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390章

柏杨全集-第390章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根矣。」呜呼,早知道她阁下和文明戏有关,打死我我都不说。
   和文明戏同时代的产物,还有文明结婚,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这种结婚仪式。前不已介绍过乎?从前结婚,新郎坐着花轿,诚惶诚恐,规规矩矩,去新娘家恭迎。然后新娘上轿,上轿时往往还哭两声,以示舍不得爹娘。到了夫家,鞭炮齐鸣,二人在大红毡上,先叩谢皇天后土,再叩谢祖父母和父母,何等光明磊落。文明结婚便不然矣,我还从没有听说过新郎去恭迎新娘的,都是新娘先急得团团转,一清早就去理发店梳头发,不但无羞羞答答之情,反而左指右画,教理发师梳这样的焉,梳那样的焉,梳了三个钟头,回到家来,既怪鲜花不艳,又怪礼服太紧,再埋怨鞋店老板把皮鞋做得太小,不得好死。时间一到,又一顿穷吼,吼她的哥哥弟弟办事不牢,怎么汽车还没有来?上了汽车,不要说哭两声啦,简直高兴得假牙都掉下来(如果她有假牙的话)。进得礼堂,和新郎并肩而立,谁都不偷看谁,这不是说现代男女一个个都成了圣崽,可以吃冷猪肉,而是说他们之间,早都看腻啦。此时也不知道怎么搞的,高台之上,忽然一口气爬上去五个高低不齐的老老少少。有学问的当然知道当中一位是证婚人,尊贵之士也。两侧两位是主婚人,男女家长是也。最外侧是介绍人,多半是嘴上没毛的小伙子,临时拉上凑数的。盖现代年轻人的婚姻,往往是自己硬碰,或在舞会上焉,或在课室里焉,或在其他什么乱七八糟抑正派高级的场合里焉,小伙子曰:「请教,小姐贵姓?」小姐曰:「敝姓何。」小伙子曰:「大名?」小姐曰:「何玛珑。」「何玉珠。」小伙子曰:「我叫张得功,已办好护照,明年去美国。」女的一听去美国,芳心大悦,此后的事遂进入恋爱阶段,不必细表。表的是,一旦结婚典礼上,谁是介绍人乎?而没有介绍人又于法不全,于嫩脸上也挂不住,只好临时缉拿,随便把阿猫阿狗,掇弄上台冒充,该二人上得台来,两目炯炯发光,想了半晌也想不起新娘姓啥叫啥。于是五个人在台上一字排开,各端嘴脸,好不威严。
   以上是知道内情的看法,如果遇到不知道内情的朋友,或者他是从外国光临的洋大人,或者他是从月球上降落的探险家。无论如何,都不会认为那里是在举行结婚典礼。君看过《玉堂春》三堂会审的场面乎,王公子和其他两位问官,高据台上,苏三小姐恭立台下,观众如痴如狂,叫喊的叫喊,起哄的起哄。而文明结婚,何异于该京戏耶?君又看过《审头刺汤》的场面乎?公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游词乱飞,调起情来,调到最后,抛媚眼焉,端肩膀焉,嘻嘻嘻嘻牙缝里笑焉。而文明结婚,又何异于该京戏耶?我每次参加婚礼,都不由得想到三堂会审,或想到审头刺汤,心里就非常发毛。
   然而,破坏整个肃穆气氛的,还是闹堂之举。闹房时代,有闹房时代的条件,该时代也,新郎新娘互不相识,便是再大胆的男女,蓦然弄到一起,脸上一时总磨不开,贺客提议小姐用舌尖把半个花生米送到小子口中,她当然不肯,如果再提议她吻他,她就宁可吃巴拉松。大家越是起哄,她越羞得抬不起头,而大家的劲越是高涨。可是这种良辰美景的镜头,已不再矣。现在是闹堂时代,新郎新娘都是自由恋爱结婚的,有的恋了十年八年,比我们当朋友的资格都老,有的新娘怀着八个月的胎,有的新娘更有了三个娃儿在家里天翻地覆。事情一到了这步田地,遂成了狗咬刺蝟,无从下口。