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艾森豪威尔 >

第16章

艾森豪威尔-第16章

小说: 艾森豪威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抵前线。随着飞机数量不断增加和使用前方机场,盟国空军开始从德国人
手中夺取了制空权。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德国人感到越来越难以切断盟军的
供应线,或保卫他们自己的供应线。此间,艾森豪威尔最担心战线的南端。
部分由于这是隆美尔的防区,部分由于这是他的脆弱的漫长供应线的末端,


但主要的还是由于这一地区是由没有流过血的美军防守。在这里布防的美国
第二军团的四个师,除了在11 月间同维希法国部队有过一两天交锋之外,都
没有作战经验,都是匆促组成派到北非来的。他们在美国没有时间进行认真
训练,他们战备观念极差。

在一次视察时。艾森豪威尔吃惊地发现,一支部队已经进入阵地两天,
但是仍然没有布雷。军官们说,他们准备在第二天解决。艾森豪威尔狠狠地
骂了他们一顿,然后指出,当德国人进入防御阵地时,他们必须布雷,机枪
进入掩体,部队在两小时内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使艾森豪威尔同样感到生气
的是,他发现部队撤出前线时,军官们允许士兵到附近的村庄去休息。他了
解到,每当英国军队撤离前线时,甚至对他们最有战斗经验的部队也都进行
长时间的实战训练演习。1 月15 日,艾森豪威尔给他的主要美国部属们发了
通报,告诉他们加紧战备,严格训练,随时准备向敌人发起进攻。

1943 年2 月11 日,盟军总部的情报处长,英国的艾里克·E·莫克勒一
弗里曼准将报告说,阿尔尼姆正从隆美尔非洲军团那里得到增援,将在短期
内在第二军防线北端的丰杜克发动主攻。艾森豪威尔闻讯即驱车至A 战斗群
司令部,部署战斗。在月光下的沙漠中漫步,他往东看,刚可以分辨出黝黑
山峦中一个隘口,那就是法伊德山口。在山口的那边,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正
在集结,但是在山口里毫无动静。在凌晨3 时30 分左右,艾森豪威尔驱车前
往弗雷登达尔的司令部。他在两个小时后抵达时才知道,他到法伊德山口半
个小时后,德国人通过山口向A 战斗群发动进攻。艾森豪威尔仍认为,主攻
的方向在北面,这可能是佯攻。他决定驱车回到他的君士坦丁前进指挥所,
在那里他可以密切注视整个战线。

当他在2 月14 日中午前后到达君士坦丁时,他获悉从法伊德发动的进攻
是主要方向。隆美尔的坦克部队消灭了美军一个坦克营,击溃一个炮兵营,
并且孤立了美军残余部队。艾森豪威尔要安德森调丰杜克的B 战斗群投入战
斗,可是安德森坚持莫克勒一弗里曼的情报是正确的,德国的主攻将在北面,
而拒绝这样做。艾森豪威尔花了一天时间,试图派别的援军到法伊德地区,
但是由于距离较远,公路情况不佳,根本不可能支援被围的A 战斗群。2 月
15 日,隆美尔继续进攻,摧毁美军坦克98 辆,半履带车57 辆和大炮29 门。
2 月16 日,敌非洲军团扑向另一山脉和穿过其中的卡塞林山口时,安德森调
出B 战斗群的一个营,向南进攻隆美尔的侧翼。结果这一营也被德军吃掉。
艾森豪威尔在日记中写道:“所有这一切结果,都成了零敲碎打的行动,而
敌人前进是由于在坦克数量上大大超过我们。”美军在第一次战斗中打得很
糟糕,既不能恰当地加固阵地,又在慌乱中放弃阵地。

虽然损失沉重,但是艾森豪威尔并不灰心。通过和敌人主力的几次交锋,
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敌人。2 月21 日,隆美
尔率部越过卡塞林山口。艾森豪威尔认为,敌人此举构不成威胁,反而更多
地造成挨打的机会。因为此时,艾森豪威尔已在进攻点上集中了大批兵力,
特别是大炮火力方面的优势。现在降美尔仅有一条漫长的、通过狭隘山口的
补给线,隆美尔暴露出了弱点。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保证:“我们有足够力
量阻止他前进,并准备歼灭他。

