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智慧书 >

第27章

智慧书-第27章

小说: 智慧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共患难的爱人,何曾尝到过爱情真正的滋味?    
    


《智慧书》第六部分爱情的痛

    许欣译 爱情的痛    
    在恋爱时,被拒绝是痛苦的。对恋人冷淡,甚至以使对方痛苦为乐是残忍的。然而这都是恋爱中常见的事。自古迄今,因恋爱冲动未得到满足,脚上像拖着沉重的铁链,在人生旅途上踽踽独行,在寂寞的森林中长吁短叹。恋爱中的爱与憎常常是并存着的,这不能不说是很滑稽的现象,爱与憎是完全相反的两个对立面,它们同时存在于恋爱这一行为的统一体之中,爱中有憎,而憎中又有爱。因为在恋爱中,人已被一种本能的冲动所支配,既不理会一些道理,又无视周围的事物,只知道追求自己的爱,并沉浸于爱情的迷惘中。它是恋爱激情的基础,以迷妄为基础的激情,使人误以为本来只对种族有价值的事情有利于个人,但这种幻想在种族目的达成之后,随即消失无踪。回顾以往才觉悟,费了偌大力气,经过长期努力的代价,除了性的满足外,竟无任何收获!    
    个体并不比以前幸福,人们对此不免感到惊愕,并且觉悟到了原来是受了一种种族意志的欺骗。男人成为现实的俘虏,女人则成为幻想的主人。为种族而进行,并受种族意志所支配的恋爱,是求生意志的表现,是人自身具有的本能情欲的具体形式。在这一观念支配下的关系只能是低级的婚姻关系,绝不是真正的爱,当然也谈不上激情,甚至会产生“憎”。爱与憎是矛盾的统一,爱多于憎还能维持现状,憎多于爱就一定会分手。    
    人世间由爱成婚的事固然不少,因婚而憎的例子也层出不穷。男女之间不恨不爱是几乎没有的,爱情是没有中庸之道的,互相怨恨与憎恶是一枝引而不发的箭,让人在痛苦中煎熬,在忍受中苟活。无能力占有的仍想占有,有能力享受的又无机会,既不能离异,又不能天天吵架,只好含着眼泪微笑,带着笑容悲哀,有时也谈不上两句言不由衷的话,勉强维持现状,各怀心事。这种结果已经失去爱情的初衷,这是由于男人的无知与无能、女人的怯懦与虚荣。    
    


《智慧书》第六部分爱与被爱

    许欣译 爱与被爱    
    爱情是一种精神的产物,它靠精神来培育,靠精神来生长;也只有精神,才能使它消失;只有精神,才能使爱情永远焕发着活力。一旦爱情的这一基础动摇了,爱情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因此如果婚姻双方彼此没有感情,就不必像从前那样,由于经济和礼教上的原因,勉强维持貌合神离的虚伪关系。庸俗的商业主义使男女关系遭遇毒化,使婚姻往往带有某种买卖的性质,致使感情置于次要的地位。所谓的感情不和,甚至不能成为要求离婚的理由。婚姻应当是两性感情本能而自发的融合,它理当充满幸福,同时掺杂某种类似敬畏的感觉。敬畏的不是金钱,而是对方的人格、才华与品行。在私有财产的气氛中,婚姻似乎难以建立在任何更高层次的理想上。    
    对于一个未婚男子来说,他所关注的对象,首先应当是品格可敬的女子。哪怕她所拥有的诸多长处,绝不包括财产这一范畴。若对方有美好的心灵、坚定的原则和温柔的性情,那就足以弥补缺少财富这种不足。我们深知给丈夫带来财富的妻子,往往也带来自命不凡的姿态,并且力争属于她的所谓财产与权利,这些都不利于婚后生活的幸福。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必须考虑到,当两个清贫的人结婚时,就应该具有道德上的勇气和体力上的勤勉。他们要有蔑视仰人鼻息的精神、忍受贫困的耐心以及为谋生而辛勤劳动的能力。如果具备这些品质,上帝会赐福给他们,并使这对以心相许的人一生幸福。靠诚实的劳动挣得的面包,比不劳而获的面包更为香甜;而相亲相爱和家庭和睦,更是无价之宝。    
    一言以蔽之,爱情的真谛可以理解为如下过程:首先是爱上一个人;其次是被另一个人所爱;再次,至关重要的是,祈求上天让二者同时发生。总之,爱情这种微妙的东西需要充分的信任、充分的自由。它蕴藏着成长的力量,它需要的是空气和阳光。爱情不是一堵墙,可以在它上面叠上一块块沉重的砖头。爱情是有生命的,它有着往外伸展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在婚姻生活的黎明时分,爱恋的感情带着玫瑰的色彩和沉醉的姿态涌上来,以它那绚丽的金光照耀着心灵的天庭。但转眼间就卷起一阵飓风,大地都给吹得颤抖起来,爱恋的金色帷幕消失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人生的现实。后来则是安然闲适的黄昏,凉爽而又宁静,夫妻双方就像困倦的旅人一样,互相诉说着婚姻旅程中的种种际遇,仿佛已经爬到一个高山的峰顶,下面喧嚷而嘈杂的人声已不会传到他们的耳内了。    
    


