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对你,或是对他负责出售的货物,他都毫无兴趣。然而就是这么个冷漠无情的店员,可能当初也是怀着希望和热情开始他的职业的。但年复一年枯燥乏味的苦差使他无法忍受,新奇感也被磨掉了,只在工作之余,他才能找到一点欢乐。他成了一个傀儡,变得无能,他看到那些工作热情比他高的年轻店员晋了级,超过了他,他感到愠怒。他已走到最后一站,他不再有用了。
各行各业都有许许多多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走下坡路,意志消沉。我见得太多了,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机械地工作必然导致失败。
《智慧书》第二部分自我介绍
何旭译 自我介绍
人的一生,最妙不可言的就是:灵魂仍然翱翔在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我就是这样一个忽视时间与距离,仍然记住这些地方的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梦幻,我也不会让它随白云飘向远方。正是对于昔日的怀念,唤起了我的永恒记忆。但是,假如让我在悲伤和欢乐之间作抉择,我不愿用自己心灵的悲伤去换取全世界的欢乐。
让我用帷幕挡住过去,讲一讲我目前及今后的事情给你听吧。我知道,你喜欢听一个你所喜欢的男孩说的事情。听着,我给你讲述纪伯伦故事的第一章:我体质很差,却很健康,因为我从来不去想它,也没时间想它。我喜欢抽烟,也喜欢喝咖啡。如果你现在来看我,一进房门,你就会发现我隐身在浓浓的烟雾里,烟雾里混合着亚满尼特咖啡的香味。
我嗜工作如命,绝不能容忍不干活让时间白白流逝,哪怕是一秒钟。一旦我发现自己变得迟钝或者懈于思考,那日子真比奎宁还苦涩,我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写作和绘画之中,我在这两种艺术中享受到的乐趣超乎一切娱乐之上。我感觉得出来,体内情感的火焰想借墨水和钢笔表达出来。但我不能确信,阿拉伯世界是否还会像三年前一样友好地对待我。我不喜欢人为的法律,又蔑视我们祖先留下的传统。仇恨源自那神圣而崇高的仁慈的爱,这种仁慈是尘世一切法律的源泉,因为仁慈是上帝在人身上的影子。我知道,我赖于写作的原则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心灵的呼声,因为精神的独立倾向之于生活,就像我们的心灵之于肉体,是独立的……我这些说法是会被阿拉伯世界接受呢,抑或会像影子一样渐渐隐去,最后消失?
纪伯伦能使人们的眼睛从脑袋和荆棘转向光明和真理吗?或是纪伯伦像其他庸人一样从这个世界走向天国,而不留下任何表明他存在过的东西呢?我不得而知。可我觉得心灵深处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躁动,一直想迸发出来,并且总有一天它会在上帝的帮助下迸发的。
《智慧书》第二部分永远的华盛顿
陈然译 永远的华盛顿
美国历史上,华盛顿及其伙伴们属于为美联邦开创了诸多伟大先例和精神路标的人。
新生国家的政治雏形,往往最早反映在“国父”的信仰和人文理念中。按一般的民族解放惯例,开国元首应由最具负责精神、贡献最大的人来担任,惟有威望最高的人,才匹配这种职位。此人,无疑是乔治·华盛顿了。
那么,建国之初,这位叱咤马背的将军,该如何面对唾手可得的最高权力和民众拥戴呢?这些战功赫赫、九死一生的将士,该被怎样安置?胜利后的美国,当务之急是和平建设,而非斗争搏杀,并不需要维持庞大的武备。怎么办?如何使军队转化为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而不沾带内政色彩的安全力量,这是能否避免恶性政治与专制悲剧的最大环节。
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华盛顿显得异常平静,他知道,他们该回家了!但其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愧疚:这支刚刚挽救了国家的队伍,尚未得到任何应有的犒劳,而此时的财政一片空白,军饷都发不出,更不用说安置费、退休金了。如今还要让他们回家,这是多么残酷和难以启齿啊。
华盛顿做到了。他能够做的,就是以个人在八年浴血中积攒起来的全部威望和信誉,去申请大家的一份谅解。那一天,他步履沉重地走上检阅台。他终于艰难地说:“国家希望你们能回家去。国家没有恶意,但国家没有钱……你们曾是英勇的战士,从今天开始,你们要学做一名好公民……”于是,一个先进的理念,就这样平静地兑现了。
而华盛顿本人也决意和自己的士兵一样,开始“学做一个好公民”。“现在,我已完成了战争所赋予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所有的公职。”
个人、权力、军队、政府、国家……这些在政治金字塔周围始终萦缠不清的问题,就是这样,被华盛顿大胆而优美的新思维杠杆给予了澄清。
这是为了让后人永远牢记一条常识:一切权力,来自上帝和人民;武器的纯洁性,在于它只能用来保卫国家和公民幸福;军队,从来就不是个人或集团财产,作为公民社会的一部分,只能献身国防,而不可用于内政;领袖本人,须首先是合格公民,须随时听从国家召唤,其权力,亦将随着阶段任务的完成而及时终止。绝对的权力,是一种腐蚀;停滞的权力,也将停滞一个社会的进步。在特定条件下,权力者爱护这个国家最好的方式,便是在适当的时候交出权力。
人类历史上,大人物的名字比比皆是,可真正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却凤毛麟角。作为生命个体,华盛顿的清白、诚实、英明,为后人永远铭记。
《智慧书》第二部分尽善尽美和精益求精(1)
陈然译 尽善尽美和精益求精
有无数人因为自幼养成了轻视与疏忽的工作习惯,对工作抱持一种“马马虎虎”、苟且敷衍的态度,以致终身处于一种弱者的地位,不能抬头向上。
在某大公司里,悬挂着一句格言,令人感触很深。那句格言是:“在这里,一切只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它真值得作为我们每个人的终身格言!假使每个人都能采用这一格言,实践这一格言,不论在做什么事时,都能做到尽至善之努力,以求至美之结果,那么人类的福祉真不知要增进多少啊!
