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幽灵塔作者:江户川乱步 >

第21章

幽灵塔作者:江户川乱步-第21章

小说: 幽灵塔作者:江户川乱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上面只有钟楼的机械室了。对,机械室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机械装置中,或许就
隐藏着迷路的秘密入口。
    “等待钟鸣,等待绿动。”
    咒语中不是写着钟鸣吗?这栋房子里,只有钟楼上的大时钟会鸣响。那么绿动
呢?对了,我记起在机械室里装有一个漆成绿色的金属圆盘。
    我对迷路不感兴趣,没去留意咒语之谜,没想到现在为了能救秋子,我一下就
全明白了。对,肯定就是这样。我迅速爬上了钟楼的机械室。
    推开小门,就来到了大机械室外侧的空间里。机械室里面也许是些复杂的机械
装置,可从哪里进去呢,眼前被一面生满锈的铁板挡住了,看不到入口。
    在铁板下方中央,有一个直径三尺的圆形铁盘,像个窗户盖。上面的油漆都快
掉光了,但还能依稀辨认出原来油漆的颜色是绿色。
    仔细一看,在绿色圆盘的下边,挂着一条两寸来长的布片,像是从西服村里上
撕下来的。咦,布片的料子不是和秋子昨晚穿的相同吗,看来秋子就是从这里钻进
了迷路。
    我用力去按绿色圆盘,但它却纹丝不动。我又猜测可不可以左右打开,又用力
去拧,可还是打不开。既然上头挂着秋子西服衬里的布片,就说明它是可以开启的。
但怎么能打开它,我却不得而知。
    “秋子!”
    我焦急万分,无奈之下大声呼喊起她的名字,却没有任何回音。
    莫非这西服布片不是撕下来的,而是夹在上头,圆盘那一边就躺着秋子的尸体?
我产生奇妙的幻觉,仿佛这厚厚的铁板一下子变透明了,让我看见秋子就倒在对面
的地上。
    “秋子!”
    明知徒劳,但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呼唤。
    仿佛是我的呼喊有了回声,耳边传来“咯吱、咯吱”齿轮转动的声音,接着就
是吊钟的声音,时钟报时了。
    一下、两下、三下……现在刚好是8点,大钟应该敲八下。
    伴随着钟声,眼前也出现了奇妙的变化。生满铁锈的圆盘居然缓缓地动了起来。
钟声响一下,圆盘就向旁边移动一寸,露出了一条细小的黑缝。不多时,两寸、三
寸、四寸,黑缝越来越宽。
    这就是绿色圆盘的奥秘啊。这个秘密的暗门,只有在钟声响起时才会开启。明
白了,明白了,咒语中说的“等待钟鸣绿动”,指的就是它。 

      机械室中的囚徒
    绿色圆盘渐渐开启,黑缝在一寸寸增大,上面的布片也跟着一起动。凑过去一
看,原来圆盘里面是无数钉子般尖锐的突起,布片就挂在上头。布片是完全从衣服
上撕扯下来的,里面没有我原来想像的秋子的尸体。
    看来她是安全地通过了这道暗门,向着机械室的更深处走去了。
    这时,时钟敲完了八下,绿色圆盘也不再动了,留出一条八寸宽的缝隙。可这
么窄,人是无法通过的。于是我用两手去掰,但它却纹丝不动。就这样我和厚达一
寸的铁板较上了劲,没想到绿色圆盘突然往口关,我赶快把手抽出来,一眨眼工夫
它又恢复了原位,差一点我的手指就被挤在铁板之中。
    奇怪,不知道秋子是怎样通过这么狭窄的缝隙的,就算女人的腰身再细,也不
可能通过这最宽处才八寸的半月形缝隙。
    会不会是这样。这个缝隙可能是一个小时增加一寸,现在是8点,缝的宽度也是
八寸左右。照这样下去,10点的时候就会增大到一尺,12点的时候就是一尺二寸。