贺客们一进新房,新娘早已起身相迎,伸出玉手握了一下,娇笑曰:「迷死脱柏,上当扑里死。」贺客一怔,她转身就和新郎亲了一个嘴,嗲曰:「我真幸福。」贺客正要出点花样,她已递上纸烟香茗曰:「迷死脱柏,今天太偏劳你,吃一盃茶。」然后再对全体要闹之士曰:「我已准备好扑克牌、麻将牌,还有一副骰子,各位玩个通宵,有下女伺候,要什么吩咐她就好啦。我要和得功搭车去日月潭──或乘下一班飞机去日内瓦玩几天。好啦,打铃,收拾好了没有,白白。」其实即令不白白也没有用,贺客还没有张口,她已坐到他腿上矣。只好退一步叫她报告报告恋爱经过。报告就报告,有些女作家还写书发表,何况口头上的乎?没有报告三句,大家就提不起兴趣,既然起不了哄,闹房风气遂日渐衰微。到了今天,新郎家如果想热闹热闹,闹闹新房,恐怕还得事前加以安排,重金礼聘才行。
   房既闹不起来,一股歪劲憋不住,便发泄而成为闹堂,盖新房既无法闹,好像有亏五千年传统文化,势将动摇国本。闹闹礼堂,总算弥补弥补。牺牲了结婚典礼应有的尊严,而去取悦贺客们的低级情操。文明戏已经淘汰矣,文明结婚却巍然独存。
   
   
   注意事项
   在闹堂的结婚典礼中,最尴尬的恐怕是新娘的家长矣,平常对女儿爱如掌珠,百般维护,真是含到嘴里怕化啦,放到院子里又怕风吹啦,连一句重一点的话都不肯说。而在庄严的大典上,却被一些不三不四的家伙,用下流而猥亵的怪话戏弄个够。不但一人戏弄,大家还跟着掌声雷动,一齐下手,实在能气得胡子乱翘。其次尴尬的恐怕轮到证婚人,现时代社会习俗,找证婚人,一定取其二抓,不是抓得有权,便是抓得有钱,或是二者俱全,用以炫耀门楣,让那些眼皮薄的贺客们瞧瞧,我和该贵人关系非同小可,以后你还胆敢不对我肃然起敬乎?故证婚人似乎都有一点社会地位,上得台来,不致两句训词吧,觉得有忝职守,对不住那餐隆重的酒席。致两句词吧,台下人声轰隆轰隆,大的呼,小的叫,男的喊,女的笑,好像火车站前临时搭的难民收容所。《儒林外史》上马二先生观山游景,便是这种镜头,书上曰:「他既不看女人,女人也不看他」,两便两便。证婚人在台上指手画脚,尊嘴乱张,却听不见讲的是啥,若不是偶尔有唾沫遥远的射到新郎新娘脸上,连他们也不知道台上竟还有一位老头。于是「他既不看贺客,贺客也不看他」,同样两便两便。
   偶尔阅报,有一则小幽默可以引用参考,一个人存心要试验一下乱哄哄的贺客们,其心不在焉到什么程度,就逢人便告曰:「唉,我母亲昨天死啦。」有的答曰;「啊呀,你说啥?那太好啦。」有的答曰:「当然,当然,我的意思也是这样。」有的答曰:「谢谢你,这一向公私都很忙。」有的答曰:「啊!不要客气,不要客气。」等到他阁下把该话向新郎说了一遍时,新郎立刻笑容满面,握住他的手曰:「好消息,好消息,老兄什么时候跟进?」在这种场合,证婚人纵有通天本领,都施展不开,更何况有些证婚人也实在没啥本领乎!盖论起二抓,那是在黑室里或办公桌上干的勾当,其成就轰轰烈烈,自不在话下。但一旦上台讲演,要公开面对群众,就未免要糟。君听过相声上的证婚人致词乎?老头曰:「今天天气,是结婚天气。从前的结婚,是一男一女,现在不是啦,现在结婚,是一女一男。」相声取例,都趋极端,天下当然没有如此顶尖的证婚人,但天下却固多得是这种混蛋证婚人也。有些证婚人一口气能讲上一个小时,讲得台下人士,一个个怒发冲冠,巴不得一块天花板忽然掉下来,把他的尊头砸个稀烂。呜呼,讲三分钟话便是多的矣。
   内政部最近厘订了一些规范,似乎仍以文明结婚仪式为蓝本,为啥不以洋大人教堂结婚仪式为蓝本乎?无论如何,第一、取消闹堂。第二、限制参与典礼朋友(包括证婚人在内)发言的时间。第三、新郎新娘,不妨拜拜天地,谢谢皇天后土。那就是说,应使宗教情感加重,妓女院打茶围气味和法律公堂气味减轻。
   
   
