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千金方 >

第67章

千金方-第67章

小说: 千金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2方)   

78 治 中积冷心中嘈烦满汪汪, 不下饮食心 

 应背痛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 (三两) 、半 

夏 (四两) 、桂心、人参 (各二两) 、甘草 (一 

两) 、 生姜 (三两) 、太枣 (二十枚) 。 右 

七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 去 

滓, 分三服, 日三。 治膈心腹中痰水冷气 

心下汪洋嘈烦, 或水鸣多唾口中清水自出,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79  肋急胀痛不欲食, 此皆胃气弱受冷故 

也, 其脉喜沉弦细迟悉主之方。 旋复花、细 


… Page 791…

辛、橘皮、桂心、人参、甘草、桔梗 (各二两) 、 

茯苓 (四两) 、 生姜 (五两) 、芍药 (三两) 、 

半夏 (五两) 。 右十一味 〔口父〕咀以水一 

斗煮取三升, 分三服, 病先, 有时喜水下 

者, 用白朮三两去旋复花若欲得利者, 加大 

黄二两, 须微调者用干地黄。 (备急千金要 

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80 治冷热久澼实不能饮食心下虚满如水状 

方。 前胡、生姜、茯苓、半夏 (各四两) 、 

甘草、枳实、白朮 (各三两) 、 桂心 (二两) 。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三 

服。 前胡汤, 治 中久寒澼实隔塞 痛气不 

通利, 三焦冷热不调食饮损少无味, (备急 

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81 或寒热身重卧不欲起方。 前胡 (三两) 、 

黄芩、麦门冬、吴茱萸 (各一两) 、生姜 (四 

两) 、大黄、 防风 (各一两) 、人参、当归、 

甘草、半夏 (各三两) 、杏人 (四十枚) 。 右 

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去 

滓分三服 (深师方云若 下满加大枣十二枚 

此利水亦佳) 。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 

肠腑) 142方)   


… Page 792…

82 旋复花汤, 主 膈痰结唾如胶不下食者 

方。 旋复花、细辛、前胡、甘草、茯苓 (各 

二两) 、生姜 (八两) 、半夏 (一升) 、桂心 

 (四两) 、乌头 (三枚)。 九味〔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备急千金 

要方卷第十八(大肠腑)142方)   

83 姜椒汤, 主 中积聚饮饮食减少胃气不足 

咳逆呕吐方。 姜汁 (七分) 、蜀椒 (三合) 、 

半夏 (三两) 、桂心、附子、甘草 (各一两) 、  

橘皮、桔梗、茯苓 (各二两) 。 右九味 〔口 

父〕咀, 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 去滓, 内 

姜汁煮取二升, 分三服, 服 若欲服大散诸 

五石丸, 必先服此汤, 及进黄耆丸佳, 一 

方不用甘草。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 

腑) 142方)   

84 姜附汤, 主痰冷澼气 满短气呕沫头痛饮 

食不消化方。 生姜 (八两) 、附子 (四两) 、  

 (生用四破) 。 右二味 〔口父〕咀, 以水八 

升煮取二升, 分四服, 亦主卒风。 (备急千 

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85 撩膈散, 主心上结痰饮实寒冷心闷方。 瓜 

丁 (二十八枚) 、赤小豆 (二七枚) 、人参、 


… Page 793…

甘草 (各一分) 。 右四味治下筛, 酒服方寸 

 匕, 日二, 亦治诸黄。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 

十八 (大肠腑) 142方)   

86 断膈汤, 主 中痰澼方。 恒山 (三两) 、 

甘草、松萝 (各一两) 、瓜蔕 (二十一枚) 。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酒各一升半煮取一 

