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意味着雇员最终得到的养老基金将少得多,除非他们自己补足每年的缴款。在英国,养老
基金已经引发了多次罢工。养老基金问题很可能会变成争论的焦点。
界定供款计划是指已界定供款率,而所累算的利益是按照累积供款及投资收入计算的计划。
一般来说,计划成员除非符合若干准则,如年龄、服务年期或两者的组合,否则是取不到雇
主供款的全数利益的。
但是,养老基金的运营也依赖投资业绩和市场环境。如果经济情况比较糟糕,最终的养老基
金会少得令人失望,或者人们不得不推迟退休。如果恰恰在退休雇员遭受损失之前,股票价
格急剧下跌,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接近退休时,资产分配应该会逐渐脱离股票,变为固
定收益的资产。
界定利益计划使个人面临着很大风险——他们的公司可能因破产而无法支付承诺的缴款额。
谁能够保证它的稳定?就算稳定,能稳定50年吗?
第四章中曾经介绍过,养老基金公司正在努力针对界定利益计划确定最佳投资策略,目前倾
向于持有相对较多的债券和较少的股票。但是,对于自己控制着养老基金的人而言却不是这
样。什么是最佳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龄。对年轻人来说,大比例地持有股权可能是最
好的选择。长远说来,股票投资收益高于其它资产。如果股市暂时低迷,也有足够长的时间
等待它复苏,并且可以低价购买股票,继续投资。而且个人与公司不同,无需担心按市价核
算时出现资金缩水。如第四章所述,如果公司的养老基金项目陷入困境,公司将面临极大的
压力。长期来看,个人的承受能力更强。因此,假如还有15年才退休,投资组合的基本分配
应该是股票占较大比例。当然,正如上文所述,当股票价格很高,特别是当他们处于泡沫阶
段时,养老基金的实际收益通常才会低于标准水平。
那么,已经到了五、六十岁,即将退休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一般的建议是,他们的养老基金
计划应该包含更多的固定收益资产。应该明确,虽然向养老基金计划投资只有几年,但收益
的支付期要持续大约30年,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投资期,最终的收益依赖于具体操作。如果用
养老基金赔付得到的资金在退休时购买一份期限为几年的年金保险,则养老基金计划应该提
高债券的比例,降低股票的比例。在购买年金保险之前的几年,如果股市下跌,那么把股票
所占比例调整到20%或更少,是非常明智的做法。但是,如果想在更长时间里投资于养老基
金,例如到75岁——英国现在购买年金保险的最高年龄,那就还有充足的时间等待基金增长,
这样,养老基金计划应该将股票维持在较大比例。
如果养老基金中包括房地产,会提高收益吗?本书写作时,英国政府提出改变对基金的规定,
允许基金持有个人房地产。房地产泡沫使英国的一些投资者对前景满怀激动,但是有两点值
得警惕。一是,如果泡沫破裂,投资于房地产将被证明是非常不明智的。更为基本的是,人
们需要警惕不能对房地产过度投资。
对大多数人而言,住房是长期的居所,是最重要的长期资产。经济学家们会说,拥有一所住
房就拥有一生的租金收入保障,同时,房地产可以对冲通货膨胀风险。对于那些不再有薪水、
仅靠领取养老基金为生的人们,防止通货膨胀带来的养老基金的贬值是非常重要的。但是,
对房地产投资过度信赖也是错误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具有很高的风险,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
更长的时间,价格才能恢复。
现实地对待可能的收益
20世纪90年代,许多股票投资者开始将两位数的收益率看作一件很正常的事,认为这样的
收益率会继续下去。事实上,不仅这样高的收益率不会继续,未来的收益率可能还会低于平
均收益率。在第十章中,我陈述了不同资产在长期内合理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已扣除通货膨
胀因素),政府债券大约为2~4%,股票为5~7%,我认为房地产的预期实际收益率介于两
者之间,大概是每年4~6%。但以上是长期的平均收益率。在泡沫期间,收益率会疯狂增长
好几年,投资者开始相信增长会持续下去。可是,泡沫破裂随之而来,收益率将降低到平均
水平之下,通常为负数,人们又开始将低水平的收益率看作正常现象,一段时间之后纷纷放
弃投资。
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长远看来,单纯依靠购买资产是很难将小钱变成大钱的。不是完全
不可能,但只有使用大量的贷款,准确把握市场时机,承担巨大的风险才能实现。一些人避
免承担过多债务,采用上文所述的调整投资组合的比例的策略。这样的确可以增加他们的财
富,但这并不是从赤贫到巨富的发家之路。一般情况下,投资于资产是让自己的财富在保值
基础上适度增值的最好方法。而赚取原始本金唯一的可靠方法是通过工作,打工赚取工资或
者创业。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最大的资产是自己的能力。
考虑不同投资的风险是至关重要的。股价高时,风险最高,股价低时,风险最低。但是,我
曾明确指出,准确地判断股价何时高、何时低,并不是什么高深、复杂的事。股市有很大的
