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智慧书 >

第23章

智慧书-第23章

小说: 智慧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功于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我所接触的人之中有蠢人也有聪明人,有胸怀开朗的人也有心地狭隘的人,有儿童,有青年,也有成年人,他们都把他们的情感和思想、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及所积累的经验告诉了我。我要做的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    
    如果追问某人的某种成就是得力于他自己还是得力于旁人,他是全凭自己工作还是利用旁人工作,这实在是个愚蠢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有坚强的意志、卓越的能力以及坚持要达到目的的恒心,此外都是细节。    
    


《智慧书》第五部分鬣狗性

    李伊译 鬣狗性    
    勃莱姆(德国动物学家,著有《动物生活》)证明,鬣狗有多大的奸诈,就有多大的怯懦。有一次,他到天蓝河畔一群伙伴那里过夜,忽然,紧靠着篝火旁边出现一条鬣狗。但当聚集在一起的伙伴们开始哈哈大笑的时候,这位不速之客却惊惶万状,马上跑掉了。另一次,在赛纳阿尔城,勃莱姆半夜做客回来,在城里一条街上遇见相当大的一群鬣狗。但是,只扔去一块石头,就将整整的一群鬣狗驱散了。    
    鬣狗甚至可以驯服。当然,做这件事不会让人愉快,但为了详细研究这种动物的习性,诸如此类的尝试并非无益。驯服也相当容易!只要时常殴打和洗冷水澡就可以了。勃莱姆说,用这种办法驯服出来的鬣狗,看见他就立刻跃身而起,高高兴兴地吠叫,先是在他身旁跳来跳去,把前爪放在他肩上,闻闻脸,最后就直挺挺地竖起尾巴,把翻卷着的肠子从肛门里伸出一英寸半至二英寸来。总之,这里正像在任何地方一样,人赢得了胜利,只是那伸出的肠子,倒是多余的了。    
    也许读者会问我,这个故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写它有什么目的?我讲这个故事,目的是以直观方法表明,“人性”永远而且必定战胜“鬣狗性”。    
    有时我们觉得,“鬣狗性”准备充塞整个世界,不断扩充,眼看就要挤死一切有生之物了。这种幻觉并非偶然产生。四周响着哈哈声和尖叫声,阴暗深处传来唤起仇恨、争吵、倾轧的呼喊。一切有生之物都在无名的恐怖中叩头作揖。善屈膝了,美屈膝了,人性屈膝了!一切内心活动都在这个恼人念头的重压下停滞了。像挂起密不透风的帷幕似的,一切都被仇恨、诽谤、鬣狗性永远遮盖了!    
    然而,这是极大的谬见。“人性”从来没有真正屈膝,而是在暂时撒满“鬣狗性”的灰烬底下继续燃烧。    
    今后它也不会屈膝,不会中止燃烧,因为只要能够认识“鬣狗性”,它就绝对施展不出会造成无理及恶毒偏见的结果,使心灵与头脑醒悟,人性就会赢得胜利。    
    