升半, 分三服, 后服渐减之, 得快吐? 须 

服半夏汤, 半夏汤方见前篇。 (备急千金要 

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87 松萝汤, 治 中痰积热皆除方。 松萝 (二 

两) 、乌梅、栀子 (各十四枚) 、恒山 (三两) 、 

甘草 (一两) 。 右五味 〔口父〕咀, 以酒 

三升浸药一宿, 平且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  

去滓。 顿服之, 亦可分二服, 一服得快吐,  

即止。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88 杜蘅汤, 主吐百病方。 杜蘅、松萝 (各 

三两) 、瓜丁 (三七枚) 。 右三味 〔口父〕 

咀, 以酒一升五合渍二宿, 去滓分二服, 若 

一服即吐者止。 未吐者更服, 相去如行十里 

久, 令药力尽, 服一升稀糜即定, 老小用 

之亦佳。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 Page 794…

142方)   

89 蜜煎, 主寒热方。 恒山、甘草 (各一两) 。  

右二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二升, 去 

滓, 内蜜五合, 温服七合, 吐即止, 不吐 

更服七合, 勿与冷水, 一方用甘草半两服。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0 又方。 蜜 (二合) 、醋 (八合) 。 右二 

味调和平旦顿服, 须臾猥猥然欲吐, 敗 

若意中不尽, 明旦更服, 无不大呕安稳。 治 

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 其痛是 膈中 

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 (备急千金要方 

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1 吐之即差方。 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 适 

冷暖, 饮二升, 须臾敗赐拢⊥卤嫌忠∪纭

此数过, 剧者须吐胆乃止, 不损人而渴则差。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2  白汤, 治冷热膈痰发时头痛闷乱欲吐不 

得者方。  白 (二七茎) 、乌头、甘草、真 

朱、恒山 (各半两) 、 桃叶 (一把) (一作枇 

杷叶) 。 右六味 〔口父〕咀, 以水酒各四 

升和, 煮取三升, 去滓内朱, 一服一升, 吐 

即止 大五饮丸, 主五种饮, 一曰留饮停水 


… Page 795…

在心下, 二曰澼饮水澼在两 下, 三曰淡饮 

水在胃中, 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藏间, 五 

 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 (备急千金要方卷 

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3 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 

