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人生(之二)-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男生,已经成为这个家里最大的依靠。其实在王群的心里,他是很看重这样一种男子汉的感觉的,而现在经过这样几个特殊的日日夜夜,在父母的眼里,他无疑已经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男子汉了。 王群:基本上,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父母或多或少都是依靠子女的吧,只不过我的压力来得更早一点,负担来得更早一些,使命也好像比别人要提前了一些。 中国有一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群比起同龄的大学生,承受压力要多得多,他更早地体会到了人间酸甜苦辣,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他现在已是大四年级的学生了,目前最着急的事,就是能尽快找一份工作,尽快还上这还没走出校门就欠下的两万块钱的债。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父亲不要再为花了这么多的医药费而天天自责,他要让父母永远为他感到骄傲。
第二部分女儿考上大学 父亲服毒自尽
2003年7月,陕西省榆林市南郊农场,景统仕的二女儿景艳梅考出了理工类533分的好成绩,高出了重点分数线六七十分。然而,这样的喜事并没有给景艳梅的父亲景统仕带来喜悦,因为至少上万元的学费和家里原本就欠下的3万多元的债,给他增加了巨大的压力。7月14日,趁家人去地里干活,景统仕在家中服下了大量的农药,虽经医院紧急抢救,但他还是在当晚离开了人世…… 高校费用让多少人“吃不消” 2002年8月18日,千龙网记者蒲红果报道: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除个别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学费均为每生每年4800元,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大部分专业学费为5000元,对外经贸大学为6000元。 全国其他名校如上海复旦大学为5000元至5500元,南京大学为4600元,天津南开大学为4200元至5000元,四川大学为3500元,华南理工大学为4500元至5000元,广西大学为2400元至3600元,西南政法大学为4500元,浙江大学为4800元,湖南大学为5000元,广东中山大学为5000元。 这样的数据对于一个家庭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来说,或许不能构成压力,然而对于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来说,却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包袱。 对于农村来说,一个三口之家的农村家庭的年收入约为6500元,按2000年的平均学费4500元算,仅学费一项就占去了整个家庭收入的近70%。对于占我国将近80%的农村家庭以及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家庭来说,每年4000…5000元的学费再加上数目不小的学习、生活费用,家庭的经济负担恐怕是不堪重负的。 贫困大学生上大学,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认真坐下来讨论,以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费杀人”悲剧不再重演,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安心地继续学习深造,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 ※ 这个故事让我很感触; 我挺佩服他历尽千辛万苦帮他父亲治病。我也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我不知道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怎么做, 也许我什么都做不了。但是真正贫穷家庭的学生在念完大学后有几个身上没有债的?我也同样如此,我并不为此而有任何的埋怨。 ※ 这个故事让人有种压在心里的无奈,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芒。王群是真正的男子汉! ※ 我看到有这么一句:而对着昂贵的医药费,村子里的人对像他父亲的这样情况的病情;一般只能是习惯性的留在家中等死。而这昂贵的医药费在今天的案例是——两万块钱!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词:“习惯性的”留在家中等死。这就是占中国80%人口的农村或是可以说是平民百姓面对的医疗现实! ※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王群身上学习一种精神,一种坚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会选择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们不妨问一问自己:我努力了吗?我坚持了吗?我无怨无悔了吗?也许,这样想一想,我们就会变得释然,就会收获人生的精神财富。
第二部分节目回访
