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005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005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途中,他又历经了一场风险。那天,潘德明在一个前后通风的溶洞中过夜。为防不测,临睡前,他在洞口燃起了熊熊箐火。果然,半夜时分,他被一阵如雷的吼声震醒了!他急忙爬起身悄悄张望,只见一群野象,正向着洞口咆哮,怒吼。一头公象几次想冲过火堆,只因火势太旺,无法接近。潘德明偷偷地爬到后面的洞口,想从那儿溜走。不料,几头大象却早已守候在那里,它们一见他的影子,立时引颈长吼。眼看篝火将要燃尽,潘德明不由得心急如焚。他焦躁地站了起来。不料猛地一下,头上碰了个大包。他这才恍然大悟:真是急慌了神洞口很小,那些庞然大物的大象是无法冲进来的!他这才将这场虚惊抛到脑后,放心地继续睡了起来。后来遇到一位当地人才知道,那天,有头小象落进了猎人的陷阱,象群发怒,全是为了报复……。

  祖国,你的儿子回来了!一九三六年六月十日,潘德明终于回到了祖国。手捧着日思夜盼的祖国的沃土,旅行家不禁热泪长流。地球,终于被他一双铁脚征服了!

  次年三月,潘德明沿桂江北上,在桂林遇到了国画大家徐悲鸿。他们结伴同游了桂林山水,畅叙了振兴祖国的毫壮情怀。画家有感于旅行家坚毅卓绝的精神,挥毫为潘德明题写了四个大字:“丈夫壮志”。

Number:4706

Title:苏东坡的个性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3期

Provenance:《苏东坡传》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他即兴的诗文或者批评某一件不合意事的作品都是心灵自然的流露。他的作品蕴含着生动活泼的人格,有时候顽皮,有时候庄重,随场合而定,但却永远真挚、诚恳、不自欺欺人。

  苏东坡有魅力。正如花朵的美丽与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分。他感觉强烈,思想清晰,文笔优美,行动果敢。

  他固执,多嘴,妙语如珠,口没遮拦,光明磊落,多才多艺。

  难怪他快快活活,像旋风般活过一辈子。

  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去参观一座庙宇。他们进入前殿,看到两座凶猛的大神像,是镇邪的门神。

  “这两个菩萨,哪一个重要?”苏东坡问他。

  “当然是拳头大的人重要。”佛印说。他们走入内殿,看到观音菩萨手持念珠。

  “观音也是菩萨,她数念珠干什么?”苏东坡问道。

  “喔,”佛印说,“她也学别人拜佛呀。”

  “拜哪一个菩萨呢?”苏东坡说。

  “咦,拜观音菩萨呀。”

  “这是怎么回事?她是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拜自己呢?”

  “咦,”佛印说“你知道求人不如求已嘛。”

  苏东坡的威望曾经害一对夫妻反目。学者章元弼很崇拜东坡。他相貌平凡,却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婚后太太发现丈夫整夜读苏东坡的诗,不爱理她。最后她实在忍无可忍,就对丈夫说“原来你爱苏东坡甚于爱我!好,我要离婚。”

  当时苏东坡大受欢迎,许多文人甚至仿戴他的帽子。他戴的帽子特别高,顶上窄窄向前弯,后来成为著名的“子瞻帽”。有一天他陪皇帝到醴泉看戏,宫中戏班正在演出。一个丑角在台上戴这种帽子吹牛说,“我的作品比你的好多了!”“可以见得?”其他演员说。“你没看见我戴的帽子吗?”丑角说。

  苏东坡曾经对钱勰自称他喜欢以前乡下简朴的生活。他说他们晚餐只有白饭、萝卜和清汤;他却十分快乐,十分满足。有一天钱勰下帖请他吃饭,帖子上说,“将以三白待客。”苏东坡没听过“三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他欣然赴宴,发现钱勰只准备了三样东西: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苏东坡想起自己的大话,知道他被愚弄了。苏东坡不动声色,过了一段日子才下帖请钱勰吃“三毛”餐。钱勰赴宴,发现桌上空空如也。苏东坡请他坐下,两人对坐半天。过了很久还没有莱上来,钱勰说他肚子饿了。苏东坡郑重其事请朋友快吃三毛(没),“盐也毛,萝卜也毛,饭也毛,非三毛而何。”

