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225章

柏杨全集-第225章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妇看戏(如今则看电影和看电视矣),见有演及妾妓者,则哓哓不止,并骂点戏之人,以及自己丈夫,坐以决罚不当律,打五十板。
   「凡妇多蓄婢女,每同夫对饮,不许婢立己后,恐美目之盼,向夫传情,坐以诱人犯法律,打一百板,放逐三千里。
   「凡妇不能容妾,反饰嗔作喜,以市贤名,愿称姐妹,无分大小;及妾入门,非禁即卖,坐以欺诈官私取财律,打八十板,处有期徒刑二年。
   「凡妇与夫小有间言,便呼兄唤弟,肆行强横,以压制夫妾,坐以假冒官兵律,打七十板,处有期徒刑一年半。
   「凡妇知妾有妊,故使劳力,以致堕胎,并令产中饮食失时,坐以窝盗杀人律,打一百板,处有期徒刑三年。
   「凡妇因事,与夫反目,即驾言宠妾,身投尼室,经宿不回,坐以背夫逃走律,打一百板,放逐三千里。
   「凡妇特令腹婢,私行窥探,互相谈论,以致妇之面色忽白忽青,微微冷笑,坐以窃盗不得财律,打五十板,免在玉脸上刺字。
   「凡妇闻妓女送夫扇巾等物,必搜寻裂碎,坐以毁弃器物,窃盗已行而不得财律,打四十板。
   「凡妇见婢垂髫,夫或属意,竟不谋之于夫,擅配家奴,坐以屏去人服食律,打八十板。
   「凡妇打骂婢妾,吼声震外,并骂及亲友者,坐以辱骂尊长律。被骂及的如为远亲,打二十板;近亲,打五十板;如是亲兄弟,打一百板;如是伯叔师友,打两百板。
   「凡妇毒打婢女,其夫一言劝解,便谓私婢,愈加鞭笞,坐以冤屈平民为盗律,打六十板,处有期徒刑一年。
   「凡妇举动恣肆,因夫稍违,即指称听信婢妾之言,哭诉妯娌,坐以越诉律,如污人名节,打一百板,发往烟瘴边区充军。
   「凡妇见夫有恙,便归罪婢妾,丑言播告众人,坐以假公营私律,打六十板,处有期徒刑一年。
   「凡妇置妾衾裯床笫,故令窄小,止堪一人独卧,坐以造作不如法律,打四十板。」
   
   
   男人露出原形
   看完了〈妒律〉,可探讨出中国人怕老婆的第一因。盖丈夫为啥怕太太乎?因太太妒。而太太又为啥妒乎?因丈夫明目张胆的不贞。臭男人明目张胆的不贞,不但毫不自愧,反而义愤填膺,痛斥太太吃醋,这种〈妒律〉,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产品。所以中国怕老婆的特质和洋大人怕老婆的特质不同,中国过去怕老婆的特质是,不是为了爱情而怕,而是为了面子和兽欲而怕,乃一种低级动物的怕,没有灵性而只有兽性的怕也。《红楼梦》上贾琏先生怕老婆怕得要命,可以说是大多数怕同志的代表,就是典型的古中国式之怕,以他那种庸俗下流的材料,连多浑虫那样的女人都去睡上一觉,我们真为王熙凤女士叫屈。世人却一面倒,说王熙凤女士太妒,考据家说,依作者曹雪芹先生当初手稿大纲,她的下场就是因她妒得过份而离了婚,被逐出大门。后来曹先生去世,续作者高鹗先生慈悲为怀,让她死了算啦。这真是一个圣崽密布的社会,看了〈妒律〉的朋友可揣想在那种情形下,当丈夫的即令再怕太太,贾琏即令再怕王熙凤,那怕也不能称为怕,当妻子的,只有一堆屈辱。
   关于怕的文学着作,历代皆有,收集起来,可出一本专书。有人改韦应物先生〈秋夜寄邱员外诗〉曰:「罚君跪长夜,屈膝到明天,灯花看数落,良人仍未眠。」有人改张佑先生〈何满子诗〉曰:「三百六十日,幽居又满年。一声狮子吼,含情到床前。」有人改李频先生〈渡汉江诗〉曰:「外遇姻缘绝,三冬复一春,近床情更怯,不敢问夫人。」有人改金昌绪先生〈春怨诗〉曰:「抱起小娇儿,莫教床上啼,啼时惊妻梦,不敢坐窗西。」有人改孟浩然先生〈春晓诗〉曰:「阴阳不分晓,羡煞鸳鸯鸟。夜来妻骂声,泪落知多少。」又有人改程颢先生〈春日偶成诗〉曰:「云淡风轻近晓天,夫人罚跪在床边,时人不识余心苦,还说偷闲学拜年。」要注意的是,这些诗写起来很幽默,读起来也忍俊不住,可是想一想它的第一因,心头就十分沉重。
