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髦病自治手册-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交恐惧症〃,向前一步会狂妄自大,向后一步会自我封闭。
其实,MAGGIE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向周围的社交高手学几招藏拙技巧,掩盖自己的锋芒,在不知不觉中将话题转移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中。
充分利用〃主场优势〃,在没有掌握好藏拙技巧之前,尽量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参加Party,周围的场景都了然于胸,比较有利于镇定情绪。
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太过紧张时,可以尝试进行几次有节奏的深呼吸。几次舒缓的深呼吸,可以很好的帮助自己将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
4学校恐惧症
病例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小文
小文,19岁,大一新生。刚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别的同学都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只有小文感到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不适应。在选床位的时候,小文被分到了他最不喜欢的一个位置,他觉得所有的同学都在排斥他,感到心情十分郁闷,特别的想家思念父母,和同学老师都觉得没什么话好说。加上小文没什么业余爱好,发展到后来甚至连课都不愿意去上,每天只想呆在寝室里。
【病因分析】
对于一个性格不是很开朗的人来说,在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中,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对这个新环境产生怀疑,认为这里不适合自己,从而将自己封闭起来。其实,这样的行为对于其他人没有任何影响,没有你的参与,大家都还是活得好好的,只有你自己享受着孤独寂寞。
在现在的大学生群体里,患有社交障碍的人约占百分之二三,在每三个社交障碍者中,就会有一个达到恐惧症的程度。这些患者明知自己不该怕,可就是无法控制,一般都承认有心理障碍。
通常,心理医生治疗心理病,特别是社交恐惧症,往往以行为疗法为首选,且有相当的效果,但也确有某些顽固的社交恐惧症,必须通过分析领悟疗法才能复原。
如果你有这样的症状,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让自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样可以快速融入这个新的圈子。
没有人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一个陌生人,除非你做了什么让人讨厌的事,所以在新环境中放心地去结交新朋友吧。
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让新环境中的人对你刮目相看,这样可以加强你的自信心。
5求职恐惧症
病例不敢投简历的阿峰
阿峰,23岁,大四学生。阿峰马上就要毕业了,看着同学们拿着自己简历到处求职,不辞辛苦地迎接一轮一轮的笔试面试,可是他自己却连简历还没做呢。他说:〃我的条件太差,而且一到陌生场合,我就手足无措,甚至不敢与人对视。〃他觉得自己这样十分没出息,可是就是拿不出勇气去投简历。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时髦病自治手册>正文回目录
第17节:性病恐惧症
作者: 丛 林
【病因分析】
在职场上的恐惧屡见不鲜:有的是在求职时害怕与人打交道,导致应聘失败;有的虽然勉强通过面试,但在日常工作中与人打交道时浑身不自在,无法胜任工作,面临着〃炒鱿鱼〃的危机。
这样的人,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对自己建立正确的信心,刚刚毕业的学生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狂妄自大,要么封闭自卑,这两个方向都不对。你应该告诉自己,自己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自身条件绝对可以找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因为是初次参加工作,要避免学生气太重,在同事中不要只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那等于自说自话,无形中缩小了自己的圈子,也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不断拓宽自己的交往面,不要局限在父母、同学之间。
把身边的事情想得单纯一些,不是谁都想着害你或者占你什么便宜。
6性病恐惧症
病例惴惴不安的杨先生
41岁的杨先生,常年出差在外,有过一次与〃小姐〃亲热的行为。此后他便感到尿道口不舒服,并到市性病防治中心求医,经检查一切正常,但他自身的不舒服症状并未消失。于是他换家医院挂号专家门诊,又一次检查结果证明他确实没病。而杨先生的〃心病〃仍未去除,总觉得自己得了不干不净的性病,整日惴惴不安,觉得自己无法见人,也日渐冷落了妻子。即使杨妻主动提出要求,他自己也无法过上正常的性生活,结果当他再一次来到医院的时候,被介绍到性心理门诊,经检查,杨先生得的并非性病,而是性病恐惧症。
【病因分析】
性病恐惧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患此病的大多数病人曾有过不洁性交史,他们在泌尿道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时便以为得了性病,于是惶惶不可终日。有些人虽无不洁性交史,但轻信社会上关于性病的误传,或对照书刊杂志上所介绍的一些性病症状,将自己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对号入座〃,从而认为自己患了性病。这些病人或多或少有些泌尿生殖道症状,或者小腹部不舒服,虽经检查一切呈阴性,但都无法令他们释怀。