  苏东坡担任翰林学士期间,晚上常锁禁宫中。有一个很崇拜他,拚命搜集他的亲笔题字,常用十斤羊肉向苏东坡的幕僚换取东坡每一张短笺。苏东坡知道这回事。有一天秘书要求东坡答复一个朋友的口信,苏东坡用口头答复。秘书再来,东坡说:“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那人坚持要你用笔答复。”秘书说。“传语本官,今日断屠。”东坡答道。

  有一次一个藉藉无名的学者来看东坡,带着一册诗,问东坡意见如何。这位穷学者朗诵他自己的作品,音调抑扬顿挫,显得很得意。“大人觉得鄙作如何?”他问道。

  “可得十分。”苏东坡说。

  对方面有喜色。东坡又说:“诗有三分,吟有七分。”

  苏东坡说,他的朋友文同久习书法未能成功,有一天在山道上漫步,看到两蛇相斗,才领悟其中的窍门。他由两蛇的韵律得到灵感,将它们蜿蜒的动作并入书法风格中。另一位书法家曾望见樵夫和村姑在狭路相逢,从而领悟韵律的秘诀。两个人都迟疑半晌,想让路,结果两人都茫茫然不知道谁该停下来等对方过去。这两个人前前后后的动作造成一种张力、冲击和反冲,据说这位书法家第一次明了书法的原理。

  有一个商人因债务而受审。被告是一个年轻人,苏东坡要他说明原委。“我家卖扇为生。”被告说,“去年父亲死了,留下一些债务。今年春天又连连下雨,大家都不需要买扇子。不是我故意不还债。”

  苏东坡沉吟半响。忽然想到一个主意,眼睛不觉一亮。他看看桌上的笔墨,打算一展身手。

  “拿一堆扇子来,我替你卖,”他对那人说。那人回家拿了二十只白绢团扇。苏东坡用桌上的判笔写草书,画枯木竹石。一个钟头左右二十只全画完了。他拿给那个人说,“出去还债吧。”那人没想到自己这么幸运,连忙拜谢大人,抱着扇子走出去。苏东坡画扇子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他一跨出府门,身边早围满群众,大家争相以一千钱买一把扇子,几分钟就卖光了。买不到的人遗憾不已。

  苏东坡和西湖今日的面貌仍有很大的关连。西湖使杭州得到“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本身更是人类设计才华最完美的发挥。人类加以开发建设,却能恰到好处,不是侵犯自然。这是经过整修的大自然,却不是扭曲破坏的大自然。杭州十景包括东岸的“柳浪闻莺”。还有苏东坡在湖心小岛上开发的“三潭印月”。无论晴雨,西湖没有一个角落不使游客屏息惊叹。两道长堤跨过湖面,一是白堤,一是苏堤,分别由唐朝白居易和宋朝苏东坡这两位大诗人所建立。杭州的繁荣一向和供水息息相关。杭州建市起于唐朝,苏东坡整建西湖之前,西湖不断缩小,到处盖着葑草。苏东坡完成杭州的运河系统和城内的六个水库,马上开始整建西湖,苏东坡列出五个不能坐视的理由。说也奇怪,第一点竟是佛家的说法,怕鱼儿遭殃。其他各点分别是清水供应,稻田灌溉,运河流水,最后提到造酒的好水源,这一点和政府岁收有关。请求获准,动工修湖,四个月就完工了。安置挖出来的野草和泥土又成为一个大问题。苏东坡灵机一动,决定用来建长堤。可缩短了南北两岸的距离,又能变成美丽的漫步场所。上面有六座拱桥,九座亭阁。如何使西湖永远不生葑草也是一个大问题。苏东坡想到一条妙计,把岸边的湖面开垦出来,给农夫种菱角,农夫自会定期负责除草工作。他请中书省把这笔岁收留做长堤和西湖的维持费用。

