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733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733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警告说:“不要拿你的生命开玩笑,如果不做手术,你就回家吧!”

  3天后,叶乔波忍受着巨大的苦痛夺得了世界短距离速滑赛全能冠军。

  赛后,当这位日本专家为叶乔波拔出小针的时候,他不禁淌下了热泪。从此他经常对人说:“叶乔波了不起!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中国青年一代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993年4月下旬,叶乔波在膝伤已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参加了第七届全运会速滑全能比赛,结果在500米的速滑赛中失利于黑龙江小将杨春媛。

  500米比赛的意外失利,是叶乔波在成国国际明星后首次败给国内的选手。她的伤情开始得到国家体委、解放军总政治部、沈阳军区等各级领导的特别关怀和重视。

  5月初,国家体委安排专人护送她赴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接受专家会诊和初步治疗。

  几天后,专家们的诊断与手术方案呈到了国家体委的领导面前。诊断书十分清楚地写着:叶乔波的腿伤为左膝半月板劳损,情况较重,同时她还患有慢性骨膜炎、脂肪垫劳损、内外侧韧带损伤等几种疾病。专家认为,一名运动员在如此严重的伤情下仍能坚持比赛和训练,“非有极大毅力而不可为”。建议马上进行手术治疗。

  这时,距1994年2年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的第17届冬奥会已不到10个月。

  国家体委经慎重研究后认为,叶乔波是中国参加冬奥会的王牌队员,如果手术效果不佳恢复较慢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的历史性任务,为此便指示成都方面进行保守治疗,保证叶乔波以最佳的状态出征冬奥会。

  叶乔波知道自己的运动生涯快要结束了。能否使自己的拚搏轨迹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呢?“我一直在一种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中,在明知凶多吉少的前景下,一往无前向上攀登。我可以因腿伤光荣而体面地退出冰坛,但是,只要国家需要,只要仍有一丝希望,我就尽力去拼、去搏,败而无憾。”她决定,服从组织安排。

  于是,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派门诊部主任杨礼淑女士专程去沈阳,为叶乔波的训练“保驾”每天上午、晚上两次针灸,每次扎上十几针。“乔波太坚强了,这种像天天吃饭一样的针灸,有时连医生都不忍下手,可乔波为打消我的顾虑,每次都装出十分轻松的样子,还故意和我说笑。”

  凭着自己顽强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再加上祖国传统医学的灵光,叶乔波的膝伤得到了控制,在1992~1993年度赛季中,叶乔波先后夺得了14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其中,在12场500米的速滑赛上,她都战胜了老对手美国名将布莱尔,实现了金牌大满贯,创造了世界女子速滑史上的奇迹。

  1993年7月2日,为了能在冬奥会上升起一面五星红旗,叶乔波踏上了赴国外夏训的征途。

  正当叶乔波满怀信心,准备在夏训期间上满强度时,她那条刚刚中断治疗的左腿又出了麻烦。

  为确诊以便进一步治疗,教练肖汉章与叶乔波去当地的医院拍了3张磁共振的片子。诊断结果比国内的诊断更加严重:左膝半月板断裂,必须立即手术。

  此时,肖、叶两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迅速将伤情诊断与治疗意见电传给国内,国家体委在与有关部门协商研究后,同意治疗意见,电传回挪威。

  令人不解的是,在挪威的肖、叶二人没有收到国内的电传。

  时间紧迫,迟一天手术,就意味着迟一天恢复,对叶乔波参加冬奥会影响越大。肖、叶两人再三权衡,终于下决心手术。

  队友和队医担心:万一手术失败,怎么向国家和人民交待?这种忧虑不无理由。我国速滑名将、前世界1500米冠军王秀丽就是在半月板手术后永远告别速滑冰场的。

  叶乔波此时心情却格外平静:“身体是我自己的,我要对自己负责;成绩和荣誉是国家的,我要对国家负责,与其忍受巨痛徒劳拼命,不如破釜沉舟图个希望。”

  有的队友说:“做吧,即使失败了,也给自己留个说法。”

  叶乔波说:“我决定做手术,就是想再干下去,再夺金牌,否则,我又何必冒这个风险?”

  1993年8月4日,叶乔波躺在了挪威私立医院瑞雷姆医生的手术台上。

  在具有现代化设备的手术室里,著名医学教授瑞雷姆在乔波的左膝上钻了3个圆珠笔帽大小的洞,通过电视屏幕的图像,利用微型手术器械,从膝盖内取出了五块处于游离状态的碎骨,其中一块竟有拇指大小!

