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

第16章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16章

小说: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表示反对。这是因为:侵略中国电信主权的大东、大北这两家公司,主要
股东都是英国资本家,出面的虽是两个公司,实际上操纵指挥的则是同一个
后台老板。

所以,当1900 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犯我国京、津的时候,
大北和大东两电报公司就乘机合谋,私由大沽口敷设水线,经烟台而达上海。
它们造成了这个既成事实之后,就勾结大买办盛宣怀,由中国“收购”这两
条水线,沪烟沽正线二十一万英镑,烟沽副线四万八千英镑,共合二十五万
八千英镑。又因为清朝政府当时付不出这笔钱,改为借款,年息五厘,规定
前者分三十年还清,后者分二十九年还清。同时,所有清朝政府同这两家公
司签订的契约、合同,也都展期到1930 年底。这样,外国垄断资本集团在控
制中国的电信权上,就进一步取得了“合法”地位。

美帝国主义为了分肥,也曾几次想敷设太平洋水线,到达菲律宾和中国。
1902 年,美国商务水线公司在美国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下,另外搞了一个名叫
太平洋商务水线公司的组织,从美国旧金山敷线,经过檀香山、中途岛、关
岛,到达菲律宾群岛,第二年敷到上海;并且征得大北、大东两公司同意,
在1904 年和中国电报总局签订了接线合同,开局营业。

为什么大北电报公司费尽心机夺取了中国的电信专利权,又能允许美帝
国主义的太平洋商务水线公司在中国轻易登陆呢?原来这里也有个秘密,这
就是:太平洋商务水线公司名义上虽然是打着美国的招牌,实际上美国资本
家的股票只有25%,50%是属于英国东方电报公司的,大北电报公司也占25%。所以不论是丹麦的“大北”,英国的“大东”,美国的“太平洋”,实
际上都掌握在同一伙老板们的手里。

此外,德国、帝俄、日本也竞相在中国投设电报线路,尤其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竟将日本从德国夺去的沪、青、烟水线转让日本。从此,
中国的电信主权几乎完全丧失。各帝国主义在我国各城市所设的租界、领事
馆、兵营、甚至旅馆饭店和私人住宅,直到内地村镇,到处设有它们的电话
或无线电台。假使电波是有色可见的话,那就会看到,从天空到陆地,从陆
地到海洋,到处都有帝国主义挥舞着的信号。

当1930 年大北、大东公司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合同期满的时候,国民党政
府不但不作收回电信主权的打算,而且丧心病狂地干着继续出卖主权的勾
当。当时盛传国民党政府交通部电政司司长庄智焕串通交通部长王伯群,接
受这两家公司的巨额贿赂,阴谋继续出卖水线登陆权二十年。这件事经广大
职工反对,向伪法院控告。伪法院却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这八个字掩
盖过去;只将庄智焕撤职,停用两年。可是合同终于延长了十四年。当1944
年再度期满的时候,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各公司还想要求再延期到1966 年。
蒋介石政府害怕引起广大人民反对,才不得不拖延下来,成为悬案。直到1949
年全国解放,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电信主权
才彻底收回。

三、人民邮电的成长


(一)递步哨、传山哨,革命根据地邮政

自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
同志领导下,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首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随后建
立了其他革命根据地。

自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人民就逐渐学会了游击战争。游击战
争,按照毛委员当时总结的基本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要掌握敌情,就需要有及时而准确的通信。因而井冈山的广大
农民,在党和红军的领导下,创造了一种叫“递步哨”的通信组织。这种组
织是由党组织在各个农村指定忠实可靠的贫雇农二、三人为通信员,专门担
任通信联络工作。他们的通信方法是一村传一村,一站传一站,把各个大小
村落都互相联系起来。所以当时群众称它为“递步哨”。

为了更好地监视敌人,粉碎敌人的“围剿”,群众性的递步哨发展成为
“传山哨”。这种组织主要是以农村青年赤卫队为骨干组成的,每个哨员都
有一定的据点,平时在各村的小山头上一面放哨一面劳动,发现情况,就用
暗号把敌人的人数、武器、行动方向等等,一个传一个地很快传给邻近各村。
例如哨员发出“牛在田里吃禾啦,看牛的注意,现在向东边跑去啦!”这样
的暗号,就是表示敌人向东行动了。如果距离较远,或者遇到逆风,传音不
便,就用一些简单动作为暗号,通知对方。例如:向空中扬土是表示敌人出
动;拿棵小树立在山头,东倒表示敌人向东行进,西倒表示敌人向西行进,
等等。

当时革命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的若干重要地区,还设立

了交通站,来往传递消息、护送干部和运送物资。到1928 年初,在革命根据
地交通站的基础上,湘赣边区工农民主政府正式设立了为工农劳动人民服务
的“赤色邮政”,约于1929 年发行了邮票。这是我国人民邮政的开始。

1931 年11 月7 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
的瑞金召开,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选举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
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共和国政府。接着在1932 年5 月1 日成立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设立了粤赣、江西、福建、闽赣、闽浙赣、浙
赣、鄂豫皖等省邮务管理局。