   贵阁下看过《醒世姻缘》乎?这是中国空前的,也是唯一的一部以怕老婆为主题的巨着,字数比《红楼梦》还多,别的国家有没有这一类书,我不知道,而中国竟然有之,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最大的光荣,作者蒲松龄先生用一百多万字去描绘一个怕老婆的故事,魄力之大,使人心惊。《醒世姻缘》男主角狄希陈先生,怕他太太薛素姐女士,怕得要命,薛女士用种种奇形怪状的方法打击他和打击他的父母朋友,尤其是对她的丈夫,一见就生气,有一次把熨斗里的炭火倒到狄先生的衣领里,几乎把他烧死。又有一次,用洗衣棒槌打了他六百下,几乎把他打死。作者蒲先生对「怕」字有一番说法,他在〈引子〉里发表言论曰:
   「君王之中,万一有桀纣的皇帝,我不出去做官,他也难为我不着。万一有瞽叟的父母,不过只在日里使我完廪,使我浚井,那夜间也有逃躲的时候。所以冤家相聚,亡论稠人中报复得他不畅快,即是那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也还报复得他不太痛快。唯有那夫妻之中,就如脖项上瘿袋一样,去了固要伤命,留着大是苦人。日间无处可逃,夜间更是难受。官府之法莫加,父母之威不济。兄弟不能相帮,乡里不能月旦。即被她骂死,也无一个来解纷。即被她打死,也无一个来劝开。你说要生,她偏要处置你死。你说要死,她偏要叫你生。将一把累世不磨的钝刀,在你颈上锯来锯去,教你零敲碎受,这等报复,岂不胜如那阎王十八层阿鼻地狱?」
   关于《醒世姻缘》,胡适之先生曾考证出来脱胎于《聊斋》上的〈江城〉,我们如果明白〈江城〉,便明白《醒世姻缘》,如果明白《醒世姻缘》,便明白上面那一段话的意义,以及中国怕老婆和怨偶之间,到底有啥关系。
   〈江城〉的男主角高蕃先生,娶妻樊江城女士,他们可以说是自由恋爱的结合,婚后感情非常之好,可是樊江城女士的脾气绝大,翻脸不认人,说话尖酸刻薄,一天到晚哇啦哇啦吵个不停,高蕃先生以爱她之故,只有忍耐。老头老太太知道后,趁没人的时候,责备儿子没出息。想不到不责备还好,一责备反而更没出息矣,樊江城女士听说老头老太太和她对立,火上加油,破口大骂,高蕃先生看她太不像话,顶了几句嘴,樊江城女士更是发怒,把他打了出来,紧闭房门。高先生在门口唤了半天,无可奈何,只好在屋檐下了一夜。从那一天起,樊江城女士简直把丈夫当成仇人。最初高蕃先生长跪不起,还可以打动她的芳心,后来长跪不起也不行啦,就更不当人子矣。当然也经过反抗阶段,甚至也离过婚,但离了又结,实是天命有归,在劫难逃。且看书上如何写之──
   「高蕃脸上时常有抓破的血痕,父母明知道是他妻子抓的,只好隐忍不问。有一天,高蕃先生受不了太太的揍,跑到父亲家避难,其状好像一只被老鹰追捕的小鸟,父母正要问他是怎么回事,樊江城女士已尾追而至,就在公婆面前捉而捶之,捶罢,扬长而去。父母谓其子曰:『我们就是怕她打闹,才给你财产,叫你分居,你既然乐于和她在一起,何故逃乎?』高蕃先生被赶出来,四顾茫茫,没地方可去,父母怕他自杀,乃另外为他找了一间房子。又把樊江城女士的爸爸樊老头找来,使他教女。樊老头向女儿开谕万端,女儿不但不听,反而把老头顶撞得面无人色,跳高而去,发誓没有这种女儿。不久,樊老头樊老太太相继去世,樊江城女士心有余恨,竟不回家祭吊,每天唯有大吵大骂。」
