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535章

柏杨全集-第535章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人心目中真正称为「棋」的,似乎只有两种,一是围棋,一是象棋,这两种棋都是中国祖传国粹,一点洋味都没有,可是一个根深柢固的东西,往往难以溯其源流。嗟夫,围棋是谁发明的乎?跟缠小脚是谁发明的一样,恐怕天老爷都不知道,真是遗憾。不过有人考据出来,围棋是伊放勳先生发明的,伊放勳先生是纪元前二十四世纪一位有名的部落酋长,即「唐尧」是也。史书上曰:「尧围棋,丹朱善棋。」伊丹朱先生是伊放勳先生的儿子,这个儿子大概只喜欢艺术,不喜欢政治,也就是只喜欢下棋,而不喜欢当官,所以老头的酋长宝座只好被姚重华先生夺去了。近之时也,英皇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古之时也,中国也有不爱江山爱下棋的朋友。还是洋大人的老前辈哩。问题是,伊放勳先生怎么有那么精致的脑筋和那么充裕的时间,研究出来围棋这玩艺哉。
   伊丹朱先生为了下棋,连酋长的宝座都不要,他阁下的艺术气质,千古以下,还使人敬佩,比起来有些为了一点点小官小权,把最要好的朋友都开了刀,出了卖,其圣洁和心胸,岂可同日而语耶?写到这里,忍不住要喊「伊丹朱万岁」。一个国家,这种视权位如破鞋的人越多,国家越蓬勃兴旺。吾友爱因斯坦先生,为了他的科学研究,连以色列总统宝座都不要(有人说啦,总统比酋长严重多矣,其实固不一定也,以色列那块绿豆大地方,比起当年「唐尧部落」,不见得大到哪里去)。古人们一脑筋当官思想,批评某人也不贤,某人也混蛋,某人也没前途,差不多都是指他当不上官而言。伊丹朱先生喜欢下棋,圣崽们觉得他那一套不能使他「位尊而多金」,当然瞧他不起。不但别人瞧他不起,连他爹也瞧他不起。呜呼,若爱德华八世焉,若爱因斯坦先生焉,大家都肃然起敬,只有伊丹朱先生一直背着黑锅,郁郁以终。
   伊放勳先生怎么会发明围棋的,疑问重重,不过中国同胞最喜欢箭垛型人物,「天下之善皆归之,天下之恶皆归之」,一个人好的时候,好得不像话,一个人坏的时候,也坏得不像话。伊放勳先生大概是「好得不像话」式的箭垛,这且不管;即令围棋是他阁下发明的,他在发明之初,却是简单得很,纵十七条线,横也十七条线,后来逐渐增加,到了七世纪唐王朝的时候,才成了纵十八条线,横也十八条线,再后来,也就是现在,纵横都增加到十九条线矣。
   夫围棋者,关键在一个「围」字,那就是说,靠着人多势众,把敌人围到绝地,然后捉而吃之。从前打仗时人数少,所以十七条线就行啦,以后武器逐渐厉害,人数一天比一天增加,就非十九条线不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兵力动员到千万人以上,有人就预测将来的围棋恐怕要增加到纵横二十条线或三十条线,才能施展得开。不过接着又有「原子」、「核子」以及其他乱七八糟之「子」问世,人数多寡,反而居于次要地位。君看过一则漫画乎?五百年后国庆日阅兵大典,只要拉着一个「中子炮」,在台下走一趟就礼成啦。盖一尊「中子炮」足抵千万雄兵,一炮打出去,一个舰队都能打得无影无踪;又一炮打出去,不要说甘乃迪角,就是佛里达佛亚半岛,都稀里忽啦,打到海底。有如此宝贝,一个就足够啦,还要别的海陆空军干啥?于是,我想五百年后的围棋,不但不会增加到纵横三十条线六十条线,恐怕还会减少到纵横三条线五条线,甚至只剩下一条线也。
   
   
   鬼打墙