   相差八百元
   上月,一位朋友从美国回来,他是六年前以「天才儿童」出国的,这次荣归(注意,凡是从美国回来的,全属荣归。身为打狗脱,腰缠万贯,固是荣归。便是啥也没弄到,其愚其穷,较之当年出国时尤甚,仍然是荣归,读者先生不可不知),诸位朋友为了表示庆祝,分别邀他到家中便饭。为啥家中便饭乎?一则省钱,一则亲切,一则可有较长的时间叙叙交情。该朋友后来对我曰:「去国六载,发现一点。」我曰:「发现了啥,说出来听听。」他曰:「发现大家生活水准都提高了不少。」我曰:「人在船中坐,觉不出船涨高,老兄试举例以说明之。」他曰:「过去大家都是蹲日式毛坑的,现在家家抽水马桶矣。过去大家都是用脸盆澡盆洗脸洗澡的,现在家家坐在浴缸里泡矣。过去大家一提起电冰箱就会发疯,现在家家户户有一台矣。过去大家对电视机从没有听说过,现在家家也都摆上了矣。过去大家连收音机都买不起,现在家家电唱机、录音机,以及其他乱七八糟之机,无不具备。过去太太们能有两双高跟鞋,已是大富之家,现在至少都在四双以上,而且贵得吓人矣。」我曰:「另外还有一点,那是看不出的,不知阁下也发现了乎?」他曰:「你也说出来听听。」我曰:「那就是薪给制人士的收入,固和六年前没有分别也。」
   呜呼,现社会生活水准,真是提高了不少,而且互相你比我,我比你。你买电扇,我买冷风机;你买冷风机,我索性装冷气。人类经济生活往繁荣而舒适的路上走,这是对的,应该是一个好现象。然而,问题就在于大家的支出,虽然凶猛增加,可是收入并没有相对的也凶猛增加。六年前一月收入一千,支出一千,尚可苟延残喘,现在一月仍是收入一千,好啦,不是加薪了乎?一月收入一千二百元吧,而开支已增加到两千元。这里面的学问,真是大哉大哉,聪明的人恐怕一辈子都弄不明白,否则的话,早提出来解决了也。盖那相差的八百元,似乎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有银行老板派金车逐户送上。然而它硬是支出啦,你说奇妙不奇妙乎哉?
   有些人说,凡是超过薪水所得的数目,都从贪污而来,我想这句话如果丢掉「都」字,就对劲啦。不过大家奋斗的目标无不是怎么样从薪给制升级到供给制。一个人在某衙门某公司中的地位,用不着打听,只要看他是不是供给制就行,如果是供给制,请不必考虑,马上把女儿嫁给他,准没有错。如果是薪给制,则宜赶紧和他断绝来往,不要说娶你女儿啦,连朋友都不要跟他交。
   
第二十五卷: 蛇腰集
   
   提要
   《蛇腰集》共六十篇,内容以婚姻的平衡(门当户对)占相对多数的篇幅。谈门当户对,或许让人以为柏杨在开倒车,不过在传统的家世、财富、朋友的平衡之外,柏杨更提出健康、知识、性格、见解、气质境界的平衡,避免夫妻双方产生一头大一头小的失衡现象,或可让大家回头思考一下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经营婚姻。本集亦关涉其他社会人心的议题,如铁人杨传广虽曾拿下世运银牌,但在一次世运失败且已过运动年龄之后,其妻仍代为请缨且以入美籍为要胁,柏杨为此表示不满,讥为稻草人。如肥胖,柏杨说胖不损害女人的人格,却损害女人的美貌,所以认为女人当克制自己的食欲,努力减肥。又如一位名衔众多的治癌博士,非仅未医好病人的癌症,反在治病期间既索取巨额医药费,又强求病人家属连登两篇广告赞其医技,柏杨对他获得博士学位的「名着」以及丰盛的活动力,皆做了强力的抨击,对医术与医德皆有所讨论。此外,针对文革期间的恶行恶状亦有一针见血的批判。
   
   
   转载?转抄