  苏东坡不单是美酒鉴赏家和试验家,他还自己造酒。他在定州任职数月,曾试做蜜柑酒和松酒,甜中带有点苦味。在“松醪赋”中他曾提到松脂的蒸法,制酒的过程倒不清楚。到了惠州,他特酿桂酒。造酒只是他的嗜好,他死后经常有人向苏过和苏迈乞讨他们父亲酿酒的方子,尤其是苏东坡信中、诗中常提的蜜柑酒。儿子们大笑,苏过说:“家父喜欢实验,他只试过一两次,蜜柑酒味道就像土酥酒。”苏东坡也许不太有耐心,不肯一心一意试到底。据说大伙儿喝了他在黄州所酿的“蜜酒”,常常闹腹泻。

  杭州有一位制墨名家,他的产品比别人贵两三倍,因为他自称在海南岛曾向苏东坡本人学到秘方。有些学者问苏过他父亲有什么制墨良方。苏过笑着说:“家父没有什么秘方。我们在海南岛无事可做,他就随便试着玩。有一天潘衡(制墨名家)来了,家父和他在一个小房间烧松脂油制墨。半夜房间着火,差一点把屋子烧掉。第二天我们由残迹中找到几两油墨。但是我们没有胶,家父用牛皮膏设法和油墨混合。很难固化,所以只做出十几条手指般大小的黑墨。家父大笑一场。不久潘衡就走了。”时人发现潘衡做的墨确实很好。显然他制墨的秘方是向别人学来的,只不过借苏东坡的盛名来销售罢了。

  苏东坡闲来无事,习惯到乡间四处采药,分辨各种药草。他写了不少有关药草的笔记,照他的说法,把荨麻敷在风湿起始的肿痛关节上,全身各处的酸痛都会停止。他还热烈信仰苍耳。他写下苍耳白粉碾制的办法,白粉吃下去据说可以美化皮肤,“满肌如玉”。有些笔记谈到蔓菁、芦菔和苦荠,苏东坡称为“葛天氏之遗民”的美食、营养价值高,味道又好吃。

  苏东坡的一生相当坎坷不幸,但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宝藏。

Number:4707

Title:西方美术史趣闻录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3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王祝芳

  金字塔是古埃及卓越的建筑艺术,它是法老王们的陵墓。对此,希腊史学家西卡洛斯讥讽说:埃及人把住宅只看作旅舍,而把坟墓看作永久的住宅。

  拿破仑进军埃及,被那儿丰饶神异的艺术品所感动,说了一句相当漂亮的名言:“真正的,

  唯一不使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无知的征服。”

  达·芬奇创作极严谨,他作《最后的晚餐》,终日凝视着画幅,偶然才动几笔。教堂里一位副

  院长向委托人米兰大公汇报,说芬奇整天游荡。当大公问及时,芬奇和蔼地回答:“画家必

  须想好了才可以动笔,特别是两个头至今我画不好。一个是基督那种仁慈的美。一个是犹大

  的头,我想不到一个人得到那么多好处,竟会背叛其恩人。不过,为了快一点,我发现这位副院长的头是可以放在犹大的身上的。”

  芬奇创作《莫娜·丽萨》,为了唤起模特儿发自内心的微笑,而避免强装出来的笑容,曾要

  人在旁为她奏乐。这副肖像画前后画了四年之久,其间不仅有许多间歇,而且会有心情上的

  变化。要模特儿总是保持同样欣悦自然的表情,是根本办不到的,这就完全有赖于芬奇敏锐

  的观察和鲜明的视觉记忆力,以及多年勤奋训练的功夫。因此,《莫娜·丽萨》的右手,被誉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而几百年被人们热烈讨论的,则是她的笑容,以至人们说它是“神秘的微笑”,是一个谁也估摸不透的“谜”。尤为可叹的是,精通透视学的芬奇,偏给这个坐在阳台上的少妇,创造了一幅透视不一致的背景: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看右边时,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人物五官的位置,似乎也在变动之中。