随机性,判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在较短的投资期内更是如此。即使在大规模市场衰
退之后,价格看起来很便宜,但仍然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要么因为投资者的情绪仍然消极,
要么因为更多的坏消息会接踵而至。
一些积极的投资者认为,面对市场衰退,最好的办法是等待技术指标的明确变化。例如,在
大宗买进之前,价格的长期移动平均值方向逆转。但是,除非用于计算移动平均值的原始数
据的时间跨度很短(这增加了风险,因为它不是最后的“底”),投资者将会错过价格上涨的
第一个时机。通常情况下,如果等到技术分析家们确认了价格走势已经转向,市场已经上涨
很多了。
我认为,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必须接受风险。股票价格会下降,有时会下降很多。正如我
们现在看到的那样,股票投资组合价格动辄下降40~50%,并且潜伏着彻底崩溃的风险。房
地产价格也会下降,在低通胀的环境下,可能会下降30~40%,同样潜伏着彻底崩溃的风险。
不过,大规模的熊市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低价购买资产的机会。当然,在市场崩溃时买进,
和在泡沫破裂时卖出(或者有时只是不买进)一样,令人难以抉择。然而,当每个人都对市
场感到悲观时,长期资产收益率却可能会比较高。过早地买进会让人感觉很痛苦。买进后,
如果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投资者会后悔不该这么早购买,本该再等待一段时间。但是,从
长期来看,只要在价格适中时买进,投资者就会获得比较高的收益。
我预计,未来几年,民用房地产价格将会下跌,带来新的购房机会。当然,如果在一个时期
内房价持续过低,许多人将放弃房地产投资。但是,如果租金收益大幅上涨,房地产的市盈
率降至较低水平,房地产可能又会成为一项诱人的投资。耐心是很重要的。大规模的房地产
价格暴跌一般会持续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受房价小幅下挫的引诱而置业是非常危险的,
除非估价非常诱人。
通货膨胀对资产回报的决定性影响
大部分资产的业绩表现都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在此,我考查的不是几个月的情况,而是几
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消费品价格通货膨胀率。例如, 2003
年,债券被广泛吹捧为长期内最好的资产,散户蜂拥购买公司债券基金,特别是在前半年股
市风险看起来很高的时候。养老基金和别的机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债券,将它视为偿还未来
债务的最安全的资产。但事实上,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常规债券将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
20世纪70年代,如果用实际收益来衡量,那么债券投资者损失惨重。在高通胀期间,债券
标的资产的实际价格下降了50~60%,甚至更多。
当然,也许以后不会出现那样严重的通货膨胀。不过,不能完全排除恶性通货膨胀再次发生
的风险。如果中央银行不惜一切代价避免通货紧缩政策给经济带来的冲击,过高的通货膨胀
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如果发生大规模战争,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的。因此,所有人都认为,
常规债券是一项有风险的投资,特别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为防止通货膨胀的冲击,除了投
资债券之外,还需要投资于别的资产。假设年通货膨胀率为2%,我认为债券收益率会在4~
6%之间。如果未来几年的收益率上涨到接近6%的话,债券将会变得非常诱人。
通货紧缩会将房地产投资置于糟糕的境地。它对股票也有很恶劣的影响,特别对那些风险比
较大的公司而言。唯一安全的投资是通货膨胀指数联系国债,但是它仅有高于通货膨胀率大
约2%的微薄收益。如果通货膨胀指数联系国债的收益率接近3%,它会变得非常诱人。但是,
想要赚取高于通货膨胀率2~3%的利润,必须承担风险。我认为,最佳策略是持有多样化的
投资组合,包括股票、债券和房地产,这也是金融理论和大多数投资专家的结论。这样的投
资组合不需要经常进行交易。
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风险是贷款。当人们相信资产价格将要快速上涨时,会毫不犹豫地承担高
额债务。与收入相比,或者是房地产投资与租金收入相比,债务的规模较大。然而,资产价
格快速上涨的时间是很短暂的。泡沫膨胀之后通常是破裂。长期平均来看,抵押贷款利率通
常高于通货膨胀率4~5%(官方利率大约高于通货膨胀率2~3%,并有大约2%的浮动空间)。
因此,贷款购买资产带来的收益通常并不是很多。如果投资者在资产价格昂贵时买进,或者
借款人受到高利率的冲击,就会出现令人担忧的后果。
压力测试
一项被金融机构广泛使用的技术是对他们的投资头寸做“压力测试”,也就是设想最坏情况下