《智慧书》第五部分笑声

    李伊译 笑声    
    笑声是超越于语言之上,而不是屈居于语言之下的东西之一。因为笑声虽然是含糊不清的,但却不是任何动物都能够发出的声音。如果躺在炉前地毯上的狗痛苦地呻吟着,或者快活地吠叫着,我们能辨识出它们的含义,其中也无奇怪之处,可倘若这条狗想要笑呢?倘若在你进入房间时,它没有用舌头或尾巴表示见到你时那合法的快乐,而是迸出银铃似的笑声,咧嘴而笑,摇晃着它的双肋,显示出所有表达特别欢快的通常符号。你的感觉肯定是畏缩与恐惧,仿佛是从兽嘴里听出了人声。同样我们也无法想像比我们处于更高发展阶段上的生物的笑。笑声好像是而且只是属于男人和女人。笑声是我们内心的喜剧精神的表露,喜剧精神关注的是与公认的模式不同的奇异事物、怪僻行为以及越轨之处。它在那突然自发的笑声中做出了自己的评注。    
    我们如果花时间去思考、去分析喜剧精神赖以栖身的土壤,我们无疑会发现,表面上是喜剧性的东西内在则是悲剧性的。当微笑徜徉在我们唇边时,泪水已在我们的眼眶内盈盈欲溢。这已被人们看做是幽默的定义。但喜剧的笑声却没有眼泪的重负,与此同时,虽然它的职责与真正的幽默相比只相对微小一些,可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这笑声在生活中和艺术里的价值。幽默具有其高度,最出色的心灵独自就能攀爬上峰顶极巅,在那儿犹如看全景照片似的俯瞰生活。但是喜剧却漫步在公路上,思考反省着那些琐碎和偶然的东西——所有那些在路边经过的可以原谅的过错和怪痴。笑声比别的东西更能保持我们的均衡感。它始终在提醒我们,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人是完完全全的英雄或彻头彻尾的恶棍。一旦我们忘记了笑,我们看待事物就失去了分寸,也就丧失了现实感。幸运的是狗不会笑,因为如果它们会笑,它们就会意识到作为狗的可怕局限。男人与女人在文明阶梯上的高度,刚好是被放心地赋予了解自身弱点的能力,以及被授予嘲笑人的天赋。    
    


《智慧书》第五部分宁静

    李伊译 宁静    
    过度的兴奋不仅有害于健康,而且会使对各种快乐的欣赏能力变得脆弱,使得广泛的机体满足被兴奋所代替,智慧被机灵所代替,美感被惊诧所代替。我并不完全反对兴奋,一定的兴奋对身心是有益的,但是,同一切事物一样,问题出在数量上。数量太少会引起人强烈的渴望,数量太多则使人疲惫不堪。因此,要使生活变得幸福,一定的忍受力是必要的。这一点从小就应该告诉年轻人。    
    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试想一下,一个现代的美国出版商,面前摆着刚刚到手的《旧约全书》书稿。不难想像这时他会发表什么样的评论,比如说《创世纪》吧。“老天爷!先生,”他会这么说,“这一章太不够味儿了。面对那么一大串人名,而且几乎没作什么介绍,可别指望我们的读者会发生兴趣。我承认,你的故事开头不错,所以开始时我的印象还相当好,不过你也说得太多了。把篇幅好好地削一削,把要点留下来,把水分给我挤掉,再把手稿带来见我。”    
    现代的出版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现代的读者对繁复感到恐惧。对于孔子的《论语》、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所有那些被当做畅销书的圣贤之书,他都会持这种看法。不独圣贤之书,所有精彩的小说也都有令人乏味生厌的章节。要是一部小说从头至尾,每一页都扣人心弦,那它肯定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伟人的生平,除了某些光彩夺目的时刻以外,总有不那么绚丽夺目的时光。苏格拉底可以日复一日地享受着宴会的快乐,而当他喝下去的毒酒开始发作时,他也一定会从自己的高谈阔论中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他的一生,大半时间还是默默无闻地和他的妻子克姗西比一起生活,或许只有在傍晚散步时,才会遇见几个朋友。据说在康德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到过柯尼斯堡以外10英里的地方。达尔文在周游世界以后,余生都在他自己家里度过。马克思掀起了几次革命之后,则决定在不列颠博物馆里消磨掉他的余生……    
    总之,可以发现,平静的生活是伟人的特征之一,他们的快乐,在旁观者看来,不是那种令人兴奋的快乐。没有坚持不懈的劳动,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不可能的。这种劳动令人如此全神贯注,如此艰辛,以至于使人不再有精力去参加那些更紧张刺激的娱乐活动,除了加入假日里恢复体力、消除疲劳的娱乐活动。    
    