   无论围棋或象棋,都是易学难精。猛然一瞧,围棋简直是小娃的玩艺,你拿白子,我拿黑子,你下一颗,我也下一颗,不把你围住已算皇天保佑你啦,你怎么还能把我围住哉?柏杨先生初学棋时,就颇有这股自负,完全采取「鬼打墙」战术,棋子一个接一个,摆成一条墙,用墙来包围,用墙来堵塞,眼看对方被困得走投无路,心中正在高兴,却不知道怎么搞的,该家伙来一个反击,再瞧原来自己连个「眼」都没有,反而窒息而死。本来遍地都是我的天下,忽然间被一扫而光,真是哀恸绝伦。
   「鬼打墙」者,柏杨先生没有碰到过,但却听说过。在我们家乡,便常有这种事情发生,乡下人看夜戏回来,走到田埂之上,忽然有一个伟大的鬼先生当路而立,你往上碰就好像碰到石头上。好吧,往前既不能走,绕个弯走吧,可是你往左走,鬼先生就跑到左边挡住;你往右走,鬼先生就跑到右边挡住。好吧,弯也不绕啦,索性扭头回去吧,可是回去也不行,鬼先生驾起正义之风,又把你回去的路挡住,挡得你眼花撩乱,毛骨悚然。聪明之士,这时候就知道遇到了啥,唯一的办法就是席地而坐,一直坐到天亮。盖鬼先生原是听不得鸡叫,也见不得太阳的,届时自然霎时不见。如果你刚喝了两盅老酒,醉醺醺而晕忽忽,不服这股劲,非要过去不可,结果恐怕是过不去,而且碰得头肿脸青,栽到地下,人事不知。
   这种「鬼打墙」的原因何在,一直没人弄清楚,是真的有位鬼先生精力充沛开开活人的玩笑哉?抑不过神经虚弱,满眼黑星,自己先腿软了哉?不管怎么吧,反正传说中的「鬼打墙」,是一种阻吓力量,谁遇到了鬼打墙,谁就楣星高照。因之鬼打墙也成了一种战术,凡有力量鬼打墙的朋友,就经常鬼打墙。历史上这种干法多得是,自以为这一下子把你所有的生路都断绝啦,可算把你毁了吧,谁知道固不见得也。下围棋的朋友如果只知道鬼打墙,恐怕挡不住对方的伸张。遇到棋力低的,你鬼打墙他也鬼打墙,而你却先下了手,他当然被你吃掉。但遇到棋力高一着的,你鬼打墙他就千变万化,最后把墙也拆啦,根基也挖啦。
   只有低能的棋士才鬼打墙,柏杨先生后来棋艺猛进,有时候遇到别人鬼打墙,我就知道该家伙如果不是新手,则准是一个永远没有长进,在酱缸里泡出来的庸才。
   
   
   必要时连走两步
   「鬼打墙」是邪门,「眼」才是正途。围棋上的「眼」,真是一件伟大发明。伊放勳先生如果生在现代,再走走门路,拉拉关系,包管可以得教育部的中华文艺奖金,奖金虽只不过二万元,送送礼、请请客,恐怕还不够用,但所谓「荣誉」,却是白捡的也。
   围棋要是「活」,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眼」。在军事上讲,那就是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据点,才能互相呼应,立于不败之地──恰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不过这似乎有点从门缝里看人,把围棋看扁啦,围棋何止纯军事而已,简直就是人生。古不云乎:「树要实心,人要虚心」,「眼」越多,虚心的程度越深。国手下棋跟庸才下棋不一样,国手下棋,只要大致一摆,就可知道自己结局是啥。而庸才下棋,恐怕非把棋盘填得鸦鸦乌兼漆漆黑,然后再希里花拉垮了台,绝不肯心服也。