艾森豪威尔催促安德森和弗雷登达尔立即向隆美尔的侧翼发动进攻,抢
占山口,切断非洲军团的后路,然后消灭它。但是,安德森和弗雷登达尔不
同意艾森豪威尔认为隆美尔已成强弩之末的结论;他们期待着他发动另一次


攻势,坚持采取守势来对付隆美尔进攻。隆美尔接受了必然的事实,当晚开
始退却。退却是成功的,盟军丧失了稍纵即逝的良机。从战术意义说,隆美
尔取得了胜利。他以不大的代价,使美军伤亡5000 多人,摧毁成百辆坦克和
其他装备。但在战略上一无所得,而且实际上帮了艾森豪威尔的忙。

艾森豪威尔统率的英美大军,在完成作战准备后,于1943 年3 月下半月
发起进攻。这时亚历山大指挥的第十八集团军群,至少有20 个师又两个旅,
人员和装备齐全。而德意联军只有14 个师又两个旅,人员和装备的缺额很
大,每个师平均人数不超过5000 人,且又处于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两支大军
之间,态势十分不利。隆美尔认为,轴心国的军队若再留在非洲,就等于“明
显的自杀”。3 月9 日,隆美尔请他的属下阿尔林将军代理指挥军队后,便
返回欧洲养病,并向其“元首”要求迅速从北非撤军。结果隆美尔成了希特
勒眼中的“悲观主义者”,从而失去了对非洲军团的指挥权。

3 月20 日,英美联军以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为主力向敌人的主要阵地
——马雷特防线展开进攻。这条防线是法国人在战前防备意大利入侵突尼斯
而修筑的一条长达20 英里而且组织严密的防御系统。现在意大利人竟在此防
守,以对付英国人!在它临海的末端,陡峭的瓦迪济佐是主要防线,正面一
道防坦克战壕和铁丝网,从前线直到马特马塔的山丘为止。没有可能进行迂
回行动,除非取道通往特巴戈山和梅拉布山之间那条峡道的一条弯路。如今,
敌人已在这个隘口修筑了工事,并由德国装甲师和意大利步兵占领着。

但是,鉴于马雷特阵地前线的实力,即由包括两个德国师的六个师防守,
并有第十五装甲师作为后备,蒙哥马利便决定在他的计划里包括一支侧击纵
队,以便突破这个隘口,并在敌军主要前线后方站住脚根。一切准备就绪之
后,就在3 月20 日午夜以前,由第三十军在马雷特防线的沿海地区发动了一
次主要进攻。第五十师跨过了瓦迪济佐,并且取得了立足之地。但攻占这里
的隘口要塞的确比预期的还要困难。次日全天,这个师守住了阵地。但在3
月22 日,德国第十五装甲师和德国步兵的猛烈反攻迫使他们撤退了。当晚他
们撤到了瓦迪济佐的对面。

4 月6 日,英国第八集团军又为一次新的进攻作好了准备。瓦迪阿卡利
特本身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北面有群山居高临下,因此整个战线形成了一条
自然的强固的防御阵地。蒙哥马利以他特有的风格利用了炮兵。在黎明前,
英国第五十一师和第五十师以及第四印度师,在密集的炮火支援下,不顾强
烈的抵抗而发动了进攻,敌军也进行了坚决的反攻,所以直到傍晚才攻克这
一堡垒。就这样,在盟军的连续打击下,德意军面临被合围的威胁,不得不
北撤马雷特防线的守军,并于4 月中旬退至突尼斯北部,终于成了“瓮中之
鳖”。

