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 >

第116章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他的命运,《了凡四训》里面云谷禅师对他的开示,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诸位可以多读多参考。世间人哪一个不受命运的支配?凡是受命运支配的,在佛法里面讲凡夫俗子;真正学佛修道人,往往他能够改变他的命运,超越定数。所以佛法承认有宿命,但是宿命自己可以改变,了凡先生改变了。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得到这一本书,看了之后很欢喜。我自己并没有求福、求慧、求长寿,我没有这个念头,从来没有这个念头求过这些事情,我懂得断恶修善、转迷为悟,这个重要!这是接触到佛法之后,我的目标就锁定在这个方向,改过自新。不知不觉也统统都转过来了,没有求,都转过来了。
  活一天,为一切苦难众生工作一天,为正法住世工作一天,我干这个。除这个之外,世出世间我没事,永远保持身心清净,没有染著。虽然不能到纯净纯善,可是净善确确实实年年月月都在增长,有进步没有退步。身心安乐,自在快乐,没有一桩事情为自己的,全是为众生。帮助众生,成就了,很好;不成就,也很好。事情做失败了,没有成就,我自己尽心尽力了,功德是圆满的。没有能做得成功,因素大概是有两个,一个是众生福德因缘不具足,我们想替他修福,他没有福报享受。另外一种就是当中有人破坏,破坏与我不相干。我如果有名闻利养,那就被他破坏了;我没有名闻利养,我没有贪瞋痴慢,所以那个破坏的人,他不是破坏我,是破坏众生的善缘,破坏众生的善果。他结罪是跟众生结罪,跟我不结罪。如果我里头有私心,跟我也结罪;我没有私心,他跟我不结罪,但是他跟众生结罪。
  特别是在弘法教学上,这个事情不好障碍,你要真正指导一个人,你有真功夫。我们这么多年来宣扬《无量寿经》会集本,有少数法师反对,劝人家不要学这个本子。反对的法师你真正高明,你真正能够帮助那个众生这一生当中肯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的说法是正确的。如果因此他失掉了信心,他遇到了困难,这一生修行不能往生,你要背因果责任。话不能随便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都要负责任。你要把方向指错了,你害人走迂回道路,害得他这一生不能成就,这是断人法身慧命。造谣生事,嫉妒、中伤,让这些信徒对这个法师、对法门丧失信心,退了心,都是地狱罪。这些事情我们过去讲过《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个经我讲过三遍,每一次讲当然不一样。好像现在有同学从录相带整理出来写成文字,我们希望整理写成文字的同修,把这三次讲的都听听,把三次讲的会集起来,意思完整。这部经里头确实详细说明障碍佛法流通、障碍善心人学习,罪过是多么重!
  跟法师结不结罪?不结罪。法师教化众生的心愿不退转,他是圆满的。所以你破坏,造谣生事,你害谁?你害众生。与这个讲经的法师不相干,这个法师这个地方缘被破坏了,别的地方缘成熟了,他没有障碍,这个世界没有缘,他方世界有缘。《华严经》上我们读到世界无量无边,众生无量无边,哪个世界、哪个地方众生没有缘分?有缘的人很多很多,嫉妒障碍是障不住的!所以受害不是弘法的善友,受害是初学的众生。反过来,我们要是个明白人,我们成就法师、成就道场,功德无量无边!总在认识机缘、抓住机缘。现在做生意常讲的商机,那机会你要抓住,机会一纵即逝就消失了,机会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
  护法的功德超过弘法,我常讲。我讲的大家未必能相信,以后我在经典里面找到印证,佛也说过,《大涅盘经》里头,这个法师能讲经,也有这个愿望,也欢喜教化众生,他没有机会、没有道场、没有听众;如果这个护法他能够想办法提供道场,想办法召集听众,他的功德超过讲经的法师。等於说他办学校、他招学生,这个讲经的法师是教员,他是校长。所以,护法功德超过弘法。在古代我们看到佛法兴旺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国王大臣很多是佛菩萨再来的,给这些讲经说法的善知识做增上缘,教化能够遍行全国、能够影响世界,给世界带来和平安定、兴旺幸福。弘护是一体,弘护不能分家,弘护当中要产生了矛盾、要有隔阂了,这个道场就毁掉了,弘法的机会失掉了。所以道场兴旺、佛法兴旺靠什么?弘法跟护法密切配合,互相尊重。
  诸位同学,你们跟我时间久,你能够看得到,早年韩馆长跟我密切配合,我专门讲经教学,经营道场一切琐碎事情她来承当、她来护持,佛法这样兴旺起来。我们在新加坡这三年,李木源居士跟我密切配合,互相尊重,时间虽然不长,在新加坡做出了成绩。我为什么会退出新加坡?我跟李木源居士当中有了隔阂。这隔阂从哪里起来?当然有人破坏,有人在当中挑拨是非。是哪些人?我不闻不问。我们总觉得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我们离开新加坡到澳洲来了,如果没有人挑拨离间、破坏,我们在道义上决定不能离开新加坡。我这边没有人挑拨,李木源居士上了别人的当,那我不能不离开。同学们一定要知道,弘护密切配合,佛法兴旺,众生得利益,破坏的人有罪过。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上面一层,第九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清净月,佛号须弥光智慧力。】