   俗云「棋高一着」,天底下的事,任何竞争,都有侥幸的可能,现在各学堂不是正在努力招考新生乎?平常门门功课都一百分的,不见得考得取,反而有些其貌不扬,不过勉强及格的小子,却魁名高中,你说气死人不气死人哉?纵是擂台比武,差劲一点的拳师,有时候也会爆出黑马。对啦,赛马也是不敢确定的,条件够的马先生,往往跑了个老末。敢确定的只有下棋,柏杨先生如果比你阁下棋高一着的话,你纵有通天本领,除非向治安机关告黑状,把我捉了去,恐怕你就注定了非栽跟头不可。有一次我和一位还没有资格入段,但已入了级的棋士较量,每一盘他都赢一百二十几个子,我这个人越战越勇,缠着他非要下到天亮,但他硬是严词拒绝。盖围棋这玩艺,输上三子五子,已经算丢人到家,如果输了一百子以上而仍面不改色,那种人千万惹不得。日本历届名人赛,赢上一子,已经大喜若狂,所以「棋高一着」者,如果改成「棋高一子」,在围棋上,就更画龙点睛。你阁下棋艺再好,俺总是赢你一子,你就没啥可说的矣。
   在象棋上,「棋高一着」则是「棋快一步」,再高明的棋,只不过比对方快了一步而已。有这么一个传说,一个棋王的棋艺,好得不像话,独霸棋坛,目中无人;一个三流的棋士对他曰:「阁下伟大,我们当然佩服,但你敢让我一让乎?包管你局局都输。」棋王笑曰:「没有关系,我让你一个马。」答曰:「非也。」棋王曰:「让你两个马。」答曰:「非也。」棋王曰:「再让你一个车一个炮。」答曰:「非也。」棋王大怒曰:「你的意思,是要我把『老将』都让给你?」答曰:「也非也。」
   「非也」了半天,三流朋友提出要求曰:「你既不必让我马,也不必让我车,只要让我在必要的时候,连走两步就行啦。」棋王想了半天,吓出一身冷汗。嗟夫,棋艺再高,不过是只高一着而已,也就是只快一步而已,对方如果在必要时连走两步,不要说棋王受不了,就是太白金星都受不了。显然易见,柏杨先生的「车」如果可以转弯,「炮」如果可以连翻两座大山,「马」如果能曲曲折折乱跳,恐怕谁都招架不住。不服气的话,我跟你赌一块钱,你敢一试乎?
   ──赌一块钱似乎有点小儿科,但也够你回家卖裤子的啦。这里就有一个一块钱的故事,一并介绍。从前有一个皇帝,跟大臣下棋,皇帝曰:「你输了我就砍你的头,如何?」大臣曰:「砍头当然可以,但阁下如果输啦,用啥给我?」皇帝就努力乱许,把某山给你好不好?把某城给你好不好?大臣曰:「不要那么麻烦,这样吧,我只赢一块钱──把一块钱放到棋盘第一个格子里,然后再在第二个格子里放上两块钱,然后再在第三个格子里放上第二个格子里钱的自乘数,然后再在第四个格子里放上第三个格子里钱的自乘数。如此类推,一直把格子放满。我就赢这么多,阁下以为如何?」皇帝英明非常,心里一想,便宜便宜。下棋的结果是,皇帝输啦,大臣伸手要拿赌注,用算盘一打,皇帝瞪了眼,号曰:「好小子,你原来存心整我,要我破产呀。」教柏杨先生破产容易得很,只要到柏府把棉被一拿,当天晚上就没有盖的。而教皇帝破产便不简单矣。盖第一格一元,第二格两元,第三格四元,第四格十六元,第五格二百五十六元,第六格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元,第七格……不用再算啦,再算准把你吓断了筋。象棋盘有四十八格,围棋盘有三百二十四格,一直平方到四十八格或三百二十四格时,那个数目字恐怕只有天文学家用电脑才能算得出。不仅吓断了你的筋,连耶和华先生的筋都保不住。
   呜呼,一个人一旦到了可以跟皇帝下棋,固然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苦差。盖皇帝的棋没有一个下得好的,原因很简单,皇帝也者,无不性欲发达,头脑简单──至少也是脾气发达,头脑简单,反正「头脑简单」是注定啦。如果赢了他,则严重的伤害了他的自尊,后患无穷。有些圣人说啦,笑话笑话,难道你赢了他的棋,他能当场就杀了你乎?他当然不能因你赢了他的棋而当场杀你,但过了两天,你说话出了毛病,为了维护礼教纲常和国法的尊严,他杀了你,你该没啥可说的吧。
   
   
   荣誉生活之战