秋子钻过去的时候,刚好是昨晚11点之后,也许就是12点的钟声响过以后。那样,
一尺二寸的大缝,就算我这个大个子男人也能过去。
    如果我要是知道大钟的转动方法,那么现在立刻就会把它拨到12点钟,让它敲
十二下,绿色圆盘就会露出足够的宽缝,但遗憾的是,我对时钟的事情不热心,所
以现在不知所措。看来只能等到12点的钟声响过以后再说了。
    不过,幽灵塔的迷路既然能把它的建造者都困死在里面,可见其恐怖,所以为
防万一,我必须在进去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离中午12点还有四个小时,这段时间
不能白白浪费。
    我从钟楼上下来,先去舅舅的病榻前看他。同他告别之后,我就一个人躲在房
间里,开始起草遗嘱。在遗嘱里,我详细讲明秋子的身世是清白的,为了救她,我
钻进迷宫,如果出不来,就让人拆毁幽灵塔救我们出来。
    但这些都是以假设秋子还活着为前提的。要是她的身体早已冰凉的话,我也不
打算活着出来了。按照同黑川的约定,就算我们两人都活着出来,我也不能再爱她,
所以我更盼望死,期望在不寻常的迷路中殉情。
    写完遗嘱,我又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快到时间了,我提前饱餐了一顿午饭,
又准备了一些面包和冷肉等食物,并把香烟、火柴、水壶、蜡烛等带在身上。当我
再次回到绿色圆盘前的时候,已经是差五分12点了。
    如果我的命运和渡海屋市郎兵卫相同,那么现在就是我与人世的最后诀别了。
想到这里,我心里有些发怵。然而一想到秋子还在迷路中不知死活,就把一切恐怖
都抛在了脑后。
    很快,又传来了“咯吱、咯吱”齿轮转动的声音,紧接着钟声也响了起来,眼
前的圆盘又开始一点一点向旁边移开。钟声响过12下以后,果然如我所料,敞开的
缝隙有一尺二寸左右宽,我纵身钻了进去,就像被吞进了一个巨人的大嘴中。
    里面很黑又很窄,看不清楚,而且到处都是突起物,让我很难挪动身子。伸手
四下一摸,好像没有通道。可这里不可能就是尽头,因为秋子已经钻出去了。
    我正在黑暗中纳闷,忽然从身后传来“咣当”一声,原来绿色圆盘又关上了。
光线被挡住了,机械室中变得更加昏暗,而且现在已经和外面彻底隔绝了。不过,
这些我都料到了,就沉住气,点上准备好的蜡烛,借着烛光四处查看。
    在昏黄的烛光下,机械室的内部构造显得非常奇怪。这是明治时代以前建造的
时钟,所以里面的装置和现代的机械装置有些区别,很多齿轮还是木制的,看上去
粗糙陈旧,就像是置身于一个放大了千百倍的大闹钟内部。
    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齿轮互相咬合,粗粗的铁链互相交错,支撑在齿轮中心
的很多铁横木伸出来,全都沾满了油污,散发出一股机械加工厂中的味道。
    转动这些大齿轮的发条在哪里呢?或者即使没有发条,也该有利用砝码原理让
它运转的装置。但现在不是研究钟表结构的时候,我必须尽快发现迷路的入口,去
找秋子,这才是我的惟一目的。
    我举着蜡烛四处查找有无通道,然而除了我刚才钻进来的那个绿圆盘,再没有
可容一人通过的缝隙。每个地方我都用手推、拉、按过,可没发现一处可以活动的
地方。
    我的心情越来越急躁了,这样耽搁下去,就算晚一分钟,说不定秋子就没命了。
我快急疯了,明知无用,可还是拼命拍打,直拍得我两手是血。
    就在我茫然乱转的时候,耳边又传来齿轮转动的声音,接着是一声钟鸣。原来
不知不觉间又过了一个钟头,现在已经是一点了。不过这回我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右侧的石壁动了起来。这是一面用花岗石板堆砌成的厚厚的墙壁,没想到这么