  拉斐尔的杰作《西斯廷圣母》,把抱着圣婴基督的圣母玛丽亚,描绘成一位人间的慈母,给人以持久的美感。但终生反抗老沙皇黑暗统治的赫尔岑,却从这幅画上看到了悲剧的意味,他描述说:“圣母象是在说:‘请你们抱去吧,他不是我的。’但同时又把他紧贴在怀里,好像如果可能,她就带着他逃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奶来喂养这个并非‘救世主,’而是自己儿子的普通婴儿。”

  米开朗琪罗痛恨暴君,所以他替杀死凯撒的布鲁特斯辩护说:“杀死一个暴君不是杀了一个人,而是杀了一头人面的野兽,一切暴君丧失了人所共有的同类之爱,他们已丧失了人性,故他们已非人类而是兽类人。”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他创作了著名的《大卫》。

  米开朗琪罗以超人的毅力,一个人躺在十八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整整花了四年,克服一切困难,创造了一个宏伟惊人的巨人世界。当整个天顶画完成之后,三十七岁的他已经像个老人了。由于长期仰视,他的头和眼很久都不能低下来,读信都要举到顶上去看。

  当米开朗琪罗画天顶画的时候,教皇朱理二世曾要他给那些圣徒和先知们的衣服上加些金色,以示高贵。米开朗琪罗半开玩笑式地拒绝说:“您知道,他们本来都是些穷人嘛!”当他作大壁画时,教皇又派人要他修改画上的人物,米开朗琪罗却以平静的口气让来人传话给教皇说:“请告诉教皇,修改一幅画是件小事,用不着他那么操心。还是让他老人家把世界修改得好一点吧。”

  画家鲁本斯曾奉西班牙王之令出使英国,当他应邀作画时,英国的一个廷臣问他:“尊贵的

  大使阁下,您在业余经常以绘画自娱吗?”鲁本斯回答说:“不,绘画是我的专业,业余我才当大使玩儿。”

  有位朋友请杜米埃画一张肖像,约好到他家去做模特儿。当朋友按时前往,进屋竟惊呆了原来杜米埃已经根据记忆把他的肖像画好了!那位朋友大叫起来:“太像了,可不要再改了!”

  罗丹耗费六年心血,创作出了《巴尔扎克》,但在国内受到了批判和冷落,而且退还了预支的一万法郎的稿费。这时,德国曼海姆市博物馆提出收买它并翻制成青铜像。罗丹当然十分渴望这样,但他还是婉言谢绝了,他希望第一件青铜铸品应该留在自己的祖国。

  有一次,在一个客厅里,人们议论起法兰西最伟大的画家应该是谁,库尔贝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我!”他看到柯罗也在场,便立刻又添了一句:“还有您。”柯罗却只是温厚地笑笑。柯罗崇拜自然,他说:“我唯一的爱人是大自然,我终生对她忠贞不二。”

  莫奈到伦敦去画了不少雾中的景物,每张的色调都不同。于是有人说:“人们看了莫奈的画,才知道伦敦的雾是有颜色的。

  惠司勒的《巴特西桥》很像一张速写,展出时标价二百金币,受到了著名评论家抗斯金的批评。由于画没能卖出去,惠司勒便向法院起诉,认为抗斯金的批评破坏了他的“生意”。抗斯金质问他:“这张画顶多用了两天的时间,怎么会值两百金币?”惠司勒为自己辩护说:“虽然是两天画成,用的却是一辈子的修养。”

  画家布罗茨基在共产国际二大开幕式上,在主席台旁画了列宁的速写像。当献花圈时,他挤过去请列宁在画上签名。列宁看了半天不肯签,找理由说画的不像他。但周围人都说很像、很好。列宁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