  我们再看上面,这个名号我们可以合起来说。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边庄严相,佛号方便愿净月光。】
  再看一段,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妙华音,佛号法海大愿音。】
  我们把这三段合起来讲。菩萨德号里面有智慧、有方便、有愿力,我们在诸佛德号当中,可以说常常看到的。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凡是诸佛如来的德号都是显示出性德,菩萨的名号都是从修德上说的,性修是一不是二。修德一定跟性德相应,才有真正的成就;修德跟性德相违背,就没有成就。我们现在修行,从这个地方就明白,为什么我们修行功夫不得力,我们的修德跟性德不相应。性德是智慧,我们的修行跟烦恼相应,跟智慧不相应,这功夫怎么能得力?说起愿力,我们的愿,这是一般凡人讲愿望,跟性德不相应,也是跟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跟这个东西相应。於是种种方便,处事待人接物全都错了,错得太离谱!於是我们现在总算是有几分少分明白过来了,菩萨为什么他的功夫得力?为什么他能不退转?为什么他能不断向上提升?没有别的,与性德相应。性德是法身、是般若、是解脱,与这个相应,与烦恼习气、妄想分别执著是决定不会相应的,成功失败关键在此地。
  我们今天最大的困难,没有办法放弃分别执著,没有办法放下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总的纲领:贪、瞋、痴、慢、疑、恶见,佛法讲六个根本烦恼,我们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仔细去思惟检点,是不是与这六个字相应?这六个烦恼的反面就是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诸位晓得这六波罗蜜是性德,不相应,每天念经、念佛、拜忏、拜佛,有什么用?依旧是个轮回心、六道心,他不是六波罗蜜心,所以一切作为依旧是轮回业,所有一切的愿望是轮回的愿,怎么能出得了六道轮回?我们要学佛、要学菩萨,那就得要把这个念头改过来,起心动念为一切众生著想,不要想自己。为一切众生著想,自己就要装一个好样子,为他著想。众生不孝顺父母,我要怎么帮助他?我要做出孝顺父母的榜样给他看,教他。佛法活活泼泼,佛法是教化众生的,佛法是契机契理的。
  古时候大家都接受圣贤教诲,对於师道非常尊重,「沙门不敬王」,国王,出家人见到国王问讯,没有跪下来礼拜的。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要怎么作法?出家人,出家人不要说不敬父母,不敬老师、不敬国主,怎么能教人民尊敬?这些地方要懂得通权达变,戒律、条条戒律是活泼的,不是死的。我的老母亲往生了,家乡父老对我很爱护,大家发心给我父母合葬修了一个坟墓,我非常感激。这个墓碑上,我已经出家了,我还要把我的名字写上去,这什么意思?孝养父母,所有一切的成就、功德都归父母。这个身是得自父母的,一般宗教上「荣耀归父母」,佛法里面讲回向,提倡孝道。这个墓园不算太大,但是在当地也就不算小了,旁边有石头的栏杆,每一个栏杆我都刻的有字,刻的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刻的是佛经上的经句,到这个墓园参观的人是机会教育,这是我们报答地方父老对我的爱护。老师的恩德,护法施主的恩德,我们建纪念堂,「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古人的垂训我们要落实。
  李木源居士过去对我四年的护持,恩德很大,不管什么人在当中挑拨离间,我离开新加坡,我在这个地方讲经,每天拜他四拜。我上讲台的时候对他拜他一拜,下课的时候拜一拜,我一天上二次课,对他拜四拜。只要我活一天,就不会少一次。不要说别人怎么对我,我要对得起人,永远感恩戴德。不要说他帮助我四年,他帮助我一天,我都不会忘记他;以后误会那不要放在心上,只记恩惠,不记怨恨,我们的心多快乐、多清净、多善良!这叫学佛,这是智慧。『须弥光智慧力』,一丝毫怨恨没有!自己的修学,帮助一切众生修学就是帮助人,时时刻刻念念之中要学诸佛菩萨,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所以自行就是化他,自行化他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不能分开。
  我们常常教人,教育,佛法是教育,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化恶为善,恶人你要能教化他,把他变成善人;化敌为友,跟我敌对的,我要如何感化他变成朋友;化怨为亲,冤家对头,我如何感化他变成我的亲人;化迷为悟,化凡为圣,教化。这是教育,对方还没有能够变化,不能怪对方「他业障深重」,这个错误,怪我自己做得不够。我的真诚、智慧、慈悲功力不够,回过头来要加强自己的功力,总有一天他会回头。这一生他不能回头,还有来生,来生不能回头,还有后世。你看看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不舍一人,生生世世都照顾,我们有这样的愿力,这个愿力称性,这是性德。很好的朋友,稍稍受别人几句话的影响就变成冤家,这是最没有福报的人。尤其是对事实真相不把它调查清楚,听了别人几句话,那个挑拨的话、离间的话,马上就翻脸了,这个人薄福,没有福报。人要学厚道,就是真的我这个老朋友对我有恶言恶意相向,我们存心厚道,始终保持真诚恭敬,决定不能把他这个恶意恶行放在心上,那就错了,我们的心不够厚道,不足以度自己,不足以感化别人。
