏格兰的凯尔特行吟诗人。一七六○年苏格兰诗人麦克斐孙(JamesMacpherson;
l736—796)托名写峨相之歌出版。后来被译成德文,颇为轰动一时。歌德在《少年维持的烦恼》中曾泽
出数歌。
恋慕之心已为它早掘墓丘。
“你若要救它,避免发生意外,
要把它交还哺乳动物世界,
陛下啊,请把这多病的贵宾,
立刻送往巴黎——法国的帝京。
“要是它在那里欣然满足,
看到美人的庐山真面目,
看到它梦境中的真人眉宇,
那么它的忧郁病就会霍然告愈。
“在那儿有美人的秋波,
可以消散它灵魂的沉疴;
盘踞在这里的最后阴影,
可由她的微笑而化为无形;
“她的声音,像一曲魔歌,
可以消除它心中的隐忧。
“已将再竖起耳壳,喜不自胜,
它将感到青春复返,如获重生。
“在塞纳河畔,在京城巴黎,
生活是多么可爱而美丽!
你的白象到了那边,
会变得多么文明而恣意流连!
“陛下,可有一件最为要紧,
你要给它多准备旅行资金,
并且给它随带信用付款单一纸,
以便面呈拉斐德路的罗特希德①兄弟。
“支款单上要写出百万杜卡登②;——
那么罗特希德男爵先生,
就会对它下这样的断语:
象是一位可靠的主顾!”
星士的话就说到这里,
他又匍匐在地、叩首三次。
国王大加赏赐,将他释放,
① 罗特希德(Maier AmschelRothschild,1743—812):德国的银行家。他的儿子们在维也纳,巴黎、伦敦、
那不勒斯各地都设有分行。海涅因为他的叔父所罗门的关系,和他们有一点远亲。拉斐德路是巴黎的一条
路名。
② 金币名。一二四八年铸于威尼斯。
自己却伸着懒腰,沉思默想。
他在那儿左思右想;
国王的心里苦闷难当。
他的猴子坐到他的身旁,
最后两位一同进入睡乡。
他怎样决定,我要以后奉告;
印度邮船的信件没有来到。
我们最近所收到的信件,
那是经由苏伊士而来的邮件。
薛尔姆?封?贝尔根①
在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的宫里,
有一次举行化装跳舞;
那里烛火辉煌,那里乐声喧阗,
那里跳着各种装扮的人物。
美丽的公爵夫人也在跳舞,
她常常高声大笑;
她的舞伴是一位瘦瘦的倜傥少年,
舞步轻捷而且很有礼貌。
他戴着一副黑绒的假面,
露出一只眼睛,欣然张望,
就像是一柄雪亮的短刀,
从刀鞘里拔出一半模样。
谢肉节①的一群狂欢男女,
看到他们跳过,都喝采欢呼。
德利凯斯和马莉采比尔②
吵吵嚷嚷地向他们招呼。
① 本诗作于一八四五年。取树于莱茵传说。贝尔根是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附近的地名。薛尔姆?封?贝尔根
一族,在十二世纪时确有其人,其最后一代死于一八四四年。据法兰克福市政府所藏古代文书,从前有一
位戴着化装面具的刽子手,当他支现和他跳舞的对象是一位王妃时,立即机智地向国王请求列为骑士,得
到国王的允许,遂得厕身骑士之列。海涅本诗大概是根据西姆罗克(K。J。Simrock;1802—876)的民歌改写。
他把地址移到自己的故乡杜塞尔多夫,同时将刽子手的机智撇开,而把重点放在公爵的当机立断的处置上。
主题思想在于嘲笑像刽子手之流的这种一步登天的贵族。和本集第一篇以盗徒继登王位的题材而嘲笑世间
君王的处理手腕,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① 天主教徒在四句封斋节前夜常举行化装跳舞以资狂欢,世称谢肉节,亦译作嘉年华会,或狂欢节。
② 德利凯斯(Drickes<Hendrick=Heinrich)和马莉采比尔(Marizzebill<MariaSibylla)是表示科隆俗人的
两个丑角,在莱茵河地方的谢肉节化装游行中常被扮饰。
喇叭发出嘹亮的叫声,
滑稽的低音喇叭呜呜不已,
一直到舞会告终,
音乐声才哑然停止。
“尊贵的夫人,少陪少陪,
我可得回家去了——”
公爵夫人笑道:“我不让你去,
我还没有看清你的面貌。”
“尊贵的夫人,少陪少陪,
看到我的脸会使人吃惊——”
公爵夫人笑道:“我不怕,
我要把你的面貌看清。”
“尊贵的夫人,少陪少陪,
我隶属死神和阴曹——”
公爵夫人笑道:“我不让你去,
我很想看一看你的面貌。”
尽管他用可怕的言词拒绝,
总不能把那妇人说服:
到最后她竟不顾一切,
扯下他脸上的面具。
“他是贝尔根的刽子手!”