性病恐惧症患者通常会有这样的心理:恐惧性病,害怕自己会得性病,他们千方百计检查疾病,希望通过医生的检查来证实自己确实未患性病,可是对医生的诊断又不放心,怕医生误诊、漏诊,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专家、寻名医,处于焦虑、恐惧、疑病和痛苦的矛盾心理中无法自拔。
性病恐惧症分无病自恐、疾病恐惧和愈后恐惧三种类型。未患性病却恐惧患了病,便是无病自恐,杨先生便是一例。疾病恐惧是心理障碍发生在疾病的进展期。愈后恐惧是患了性病的人经过治疗,疾病虽愈,但恐惧心理依然存在,犹如地震发生后的余震。这三种类型的心理障碍表现并无异样,不同点只是心理障碍发生的时间有区别罢了。
治疗方面,医生取得病人的信任十分重要,这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矢口否认病人得了性病,一再规劝病人不要胡思乱想,只会令病人对所采用的医疗措施失去信任。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医生无须作〃你根本没有得性病〃的正面回答,可以婉转地说:〃即使得了性病,也可以根治。〃让患者认为已诊断出他的病,从而对医生产生信任。这可使以后的治疗措施发挥应有的疗效。然后就是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采用催眠疗法来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失衡的心理恢复平衡。
要预防性病恐惧症,就得洁身自爱,多看有关性病知识的优秀期刊。如果身体不舒服,应及时就医并相信医生,不要主动〃对号入座〃自寻烦恼。此外,还要分散精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学习、工作和娱乐中去,从无病自惊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四、击退社交恐惧症
恐惧症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接受适当治疗,85%~95%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无论病程多长、病情多重,治疗效果都会很好。
1专业治疗方法
●药物疗法
控制紧张、焦虑或惊恐发作,可选用丙咪嗪或阿普唑仑。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也能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有利于行为矫正。常用的有苯二氮类抗焦虑药,如氯羟安定等。
恐惧症若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有时效果欠佳,常不易根治。因此现代医学常采用以行为治疗为主的心理治疗方法,效果良好,可望根治,并且对纠正性格缺陷也颇为有益。
●行为疗法
行为矫正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用于各种恐惧症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常用方法有系统脱敏疗法、骤进的暴露疗法、计划实践法和生物反馈疗法。一般治疗以暴露疗法为主,酌情选用系统脱敏或冲击疗法;同时配合反应防止技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回避行为。
比如医生采取脱敏疗法来治疗患有肿瘤恐惧症的病人,将患者先带到肿瘤医院门前看看,然后逐渐到其门诊室走走,再到肿瘤病房转转,有计划地接触癌症病人的物品、坐一坐癌症病人坐过的沙发,与癌症病人交谈、握手等,每前进一步,就给予精神或物质的鼓励。如畏缩、后退,就取消某种享受。反复多次,最终使其逐步适应,以消除其恐惧心理。
●心理疗法
如精神分析、领悟疗法、催眠疗法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都可用以治疗恐惧症。同时,心理治疗并不排斥必要的药物治疗。不少患者经过系统心理脱敏治疗后,再给予药物治疗,可以加速恐惧症状的消失,巩固疗效。一般采用抗焦虑剂,以氯硝基安定效果最好。有时药物治疗对某些病人可有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精神分析法:人的恐惧往往都有其深层次心理原因,比如社交恐惧症的起因一般都是因为人的自卑心理,他们从内心深处害怕别人了解真实的自我,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逃避交往。认清这些之后,就可以采取对症下药的办法,有消除恐惧心理。
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师将你催眠之后,跟你对话,从而挖掘你的记忆深处,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让你感到窘迫的事件,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配合,时间长花费高,但是效果不错。
强迫疗法: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惧怕的异性或事物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进行治疗。
情景治疗: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的场景,不断重温发生症状的情节,让你敢于面对这种场面,从而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您所在的位置:登陆网站>时髦病自治手册>正文回目录
第18节:控制恐惧
作者: 丛 林
认知疗法: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医生不断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认识正确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程序。