  令这位挪威医生万分惊讶的是,计多有半月板损伤的运动员都是离开训练场后实施手术治疗的,而叶乔波身负如此伤痛却仍在长期训练,还在拿世界冠军。“中国的叶乔波了不起!太了不起了!她是中国的骄傲!”瑞雷姆万分感慨,术后主动要求与叶乔波合影留念。

  瑞雷姆的手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叶乔波只经过3个星期的恢复性训练,就转入了正常训练;8月31日,在加拿大开始了超负荷训练。

  虽然手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叶乔波失去了最好的夏训机会。错过了夏训时间,等于打乱了叶乔波的整个训练计划。

  叶乔波隐隐感到前景不太乐观,但此时已没有别的路可走。叶乔波玩命地加大运动量,玩命地在和自己较劲。

  由于训练强度的不断加大,叶乔波左腿肌内萎缩,导致膑骨借位。当时,她还蒙在鼓里。左膝时时传来的疼痛,她只当作手术后的正常反应。训练仍在进行。

  这时距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已经不到60天!

  1993年11月29日,叶乔波在结束国外夏训回京不到10天后,又与教练肖汉章一起,赴挪威、瑞士、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地参加世界速滑系列赛。

  1994

  1月20日,叶乔波与队友一起来到加拿大做冬奥会前的最后准备。在教练和队友的反复劝说下,叶乔波再次上医院复查了左腿。

  2月7日,在距离冬奥会开幕还有五天的时候,叶乔波接到了加拿大医生打来的电话。医生告诉她,她的左膝膑骨已严重错位,必须立即停止比赛进行手术,否则,左腿有残废的危险。

  得到消息后,叶乔波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默默地来到队医那里,要求用厚厚的绷带缠紧左膝。在队医的一再追问下,她才不得不说出实情。

  此时,叶乔波知道自己在冬奥会上夺金牌已经不可能了。她对记者说:“我不能再想任何事情了,既然来了,就只能全力去拼,一拼到底!

  结果如何,我不知道,但不论情况如何,我都会做出最大的努力!”

  “人在追求一种美好的理想时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青春和生命,但这一切,又都是值得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这样说。

  叶乔波也在期待,甚至不惜用亮丽的青春和健康的肢体。她在期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1994年2月19日,叶乔波在自己最擅长的500米比赛中失利。“这位有‘世界女子500米之王’之称的中国选手被挤出了前10名。”法新社记者这样播发着消息。“叶乔波左膝有严重伤病,但这位有着顽强毅力的中国选手仍然参加了本届冬奥会。权威人士称,带着这样的伤病参加训练和比赛是不可思议的。”

  去挪威为女儿最后一搏加油鼓劲的叶国才在回到长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讲了这样一段插曲:

  500米比赛后的第二天,他和乔波的妹妹叶佳波去训练馆看乔波。中间休息时,在场内的叶乔波突然停下来,招手示意妹妹过去,让她帮助紧紧自己左膝上的绷带。绷带解开时,叶佳波不禁惊呆了:乔波左膝的皮肤已经被胶布粘烂了,一块胶布撕下来,带下来一大块皮!叶佳波含着眼泪为姐姐包扎好绷带,便再也忍不住了,跑到父亲的怀里失声痛哭……

  1994年2月25日,挪威,利勒哈默尔海盗船速滑馆,女子1000米的比赛正在进行。

  叶乔波静静地站在起跑线上。

  她明白,此时此刻祖国有着千万双眼睛在看着她。冬奥会开幕已经十多天了,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尚未在冬奥会赛场上升起国旗、奏响国歌。

  发令枪响了,叶乔波冲出了起跑线。

  起跑,过去是叶乔波的强项,如今受左膝伤痛的影响,长处已转为短处。

  前200米,叶乔波只滑出18秒48。

  所有关心叶乔波的人一起站起来,拼命高喊:“加油!”中国代表团哭了。叶国才和叶佳波泪水纵横。

  在250米到800米的滑行中,叶乔波不断地加速,用那条不太听话的左腿使劲地蹬着冰。

  最后400米,叶乔波玩命般地加快频率,奋力向终点冲去、冲去……

  计分牌上打出了一行字:

  叶乔波,1分20秒22。

  20年日日夜夜艰苦拼搏所蕴藏的情感此刻再也抑制不住,叶乔波滑出场外,扑向教练肖汉章的怀中,放声大哭。肖汉章,这个铁打的汉子刚想拍拍乔波劝慰几句,自己却也忍不住掉下泪来……

  历史将这一永远难忘的场面定了格:公元1994年2月25日,这一天,来自伟大中国的12亿炎黄子孙的代表叶乔波用自己无悔的青春和沸腾的热血为中国的本届冬奥会的赛场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

 

Number : 8120 

Title :关于精神

作者 :李书磊

出处《读者》 : 总第 159期

Provenance :《光明日报》

Date :1994。6。3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初夏季节,日里夜里总传来孤单而嘹亮的鹧鸪声,在这热风冷雨的无赖光阴中乱人心肠。“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鹧鸪在中国古诗中是感伤的象征,声声鹧鸪曾唤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悉怨。认真追究起来,中国古文学对我产生过最深刻影响的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感伤。喜或者怒最多只是入心而已,感伤却能彻骨。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到厚地高天、疾男怨女的《红楼梦》,至少在我初涉人生的少年时代,是这一以贯之的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