   有一次樊江城女士用针遍刺高蕃先生的面颊,叫他爬到床下,而她却在床上呼呼大睡,睡醒了就骂,骂困了再睡,高蕃先生怕她像怕老虎,温柔乡变成为苦地狱矣。又有一次,高蕃先生的朋友王子雅先生来访,不知道利害,在座上大谈特谈女人,樊江城女士听啦,也不言语,只在汤里面放了一点巴豆,这就够啦,一会工夫,王先生去十几次厕所,眼看就要泻死,樊江城女士叫丫头问曰:「迷死脱王,你还敢不敢口没遮拦?」王先生这才知道怪病之所来,呻吟哀恳,绿豆汤已准备好矣。从此朋友奔走相告,谁都不敢去他家串门。又有一次,高蕃先生和丫头讲话,江城大怒,把二人捆起来,用剪刀剪下肚子上的肉,而掉换补之。至于平时,高蕃先生更不能为人,动辄就是早一顿皮鞭,又经常用脚把饼踏碎,摔到泥土里叫他捡起来吃。
   蒲松龄先生的一本巨着和一篇短文,说出来怕的故事,也提出了解决怕的方法,但他的见解跳不出十八世纪他活着的那个时代。同样是夫妻,为啥有的恩恩爱爱,有的怕之如虎乎?蒲先生不在现实世界上寻求第一因,却到阴曹地府寻求第一因。恩恩爱爱者,依他的意见,是:「前世中或是同心合意的朋友,或是恩爱相合的知己,或是义侠来报我之恩,或是负逋来偿我之债,或前生原是夫妻,或异世本是兄弟。」至于那些怕君子,如狄希陈先生和高蕃先生者流,蒲先生认为其原因是:「前世中以强欺弱,弱者饮恨吞声;以众暴寡,寡者莫敢谁何;或设计以图财,或使奸而陷命,大怨大仇,势不能报,今世皆配为夫妇。」
   照蒲先生的说法,一切都是「果」,现实社会上根本没有「因」。娶了一位母老虎,是上辈子欠了她的债,则我上辈子为啥欠了她的债乎?该「欠债」的因又是啥哉?难道又是上上一辈子她又欠了我的债乎?《聊斋》一文中,篇幅太短,叫人看啦,颇为同情男主角。可是由〈江城〉而《醒世姻缘》,字数增多,男主角的德行便露出来啦,薛素姐是一个争强好胜,有上进心的女士,而丈夫狄希陈先生却窝窝囊囊,她怎能不大失所望,又怎能不轻视他耶?狄希陈先生俗而不堪,这种人社会上为数颇多,说他坏吧,他绝对不坏,而且是一个毫无心计的好人。说他没有学识吧,他又是大学堂毕业生留学生,写起小文来,头头是道。可是他就是有点不对劲,严重的说,他就是差那么一窍半窍。柏杨先生家乡谚语曰:「宁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涂人说句话。」盖即令只说一句话,都能气成哑巴。狄希陈先生连个秀才都考不取,还是请了枪手冒名顶替才考到手的,而枪手正是薛素姐女士的弟弟,她没有结婚前已瞧不起她的丈夫矣。
   看了《醒世姻缘》和〈江城〉,使我们有更多的发现,中国许多怕老婆佳话和所谓怕老婆的痛苦,往往和怨偶不可分,像狄希陈先生和薛素姐女士,像高蕃先生和樊江城女士,他们固然是怕,但其程度已超过怕的界限,而成了痛恨矣,蒲松龄先生解决怨偶的方法是〈江城〉上所写的,由一位得道高僧,在阴曹地府,查出二人生前的身世,把孽债作一个总结,账既已经还清,乃用冷水一盃,喷到太太脸上,使她恍然大悟,革面洗心。但现社会对怨偶的解决之道,恐怕不能那么惬意,代替那位得道高僧的,恐怕是一位法官或一位公证人,为二人办理离婚手续,然后,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严格说起来,中国的怕老婆比日本不怕老婆高级不到那里去,中国之怕乃怨偶之恨,非爱情之怕也。
   
   
   怕的分类