大厅里的人群惊惧大叫,
骇然闪避——那位公爵夫人
投入到她丈夫的怀抱。
公爵非常聪明,他当场
洗雪了他夫人的羞耻。
他拔出雪亮的宝剑说道:
“在我前面跪下,汉子!
“我这宝剑一挥,现在就使你
成为骑士和尊贵的人,
因为你是一个刽子手,将来
就叫你薛尔姆?封?贝尔根①先生。”
刽子手就这样变成一个贵族,
成为薛尔姆?封?贝尔根的祖先。
① 薛尔姆(Schelm)意为”无赖”,古义为刽子手(Henker)或剥兽皮人(Abdecker)。德国人只有贵族才
在姓氏前加上“封”(von)字。
光荣的一族!从前在莱茵河畔蕃衍,
现在已经在石棺之中长眠。
瓦尔基丽①
尘世纷争。可是在上界
有三位瓦尔基丽,
骑着云马横空驰骋、
发出甲盾般铿锵的歌声:
“君候交恶,国民争战,
每个人都要获得威权;
至善是君临统治,
至德是勇武刚毅。
“哈哈!任何据傲的钢盔,
都不能在死神面前防卫;
英雄的性命牺牲,
邪恶的奸徒获胜。
“月桂冠,凯旋门!
明天他要胜利入城,
他战胜了优势的敌人,
获得了土地和子民。
“议员和市长一同出迎,
欢迎胜利者光临,
同时将钥匙献呈,
队伍走进了城门。
“哈哈!城墙传出轰隆的声响,
号角和喇叭吹得响亮,
钟声充满了宇内,
小民们齐呼:万岁!
“阳台上有许多美人
站立着含笑相迎,
将花冠向胜利者抛赠。
他向她们从容致敬。”
海斯丁斯战场①
① 瓦尔基丽(Walkiure):北欧神话中奥丁((Odin)神的侍女,一译女武神。奉今在战场上空,用枪指示
当死的战士,将战死者的灵魂导入瓦尔哈拉或英灵殿(Walhalla)年享祀。
瓦尔沙姆②修道院院长
听到英王哈罗尔德③
在海斯丁斯不幸战死的消息,
不由得深深地叹息。
他派了阿斯哥德和艾尔利克
两个修士作为使者
要他们到海斯丁斯的死者之中
找寻哈罗尔德的尸骸。
他们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
又垂头丧气地回到院里:
“神父,世界真使我们伤心,
我们已经被幸福遗弃。
“善良的人丧了生命,
可恶的私生子①获得胜利。
武装的强盗瓜分国土,
把自由的人民变成奴隶。
“诺曼底最微贱的瘪三
在下列颠岛上做了领主;
我看到一个贝叶②的裁缝,
足佩金马刺策马驰驱。
“现在做撒克逊人的真倒霉!
在天国里的撒克逊圣人们,
你们也难逃这种耻辱,
请你们要各自留神。
“现在我们才弄懂天意,
今年曾有一颗大彗星,
拖着一只火把的扫帚,
在夜空里大放红光飞行。
“这颗凶星的不祥征兆
已经在海斯丁斯应验,
① 海斯丁斯(Hastings):伦敦东南海滨都市。
② 瓦尔沙姆(Waltham):艾塞克斯伯爵(EarlsofEssex)领地的都 市。哈罗尔德二世的葬地。
③ 哈罗尔德二世(HaroldII,1022—066):英国国王。一○六六年 和诺曼底公征服者威廉的军队,战于
海斯丁斯,大败,国王及其禁 卫兵卒全体战死于森拉克(Senlac)丘上。
① 诺曼底公威廉是罗培第二的私生子。
② 贝叶(Bayeux):法国诺曼底半岛上的都市。该地以刺绣闻名。在该市博物馆中保存有绣着诺曼底公征
服者威廉征服英国图的壁毯,为十一世纪末的作品,称为贝叶壁毯(TapisseriedeBayeux)。
我们去过海斯丁斯战场,
在死尸堆中找了多遍。
“我们在那里找来找去,
一切的希望都告消失——
我们竟是没有找到
先生哈罗尔德的尸体。”
阿斯哥德和艾尔利克说罢,
修道院长搓着双手,不胜悲悼,
他沉湎于沉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