   对一个写文章的朋友,最使之发昏第十一的,有两件事焉,一件是被江洋大盗原样翻印;一件是被正人君子原封照抄,或割裂成碎片,换上另外一个名字。这两件事像两块大石头,实在难以下咽;即令咽了下去,也实在难以消化。江洋大盗的干法,前几年盛行一时,后来官司迭起,赔钱的赔钱,坐牢的坐牢,总算暂时平息。可是正人君子的干法,却风雨如晦,鸡鸣未已,其勇不可当的英姿,好像是谁都束手无策。
   柏杨先生的大作,三生有幸,总是马不停蹄的碰上正人君子的铁腕,不断被砍得面目全非。也曾在报上呐喊过,事主也曾来信道歉过,杀人不过头点地,道歉就算啦,不过只要求一点,那就是照抄只管照抄吧,但请不要乱改,而且一定要写上柏杨先生的大名。盖敝大作是啥模样就是啥模样,每个写作的朋友,都有他特有的那股劲,这股劲一经修理,等于把一个人的筋从身上抽掉,虽然骨头依旧,却没有了生命。至于割裂成碎片,改头换面,随便捏个笔名,作为是他写的,那岂不成了小偷乎哉?把人家的凳子,搬到自己屋里,歌掉圆腿,换上方腿,再把砍下的圆腿改成床腿,然后瞪大眼曰:「都来瞧俺做的八仙桌和弹簧床呀!」这就未免太不够朋友矣。至于一定要署原作者大名,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要出风头,(不过,可怜的是,柏杨先生这么一把年纪,再出能出几年,能有几年受用耶?)主要的这也是一个道德问题,把人家的桌子搬到自己屋里,还掏出发票说是刚买来的,恐怕不仅是小偷,而成了大偷,跟江洋大盗,只一寸之遥。常有些读者老爷来信掀底牌曰:「柏老,柏老,你怎么又抄人家的呀!」这跟饭碗有关,故不能假装谦让。
   柏杨先生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如果辱蒙转载的话,就一定请注明「转载某某集」,盖也常有些读者老爷指着鼻子说我一稿两投,这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银子问题。台北《自立晚报》编辑老爷已经警告无数次啦,如果再一稿两投,就没饭吃。──威胁到了财路,试想一想吧,怎能心平气和。
   可是,这些年来,情况并没有好转,先是《纽司杂志》下手,而且还加上可怕的标题。后来又有《理想家庭》,期期都有,有时候到书摊上翻翻,气得肚子更胀,前些时一位读者老爷寄来一本《理想家庭》第五十一期,该杂志未免有点过度心狠手辣。
   《自立晚报》〔倚梦闲话〕,每星期六都要被东柳先生的「晚祷」挤掉一天,教人伤心。不过也正因为挤掉一天,倒可歇歇手脚,恢复恢复元气。就在昨天下午,一位光临柏府杀时间的朋友,顺手在书摊上买了两本四十六和四十九期的《理想家庭》旧杂志,像献宝一样的献给我参观,不参观则已,参观了气就更大啦。
   先说五十一期吧,有一篇区日新先生的「太太善哭的好?还是不哭的好?」真是面熟面熟,简直好像哪里见过,我要说那是柏杨先生的大作,恐怕区先生一定跳高,说我怎么总是往老脸上贴金呀,难道你说过的我就不能说?你举过的例我就不能举乎?而且说实在的,千古文章一大抄,你还不是有同样的毛病。不过即令区先生真的有这么天大的理,我还是觉得面熟。文章固然是一大抄,但「劲」则是各人有各人的,如果只改动了几个字,仅只重新分了段,那是砍了别人的脚,换上自己的脚的办法,其前后「劲」的不一致,更是一目了然,等于「俘」了一辆裕隆牌汽车,只换上四个木头轮子,就贴上雪佛兰的招牌,硬说它就是自己的,恐怕有点太简单啦。
   《理想家庭》每一期都有柏杨先生的一文或两文,倒是凭了天地良心,每文之下,都注明「摘自某某集」。若五十一期:〈婚姻是爱情第一?还是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