1943 年4 月19 日,盟军集中优势兵力发起总攻。英军第八集团军自南
向北实施突击,美英联军自西向东发起进攻。4 月25 日,艾森豪威尔的副官
布彻写下这段话:“艾克目前的情况有点像母鸡在孵蛋。他在等待鸡蛋孵化,
而心里在嘀咕,能不能破壳而出。”这个壳是德军在比塞大一突尼斯的桥头
堡,而三支强有力的部队,英国第八和第一集团军以及美国第二军,正在企
图突破它。尽管敌人的补给日益短缺,英国两个集团军却没有多大进展。这
就要看美军的了。在4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艾森豪威尔巡视了前线,他所见
到的情形使他高兴,他断定美国第二军军长布雷德利将军“干得很不错”,
他很高兴听到一名英国老兵说,美军第一步兵师“是他所见到的最好的作战


部队之一”。第九步兵师和第一装甲师也打得很出色。然而第三十四步兵师
可就是另一个样子了。它的士气低落,在卡塞林山口战役中表现不好,需要
振作起来。

为了在战火中锤炼这支部队,并从实战中转变它的战斗作风,艾森豪威
尔要布雷德利分配给第三十四步兵师一个重要目标,并务必保证它拿下这个
阵地。布雷德利军长遵照执行。他把609 高地这个战略要点派给第三十四步
兵师。这一阵地不仅受到它本身的高度和炮火的掩护,还受到邻近高地炮火
的掩护,这使盟军在通往高地的山坡遭受交叉火力的封锁。

4 月30 日,攻击向前推进。战士艰难地一步一步向上爬,在交叉火力前
倒下去。艾森豪威尔对亚历山大说:“我真诚地希望第三十四步兵师今天攻
占609 高地,这对该师和整个战役都会有很大好处。”到了第二天上午,美
军该师占领这一高地。德军疯狂地反击,但是第三十四步兵师恢复了自尊,
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艾森豪威尔坚持使用第三十四步兵师的决心得到了良好
的结果。不仅在突尼斯战役,而且在整个战争中,第三十四步兵师立下了功
勋。

随着609 高地的攻占,英军开始运动。到5 月的第一个星期,阿尔尼姆
的桥头堡已缩小到紧挨着比塞大和突尼斯两市的周围地区。5 月7 日,安德
森的部队进驻突尼斯;在同一天,布雷德利的第二军攻占比塞大。在这一战
斗中,盟国空军又作出了一次十分出色的努力,一天之内,竟出动飞机2500
架次之多。几个星期以来,轴心国空军已逐渐溃败,在这一危机面前,只能
出动飞机60 架次作为报复。战事的高潮已近在眼前。在海上和空中已经建立
了彻底的无情的封锁。敌人在海上的活动已经停止,空军的努力亦已告终。
守军在向德国最高统帅部报告中哀求道:“守不住了!在敌人的胜利中,英
美空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在突尼斯导致德意桥头阵地的毁灭。现在我
们已经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地步,愿上帝保佑!”

就在对敌人展开围歼的日子里,艾森豪威尔在前线度过了这个战役的最
后一个星期。这使他难以忘怀。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每当我感到烦恼
时,我会想到战士们浑身泥浆,坚持在突尼斯寒冷的山地上、在寒冷雨水和
污泥中战斗,奋勇冲杀的情景,就使我心情平静下来。”五月份,他在美国
报刊上读到一篇关于他母亲的文章。这篇文章强调艾达的和平主义信仰,以
及冷嘲他儿子成为将军。艾森豪威尔对这些所谓“和平至上”的报刊文人的
议论十分反感。

为此,文森豪威尔写信给他的兄弟阿瑟,信中说他们的母亲“在信仰上
所得到的幸福快乐,比报界所发表的任何令人生厌的俏皮话,对我来说更有
意义”。他接着谈到和平主义者,他说,“我怀疑他们这些口头上空谈憎恨
战争的人,是否会像我这样地痛恨战争”。他说,和平主义者“也许没有看
到过在战场上腐烂的尸体,没有闻到腐烂的人肉的恶臭。他们没有到过挤满
重伤员的野战医院”,艾森豪威尔说,他同和平主义者的区别是,他憎恨纳
粹更甚于战争。还有“我对战争的憎恨,永远比不上我这样的信念:当出现
战争危险时,我们每人都有责任。。去执行我们政府的命令”。或者,正如
他对他的儿子所说的那样,“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唯一不可宽恕的罪行,是不
尽你的责任”。