厚的墙居然也能动。仔细一看,原来石壁上方镶嵌着一个粗铁环,铁环上拴着长长
的铁链,通过屋顶的滑轮拴在绿色圆盘那边的一个角上。
    靠着这条铁锁的力量,当钟鸣绿动时,这个装置就把石壁向上吊起,露出了下
面的缝隙。现在的时刻是1点钟,所以石壁的缝隙和绿色圆盘一样,也只有一寸宽。
我试着用双手使劲去抬,却抬不动。
    这是设计得多么精巧的机关啊。过了绿色圆盘一关,这里还有第二道关在等着。
设计者的良苦用心简直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
    这样看来,想通过石壁这一关,还得再耐心等待。就是说得等到石壁开启的程
度能容我通过,也就是必须等到今晚10点钟以后。无论再怎么爬,起码要有一尺高
的空间,才能让我爬过去。
    看来我得至少再等九个多小时了。而且这次我哪里也去不了,只能憋在机械室
中度日如年。
    我担心蜡烛用完,于是就把它熄灭了。周围一团漆黑,寂静得简直让我能听到
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时间也仿佛凝固了。后来,我听到钟声响了五下,感到肚子有
些饿了,就掏出面包和冷肉,就着水壶里的凉水,大口吃了起来。
    然后又是漫长的等待。外面的天也该黑了吧。虽然机械室里一直漆黑,但我还
是感受到夜晚潮湿的气息。
    9点钟过后,我隐隐约约听见雨点猛烈地打在屋顶上的声音,还夹杂着风的吼叫。
过后我才知道,那天晚上下了场数年来罕见的大暴雨。
    不久,一道闪电划过天际。尽管机械室是密闭的,但是耀眼的强光还是穿过细
缝射了进来,伴随而来的是轰隆隆的雷声。
    关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虽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外面风雨交加的情况,但脑中的
遐想连篇反而更让我觉得好像世界末日来临了。
    可怕还不只这些。当而势渐小、雷声渐远的时候,突然从机械室下方传来凄厉
的尖叫,一声粗,一声细。那尖细的声音很明显是女人的悲鸣。啊,这回可不是天
公发怒,而是人的可怕惨叫。
    机械室封得很严实,但声音却听得非常真切,看来这事蹊跷。我马上联想到了
“死”,莫非那是人断气时的惨叫?
    哎呀,难道是秋子的悲鸣?
    诸位读者,你们可以想像此时我是多么心急如焚啊。我是身处暗室中的囚徒,
即使听到声音也无法叫人来帮忙,再没有比这更急人的了。
    正在焦躁和苦闷之中,眼前又是一道耀眼的闪电,紧接着响起一个天崩地裂般
的炸雷。我感到从头到脚都一下震麻了。
    后来我考虑,当时可能是塔上的避雷针引下了雷电。我一下被雷电击倒在地上,
一刹那间,地板下极深处的景象在第二道闪电的映照下,被我看得一清二楚。就好
像在遥远的地底下出现了另外一个世界,白昼般的光芒将地底的景象深深灼刻在我
的视网膜上。
    为什么能看到地板下那么深的地方呢?我这才留意到脚底下的地板是由一个个
大方格构成的,中间有缝隙,下面是一个深井一样的竖坑,贯通了全部三层楼板,
一直通到地下。
    幽灵塔的墙壁修筑得特别厚,而且很不规则,构造独特,原来是有一个秘密的
空间藏在厚厚的墙壁之中,一直通到地底。这肯定就是一条秘密通道。真该感谢天
公赐我闪电,让我看清了地底的情况。
    借着瞬间闪过的雷电,我看见井底好像有东西,是一个人倒在地上,因为离得
太远,看不清脸型和衣着。
    难道是秋子?除秋子之外不可能有第二个人陷在迷路中,肯定是她。看来她已
经服下了毒药,难道我已经没有希望挽救秋子的生命了吗?