   陪大家伙下棋,赢了不行,输了也不行。一个手艺低的要想赢手艺高的,固然没法,一个手艺高的要想跟真的一样,从从容容输给手艺低的,同样也不容易。有些头脑复杂的朋友笑曰:「那有啥不容易的,我硬把车送到他马口里,怕他不赢乎?」说这种话的人都是些没有资格跟大家伙碰面的人,你如果用这种干法去陪皇帝下棋,恐怕立刻就被轰出大门,轰出大门还算文明的,说不定给你扣上一顶「灰色思想」、「投降主义」的帽子,吃上几年官司。盖这比你赢了他还要伤他的自尊,赢了他他不高兴,顶多说你死脑筋、不知趣、不懂风情。但一旦发现你的输原来不是真输,而是假装的,那是你瞧他不起,恐怕他下一辈子都记得这笔滥账。
   吾友段祺瑞先生,二○年代大阔特阔,最高潮时,当过国务总理,他的围棋实在不高明,如果和柏杨先生较量,他也得输掉裤子。可是因为他是国务总理而我是升斗小民之故,日本棋院势利眼,就赠了他一个几段(是三段抑五段,偶忘之矣,其实他一段也不段),自从有了几段品题,他阁下就更伟大。每天退朝之后,就努力下棋。帮闲份子中也以棋士最多,夫棋士者,用时髦话来讲,就是靠下棋吃饭的朋友,一个人一旦以某种行当为职业,在该行当上,他准有两下子,段祺瑞先生怎能是他们的对手乎。但段先生出钱养活他们,不是为了输给他们教他们趾高气扬的,也不是为了天天赢势利棋心里窝囊的。所以棋手们要想保持饭碗和前途,就必须有比赢棋更高级的作战指导原理。那就是,必须把握住,在适当的时候赢,和在适当的时候输。「适当」这个字说出简单,真正去做的话,乃人世上第一桩伟大学问。大家伙输的时候,要输得不伤大雅。而大家伙赢的时候,也要教他认为你确实努力奋战,不过仍奋战不过他,心里才能飘飘然而然然飘。
   段祺瑞先生的儿子段啥(偶忘他的大名),就不肯买这种账。小家伙的棋根本不入级,更不要说入段啦。可是每次父子对垒,就把老头吃了个尽光,气得老头胡子乱翘,骂曰:「你小子不务正业,只知道下棋!」小家伙后来发了脾气,有一次故意把眼填死,让自己也被吃光,可是老头就更火爆,骂曰:「好混蛋,你瞧不起你老子,跟我下棋辱没你是不是?」小家伙从此不跟他下棋,有时老头手痒难忍,抓他来下,他就说他要先去厕所,然后影踪不见,盖藉尿遁而逃啦。
   段祺瑞先生养棋士,不过是时代的后劲,时至今日,社会变迁,这种大户头不再有矣。但在十九世纪清王朝中叶之际,却极一时之盛,王爷也好,贝勒也好,反正一定是大家伙,每人都拥有一批棋士,供他们吃,供他们穿,然后再每月致送若干两银子。该银子是依棋艺的高低致送的,张三先生焉,在王府棋士群中所向无敌,一个月可拿到一、二百两;李四先生焉,谁也下不过,一个月只不过三、五两,连买双靴子都成问题。要想调整待遇,当然可以,你得先赢几盘再说。呜呼,干啥都有打马虎眼的,只有下棋,完全真刀真枪,你棋低一着,就是急出来尿都赢不了,要想从三、五两银子升到一、二百两银子,真得身经百战,而该百战谁都帮不上忙。只有拚命努力,货真价实,一点都没有玄虚。
   月薪一、二百两银子的是大棋手,王爷贝勒都以拥有天下闻名的大棋手为荣,每年还有一次大国手选拔赛,由各大棋手济济一堂,最后胜利的就成了「大国手」。大国手的荣誉大啦,立刻披红挂绿,他所属的那位王爷或贝勒,用乐队吹吹打打把他迎回,紧接着就是一连串欢宴。国手高坐首席,吃得脑满肠肥。这是精神上的,还有物质上的,大国手的待遇自不能跟普通棋手的待遇相同,有的当场就送上银子五百两,有的比较细水长流,分摊到每月的薪水上。好比说,本来大棋手每月只一百两的,当了大国手之后,以后每月就一百五十两矣。盖这不仅是该国手个人的荣誉,也是该王爷该贝勒的荣誉也。
   问题是,大国手也好,大棋手也好,舒服真是舒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