《智慧书》第六部分“爱”的真谛

    徐淼译 “爱”的真谛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纷纷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    
    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    
    “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    
    “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    
    “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帮帮我吧!”    
    “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了这漂亮的小船。”    
    “悲哀”过来了,“爱”向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    
    “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待一会儿!”“悲哀”答道。    
    “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吧!爱,我带你走。”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    
    “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    
    “帮助我的那个人是谁?”    
    “他是时间。”“知识”答道。    
    “时间?”爱问道,“为什么他要帮我?”    
    “知识”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    
    “爱”需要时间来进行检验;说出一句“我爱你”花费的只是瞬间,但它承载的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奉献。    
    


《智慧书》第六部分寻找平衡

    徐淼译 寻找平衡    
    少数人乐于试验,多数人墨守成规。大部分人会拒绝抛弃正统的婚姻观念或熟悉的家庭形式。    
    正统形式的先决条件是两个年轻人彼此“看上了”,进而结合。两人彼此还必须满足对方某种心理上的需要,各自的个性将在婚后时间里得到发展,彼此多多少少能继续满足相互的要求,而且假定这个过程还会持续下去,也就是所谓的“至死方休”。    
    以上这种想法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文化里。假如婚姻不是像过去那样为了爱情,而是为了其他目的就不高尚了。爱情已从家庭生活的一个方面变成首要因素了。对许多人来说,通过家庭生活追求爱情竟成了生活的惟一目的。    
    可是爱情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发展的观点之上的。爱情被视为相互需要的美丽蛛网,缠绵交织,满足所爱者的要求,产生温暖、柔情、忠诚。觉得自己不幸福的丈夫常常会抱怨妻子在社交、教育和知识方面的落后。美满婚姻的伴侣应该是齐头并进的。    
    这种“平行发展”的爱情理论得到婚姻顾问、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赞许。对家庭问题有研究的社会学家尼尔逊·富蒂就说:“夫妻关系的好坏取决于‘他们在不同而又可以相互比较的发展阶段彼此配合的程度’。”    
    不过,如果说爱情是共同进步的产物,而我们又以双方平行发展的实际程度来衡量婚姻是否美满,那么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就不免是强烈而不祥的了。    
    即使在相对停滞的社会里,阻碍夫妻平衡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是层出不穷的。何况当今社会的变革速度这样快,成功的机会肯定更会直线下降。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许多事情反复经历着变化,人们在各类经济和社会等级中浮沉升迁,家庭一再与社会离散,个人与原来的宗教以及传统价值观念越隔越远等等,如果两个人能以近似的速度齐头并进也就是奇迹了。    
    


《智慧书》第六部分家的感觉

    徐淼译 家的感觉    
    为了有一个家而结婚的人总是大声抱怨说没有人盼望他回来,也没有人欢迎他等等。这足以清楚地表明,在他谈到家庭时,并没有把自己包括在内。感谢上帝,我不须外出,不论是否记得我有一个家。当我十分孤独地在我的工作间里时,这一感觉常常控制着我。当工作室玻璃门前的门帘被拉开时,我在玻璃门上看到一张欢乐的脸,门帘又落下了,传来轻轻的敲门声,随即伸进一个头来,接着她站到了我的身边,但随即又消失了,这种感觉一直控制着我,就像过去在大学时一样。这时我会点上灯,悄悄地溜进她的房间,看看她是否真的睡着了。当然事实上这一感觉经常是当我回家时控制我。当我按响门铃时(她知道我通常回家的时间,也知道我通常按铃的方式)我就能听到她和孩子们的喧嚷声,她像戏班的头,她是如此充满孩子气,以至于在心境方面可与儿童相匹敌,每当这时我都感到我有一个家。如果这时我显得很严肃,你想嬉笑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她不会郁郁不乐,也不会感到沮丧,但在她身上会有这样一种力量,它并不难对付,但很柔韧,像可以断石的利剑一样,然而又可以缠在腰上。如果她看到我在生气,她会非常宽容,然而在这种宽容中具有着怎样的优势呀。    
    对于这件事我还能对你说些什么呢,我只对你说这样一句对你很适合的话,你自己也常这么说,即你是一个“陌生人和流浪者”。不知世事深浅,也没有无法以语言表达的预感的年轻人,很容易让自己被这样的旋风所席卷;他们可能会受到你的言论的影响,如同受清新的微风影响一样,风诱惑他们奔向你指给他们的无边的海洋;你自己会为此而感到无法控制的陶醉,它像海洋一样隐藏着海底的每样东西。你早已是这片水域的一个有经验的航海者,你会不知道这海上的灾难和不幸吗?其实在这海上,一个人只能靠自己。    
    