  所以凡事要反求诸己,我们的道业、学业才会年年月月再增长、再进步。这就是智,这个不迷,念念随顺性德,决定不随顺烦恼。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我的老师,纵然有人在我面前毁谤,说他们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我在这里装著洗耳恭听,一句话不说,等他讲完了,「阿弥陀佛」,没有记在心上。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出去,痕迹都不留,这叫随顺性德。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诸佛菩萨何以不见一切众生过?这里头有大道理在,诸佛菩萨从一切相里头见性。好相是佛性,恶相也是佛性,相有变化,性没有变化,性决定不会随著相转。见性成佛,他见一切众生的佛性,见一切无情众生的法性,明心见性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要想明心见性,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练,就在相上练,就在境界上练。为什么别人能够在境缘当中见性不著相,我为什么著相不见性?我要怎样学习像他们一样?这个重要!
  为什么诸佛菩萨,最明显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为度众生,没有一愿是成就自己的利益,我们学《无量寿经》应当在这个地方著眼。念念为众生是性德流露,念念为自己是烦恼习气,尽管天下人都为自己。香港亚视何守信访问我的时候还说:「法师,古人有一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当时就告诉他,这句话误导了一切众生,这个话不正确。我当时举了这个例子说,释迦牟尼佛没有为自己,天也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反而受到全世界这么多人尊敬;诸大菩萨、大阿罗汉都没有为己,这些人都受人尊敬,可见得这一句话误导许许多多众生。我学佛之后明白这个道理,我接受章嘉大师的教诲:「看破、放下」,我也不为自己,天也没有诛我,地也没有灭我,我过得比哪个都自在。
  所以文字、言说我们看到、听到,要想想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顺不顺法性,它是顺法性还是顺烦恼?顺烦恼,我们不能学;顺自性,我们应当认真努力来学习,这样境界才一层一层往上提升。提升一层,就多一分的喜悦,法喜充满;提升一层,你的心量就扩大一层。我常讲,我们为全世界一切众生著想,心量还是很小,跟菩萨跟阿罗汉不能比。阿罗汉的天眼能见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单位世界,由此可知,至少他的心量是那么大。黄念袓老居士告诉我们,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一千个单位世界这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银河系,他的心量有那么大。菩萨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性德,本来如此的。我们在《华严经》上又看到,有更大更大的世界,那是什么?重重无尽的安立。一一毛孔中、一一微尘中,都有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诸佛刹土,如是重重无尽。这个话,佛在一般大乘经上没讲过,只有在《华严》里头才说出来。
  普贤菩萨所入,普贤是等觉。重重无尽世界,菩萨无一世界不现身。既然无一世界不现身,那现在普贤菩萨在哪里?我说出来你不相信,我眼中所见的一切人全是普贤菩萨,你能相信吗?你不相信,我相信!相信的人有福了。凡夫、学生只有我一个,没有同学,《华严经》里头没有同学,为什么?有同学你就学不成功。「你跟我是同学,我们两个差不多」,妄想分别执著统统起来了。所以善财童子一个人参学,没有同学;除自己之外,都是诸佛菩萨化身的,变现出来的依正庄严是来教我的、来成就我的。所以心目当中对一切众生,不是当作佛菩萨看待,当作佛菩萨看待当中隔一层,他只能成就相似位,不能证得真实位。他心目中真的是诸佛菩萨化身,不是相似的,所以他一生能成无上菩提。不但有情众生,这一切人、一切动物是佛菩萨化身,一切植物、矿物、一切自然现象,然后才真正恍然大悟,我活在哪里?我活在一切诸佛菩萨围绕之中。你们想想看,这跟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
  你要能契入这个境界,极乐就是此地,此地就是极乐世界,一切时一切处亲近一切诸佛如来。何况佛在大经上常讲:「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拜,拜十方三世佛,三世佛里头未来佛就是现前一切众生。我们的念头转不过来,天天讲经,讲的不是讲给我听的,讲给他们听的,自己不得利益。哪一个人展开经卷,读诵、听闻,「这讲给我听的」,我就得利益了。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遇到的一切人事物,菩萨表演给我看的,我得利益了,我在这个里头,念念觉悟,不迷。「这是他们的事情,与我不相干」,迷而不觉,永远不会开悟。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有相同地方,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