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夏天-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被灯光折射得迷乱的汽雾,张开口,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你很奇怪我为什么不在广州而在上海?”她问。 “嗯。” “边走边说吧。”她说,向旁边扫了一眼。我环顾四周,这才注意到大院里出来纳凉的住户中有人在交头接耳,对她指指戳戳。 我和她一起沿着街边向前走。走到尽头的路口,转一个弯,拐上一条宽敞许多的马路。路两旁都是绿化带,没有住宅区,只有机动车偶尔从身边飞速驶过。走在路灯光下明暗交替的路面上,踩着被拉得很长很长的影子,我突然回想起多年前的某个夏天的某些夜晚,我们曾经一起在这条路上数过路灯。 “为什么突然回来了?不用上课吗?” 她笑笑,没有回答,眼睛望着远处没有尽头的夜色,目光里渐渐有些迷茫。 “严浩知道吗?”我又问。 “不要告诉他!”她突然停住脚步,对我大声喊道,语气十分决绝,“我在上海,我打电话给你,我对你所说的任何事,都不要告诉严浩,你一定要答应我!” 她的激烈反应让我感到吃惊,同时也几乎不假思索地点了头。 “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她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影子,“小雨,我是因为信任你,所以才会找你。” 她说她信任我,这句不明所以的话竟让我在猝不及防中深受感动,那么天真可笑地,一涡温暖的水漩在胸中激荡开来。而她接下来的一句话,立刻就让所有的流动凝止。她告诉我,她和严浩分手了。 我呆住了,我无法理清脑子里迅速纠结起来的千头万绪,甚至无法再继续产生关于自己和她之间关系的任何胡思乱想,因为近乎本能的不祥预感突然强烈而突兀地越众而出,所以我没有顺乎逻辑地问她为什么和严浩分手,而是,“你究竟要我帮什么忙?”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幸运的。因为很快我的不祥预感就被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撕碎,击中我的鼓膜,而当最后一个字从她口中吐出之后,我什么都听不见了——总算没有傻到因此怀疑自己的耳朵。 她表情艰难地犹豫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似地咬了一下嘴唇,抬起头直视着我的眼睛,那种坚决的目光逼得我一阵眩晕。 “我怀孕了。我希望你能陪我去做人工流产。”她说。 在丧失听觉的一刹那我感到了愤怒。愤怒充斥全身,在每一根血管里燃烧膨胀。但是与此同时更加强大的悲伤攫取了我,它们无声地肆掠过所有的血管,吞噬掉那些嘶嘶作响的热量,最后汇集到某个隐秘而空洞的角落,在某个锐利的边缘凝结成一滴冰凉的液体,滴落下去,消失在没有回声的深渊里。 “孩子,是严浩的吗?”我觉得有一双冰冷的手扼住了自己的咽喉,而自己的声音则是被这双手像骟猪一样连血带水挤出来的碎块。我的目光越过她的脸庞望向吞噬掉路灯的夜色深处,而在无法抽离的余光里,我看到她摇了摇头。
第二部分第34节 你是不是曾经喜欢过我
