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艾森豪威尔 >

第33章

艾森豪威尔-第33章

小说: 艾森豪威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我们机会,把他们的大冒险变为对他们的毁灭性打击。所以我号召全体盟
军战士,鼓起勇气,坚定信心,努力奋斗。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这个唯一的信
念:从地面、从空中、从一切地方消灭敌人!让我们以这个决心和我们为之
战斗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团结起来!在上帝的帮助下朝着最大胜利奋勇前进!”

在这个战役中,德国空军企图进行这次战事开始以来规模最大的袭击。

1945 年1 月1 日,德国空军发动了几个月来对盟军最猛烈的攻击。它的
主要目标是盟军飞机场,特别是“凸出部”附近及其以北的飞机场。在这一
整天中,希特勒的空军摧毁了盟军很多飞机,其中大多数是停在机场上的,
当然,敌人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就在盟军接连遭受损失的时候,丘吉尔曾于1945 年1 月6 日急电斯大林
求援。第二天,斯大林就复电,表示要加紧准备工作,尽早从东线发动进攻。
1 月12 日,苏军从波兰的维斯杜拉河(现名维斯瓦河)发动了强大攻势,重
创德军。十天以后,即1 月22 日,希特勒急忙把党卫军第六坦克集团军从西
线调往东线,这就大大减轻了西方盟军的压力。

圣诞节的前一天,是希特勒在阿登森林赌博的决定性的转折点。这时德
军的进攻已成强弩之未,它在狭长的突出阵地两翼所受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圣诞节的前两天,天气转晴,英美空军大显身手,大肆轰炸德国供应线和狭
窄崎岖的山间公路上的军队和坦克。德军向巴斯托尼作最后一次尝试。德军
在圣诞节那天,从早上3 点钟开始,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击。对德军来说,现
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狭长走廊地带撤退,以免被切断和被消灭。但是,希
特勒对于任何撤退的建议都听不进去,反而命令继续猛攻巴斯托尼,重新向
缨斯河推进。

12 月28 日晚上,希特勒召集了一个大规模的军事会议。他不但不听从
伦斯德和曼特菲尔的劝告,及时把德军从突击阵地撤出来,反而命令继续猛
攻巴斯托尼,重新向缨斯河进军。此外,他还坚持马上向南方阿尔萨斯发动
进攻,那里的美军战线由于巴顿派了几个师北上进攻阿登森林而变得薄弱
了。将军们抱怨说,他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向阿登森林继续发动进攻,也没
有足够的兵力向阿尔萨斯发动进攻。对于这些话,希特勒充耳不闻。

“先生们,这一行我已经干了11 年了,而且。。我从来没有听人向我报
告过一切事情都已准备得完全了的。。准备永远不会完全的。这是很明显


的。”希特勒滔滔不绝他说下去。他们的总司令早已看不见现实而置身于云
雾之中了。

“问题在于。。德国是否有意志继续生存下去和是否遭到摧毁。。这场
战争失败,德国人民就毁灭了。”希待勒接下去又花了很多时间谈了罗马帝
国的历史,谈了七年战争中普鲁士的历史,最后他又回到当前的迫切问题。
尽管他承认阿登攻势“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决定性胜利”,但是他声称这一战
役已经带来了“整个形势的转变,在半月以前没有人相信这种转变是可能
的”。

“敌人不得不放弃所有的进攻计划,”纳粹元首说,“他们不得不把已
经精疲力竭的部队拖上战场。他们的作战计划完全被打乱了。他们在国内受
到严厉的批评。目前是敌人心理上很不利的时刻。敌人已经不得不承认在8
月以前决定战局已没有希望,也许到明年年底也不可能。”

“先生们,”希特勒又补充说,“你们决不能认为我,哪怕是极为遥远
地,预计到战争将要失败。。我从来不懂得什么叫‘投降’。在我看来,今
天的形势并不新鲜。我经历过比这糟糕得多的形势。我提这些只是因为我要
你们了解,为什么我要这样狂热地追求我的目标,为什么没有任何东西能够
把我拖垮。虽然焦虑使我苦恼,甚至有损我的健康,但没有东西能够丝毫改
变我继续作战直到最后胜利为止的决心。”

最后,希特勒要求他的将军们拿出“全部精力”来支持这次攻势。他说:
“那时候我们将彻底打垮美军,我不相信敌人能长期抵抗45 个德国师,我们
仍将掌握命运!”