方。 远志、苦参、乌贼骨、藜芦、白朮、甘 

遂、五味子、大黄、石膏、桔梗、半夏、 紫 

菀、前胡、芒消、栝楼根、桂心、芫花、当归、 

人参、贝母、茯苓、芍药、大戟、 葶苈、黄 

芩 (各一两) 、恒山、署预、厚朴、细辛、附 

子 (各三分) 、 巴豆 (三十枚) 、苁蓉 (一 

两) 、甘草 (三分) 。 右三十三味末之, 蜜 

和丸梧子大, 饮服三丸, 日三, 稍稍加之,  

以知为度。 旋复花丸, 治停痰澼饮结在两  

腹胀满, 赢瘦不能食食不消化喜唾干呕, (备 

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4 大小便或涩或利腹中动摇作水声, 腹内热 

 口干好饮水浆, 卒起头眩欲倒 下痛方。 旋 

复花、桂心、枳实、人参 (各五分) 、干姜、 

芍药、白朮 (各六分) 、茯苓、 狼毒、乌头、 

礜石 (各八分) 、细辛、大黄、黄芩、葶苈、 

厚朴、吴茱萸、芫花、 橘皮 (各四分) 、甘 


… Page 796…

遂 (三分) 。 右二十味末之, 蜜丸酒服如梧 

子大五丸, 日二, 加之以知为度, (延年方 

无白朮、 狼毒、乌头、礜、细辛、黄芩、厚 

朴、吴茱萸、芫花、橘皮、甘遂、有皂荚、 附 

子 (各二分) 、蜀椒、防葵、杏人 (各三两) 、 

干地黄 (四分) 。 中军候黑丸, 主澼饮停结 

满闷目暗方, 黑又作里。 芫花 (三两) 、巴 

豆 (八分) 、杏人 (五分) 、桂心、桔梗 (各 

四分) 。 右五味末之, 蜜丸服如胡豆三丸,  

 日一稍增, 得快下止。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 

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5 顺流紫丸, 主心腹积聚两 胀满留饮痰 

癖, 大小便不利小腹切痛膈上塞方。 石膏  

 (五分) 、代赭、乌贼骨、半夏 (各三分) 、 

桂心 (四分) 、巴豆 (七枚) 。 右六味末之,  

蜜丸, 平旦服一丸如胡豆, 加至二丸, (胡 

洽有苁蓉藜芦当归各三分范汪方无石膏半夏 

有当归一分茯苓三分苁蓉二分藜芦五 分) 。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6 治停痰澼饮结在两 腹满赢瘦不能饮食食 

不消, 喜唾干呕大小便或涩或利方。 旋复花、 

大黄、附子、茯苓、椒目、桂心、芫花、狼毒、 


… Page 797…

干姜、芍药、枳实、 细辛 (各八两) 。 右十 

二味末之, 蜜丸饮下如梧子三丸, 日三, 服 

渐增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7 治风气膈上痰饮方。 不开口苦瓠汤煮五 

沸, 以物裹, 熨心膈上。 结积留饮澼囊  

满饮食不消灸通谷五十壮。 九虫第七 (论三 

首方四十五首) 。 论曰, 人腹中有尸虫, 此 

物与人俱, 而为人大害, 尸虫之形状, 似 

大马尾, 或如薄筋, 依脾而居, 乃有头尾,  

皆长三寸, 又有九虫, 一曰伏虫长四分, 二 

 曰蚘虫长一尺, 三曰白虫长一寸, 四曰肉虫 

状如烂东, 五曰肺虫状如蚕, 六曰胃虫状如 

虾 , 七曰弱虫状如瓜瓣, 八曰赤虫状如生 

肉, 九曰蛲虫至细微, 形如菜虫状, 伏虫 

则群虫之主也, 蚘虫贯心则杀人, 白虫相生,  

子孙转多, 其母转大, 长至四五丈, 亦能 

杀人, 肉虫令人烦满, 肺虫令咳嗽, 胃虫 

令人呕吐胃逆喜哕, 弱虫又名膈虫, 令人多 

唾, 赤虫令人肠鸣, 蛲虫居胴肠之间, 多 

则为痔, 剧则为癞, 因人疮痍, 即生诸痈 

疽癣 。 瘑疥龋虫无所不为, 人亦不必尽有,  


… Page 798…

有亦不必尽多, 或偏有, 或偏无, 类妇人 

常? 其虫凶恶, 人之极患也, 常以白筵草沐 

浴佳, 根叶皆可用, 即是香草, 且是尸虫 

所畏也。 论曰, 凡欲服补药及治诸病, 皆 

须去诸虫并痰饮宿澼醒醒除尽, 方可服补药,  

不尔 必不得药力。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8 治肝劳生长虫在肝为病恐畏不安眼中赤 

方。 鸡子 (五枚去黄) 、干漆 (四两) 、蜡、 

吴茱萸、东行根皮 (各二两) 、 粳米粉 (半 

斤) 。 右五味, 捣茱萸皮为末, 和药铜器 

中煎可丸如小豆大, 宿勿食, 旦饮服一百丸,  

小儿五十丸, 虫当烂出, 集验方无茱萸根名 

鸡子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99 治心勞熱傷有長蟲名日蠱長一尺貫心為病 

方。 雷丸、橘皮、石蠶、桃人 (各五分) (一 

作桃皮) 、狼牙 (六分) 、貫眾 (二枚) 、   

蠶 (三七枚) 、吳茱萸、根皮 (十分) 、蕪荑、 

青葙、乾漆 (各四分) 、 亂髮 (如雞子大燒) 。  

右十二味末之, 蜜丸飲若酒空腹服如梧子七 

丸, 加至二七丸, 日二服, 一方無石蠶 (備 


… Page 799…

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腸腑) 142方)   