过去我总深信自己了解张昕,不了解严浩,因为张昕单纯,而严浩复杂。但是现在我开始怀疑。我所怀疑的与其说是关于他们的回忆,不如说是某些自己曾深信不疑的逻辑。我呆呆地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一直在试图从混乱不堪的胡思乱想中挣脱,试图理清楚那些逻辑,但最后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大脑有些缺氧。深深的迷茫和悲伤在回忆里若隐若现,让我无法突破出刺痛眼睛的光源。于是我掐灭烟头,对一个在我周围绕来绕去不知疲倦的小毛孩大吼了一声“滚开”。小毛孩哭了。他老妈堵在我眼前叫骂了足有一刻钟。我始终保持沉默。在那个挡住我全部视野的壮年少妇发泄完毕,心满意足地拉着儿子转身离去之后,我看到了站在面前的张昕。 眼前的她竟然再次判若两人,穿了一身很正式的职业套装,很精细地化了妆,加上原本就高挑的身材,看起来像是一个在外企工作多年的白领。而如果把她身上的衣服换成空姐的制服,一定会被别人误认为一个真正的空中小姐。 “你怎么又变成这样了?”我皱着眉头问。 “我希望让医院里的人以为我的年纪更大一些。”她低下头,小声回答。 我沉默。我终于明白她已经永远不再是那个多年前坐在我和严浩之间的小女孩。 我带她转了几次车后步行到了地理位置甚是偏僻的一家郊县医院。我的同班同学叶克的母亲是这里的妇科主任。叶克曾与我和严浩一起打过两次桌球,关系还算可以。但我并没有告诉他实情,甚至把张昕的身份也篡改成了我的表姐。 我拿着叶克母亲给的小字条挂了号,没有排队,直接把张昕送进了诊疗室。“我在大门口等你。”我告诉她。她站在门口回头看了我一眼,动作有些僵硬地点点头,看起来似乎很紧张。我猜想这也是她第一次来这种地方,虽然这一点并不值得宽慰。 我站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一支接一支地吸烟,腿站酸了之后干脆就像丘八一样蹲着。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只手从后面轻轻地搭到我的肩膀上。我扭头,看见张昕。“结束了?”我小声问,她点头,脸色苍白,鼻翼翕动,看起来疲惫而且虚弱。 气温很高,沙丁鱼罐头一般拥挤的巴士上格外闷热,人与人之间的稀薄空气仿佛都成了固体。转第二次车的时候,张昕突然把头靠到了我的肩上。我下意识地想挪动身体,但一抬眼看见她的脸色,终究不忍作罢。她的额上渗着一层细密的小汗珠,头发有些乱了,目光朦胧地呆呆望着窗外。下车时她又挽住了我的胳膊,我也伸出手搂住她的腰,并稍稍用力,因为我感觉她的身躯随时都会滑倒在地。我们保持着这个姿势,一直到最后一次下车时才分开。许多年后的今天,这段回家的路程在我的记忆里都仍是那么漫长,谁都没有说话,而我的胸腔内随着心跳一下一下地刺痛,就像有人拿着一把凿子在一点一点地凿碎掉什么。 “一定不要把我的事告诉严浩,好吗?”她又重复了一遍。 “嗯。”我点头。 “我知道你一直把严浩当作最好的朋友,他也一样,虽然可能没有对你说出口过。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已经给了他太多伤害,我不想让他伤得更深,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忍不住扭头看她,但她眼睛里闪烁的泪光阻止了我开口的冲动。我又默默地点了下头。 “谢谢你。”她笑了笑。沉默一会,突然说,“小雨,有一件事情,我一直都瞒着没有告诉你。” “什么?”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 “记得。” “当时我从你家院子的围墙上跳下来,把你砸趴下了。” “嗯。没错。” “当时你手忙脚乱,你的手……” 我知道她在说什么。一刹那间,那种坚挺的弹性的压迫又回到了我的左手的每一个毛孔。一想到这种感觉已经刻骨铭心,必定终生如影随形,眼眶就无法克制地燥热起来。 “你隐瞒我什么了?” “我知道你是无意的,但是——”她小心地顿了一下,看着我,仿佛要确认我的反应,平添了戏剧性的效果,“这件事情,第二天,我就告诉严浩了。” 阳光骤然白炽,让我感到一阵眩晕,近乎窒息。 “对不起。我那么做,我觉得,你是可以理解的,对吗?”她小声说。 我把头扭向一边,不动声色地屏住涌到喉咙里的湿热。 “你生气了吗?”她问。 “没有。”我笑笑。听到自己的声音里掺杂着哽咽,不知道是否是自己的错觉。 在大院门口分手的时候,我刚转身,她又喊了一声,把我叫住。 “还有什么事?” 她的脸上又浮现出那种艰难的犹豫的神情,她又下定决心似的咬了一下嘴唇,她又抬起头直视着我的眼睛—— “有一个问题我在心里藏了很久,一直都想问你,你——你是不是曾经喜欢过我?” 我平静地望着她依然那么美丽的眼睛,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缓缓摇头,我用清晰得仿佛来自别人的声音回答她—— “没有。”