  当然,最使我倾心的还是那不知出处的《古诗十九首》。唯其不知出处,那些文字才更显得神秘,有一种天启般的意味,“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人生苦短、天地苍茫的痛楚不时地袭上心头,使那无所依凭的凄凉与空虚挥之不去。教科书里说《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人生的自觉”,我觉得这断语下得贴切。好像是过去的人们一直都没心没肺却也兴致勃勃地存在着,去打仗,去婚嫁,去种去收,去生去死,至此才猛地恍然大悟,发现了人的真实处境,不禁悲从中来。从此这感伤情绪就一发而不可收。后世的感伤文人我最喜欢的有两位,一是李后主,一是秦少游。他们把《古诗十九首》那种无缘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世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李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秦词“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同样美丽的句子正可以互相印证。我们看出这种感伤既是他们对人世的控诉又是他们在人世的寄托。他们经由这种感伤与人生生出了斩不断的纠缠,他们玩味甚至珍惜这种感伤就像珍惜与生俱来的病痛。这是怎样的孽缘啊。感伤的文人对人世必有的丢失总是耿耿于怀,对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报之以坦然:然而他们不安于生命的定数又无可奈何,他们对世界有太强的欲望却只有太弱的力量,他们既不能战胜世界也不能战胜自己。这正可以说是一种孱弱和病态,这种病态对于少年人却有无法抵抗的传染性。我那时候对感伤一派真是入迷得很。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是因为生命个体所秉承的趋向健康的自然机缘,我的这种感伤病在某一天霍然而愈。我对李后主和秦少游再也没有那样强烈的共鸣了。我转换了兴趣,竟喜爱起了苏东坡的达观。苏东坡无论在怎样失意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欣赏身边的风景。他在赤壁赏月,在西湖种柳,一派诗心;贬谪黄州他能“长江绕郭知鱼美”,贬谪惠州他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对生命的喜悦甚至表露为这样直接的口腹之快。他放弃了对生命的无限欲望,放弃了那种“非如何不可”的悲剧感,随遇而安,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伤害他。他总能在既有的境况中获得满足,总能保持生机的充盈。他知道怎样在这大不如意的人世间保护自己。这种自我保护的心传被后人誉为“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同样在诸种坎坷中保护了我,使我平安度过了生于人世难免的一次次危机。

  然而,到了今天,在这我青春将逝的而立之年,夜半醒来我突然感到一种大惶恐。我要一直这样平庸而快乐地生活下去吗,直到暮年?在这青春将逝的时候我突然对青春有了一种强烈的留恋,突然生出一种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强烈冲动。我不要感伤但我要唤醒那占有的欲望,不要达观但要保持那种顽强的力量。我发现我内心真正向往的乃是那种反抗人生缺憾的英雄情怀,那种对人类悲剧命运了悟之后的承担。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内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也是一种感伤吗?这是英雄的感伤,这是苍凉。这也是对人类命运的屈服,但这是恪尽人力之后的屈服,这种屈服中包含着人类不可折辱的尊严。我从中受到了莫大的感动,我想我要记下并且记住这壮年的感动。

 

Number : 8121 

Title :奖

作者 :杏林子

出处《读者》 : 总第 159期

Provenance :《海外文摘》

Date :

Nation :台湾

Translator :

  生病之后,我辍学在家,身体上的病痛固然难以忍受,而更让人难以面对的是那种有若被众人遗弃的感觉。原本为参加初中联考而忙得如拉紧的弓,集中全力蓄势待发,突然之间,你被取消了参赛资格,赶出了竞赛场,你只有躲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冷眼旁观,那些紧张、那些热闹、那些欢呼都已远去,那个世界完全将你摒弃在外。

  生活中有一些东西不一定是你所喜悦的,然而一旦被迫割舍,那种委屈、那种不甘、那种顿失所依的措手不及,就像一颗被推离正常轨道的星球,飘浮在茫然无垠的太空,没有重心,也没有方向。

  每天,我看着弟弟妹妹出门上学,我看着一批批年轻学子自门前走过,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甚至,连期望也没有,连等待也没有。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要期望什么,等待什么。

  其实,我比父母更早了解自己的病已经’无药可救”,只可怜天下父母心犹自在那里作无胃的挣扎,我只是无可无不可地赶着一场又一场与医生的“约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必须一个人搭乘火车,再转搭公车,才能抵达医生的诊所。那条路好长,好孤单,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忘记是哪一天,父亲走到我房里,握着我的手,望着我说:“乖,你不要怕,爸爸会养你一辈子,等你长大了,爸爸会为你招一个女婿!”

  那一刹那,我突然明白父母所受的惊吓与慌乱甚于我,其中还掺杂负疚的成分。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