5 月13 日,在盟军的强烈打击下,轴心国在突尼斯的残余部队投降。艾
森豪威尔统率的盟国武装部队,共俘虏敌军27。5 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德


军。这一胜利,与三个半月前苏联红军的斯大林格勒大捷,遥相辉映。各方
贺电向艾森豪威尔飞来。

1943 年底,他被选为“美国第一父亲”。艾森豪威尔在评论这一决定时
说,他对此表示感谢,美国的父亲们可以为在突尼斯取得胜利的儿子们感到
骄傲。

5 月19 日,丘吉尔应美国众议院议长的邀请,为突尼斯大捷,在美国国
会发表了演说。他说:

“在北非,我们的建树比我们预期要好些。取得出人意料的胜利,因而
结果是事半功倍。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感谢希特勒的军事知识。如我三
个月前在下院预言的,我们这次可以看看这个军事专家的本领如何了,使
冯·保罗斯陆军元帅和他的部队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毁灭的无理性的顽强执
拗,现在又同样地使我们的敌人在突尼斯蒙受新的灾难。。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两位独裁者的非洲远征,使他们的国家伤亡和被俘
的士兵达95 万。此外,近240 万吨的船舶沉没了,近8000 架飞机击毁了,
这两个数字都不包括被击伤的船舶和飞机的数目在内。敌人还损失了6200
门大炮,2550 辆坦克和7 万辆卡车。。在达到战争的这一里程碑的时候,我
们可以说,‘挽回了一个大陆的局势’。”正是:非洲光复众欢腾,全球酝
酿大反攻!

欲知突尼斯大捷后,艾森豪威尔统率的英美远征军下一步如何行动,且
看下文分解。


第十一章向意大利进军

盟军挥师意大利,墨氏抱头大哭泣;
若知当初有今日,岂敢充当万民敌!
突尼斯大捷之后,盟国远征军的进军矛头究竟指向哪里,在英美之间为
此发生了分歧,而且愈演愈烈。

在基层,美国与英国士兵之间滋长了一股强烈的敌对情绪。在上层,英
国军官对双方作风上的差异感到吃惊,尤其对美军军官乱搞女人感到不理
解。一名英国军官说:“我们没有美国人的那种原始需要以证明我们是男子
汉。”而美国人则模仿英国人的音调,在英国人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的态度
面前显得局促不安。英国人似乎总是棋高一着。一个叫本·索布里奇的美军
上校在1943 年独立纪念日的一番话概括了美军的态度。他说:“我们应该庆
祝7 月4 日,这是我们打败英国人的唯一记录,从那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什
么运气了。”

那一年在突尼斯,当英美军队为进攻西西里而作好一切准备的时候,他
们之间的关系就紧张起来了。战区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曾试图使双方的激动情
绪冷却下来,但美军第七军军长乔治·巴顿却嘲弄了他的这种作法。一次在
与战区副指挥官埃弗雷特·休斯一起吃午饭的时候,巴顿曾指责艾森豪威尔
太糊涂。“在战场上过于亲英,”巴顿说,“我曾告诉艾克,总有一天会有
记者回到美国捅你一家伙,说你与英国的合作是按着他们的调子行事。”休
斯本人对英国人也是疑虑重重。他在日记中提到巴顿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
过问计划的制订,不能过问其他。双方对进军的矛头早就存有不同的看法。
后来巴顿还向休斯抱怨两名高级英国将领哈罗德·亚历山大爵士和伯纳德·蒙
哥马利爵士态度傲慢。休斯说:“巴顿不喜欢亚历山大,也不喜欢蒙哥马利。
上帝,我希望我们把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忘掉一会儿。”

在两国总参谋部之间,对进军的重点也存有不同的意见。1943 年4 月,
当突尼斯战役快结束时,艾森豪威尔开始考虑西西里以及西西里以外的问
题。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