2控制恐惧的主要方法
●转移刺激
把刺激物暂时移开,但不能消除对刺激的恐惧。有研究分析,一个小孩看见田鸡就很惧怕,在两个月之内不让小孩见到田鸡,就消除了惧怕。可是以后,小孩见到了田鸡仍然和从前一样恐惧。这种方法其效果不理想。
●屡现刺激
这是让人反复接受恐惧的刺激,使其逐渐适应这种刺激,而不再惧怕。例如,有的人害怕针灸疗法,但针灸对他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这时医务人员就要对病人讲解针灸的知识,针灸治疗疾病的好处,而且每天都给他适当进行针灸,这样时间长了病人也就慢慢适应了,不但不怕针灸反而很喜欢这种治病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控制恐惧是受一定限制的。比如,有的病人害怕针灸治病,甚至于一见到针就吓得晕过去,在这种情况下硬让他接受针灸治疗反而会增加他对针灸的恐惧情绪,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人做过试验,一个3岁的小孩见了兔子就害怕,那么以后在他吃饭时,把盛有兔子的笼子放在较远的地方。从此每次在他吃饭时都把兔笼子提出来,而且逐渐缩短他与兔子的距离,结果是小孩不但消除对兔子的恐惧,而且常把小兔放在自己腿上玩耍。
●掌握知识法
人的恐惧大多是缺乏科学知识胡思乱想而造成的。愚笨和不安定产生恐惧,知识和保障却拒绝恐惧。有学者指出〃知识完全的时候,所有恐惧,将统统消失〃,所以人们要多学习知识多看书,以科学的头脑去取代恐惧的心理。这种方法不但效果好,而且还可增长知识。
●直接动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接触恐惧的东西,达到消除恐惧的目的,例如,有人怕在众人面前讲话,以后凡是遇有这种场合,自己非但不退缩,反而主动讲,锻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3人为减小心理恐惧的办法
●知识〃武装〃头脑法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并将其融会到大脑中后,一旦遇到〃恐惧因素〃,大脑便会自行随时提取解决的办法,由此恐惧也不会产生了。反恐专家在拆除炸弹时往往镇定自若,这是由于他们知晓炸弹的性能而充满了自信,战胜了恐惧,使得恐惧不复出现!
●社会心理支持法
有一个动物实验,当猴子的笼子里放入一条狗时,如果只有一只猴子,它往往会惊恐异常,然而如果笼子内还有另一只称得上是〃朋友〃的猴子时,两只猴子的情况便都会好得多。这意味着,和他人联合起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促使大脑神经取得更多、更好、更有意义的联结,也就是使得大脑中的〃羊肠小道〃摇身一变为〃高速公路〃。
●信仰支撑法
克服恐惧心理的又一手段是信仰,这里说的〃信仰〃是广义上的,甚至可扩展至对家庭、亲友或自己的信任或拥有事业心,而并不仅仅限于宗教或政治。研究显示,比起缺乏信仰的人来,拥有信仰的人在遭遇到恐惧事件时受到的压力往往较小,负面反应往往较轻,也往往更能应付自如。
4社交恐惧症自我防治方法
●克服〃怕〃的心理
社交恐惧症主要是由一种〃怕〃心理引起,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这种病症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因此防治就需要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逐步培养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尽管起初会不太习惯,有时会出现失态的情景,会怕和难为情,可应该明白,任何人不是天生就具有那种良好的社交心理和手段的,人需要在后天的社交活动中培养,才能变得自如起来。
●从心理上去掉自卑感
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社交上不如别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不习惯社交的人,尤其要去掉自卑感,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这样,在心理上才能战胜消极,在待人接物中,变得主动、显得落落大方。
●增强自信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自信就是自我接纳的程度。一个能完全接纳自己的人是非常自信的,反之则是自卑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往往容易掩饰真实的自己,轻易不显露自己真实的一面,基于这些原因,他们很乐意把自己隐藏在一个屏障后边,自欺欺人地给自己以安全感,如果能够敞开心扉,多些自信,就更容易轻松自在地把恐惧抛在脑后。
●不要过分注意自己的举止
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带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不过是社会间人与人的交往与应酬。因此过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谈举止是多余的,随和、大方、自然、平时怎么说、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时间长了,社交就习惯了。
●注意社交形式
社交前可带着明确的社交内容参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体社交内容,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事物上,不至于过分紧张。初次社交可以在社交活动比较老练的人陪伴下,由陪伴者唱〃主角〃,自己唱〃配角〃,这样既可以学到别人的社交方式,又可以借以训练自己的社交能力,防止社交中出现尴尬局面。
4消除恐惧简单易行的小方法
做一些放松的动作,如:将两脚平稳站立,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