然而,时间太晚了!希特勒的大话讲得太多了,德国已缺少能把他的话
兑现的兵力!

元旦那天,希特勒以八个师的兵力攻打萨尔地区,并且命令海因里希·希
姆莱率领一个军团从上莱茵河的桥头堡发动猛攻。

在德国将领们看来,让希姆莱带兵简直是开玩笑。这两起攻势都没有获
得进展。从1 月3 日起,以两个军共九个师的兵力向巴斯托尼所发动的总攻,
展开了阿登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但也毫无所获。到1 月5 日,德军已放弃
夺取这一重镇的希望。他们面临着被英美军队反攻切断的危险。这一反攻是
1 月3 日从北面发动的。1 月8 日,莫德尔所率领的军队开始从豪法里兹撤退。
到1 月6 日为止,恰好是希特勒以他最后的兵力作赌注发动攻势的一个月之
后,德军又退回到他们开始攻击的战线。

在阿登战役中,德军死伤和失踪约12 万人,损失了1600 架飞机、6000
辆汽车、600 辆坦克和重炮。当然,美军损失也不小,尤其以第一○六步兵
师为最严重。这个师的阵地是无掩护的,因此它不仅从一开始即进入战斗,
而且很多士兵被孤立起来,后来成了俘虏。第二十八师同样受到沉重打击。
第七装甲师在英勇的圣维特保卫战中,遭到重大损失。盟军全部伤亡为77000
人,其中8000 人阵亡,48000 人受伤,2100O 人被俘或失踪,坦克和反坦克
炮共损失733 辆(门)。

在这一战役中,双方虽然伤亡都很大,但盟军能得到及时的补充,而德
军却办不到了。希特勒已经把最后的招数都使出来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德军的最后一次大反扑。它的失败不仅使西线的失败成为不可避免,而且
也葬送了东线的德军,因为希特勒将他的最后的后备力量投入阿登战役,这
一行动的严重后果马上就显示出来了。


在苏联红军包围布达佩斯之后,古德里安曾在圣诞节前夕和元旦早晨两
度向希特勒乞求援兵,以便应付苏军在匈牙利和波兰发动的强大攻势,但是
毫无结果。1 月9 日,古德里安第三次再到希特勒的大本营去求救,他带着
东线谍报处长盖伦将军,他们企图用地图和其他图表向“元首”说明,在苏
军即将在北方发动的攻势下,德军所面临的十分危险的处境。希特勒听后大
发雷霆。他说,这些图表是“完全荒谬”的,并命令要把制图表的人关到疯
人院去。希特勒硬说,东线战场“从来没有拥有像今天这样强大的后备力量”。
古德里安反驳道:“东线战场是个空架子,只要突破一点,全线就会崩溃。”

事情果然如此。

1945 年1 月12 日,科涅夫率领的集团军从华沙南面维斯杜拉河上游的
巴拉诺夫的桥头堡出击,向西里西亚推进。在其北面,朱可夫率领的集团军
跨过华沙南面和北面的维斯杜拉河,华沙于1 月17 日解放。再往北,苏联两
个军团占领了半个东普鲁士,并且挺进到但泽湾。这是大战以来,苏军发动
的规模最大的攻势。仅仅在波兰和东普鲁士两地,就投入了180 个师的兵力,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装甲师。它们锐不可挡,势如破竹。

到了1 月27 日,苏军声势浩大的进攻,很快就使纳粹面临着全军覆灭的
危险。那时,东西普鲁士已经被切断。就在这一天,朱可夫统率的大军从卢
本跨过奥得河,在两星期内前进了220 英里到达德国本上,离柏林只有100
英里了。最使希特勒伤脑筋的是,苏军已经占领了西里西亚的工业基地。负
责军火生产的斯佩尔说,西里西亚失守以后,德国所能生产的煤只等于1944
年生产的1/4,钢只等于1944 年的1/6。这就预示出1945 年对希特勒来说,
是灾难深重的一年。