会发生什么。实际上,银行通常不会出现他们设想的最坏情况,在最坏情况下,所有的投资
组合都会陷入极度低迷状态。例如,如果利率上涨5%,房地产价格将会下降65%,股票价
格将会下降50%,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这是中国香港1997~2000年间出现的情况,令人
惊奇的是,它的经济竟然没有严重恶化。
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读者来说,“合理的”压力测试应该考虑,假如利率上涨3%、房
价下跌30%、股票下跌40%的后果。显然,在这样的境况下,许多人的资产状况会遭到严重
破坏。但是,压力测试的目标不是看你是否喜欢压力,而是看你能否在那样的情况下继续生
存。你会被迫卖掉汽车吗?或者也许你会卖掉房子?你会被迫拖欠债务吗?你不得不推迟退
休吗?如果你都回答“是”,说明你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对年轻人来说,较高的风险是可以接
受的,因为他们可以赚钱弥补自己的损失。但对老年人而言,他们可以承受的风险空间就会
小很多。
这本书的一个关键主题是,强调资产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多么重要,与其相伴的风险和
不确定性到底有多大。寻找安全的投资路径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对其所有
资产和债务、以及相应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向哪里投资、何时变换
工作、是否借新的抵押贷款、何时退休。本书强调,当股票或房地产价格上涨、纸面财富增
加时,投资者不应该失去自制力;同理,当价格较低时,投资者也不应该过分抑郁。人们对
资产的投资越理智,做出的决定越慎重,同时避开资产价格泡沫、控制债务持有量,那么,
整个市场和经济体系本身就越可能保持稳定。
如果用三点来归纳投资的注意事项,它们是:第一,给定充足的时间,定期储蓄加上复利的
威力,最终将会有大量的回报——但是你需要早点开始。第二,多样化投资组合减小了风险,
使资产稳定增长。第三,对任何还在赚钱的人来说,资产价格下降应该被看作一个机会而非
一场灾难,对上涨的价格应该多加小心而不是盲目高兴。当每个人都把某项资产看作非常好
的投资时,一定要特别警惕泡沫的出现。以上述与常人相反的眼光来看待资产价格的变动,
投资决策将变得更加简单。同时,投资者将有效规避投资风险,晚上可以更安心地睡个好觉
了。
第十三章 最后的思考:与泡沫共存
未来几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超级刺激性政策将会如何收场是很难预见的。一些人确信
该政策将会失败,我们已经进入泡沫的末期。他们预测房地产泡沫不久后会崩溃,股票市场
将出现熊市,境况也许还不如2002年。他们相信,这将最终削减这两种资产的收益率,使我
们重新回归冷静,更加现实地对待投资。同时,债务将被看作是一种负担而非机会,人们将
回避借贷,不像以前那样大量借款。
但是,如果经济体系没有严重衰退甚至萧条,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不太可能同时崩溃。悲观主
义者倾向于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崩溃视为对经济体系的净化,清除格林斯潘年代过剩
的投资热情,建立更为纯净的金融板块,使人们更关注真实经济的发展,打造更为健康的新
经济。
不过,这不会是一次短期的剧烈打击。我们不得不设想一个时期,至少两、三年,失业率将
快速上涨,公司纷纷破产,养老基金计划被迫放弃,许多人失去自己的住房,银行处于严重
的困扰之中。政府财政非常混乱,因为赤字已经非常巨大,并且随着经济低迷将进一步增长。
公司、养老基金、银行和住房所有者都在向政府寻求援助。
1973~1974年,大多数国家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1980~1982年间的双谷经济
衰退也接近历史最糟纪录。近几年,有可能出现像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或90年代的日本那
样严重的经济衰退,这不仅仅因为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价格必然会下降。通货紧缩当然不是世
界末日,但是政策后果更加不可逆料,而人为因素也对经济有着严重影响。
双谷经济衰退; 指国内生产总值经过一或两个季度的增长后再度出现负增长。换言之,首次
经济衰退后出现一次短暂的复苏,然后再度出现衰退。
这样恶梦般的场景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不过,我相信政策错误可以避免,外部冲击也可以减
轻。此外,我怀疑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宁愿遭受新一轮通货膨胀,也不愿经历通货紧缩。
最终,泡沫将膨胀,因为市场行为并非总是理性的,而政府和中央银行总是更愿意在资产价
格下跌时给予支持,而不愿在价格上涨时加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