   「怕老婆」应该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犹如儿女之怕母亲,那才是真正有灵性的怕,儿女考不上学校,不敢回家,怕娘亲责也;儿女在外打架打破了头,谎说被飞石击中,怕娘亲骂也;儿女害上了癌,假装只不过是一个善意的瘤,怕娘亲心痛也。犯人见了法官同样是怕,明明我杀了人,咬定牙关硬说没有,怕法官判他的罪焉;明明借债不还,反而七缠八缠,泪下如雨,怕法官没收他的财产焉。同是一怕,本质不同,气氛也因之而异。中国过去的怕老婆,几乎全是「犯人见官型」之怕,而很少「儿女见母型」之怕。犯人见官型之怕,乃生物本能之怕,连狗见了棒子都会怕。而「儿女见母型」之怕,便不然矣,丈夫有要事不回家吃午饭,打个电话通知,非怕太太闹,而是怕她坐在桌旁等也;丈夫出了远门,一天一封信,非怕太太吵,而是怕她寂寞也。丈夫下班回府,经常带一点化妆品或吃的小玩艺,不是赎什么罪,而是使她快乐也;丈夫去了北投,妓女小姐既用手拉,又用脚钩,仍无动于衷,非怕太太暴跳如雷,而是怕伤她的心也。呜呼,有灵性的怕和「不忍」是相联的,兽性的怕才是「不敢」。幸好的是,年头渐变,过去的怕渐渐消失,现代化的怕渐渐多起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契机。盖怕老婆并不简单,需要有真正的爱情作基础,更需要有幽默感和责任感,鸭子屎人物想怕还怕不成哩。
   社会上现在流行一种观念,认为既然怕老婆的都是上流人物,打老婆的都是低级家伙,假怕老婆的现象乃应运而生。君没有见过半吊子狗乎?没人的地方固然大吃其屎,有人的地方却发誓没有吃过屎,听说别的狗吃屎,他还嗤之以鼻哩!此之谓「狗吃屎型」之怕,举目滔滔,数不胜数,社会上百态千态,于兹又多了一态。有些狗吃屎型人物,望之俨然,嘴里离不了太太长太太短,有时耸耸肩膀,有时歪歪尊嘴,有时伸伸舌头,一会曰:「这事不能让太太知道,知道要骂死我啦。」一会曰:「上次领的薪饷袋里少了五毛钱,太太疑心我用来给谁打电话,一直到今天都洗刷不清。」一会曰:「我在美国的时候,每走一个地方,都要为太太买一样纪念品。」一会又曰:「我们结婚二十年,一向只有她骂我的,我连顶过嘴都没有。」表演得好像真的一样,如果再有人在一旁敲边鼓,恭维他可当怕老会会长以顶杨坚先生的缺,他虽口中强烈抗议,但心里的快乐就大啦,若此时乘机向他借二百元,他准借五百元。无他,大家承认他怕太太,便等于承认他是高等人,不但学问大,道德也高。
   问题在于,凡是真正的怕同志,大多数都不言其怕。而整天宣传他怕老婆的,我敢和你赌一块钱,恐怕未必。不但不怕,回到家里,往往还和阎王差不多,凶猛得很也。
   假装怕老婆的朋友,其一举一动,都使人刮目相待。有一次,一位平常再熟悉不过的家伙,在餐桌上发表他的议论,或直截了当的说焉,或暗示侧示反射的说焉,表示他是如何如何的「怕」,他最初吹得还不太离谱,曰:「我领来的薪水全部交给太太。」后来越吹越远,曰:「我每天上班,同事都要看我的脸,看有没有被太太抓破。」接着又曰:「太太买东西,只要吩咐一声,就是借钱都得买给她,否则那股样子受不了也。」言毕还用他的罡气哈哈哈大笑三声,坐在他旁边的贤妻,受宠若惊之余,还以为他说别人哩。但当时全桌的太太们却不知内情,一律向她投以羡慕钦佩的眼光,当然也向该狗吃屎型啧啧赞称;柏杨夫人马上以肘猛捣我的前胸曰:「老头,你也学学人家。」归途中她还于心不甘,仍噜苏曰:「人家这才叫恩爱夫妻。」「你如果能有人家一半好,我也算不虚此一生。」说得我发急,只好掀他的底牌曰:「阿巴桑,且慢开口,我如果有该家伙的一半好,你就糟啦。」关于该狗吃屎型,柏杨先生在《堡垒集》中曾有介绍,他太太在马路上被汽车撞倒,他以为她死啦,当时大喜若狂,后来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