纳粹的危机日益加深。到了1945 年的2 月,由于鲁尔区大部分已经成为
一片废墟,上西里西亚也已经失守,煤的产量降到1944 年的1/5;而且由于
英美轰炸使得铁路和航运瘫痪,这些煤很少能运出去。元首办公会议上主要
是缺煤问题。邓尼茨抱怨说,因为没有燃料,他的舰只有很多无法开动。斯
佩尔耐心地解释说,由于同样的原因,发电厂和军火工厂也陷于停顿状态。
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油田的丧失,加上德国人造汽油工厂遭到轰炸,使得汽油
非常缺乏,以致迫切需要投入战斗的战斗机大部分不能起飞,被盟军的空军
炸毁在飞机场上。由于坦克缺乏汽油,很多装甲师不能出动。

希特勒和戈林曾经想依靠新的喷气飞机把盟军的空军赶跑。

因为德国人已经制造了1000 多架这种飞机。盟军的老式战斗机是无法同
德国喷气飞机在空中较量的,但是,这种喷气机极少能够起飞,制造喷气飞
机使用的特殊汽油的煤油厂已经被炸毁了。为了使喷气飞机能够起飞而建造
的加长跑道,很容易被盟军驾驶员所发现,他们被迫把停在机场上的喷气飞
机炸毁。

在此情况下,艾森豪威尔所统率的欧洲远征大军,于2 月8 日开始向莱
茵河进逼。正是:阿登战役惨败,德国大门洞开。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文
分解。


第二十二章向德国本土进军

本上进军敌寇惊,东西两线竞立功;

无可奈何花落去,“千秋帝国”敲丧钟。

阿登战役结束之后,德国在西线的兵力形式上还有66 个师,但其中很多
部队的武器装备很差,有24 个师甚至连反坦克炮都没有。艾森豪威尔统率的
欧洲远征军,面临的任务是向德国本土进军,准备夺取莱茵河。

1945 年1 月底和2 月初,南方集团军群先在阿尔萨斯清除了莱茵河西岸
的科耳马尔“口袋”,迫使德军退守河东的齐格菲防线。根据艾森豪威尔的
战略部署,从北到南,各个集团军都要消除莱茵河西岸的残敌,扫清障碍,
以利大军渡河。

“莱茵河是一个可怕的军事障碍,其北端尤其如此。”艾森豪威尔对参
加这一战役的指挥员们说,“这条河不仅河身很宽,而且水势难测,甚至水
位和流速也变化无常,因为敌人能打开沿这条大河东面的那些支流的闸门。
我们组织起专门的侦察队和警戒队,监视这种威胁。由于莱茵河这个障碍的
性质,这次渡河,除了部队不是从船上向岸上攻击,而是从岸上向岸上攻击
外,很像一次对滩头的突击。”

参加这次突击的部队,有蒙哥马利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群和布雷德利的第
十二集团军群。战役一开始蒙哥马利元帅和巴顿将军,这两位杰出的军事艺
术表演家就暗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友谊进军竞赛。巴顿所以这样做,是为了
用这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进取精神来激励他的各级指挥官。这场竞争
还从战场的形势发展中增添了新的动力。向德军薄弱之处发起攻击的巴顿,
能够大踏步地前进。

2 月8 日,也就是已顿的第七军在其作战区域内发起进攻的两天之后,
“名副其实的战役以排山倒海之势”开始了。先是在西线战场上发起了自战
争爆发以来最为集中猛烈的一番炮火轰击。艾森豪威尔的莱茵兰作战计划就
这样开始了。这个作战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让蒙哥马利的部队“突破帝国
森林,插入下莱茵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使战场形势来一个决定性的转机。