节目播出之后的几个星期,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成了接线生,无数大大小小的老板们都觉得,这个率性固执的小伙子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一年之后我们找到王群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他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番禺。 王群,现在是广东省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物业维修部经理,每天跟业主打交道,事情很繁杂,看得出他工作得得心应手,不再是半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原来在我们节目播出后,这家公司的老板看中了他,王群一毕业就被调到了这里,并被委以重任,成了公司最年轻的经理。他说自己就像一只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栖息的鸟巢,对于老板给的这份工作,王群深怀感激。 王群:挺感激我们公司,最重要的很感谢我们的老板,因为是因为他,我才能够来到这个公司,而且也是因为他,我自己才有这么大的发展空间。我自己能不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个发展空间,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怕别人对我失望,我就怕我做不好,怕让别人对我失望,所以我觉得我现在的心理压力很大。我希望能够在这个地方,能够真真切切地干出一番事业出来,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的公司做大了做好了,我能够为它的成长付出我的一份力量,我觉得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后能帮助像我一样处于逆境的年轻人。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所成就,然后去回报更多的人。 除了努力工作,在业余时间王群都是在看书。他的生活也很节俭,虽然现在挣的钱也不少了,但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奢侈就是买了一双300块钱的运动鞋。他的工资分成三份,一份留给父母,一份存起来,要还给父亲的救命恩人刘伯伯,最少的一份留给自己。他说等到2005年10月份就可以把欠的两万块钱还上了。 陈晓楠:王群的确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很多,老练了很多,他讲起话来仍旧是那么理性平静,对自己的生活也很有把握。他能够很清楚地说出自己每个月的工资是如何分配的,能够很清楚地列出还上债务的时间表,而对于更远的生活,他也能够描绘得相当的清晰。他说他有两个目标,一个呢,是有朝一日能够去哈佛留学,见见外面的世界,还有一个,他想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告诉同样来自农村的那些孩子,他说不知道怎么的,他总觉得自己好像有那个责任,说实话,看着王群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我们也都觉得,好像心里面特别的踏实,特别的安稳,而且某一刻会突然觉得,这个曾经的小男子汉,或许某一天真的可以顶天立地,一鸣惊人。
第二部分私人侦探(1)…(图)
魏武军 1952年出生,山东人,身高1。8米,30岁前离异; 1969年…1982年,参军,兵种侦察兵; 1992年,看到“中国第一家私人侦探所在上海挂牌”的消息后,从深圳辞职; 1993年3月1日,在成都注册、开张了中国的第三家私人侦探所“协力民事调查所”; 1993年~2003年,关于婚姻隐私方面的案件约占案件总量的60%…80%。 陈晓楠:今天我们这个故事主人公是魏先生,说起来他的故事呢,你一定会非常好奇,因为他有一份再特殊不过的职业——私人侦探。私人侦探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多数人都不理解的一个特边缘的行业,好像我们只是在电影里才能够看到,一般是穿风衣、戴墨镜,背着一个装着各种各样工具的大书包,魏先生是不是这副模样呢今天我们把他请到我们身边,请到演播室,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山东大汉魏武军是侦察兵出身,1993年在成都注册“协力民事调查所”,以调查婚姻出轨案件出名,人送外号“二奶杀手”。老魏对职业的选择来自13年的军旅生涯,他1969年参军,习文尚武,摸爬滚打,练就一身好本领。老魏熟读兵书,深谙排兵布阵之道,他坚信毛泽东思想是兵法中的兵法,而大侦探福尔摩斯就是英雄中的英雄。老魏自叹生活在和平年代,无法抛头颅洒热血征战疆场,而用兵法战术调查办案也算过了把瘾。 人们想象的私家侦探好像应该矮小一点,目标很小,穿得很低调,但是一米八的老魏说“福尔摩斯个子比我还高呢”。 从侦察兵到私人侦探 魏武军:我们呢,工作的时候越平凡越好,越不引人注目越好,所以我的员工啊,你绝对找不到特别漂亮和特别丑的,都是越大众化越好。夏天,我们要在居民区长时间定点监视啊,或者守候啊。经常我的车上准备了拖鞋,我的车往往都是比较好的车,一停下车,就穿上拖鞋,大裤衩,带一个草帽,戴一副墨镜,端一杯茶,扇一个大蒲扇,往旁边一坐,跟别人下棋,(或者)看下棋的,纯属一个当地居民,这样我们的办案成功率才会高。 老魏从小就挺另类而调皮,而且调皮得很出格。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次,他在马路上看解放军游行,路上有人踢了他两脚,他继续往前走,没有理会,然而,没走多远,刚才踢他的人又跑到他面前又给他当胸一拳,而且对方扬言“就是看你不顺眼”,“打的就是你小子”。于是,两人约定较量较量,并约好到某某地方会面。儿时的老魏,组织他们院里的二十几个伙伴手持弹弓,当晚出动,把对方所在的居民楼的所有的电灯全部摧毁了,上百个人家无法睡觉。 1992年,他在深圳,从报纸上他看到中国第一家私人侦探所在上海挂牌。看到消息的第二天,他就辞去了深圳的工作,马上回成都去注册,他的事务所于1993年3月1号开张。当地的媒体做了新闻报道。 那时候,他并不知道私人侦探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毕竟在中国历史上这是史无前例的,既无书本知道也无经验可借鉴,比如说,私家侦探的业务范围,收费标准,从业规范等等,总之,毫无规律可循。有些黑道甚至认为老魏也是一种黑道,居然派人去卧底,想知道老魏是否准备带队伍去扫平他们的山头、赌场或其他的非法的生意。老魏的侦探所招收人最多的是退役的警官和复员转业人员。 他们的业务由市场需要来调节,市场有什么需求他们就去做什么。实际上,经过侦探所十年来的业务统计,他们所办案件中有60%…80%是涉及隐私、婚姻感情方面的案件。