《智慧书》第六部分爱的港湾

    徐淼译 爱的港湾    
    “回家,多好啊!”这是英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临终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当年,威廉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的欧洲之旅。所到之处,“欢迎伟大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的欢呼此起彼伏。可是再了不起的荣誉,也替代不了家。他太想家了。当三年后终于乘上回英国的轮船时,他已是疲惫不堪了。就在轮船快要接近终点时,他一下子瘫倒在坐椅中,瘫倒在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梦想中,从此就再也没有起来。他终于把自己领到接近家的地方了,终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了。    
    家,这个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谁又不魂牵梦绕呢?隔着一道门却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它们家里的世界和街上的世界——像两个星球似的,显而易见地互相分隔了。在家里,可以不当着外人吃饭,安安静静地品味生活;在家里,可以充分享有难得的安全感;在家里,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而外界却不是这样。与温暖而美好的家庭相比,那仿佛是一个动荡不安、尔虞我诈的世界。    
    一个男人病危,他让医院通知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情人,一个是他的妻子。两个女人,一前一后进了房间。    
    见到情人,男人的眼睛为之一亮。他慢慢地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个本子,然后从里面摸出一片树叶标本。他说:“你还记得吗?我们相识在一棵丁香树下,这片丁香叶正好落在你的秀发上,我一直珍藏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    
    说完,他看到了紧跟情人后面而来的妻子。看上去,妻子既焦急又憔悴。他本以为妻子是不会来的,眼里涌出几滴泪水,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几分钟后,他缓缓地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钱包。他对妻子说:“让你受苦了,这是我积攒的全部积蓄,还有股权证、房产证,留给你和儿子,好好生活,我要走了……”    
    站在一边的情人听后,气得扔下那片丁香叶,像树叶一样飞走了。而妻子却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让他在温暖的怀抱中慢慢地合上了双眼。    
    没有一个女人,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完整的家庭。人类首先创造了“女人”二字,其后才创造了“家庭”一词。因此,“妻子”的含义无可替代。妻子对于丈夫来说,意味着温暖、柔情、抚慰、欢乐、幸福。而且只有妻子和丈夫之间才拥有真正的爱,拥有平等的权利,因此,他们在爱情方面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成就了无可替代的“家”。    
    只因有了家,活着才是饶有情趣的事情。这对于已届中年和中年以后的男人和女人们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动物受了伤,还要回到自己的洞穴里,慢慢舔舐伤口。倘若没有家,则连一个足可舔舐伤口的地方都没有了。人生好比一叶舟,家是最有停靠权的一处港湾了,没有家简直不可想像。因此,那些离婚者们说到底无非是为了再寻找一处港湾。没了这一希望的支撑,离婚就只是不幸了。    
    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一个本身即具有生命的活体。两个生命因相爱而结合的一个家,其间交织着两人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命运、无数细小而宝贵的共同回忆。    
    当爱情的“姿色”避开人们的眼睛,悄悄潜入心田的时候,它才是最美好的。那时它就会屹立在爱情的天堂之上。在那里,你永远不必对它进行任何粉饰。最美的“姿色”,来自无私的关爱与体贴。早在孩提时代,我就看到这种爱使自己周围的一切变得多么绚丽多姿。那时,母亲为父亲认真地削水果皮,用洁白的托盘端来食物,挥动着拳头,轻轻地为父亲捶打后背。当父亲坐下来进餐的时候,母亲就用芭蕉扇为他驱赶蚊蝇。我那童年的幼小心灵亲眼看到,母亲那双手中绵绵的爱意,她心灵中那种温情的溪流,是怎样涌进亲人的心田里的。    
    当然,几乎在每一份婚姻的合同里,都有和“不可抗力”相关的条款,然而人们都在尽可能回避这样的问题。在结婚时两个人都以为白头偕老并不是件艰难的事情。然而人是变化的,在人的变化中,有些因素就像地震、火山爆发一样不可捉摸。对于情感上的“不可抗力”,不要试图去预测,也不要试图去找出来龙去脉,有些事情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相爱的日子,让每一天过得多姿多彩,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智慧书》第六部分生活的真谛是快乐地生活

    徐淼译 生活的真谛是快乐地生活。    
    且不说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那毕竟是浅薄的。拥有一个愉悦的精神状态,才是生活的理想之境。它不关注苦难,因为苦难只是生活的调剂品。苦难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