第二部分第35节 因为,我爱过她
我从没有这样狼狈地哭过。 我坐在草地上,背靠着双杠,眼泪不停地涌出眼眶。我努力地睁大眼睛,仰望湛蓝的天空,任泪水渐渐模糊天空上的一切,任它慢慢渗湿我的领口。 回答张昕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我虽然迎着她的目光,但放松了自己的瞳孔,也就是说我的眼前其实只是模糊一片。因为我不敢看清楚她的脸,因为我必须要让自己说出那两个字——“没有。” 是的,没有。我没有欺骗她,我没有喜欢过她。 因为,我爱过她。 “我和张昕分手了。” “为什么?” “她说她通过了南航的空姐考试,会去深圳工作,不会再回上海来了。” “我很难过。” “没什么好难过的,这不就是她小时候的梦想吗。”严浩笑笑,扔掉烟头,站起来在堤岸上低着头晃悠了一圈,若无其事地象是在搜寻什么东西。 最后走回我的身边:“真是扫兴,居然一块可以打水漂的东西都找不到。” 我又甩了一支烟给他。他接住,自己点上,站在呼呼的风中,目光望向远处,不再说话。风灌满他的衣襟,鼓起来,发出裂帛般的声音,几欲涨破似的。头发也一根根地飞扬起来,嘴角的那一撇微笑渐渐地被风扯得散乱,终于又被他收起,慢慢地向下抿紧。从侧面看去,他脸部的轮廓就象已在江边伫立多年的一座雕像,有清秀而冷硬的线条,沉默如同另一个遥远年代的上海。 风中仿佛有呜咽的声音。隐隐约约,听不分明。 我答应了张昕,所以我什么都没有告诉严浩。我只说了一句真话,就是——“我很难过”。而至于究竟“很”到什么地步,在我年轻而贫乏的语言里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 我和严浩在黄浦江的堤岸上一直站到夜色降临。我记得张昕说过,晚上的黄浦江比白天好看,她说得没错。遥远辽阔的天尽头,沉沉的黑夜象一幅巨大的幕布低垂下来,在幕布的映衬下,对岸的工地如同舞台,灯火分外通明,打桩的声音隐约随风传来。 我突然强烈地感觉到,这座城市很快就会彻底改变她的容颜。上海,上海。她将不再是我外公背过身去的十里洋场,不再是我父母满目疮痍的青春感伤。所有往事都会被深埋到地下,所有的伤痕都会被新的妆底掩盖。一切都将永成过去,都将如同眼前飞溅而起的浪花水沫一样破灭消逝,包括我们共有的那个最初的夏天。只有脚下这片连绵汹涌的江水是永远的真实,真实得就象一个巨大的谎言,永远混黄污浊,永远无始无终。 那天,在夜色下和严浩在江边分手之后,直到高中毕业,我们都再没有见过面。
第二部分第36节 舌尖向上
高三时已经没课可上。老师们忙着猜题,我们忙着校里校外地糟蹋大量比卫生纸还贵的称作高考模拟试卷的废纸。虽然身边多数同学都已经把自己折腾得肌肉抽搐神经衰弱,我却抱着爱谁谁的态度从容面对让我已经毫无兴趣的狗屁学习生活。 本来我看书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但看完那套王朔文集后,我的情绪变得更加糟糕,更多原本属于正常生活的时间也被我划归到了无聊时间的范畴。我因为无聊而愤怒,因为愤怒而绝望,因为绝望而无所适从,因为无所适从而玩世不恭,因为玩世不恭而在悄然孳生了某种不曾有过的恶毒。我不再避讳张昕。我开始乐于去揭示一切被自己小心避讳的伤疤。这种属于暴露狂的卑劣行径倘若能够玩得伤感一些,浪漫一些,或许我也会写出一篇象《少年维特的烦恼》那样的玩艺,让读者为之扼腕,让观众为之哭泣,让那些早早为了维特和绿蒂自杀的后悔自己下手草率,错过了更精彩的刺激。