做事苟且偷安,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使人的品格大打折扣,就会在对待所有事情时都不忠实。凡是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同时也是轻视自己品格的人。从事那种苟且而不可靠的工作,就代表了他马虎而不可靠的人格。每每经过你的手而做出一件苟且而劣质的工作,都足以损害你的效率、你的办事能力及你的人格。苟且而劣质的工作,对你的自尊心与最高理想是一种污辱,它是拖累你停滞不前的仇敌。
事无大小。每做一事,你都要竭尽心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人士的一种标记。凡是出人头地的成功者,他们做事时绝不肯自安于“还可以”或“差不多”,而必求尽善尽美。为人类创立新标准、新理想而撑着进步旗帜的也就是这一类人!在他们的天性中,有着对尽善尽美的不懈追求!
有人说:“无知与轻忽所造成的祸害不相上下。”有许多人的失败,就出在“轻忽”这一点上。他们所做的工作,从来就没有绝对可靠与绝对正确过;他们的工作,总需要经过他人的审查与校正。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升到优异的位置。
办事“彻底”的精神,是一切成功人士的特征。成功的人们之所以取得成功,伟人们之所以如此伟大,就在于他们做事时能准确详细,具有明察秋毫的精神。许多青年人的毛病就在于“不彻底”。他们对工作、事业不想求得尽善尽美,却又想得到最好的结果,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狄更斯非到准备充分的程度,他是不肯在公众面前朗读他的作品的。在还未当众宣读以前,他每天都要把那篇文字诵习一遍,就这样要经过六个月之久。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有时费了数星期的工夫,也只能写成一页的稿纸,就是依靠这种精神,使他的声誉远非近代一般时髦作家所能企及。
许多人对于自己职务、工作的苟且与敷衍,总是以时间不够来开脱,这是不对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足以让我们把事情好好做成。假使我们做事都能有求尽善尽美的习惯,那我们的生命一定能变得更完美、更快乐,天下过美满生活的人必将大大超过生活残缺的人。
到达最高处!攀登最高峰!我们从事任何事业,做任何工作,都应抱这样的态度。
在宾夕法尼亚的山村里,曾有一位出生卑微的马夫,他后来竟成为美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他那惊人的魄力、独到的思想为世人所钦佩。他就是查理·斯瓦布先生。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你要学斯瓦布先生,请记住他的成功秘诀:他每得到一个位置时,从不把月薪的多少放在心里,他最注意的是把新的位置和过去的比较一番,看看是否有更大的前途。
当他还在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厂里做工时,曾自言自语地说:“总有一天我要做到本厂的经理,我一定要做出成绩来给老板看,使他自动来提升我。我不去计较薪水,尽管拼命工作;我要使我的工作价值,远超乎我的薪水之上。”他既然打定了主意,便抱着乐观的态度,欢欣愉快地努力工作。当时恐怕任何人也料不到他会有今日的成就!