《智慧书》第五部分让爱美的天性常在

    李伊译 让爱美的天性常在    
    儿童的世界永远是新奇而美丽的,充满惊异和兴奋。可是,对我们多数人来说,等不到成年,这种锐利的目光、爱一切美丽的和令人敬畏的事物的天性就已经迟钝,甚至丧失殆尽,这真是我们的不幸。据说有一位善良的仙女主持所有儿童的洗礼,假如我能对她有所影响,我倒想向她提个要求,请她赋予世间儿童以新奇感,无可摧毁、能伴随他们终身的新奇感,并使它成为万灵的解药,有了它,他们在以后的岁月里就会永远陶醉在新奇之中,不致产生厌倦感,不致徒劳地全神贯注于人为的虚假事物,不致脱离力量的源泉。    
    假如一个儿童没有仙女的赏赐而要保持他天生的新奇感,他至少需要有一个能与他共享新奇感的成年人为伴,并且跟他一起不断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一切欢乐、刺激和神秘的事物。做父母的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他们一方面要满足孩子那敏感而又急于求知的心灵,另一方面复杂的物质世界又使他们感到难于应付;这个世界的生活形形色色,他们自己都感到生疏,好像没有理出头绪、弄个明白的希望。他们自己先泄了气,喊道:“我哪能教我的孩子认识大自然啊!我连两只鸟都分辨不清楚!”    
    我真诚地相信,对于儿童及力求引导儿童的父母来说,感觉远比知识更为重要。如果说事实等于种子,以后会萌发知识和智慧,那么,激情以及感官得到的印象就等于是肥沃的土壤,种子离开它将无法生长。童年早期是准备土壤的时期。一旦唤起了种种感情,诸如美感、对新鲜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同情心、恻隐之心、钦羡之情、爱慕之心,那么我们就希望获得关于引起感情反应的事物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一旦获得,就具有深远的意义。为孩子的求知欲铺路,比像喂食似的,规定孩子吞下他吸收不了的知识,更为重要。    
    