但是我异常恶毒,我的恶毒就在于我做这些事的时候所采取的态度是自我沉浸的,甚至在看到自己亲手把伤口撩拨得鲜血淋漓的一刹那,竟会感到心花怒放。 张昕,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张昕:舌尖向上,分两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张。昕。 上面这段让人瞠目结舌的疯话记在我当时的日记本上,大模大样地改写自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的第一小节,堪称荒谬且肉麻至极。但18岁的自己读着这些句子的时候,确实能够一个字一个字地走过悲伤的顶点坠入失重的快感。 我白天坐在教室里神情恍惚地幻想张昕的容颜,在草稿纸上描画她的侧影,为她设计签名;夜晚在床上辗转悲鸣,回忆关于她的所有往事细节,她的连衣裙,她可爱的小手,甚至默念着她的名字用左手自慰,在一泄而出的时候泪流满面。 我冷笑,彷徨,像一只绝望的苍蝇,在玻璃窗上撞得自己体液横流。 我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着自己的独角戏。台下没有观众,也没有严浩。 如果当时父母发现了我这些疯狂举动的话,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认为我疯了,会带我去看心理门诊甚至送进精神病院。所幸的是,在他们有所察觉和自己真的疯掉之前,我就已经把自己折磨得精疲力尽遍体鳞伤。我在高考前夕大病了一场,持续高烧40多度,在床上半昏迷地躺了若干天,终于被诊断出了神经性皮炎,不得不受激光治疗仪的持续摧残。 几个星期后,我的身体痊愈了。有趣的是,我的神经居然也离奇地恢复了正常。 医生告诉父母,我的病很有可能是高考的压力导致神经过于紧张以及用脑过度造成的,每年高考前夕都有不少我这样的病例。父母对此深信不疑,在我出院后一直对我小心翼翼,呵护周到。 医生还说不会有后遗症。我不知道是否可信,但我愿意相信。 我不想告诉任何人关于这场病的真相。我只想尽快考上大学,住进宿舍,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里忘掉关于张昕的一切,关于那个夏天的一切。我梦想着大学生活的自由自在,即使不能让我痊愈,至少苦痛时可以有更大一些就地翻滚的空间,否则我终究会窒息而死。
第二部分第37节 严浩出事了
高考结束后不久,我正独自一人在家中百无聊赖地翻看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听到敲门声,跑出去打开门,看到严浩。他微笑着倚在门框边的墙壁上,让我怀疑他已在外面站了很久。 “考得怎么样?” “应该没问题吧。你呢?” 他笑着,没有回答。在墙壁上摁灭手里的烟头,问:“打桌球去吗?” “好吧,反正没事可做。” 我们找到一家桌球室,打了一个下午。严浩一直不停地吸烟,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经常犯一些惨不忍睹的低级错误。自他教会我打桌球之后我就从未赢过他,而这次我竟连赢了四局。“你今天是怎么回事?特别想可怜我?”我忍不住问。“这都给你看出来了,太没面子了。”他笑,“好,最后一局,认真收拾你,让你好好记住。”说着随手丢掉吸了一半的烟,换上一副认真表情。说实话,他此刻的严肃神态在我看来近乎凶狠,感觉这种变化实在有些不可理喻。 只见他目光锐利,绕着球桌走来走去,用球杆仔细地测量角度,不紧不慢地将球一个一个地打进洞去,而我完全只能拄着球杆在一旁傻看着。他果然赢了最后一局。退掉桌子和球杆,我们到隔壁一家脏乎乎的小饭馆吃晚饭。饭桌上他又恢复到之前那种心不在焉的状态,一次性塑料酒杯在他手里被捏得奇形怪状,想起来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