100 治脾劳热有白虫在脾中为病, 令人好呕 

茱萸根下虫方。 东引吴茱萸根大者 (一尺) 、 

大麻子 (八升) 、橘皮 (二两) 。 右三味  〔口 

父〕咀, 以水煎服, 临时量之, 凡合, 禁 

声勿语道作药虫当闻便不下? (备急千金要方 

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01 治肺劳热生虫在肺为病方。 狼牙 (三 

两) 、东行桑根白皮 (切一升) 、东行吴茱萸 

根白皮 (五合) 。 右三味 〔口父〕咀, 以 

酒七升煮取一升, 平旦顿服之。 (备急千金 

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02 治肾劳热四肢肿急蛲虫如菜中虫在肾中 

为病方。 贯众 (三枚) 、干漆 (二两) 、吴 

茱萸 (五十枚) 、杏人 (四十枚) 、芜荑、胡 

粉、 槐皮 (各一两) 。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 

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03 右七味治下筛, 平且井花水服方寸匕,  

加至一匕半以差止, 治蛲虫方。 以好盐末二 

两苦酒半升, 合铜器中煮数沸, 宿不食, 空 

心顿服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 Page 800…

104 又方。 真朱 (二两) 、乱发 (鸡子大烧 

末) 。 右二味治下筛, 以苦酒调, 且起顿 

服之, (肘后以治三虫) 。 蘼芜丸, 治少小 

有蚘虫结在腹中数发腹痛微下白汁, 吐闷寒 

热饮食不生肌皮,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05 肉痿黄四肢不相胜举方。 蘼芜、贯众、 

雷丸、山茱萸、天门冬、狼牙 (各八分) 、雚 

芦、甘菊花 (各四分) 。 右八味末之, 蜜丸 

如大豆, 三岁饮服五丸, 五岁以上, 以意 

加之, 渐至十丸, 加雚芦六分, 名雚芦丸,  

治老小及妇人等万病腹内冷热不通急满痛,  

 膈坚满手足烦热, 上气不得饮食, 身体气 

肿腰脚不遂, 腹内状如水鸡鸣妇人月经不调 

无所不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06 治蚘虫方。 雚芦末以饮臛和, 服方寸匕,  

不觉, 加之, (备急以治蛲虫) 。 (备急千 

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07 治热患有蚘虫懊 方。 雚芦 (十分) 、 

干漆、菺竹 (各二分) 。 右三味治下筛, 米 

饭和一合服之, 日三。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 


… Page 801…

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08 治蚘虫在胃中渐渐赢人方。 醇酒、白蜜、 

好漆 (各一升) (外台作好盐) 。 右三味, 内 

铜器中微火煎之, 令可丸如桃核一枚, 温酒 

中, 宿勿食。 旦服之, 虫必下, 未下更服,  

外台治蛲虫。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 

腑) 142方)   

109 又方。 取栋实淳苦酒中浸再宿, 以绵裹,  

内谷道中入三寸, 一日易之, (集验方用治 

长虫) 。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10 治蚘虫攻心腹痛方。 薏苡根二斤剉之,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先食服之, ? 即死出。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11 又方。 苦酒空腹服方寸匕鹤虱, 佳。 (备 

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12 又方。 七月七日采蒺藜子阴干烧灰, 先 

食服方寸匕, 日三, 即差。 (备急千金要方 

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13 治寸白虫方。 榧子四十九枚, 去皮, 以 

月上旬且空腹服七枚, 七日服尽虫消成水。  

永差。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 Page 802…

142方)   

114 又方。 吴茱萸细根 (一把熟捣) 、大麻 

子 (三升熬捣末) 。 右二味, 以水三升和搦 

取汁, 旦顿服之, 至巳时与好食令饱, 须 

臾虫出, 不差, 明旦更合服之, 不差, 三 

 日服, (肘后治三虫以酒渍取汁服) 。 (备急 

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15 又方。 取吴茱萸比阴根干去土, 切一升,  

以酒一升浸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