《智慧书》第五部分爱国精神

    刘丹译 爱国精神    
    “老兄!我奉劝您别叫我在您的商标上画个金黄的安琪儿,而让我画上一头火红的雄狮。我已经画惯了红狮。您会发现,即使我为您画的是金黄的安琪儿,可是看起来它还是像一头火红的雄狮。”    
    爱国主义、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一个人可以爱他的祖国,可以爱到八十岁,但还一直不了解它,不过这个人大概是一直留在家乡的。春天的特色只有在冬天才能认清,在火炉背后才能吟出最好的五月诗篇。爱自由是一种监狱花,只有在监狱里才会感到自由的可贵。因此,只有到了德国边境,才会产生对德意志祖国的热爱,特别是在国外看到德国的不幸时才会感到。手头的一本书里正好包含有一个亡友的一些信札,有一处是她在国外描述1813年战争中看到自己同胞时的感触的。昨天,这一处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把所有这些可爱的话写在这里:    
    “我又感动又伤心地哭了一上午,痛苦的眼泪流个不已!哦,我从来不曾想到我竟是这样热爱我的祖国!好比一个学物理的可能不知道血液的重要性,要是旁人抽掉了他的血,他就会跌倒下来。”    
    就是这样。德国,这就是我们自己。那些移居人就是血液的洪流,从祖国的伤口滚滚地向外流,消失在阿非利加的沙漠上。因此我看到那些移居人时,突然就变得虚弱无力了。就是这样。这好像是肉体上的损失,但是我在心灵中却感到一种近乎肉体的痛苦。我徒然用聪明的理由来安慰自己:阿非利加也是个好地方,那边的蟒蛇不会吐信,那边的猴子不像德国的猴子那样讨人厌——为了解闷,我哼着一支歌曲,恰好是修巴特的老歌:    
    越大地过海洋投奔他乡,    
    离祖国往非洲热带地方。    
    停留在德意志国境线旁,    
    挖掘起故乡土捧握手上。    
    亲吻我故乡土感激家乡:    
     多谢你赐予我蔽身草房;    
    多谢你赐予我饮料食粮;    
    多谢你保护我让我成长。    
    多谢你,亲爱的祖国家乡!    
    只有这几句歌词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每逢我来到德国边境的时候,这几句歌词总又出现在我的脑海。关于歌词作者的情况我知道得很少,只知道他是个贫苦的德国诗人,他的大半生是在监狱里度过的,以及他是个爱好自由的人。他已经死了,而且他的尸骨早已化为灰土,但是他的歌还活着。因为他们不能把言论关进监狱,不能使言论化为灰土。    
    我向你们保证:我不是个爱国者。假如我那天哭了的话,那只是为了那个小女孩。那时天色已近黄昏。一个德国的小女孩,就是先前我在德国移居人群中注意到的那个,她独自站在海滨,像是在沉思,并且眺望着浩瀚无垠的大海。这小女孩大概有八岁吧!扎着两条可爱的小辫子,系着一条许瓦本式的短裙,是法兰绒的料子,印有美丽的条纹;脸色苍白,面带病容,长着两只诚挚的大眼睛。她用委婉不安而又好奇的语调问我:这是不是大海洋?    
    直到深夜,我一直站在海边涕泣。我并不因为我流了眼泪而感到羞愧。连俄底修斯都在海边哭过,哭得他的银足母亲不得不从波涛中出来安慰他。我也听到一种水里的声音,但不像是给我安慰,倒像是叫我觉醒、给我命令,并且说得深刻而透彻。因为大海知道一切:星星在夜晚把天上最隐秘的迷信托给它;海底有神奇地沉没的王国,以及大地上古老的、早已失传了的传说;在各个海岸上,波浪竖起成千只好奇的耳朵谛听着;流向大海的江河带给它各种消息:从偏僻的内陆打听来的消息,以及从小溪和山泉的闲谈中偷听到的消息。假如大海向一个人吐露自己的秘密,向他的心灵偷偷地说出宇宙之谜的谜底,那么,再见吧,安宁!再见吧,静静的梦境!再见吧,小说和喜剧,我已经那么美妙地开头了的,而现在又很难马上继续下去的小说和喜剧!    
    从那时起,画安琪儿用的黄金色在我的颜色板里几乎干涸了。润湿地留下的只剩那刺眼的红色,像血一样,只能用它画红狮。是的,我的下一部作品一定会是一头红狮,敬请敬爱的读者根据上述的自白赐予谅解。    
    


《智慧书》第五部分真爱

    刘丹译 真爱    
    当你不尊重他人,不管他是你的雇员,还是你的朋友,都不会有爱。难道你没有注意到你对你的雇员、对那些所谓比你地位低的人不尊重、不友好、不宽宏的情况大量存在吗?你尊重那些高于你的人,尊重你的老板,尊重百万富翁,尊重住着别墅和有爵位的人,尊重那些能给你一个好职位、好工作的人,从他们那儿你能得到些东西。但你粗暴而轻率地对待那些比你地位低的人,对他们,你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因此,哪里没有尊重,哪里就没有爱;哪里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没有宽恕,哪里就没有爱。而由于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这种状态,所以我们没有爱。我们既没有尊重,也没有怜悯,更没有宽宏大量。    
    只有当所有这些都结束了,只有当你不再占有,当你不会单单对献身于某一客体而激动时,你就能知道爱了。那种奉献是一种哀求,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在寻求。一个祈祷的人是不会知道爱的。因为你拥有,因为你通过奉献、通过祈祷而寻求一种结束、一种结果,而这些又使你多愁善感、易动感情,所以就不存在爱。    
    当精神的事情不再充塞你的内心,那时就有爱,而且只有爱。只有当你不占有、不妒忌、不贪婪,只有当你能尊重人、有怜悯心和同情心,只有当你为你的妻子、你的孩子、你的邻居、你的不幸的雇员考虑时,你才真的爱了。    
    爱不能被思考,爱不能被栽培,爱不能被练习。兄弟的手足关系仍然是在精神的领域里,因此它不是爱。当所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