蒙哥马利的部队很快就攻到了克勒弗,但是到达那里后,部队就停止了
下来。第三十军军长霍罗克斯将军误认为巴伯少将指挥的苏格兰第十五师已
经到达克勒弗城郊,便命令托马斯少将的第四十三师开始攻城,结果伤亡惨
重。这两个师被纠缠在这场战斗中,脱不了身。一直到2 月11 日,克勒弗的
守敌才被肃清。2 月13 日帝国森林的守敌也被清除。德军在战斗中调了相当
多的预备部队,不仅挫败了盟军意欲实现突进的希望,甚至还堵住了刚刚被
打开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巴顿的部队势不可挡地滚滚向前。德军根本无法阻止巴顿所
向披靡的部队越过艾弗尔河向科布伦茨以北的莱茵河推进。被裹在美军第三
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之间的11 个师的德军部队,除了一小部分设法逃过莱茵
河之外,其余的全部被歼灭。艾弗尔战役已接近尾声,另一次战役的轮廓已
逐渐显露出来。

这就是后来的攻克科布伦茨的法尔茨战役。军事评论家威尔莫特写道:
“巴顿横扫法尔茨地区的战役的打法,类似他在法国西部丛林地带南边采取
的迂回战术。”但是,为了打一次漂亮的胜仗,他不得不再施计谋。按规定,
他的每一次战役都得经上级的批准方能进行。然而,这些战役的每一次全胜


或成功都是靠巴顿抓住某些有利时机,施展一些花招,才获得上级的允许的。
尤其是在法尔茨战役中,更需要使用欺骗手段。这样做不是为了迷惑德军,
而是为了对付巴顿自己的上司。

第三集团军作战区的战况瞬息万变,但对美军十分有利。巴顿的第八军
已推进到莱茵河畔,并已开始清剿德军。在第二十军的作战区域,第十装甲
师逼近了萨尔姆河,清除了一些村镇的敌军,然后向北开至多尔巴赫地区,
并在那里架起一座桥梁,建立了一个桥头堡阵地。意义最大的可能要算在第
二十军区域,第四装甲师完成了为攻打特里尔以便夺取摩泽尔河上的一座桥
梁而进行的部队集结和部署工作。

在巴顿出发去盟军总部开会之前,他的参谋人员已最后修订完了向法尔
茨推进的作战计划。按照这个计划,若要包围科布伦茨,为这次战役创造所
需的先决条件,就必须投入第八十师的部队。但是,这个师却被留在盟军最
高司令部的总预备队里,第三集团军不能调用。

3 月9 日晚10 时,当巴顿仍在列日时,他指示第十二军的埃迪将军打电
话告诉盖伊将军:“查尔斯·里德上校指挥的第二快速机械化部队,夺取了
摩泽尔河上一座完好无损的桥梁。”埃迪问盖伊如何行动。盖伊当机立断,
命令埃迪继续扩大这一战果,建立一个牢固的桥头堡阵地。然后,他打电话
给在列日的巴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并建议巴顿去争取上级授权发起
计划好的法尔茨战役。巴顿立即与布雷德利和艾森豪威尔开会讨论,向他们
介绍了情况。他们两人都同意继续扩大战果。接着,已顿又提出要第八十师,
艾森豪威尔很爽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法尔茨战役就这样开始了。

巴顿一回到指挥部就指示哈蒙德,在没有得到他的进一步的指示之前,
中断与“上级领导”的通讯联络。然后命令埃迪尽可能多地架设些桥梁,继
续进攻。就在第三集团军司令部装聋作哑的这个期间,埃迪在摩泽尔河上架
起了三座桥梁。这三座桥梁都是插进法尔茨地区所必备的条件。

就在这个时候,被围在科赫姆以西的德军九个师的残余部队撤退到摩泽
尔河以南,并于3 月12 日在洪斯吕克山一带慌忙筑起一道防线,以图保护战
斗力日益削弱的巴尔克将军C 集团军的北翼。但是,巴顿的部队已成为守卫
西壁防线的敌军的主要威胁。德军的担忧完全是有道理的。向莱茵河推进的
第三集团军,已经暴露在敌军的有翼,并且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