    如果这样,我也就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义。我必须赶快下到井底,让我抱着她,
和她死在一起。
    心一横,我反倒丝毫不觉得害怕了。我只想下到井底就满足了,就算迷路再复
杂也没什么,因为我不想再活着出来了。
    10点的钟声响过以后,我静静等着石壁向上开启,然后就义无反顾地往更深处
钻去。  

       内殿
    石壁对面的通道很窄,只能容我弯腰通过。点着蜡烛一看,眼前有两条小道,
一条向上,一条向下。
    要下到井底按理说应当往下走,然而当我刚踏上向下去的楼梯时,忽然想起了
圣经咒语中写着“先向上登,再向下走”,真险啊,差一点我就中了设计者的诡计。
看上去要往下走但必须往上,看上往上走其实必须往下,这是设计迷路的通常手法。
所以我要向下去,反而必须先向上爬。
    楼梯很陡,几乎是垂直的。由于几十年来无人走过的缘故,楼梯上堆积了很厚
的灰尘。我拿着蜡烛仔细一照,发现台阶上有人走过的脚印,肯定是秋子留下的脚
印。这回好了,我用不着费心思考怎么走了,只需跟着脚印走就行。
    沿楼梯向上快走到屋顶时,楼梯又折向下方,而且坡度更陡了。我顺着楼梯向
下走了一段,来到了一个小平台上,接着又是向下的楼梯,然后又是平台,这种构
造就像大厦里的紧急通道。
    就这样一直经过了四个平台,最后才下到了地底。空气中弥散着尘土潮湿的气
息。从这里开始就步入了平地上的迷宫,两侧是石砌的墙壁,很窄,仅容一人通过,
而且每隔一段距离就在左侧或右侧出现岔道,复杂极了。
    听说著名的英国汉普顿迷官面积仅仅四分之一英亩,但曲折的线路却长达近半
英里。幽灵塔地下迷官的面积也算不上大,但迷宫的路线也是迂回悠长。如果没有
秋子的脚印给我指路,我立刻就会晕头转向。从秋子的脚印看,她也不是一帆风顺,
有时她停下来犹豫不决,有时刚要迈步向右,却又转向左,有时走进了死胡同,又
折了回来。地下迷宫也让她颇费脑筋。
    沿着细长的迷路在地下绕了很长时间,终于来到一个可称是地下大厅的宽阔场
所。这里或许就是迷宫中最神秘的内殿了吧。我高举着蜡烛四处查看,首先看见在
大厅中央趴着一个人。
    会不会是秋子?我赶紧跑上前一看,服装的样子不像秋子,而是个男的。他身
上穿着类似无袖外罩的黄罗纱无袖和服外褂,灰色碎花夹祆,淡蓝色的皮制和服袜
子。这身打扮我没怎么见过,不像是现代人。噢,原来是他……
    我绕到近前,想把他翻过来看看是谁。谁知手刚一动,尸体就像燃尽的柴灰一
样,坍碎在地上,一个骷髅头“咕噜咕噜”滚到了我脚底下。骷髅头上还长着花白
的头发,挽成一个发髻,难看又吓人。
    传说的内容是真实的,这就是大富翁渡海屋市郎兵卫的遗骸。几十年前,他亲
手设计了这座地下迷宫,却把自己困在其中饿死了。
    一种莫名的感慨涌上我的心头,既意外,又不意外,就像在现实和梦幻之间。
我朝他的遗骸毕恭毕敬行了一个礼,弯腰时却发现他手里好像还攥着东西。凑近一
瞧,原来是一把大钥匙。我想说不定它会有什么用处,就轻轻取下来塞进了自己的
口袋。
    好了,总算知道这不是秋子。方才从机械室里借着闪电看到的人就是渡海屋了,
这里刚好在机械室的正下方。
    我心绪稍稍平静,再次举着蜡烛巡视整个大厅的情况,看来这里还不是最后的
内殿,迷路并没有到此为止。
    这是一个正六边形的大厅,墙和地面都由石砌而成,坚固得像牢房一样。在六
边形的各边都有一个黑洞洞的入口,其中一个是我刚进来的,那么还剩下五个,到
底该进哪一个呢?我想不出来。也许迷路的设计者是以地狱六道轮回为构思,设计
了这个地下迷宫,这里的气氛的确也和地狱差不多。
    我不知道该沿哪条通道走下去,只好拿着蜡烛在地面上继续寻找秋子的脚印。
我发现她毫不犹豫地朝右边的一个洞口走去了,就又跟着她的脚印继续走。
    秋子太熟悉迷路的情况了。她曾劝我好好看看咒语和线路图,但我不热心,而
她大概是由于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缘故,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