斯瓦布先生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非常贫苦,他只受过短时间的学校教育。从15岁起,就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村里赶马车了。过了两年,他才谋得另外一个工作,每周只有2。5美元的报酬。可是他仍无时不在留心寻找机会。果然,不久又来了一个机会,他应聘卡内基钢铁公司的一个工厂,日薪1美元。做了没多久,他就升任技师,接着升任总工程师。到了25岁时,他就当上了那家房屋建筑公司的经理。又过了五年,他便兼任起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到了39岁,他一跃升为全美钢铁公司的总经理。现在他是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总经理了。
斯瓦布每次获得一个位置时,总以同事中最优秀者作为目标。他从未像一般人那样离开现实,想入非非。那些人常常不愿使自己受规则的约束,常常对公司的待遇感到不满,甚至情愿彷徨街头等待机会来找他。斯瓦布深知一个人只要有决心,肯努力,不畏艰难,他一定可以成为成功的人。他的一生就像是一篇情节曲折的童话,我们从他一生的成功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他做任何事情总是十分乐观和愉快,同时要求自己做得精益求精。因此有些事情非请他来处理不可。他做事总是按部就班,从不妄想一跃成功,所以他的升迁都是势所必然的。
《智慧书》第二部分尽善尽美和精益求精(2)
许多青年人不能进步,往往都坏在一个很小的毛病上。任何事情,一经过他的手,别人就总得再花时间去复核一次,他做事情永远是错误多端,粗疏拙劣。有些会计人员,算起账来错误连篇,写出来的账目,满纸涂改,所以只好永远拿那么一点微薄的薪水,勉强度日,永无进大银行、大公司的希望。
他们也许在其他方面有很多优点,但因为有了这个小小的瑕疵,他们便与应有的成功机会失之交臂。他们不知道,一个做事马马虎虎、粗俗糊涂的人,性格也就很容易同化。他们不知道,做事的习惯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前途,并且更易影响他们的性格发展。
不管是谁,都不会信任一个做起事来拖拖拉拉的人,因为他们在精神与工作上含糊粗拙,一点也靠不住,只要一看见他那粗拙的成绩,就会想到他的为人。
小说家艾略特在他的《初春》中描写过这样一个失败者,此人名叫维西,他本来是一个出名的丝织品经营商,只因后来听了他舅舅的话,使用一种廉价的染料,以致产品质量拙劣易破,生意也就跟着一落千丈了。相反,有一个名叫皮特的人,却因做事忠诚认真,所以生意蒸蒸日上。
一个能够享有盛名、迅速成功的人,做起任何事情来一定十分清楚敏捷,处处得心应手;一个为人含糊不爽的人,做起事来,一定也是含糊不清。天下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十分完善不可,不然你就一定会被人淘汰。那些做起事来虎头蛇尾的人,任何人都不会对他产生信任。他开出去的借据没人愿意接受,他替人管理金钱,也没有人敢相信他,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不会受人欢迎。
一个做起事来拖拖拉拉、无精打采的人,他的品行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逐渐堕落。他的良心也将逐渐消失。
我们只要稍微留意那些失业者的品格,就可以知道他们大半是那些做事拖拉不爽的人。一个人,当他有工作可做时,只要处处一丝不苟,力求完善,没有其他过分的恶习,绝对不会因失业而弄得走投无路。
我真诚地希望人们牢记这几句话:事情不分大小,都应使出全部精力,做得完美无缺,否则还不如不做。一个人如能从小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他的生活一定会过得满足愉快,无牵无绊。
要想过上一种美满愉快的生活,只须做事精益求精,力求完善。当一个人把事情处理得顺顺当当、无牵无挂时,他心里的愉快真非笔墨所能形容。那些做事草率疏忽、错误多端的人,不但对不起事情,并且对不起自己!
这里我谨以一句金言奉赠各位:“竭力养成爱美的习惯!”如果你接受这一帖兴奋剂,你的胸怀一定会开阔不少,你的品格一定将受到极大的感化。世上再没有其他好办法能使你在精神、才能上获得这样大的益处。
有许多人往往不肯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只用“足够了”、“差不多了”来搪塞了事。结果因为他们没有把根基打牢,所以不多时,便像一所不稳定的房屋一样倒塌了。
失败最有效的诀窍,就是从小养成不整洁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都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做事精益求精,不但可以使你的精神愉快、身强体健,并且可以使你的才能迅速进步,学识日渐充实,而逐步可以胜任其他更重大的工作。所以奉劝初入社会、希望成功的人们都要熟记四个字:“尽善尽美”,它是你一生成败的最大关键。
司特莱底·瓦留斯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制造家,他制作一把小提琴,往往要经过不少岁月。但是你可不要以为他太痴了,他所制造的成品现在已成稀有宝贵的珍物,每件能值万金。可知世上任何宝贵的东西,你如果不付出全部精力、不畏千辛万苦地去做是不能成功的。
做事尽善尽美,不但能够使你迅速进步,并且还将大大地影响你的性格、品行和自尊心。任何人如果要瞧得起自己,就非得秉持这种精神去做事不可。
快些下决心吧,不要管别人做得怎么样,事情一到了你的手里,就非将它做得完美无缺不可。你一生的希望都在这个上面,千万不要再让那些偷闲、取巧、拖拉、不整洁的坏习惯来阻碍你了!
陈然译
我的生活
我远比大多数人幸运,因为我从童年起就能靠工作谋得优裕的生活,我所做的恰恰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就算不给我报酬,我照样会干,而且还很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