第二部分私人侦探(2)…(图)
魏武军:第一个案件是一个先生查他太太。对,我记得特别清楚,5月18日,时间还特别吉利,居然是一位先生要调查他妻子。我帮他查了,拍到了他的妻子进入他另外一个亲戚的单人卧室,并在那里过夜的镜头,拍下来,达到了委托人的目的。(第一次干的时候也)不是很有经验,第一次跟踪时,我的目标太大了。后来我一天花20块钱,请了一个宾馆的服务员,她有休息时间,让她跟宾馆请假,给我干活。她也不会跟踪,就是骑着自行车跟着目标,我又跟着她,目标回头的时候看不见我,她只看到背后有一个农村小姑娘,土土的,年龄很小,骑个破自行车在后面跟着目标,目标不会感到她有威胁,但是我的眼睛就在这个目标的身边,这样足够了。 老魏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接受委托后跟踪、调查、取证,委托人往往要求老魏提供能表明破坏婚姻的录像或照片,在离婚判决时作为财产分割的证据。 在办案过程中,他们有时跟踪监视目标几天,仍一无所获。老魏说,他们常常追踪目标到餐馆,目标在里面吃饭,他们在外面苦等。有时候,五天内,目标能有一个亲密的镜头,他们就非常知足了,一百多个小时能碰上一次拥抱或者别的动作,一定要拍下来,而这种镜头在法院就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了。他们很少有被当事人发现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局外人能发现他们。他们通过摄像机里面的变焦镜头,观看目标的眼神,对方却看不清老魏的眼神,当目标的视线往镜头这边转的时候,就把摄像机隐蔽起来。开拍之前,正是老魏是最紧张的时候。 老魏是怎么练出他的洞察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力的?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吗? 魏武军:不是,与生俱来(的成分)有一部分,平时也注意,跟我学习的一些学员、徒弟上基础课的时候,有的时候要教他们练眼力,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在自己心目中深深地刻下这个人外形的烙印,他的神态、气质以及他走路的姿势、习惯动作。你回过头去仔细不断地把这个信息往大脑里面输,输了以后贮存起来,贮存以后这个人圆脸蛋、单眼皮、左眉上有一颗痣、平头或者是分头,是左三右七还是左二右八。 如果办案需要的话,一次见面之后,他就能记住对方的各种外貌特征。要研究一个人,的确需要耗费很多脑力,当一个案子了结之后,就迅速把所有信息从大脑里删除。长久下来,他们感到很身心俱疲,每天睡四个小时,脑子里线索太多了,目标一出现,他们立即全力以赴。也有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力不从心,但还是硬咬着牙跟踪。所以平时,他们常常处于一种半休眠的状态,通常处于“啊啊啊”、“好好好”、“是是是”的应付状态。 虽然,他们把被跟踪的人、被调查的人称之为目标,可这个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男人,有女人,有主要目标,也有次要目标,一号目标、二号目标。在老魏的眼里所看到的人首先是目标,其他属性都退居次位,另外他们也是人。 阅历丰富的老魏意识到,他们所跟踪的每一个目标都有其鲜明的个性、有其丰富的故事。对于目标的情感和心理,老魏很容易理解。 老魏给栏目组看了他去年在上海办案的一段录像,画面中的中年男子就是被调查的对象。他的妻子委托老魏调查她丈夫的婚外情,这对婚外情的情人相爱10年,分处异地,每年只见一两次面。老魏的拍摄情景就是目标与其情人分手的车站候车大厅。 本来这两个人想到车站的旅馆登记住宿,由于旅馆客满,只有到候车大厅互诉离别之情吧。老魏离拍摄地大概30米。目标完全没有注意到他。老魏对那个男的进行了长期的监视。平时他看上去很冷漠的,但是这一天,老魏发现他流了很多眼泪,那个女的也在他怀里一直痛哭。老魏几乎是以360度角拍摄,把男女目标的面部都拍得很清楚。当老魏把镜头推上去的时候,发现那个男的眼里的泪光闪烁。他常年与包二奶现象打交道,但是,他感觉这两个人不像常规想象的那样,他在自问:合法的东西就一定合理?就合情?就有情?《婚姻法》固然可以保护一夫一妻,但是不能保证他们的感情的互相投入,这个男人跟他情人之间的感情应该是真挚的,真的感情就是一种人性的表现,我们是不是需要尊重这种人性呢? 老魏在候车大厅里拍摄,他有时要站在椅子上拍,大厅里所有的人都看得到他,唯有他们两人当事人除外,他们已经投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中了,他们如此这般的投入,使得他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应该尊重这两个人的感情。在拍摄过程中,老魏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他的职业要求他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