革命邮政对红军战斗员、指挥员和他们的家属互寄信件,实行免费优待。
至于党政军民各机关团体相互间的通信,则实行贴邮票制度。同时还负责传
递红色报刊。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出版的报刊有《红色中华》、《斗争》、
《红星报》、《红星画报》、《青年实话》等三、四十种大小报刊,其中《红
色中华》是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机关报,每期发行达五万余份;《青年实话》
(共青团中央机关报)、《斗争报》(党的中央局机关报)各达二万七八千
份,大部分都是经过邮务工人传送各地的。

在红军五次反“围剿”斗争中,邮务员工既是通信工作人员,又是战士。
当时无论内勤外勤,每人都佩带短枪、马刀或梭〔suō〕镖等武器,经常在与
敌人搏斗当中完成通信任务。

1934 年10 月,红军开始长征,除了一部分邮务人员随军北上之外,留
下的员工改为秘密交通站,随着后方留守部队转入深山密林地区活动。


(二)红军无线电通信的创始

起初,红军是没有无线电设备的,通信多半靠两条腿。自从红军有了无
线电设备,就象一个人有了锐利的耳目一样,对传达党的指示和指挥部队作
战,起了很大作用。

提起红军无线电通信的创始,还得先谈谈党中央在上海最早办的一个无
线电地下训练班的历史。

1928 年,党中央还在上海,为了加强与各地党组织的通信联络,决定要
培养一批无线电技术人材。于是,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伍豪(即周恩来)同志
首先选派了两个大学毕业的党员,去学习机务和报务。他们设法同几个无线
电器材商人建立了联系,并化名到国民党军办的“上海无线电学校”去学习。
后来他们还自己在上海法租界开设了一个小商店,叫做上海无线电福利公
司。经过一年的时间,他们不但掌握了这门技术,还发展了几个助手,并且
能够自己装配收发报机了。到了1930 年1 月,周恩来同志就派人到九龙建立
了无线电台,不久,又派人到天津等地设立了电台,能够和南方局、长江局、
北方局等党组织通报了;而且同时还在上海设了一个地下无线电训练班。

党中央在上海所设的地下无线电训练班,由于处在蒋介石统治地区,学
员是分散居住的。他们不便在一起上课,而是由教员轮流到各学员住处去讲
课。老的学员学会了,再教新学的同志。训练班就这样川流不息地办了下去,
而且不断发展和扩大。

1930 年12 月17 日,这个地下训练班突然被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
特务破坏,有二十位同志被捕,其中一部分同志在国民党监狱里被杀害了。

无线电训练班虽然遭到破坏,但并没有因此停止训练,它继续培养出不
少的通信人材。这些同志带着收发报机,有的派赴白区工作,有的派赴中央
革命根据地以及鄂豫皖和湘鄂西(洪湖)等革命根据地工作。派到革命根据
地的同志,又在那里扎根发芽,训练出一批一批的红色无线电机务和报务人
员。

在党中央从上海所派的电信技术干部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之前,红军已
经建立子无线电通信组织。这是由缴获国民党军的一部半电台开始的。

1930 年12 月底,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役中,
红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第十八师张辉瓒〔zàn〕部,缴到了一部十五瓦
的无线电台。可是一般农民出身的红军战士,不认识无线电,把发报机弄坏
了,只剩下一个收报机没有损坏。这半部电台经打扫战场的部队上缴给红军
总部。

毛委员和朱总司令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认为无线电通信工具,对我党我
军的革命斗争用途很大,红军总部当即通报全军:凡是今后缴获的一切战利
品,一律保护好,并尽快上交;被我军解放过来的电务人员和医务人员等专
业人材,也要清查出来,给以优待,量才留用。

这个指示在红军部队中很快得到了贯切。龙岗战役胜利后的第三天,红
军又在东韶〔sháo〕歼灭了敌军第五十师谭道源部,缴到一部完整无损的十
五瓦无线电台。合计两次战役共缴获了一部半电台,还解放了几名无线电人
员。随后,在毛委员和朱总司令的关怀与指示下,由王诤同志负责创立了红
军无线电大队,并设立了一个无线电信训练班。1931 年1 月10 日,训练班


正式开学,除业务课由几个专业同志担任外,毛委员、朱总司令都亲自担任
政治教员。

无线电信训练班第一、二期是随军开办的,第三期改为瑞金通信学校,
并改归新成立的军委三局领导。这时党中央所派来的几个在上海无线电训练
班受过训的同志,已经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分别参加军委三局和瑞金通信
学校工作。瑞金通信学校共分八个大队,第一队为无线电队,此外还有电话
队、旗语队、司号队等。无线电队先后办了八期,每期二三十人。1934 年10
月,通信学校离开瑞金,随中央红军长征。

无线电人员的训练,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学员们没有报机来
练习发报,就请铁匠打了几个土造电键,可是还不够用,有些人就用左手大
姆指当电键来练习。因为纸张缺少,他们就把正反面全用过的纸拿橡皮擦了
再用,直到破烂为止。铅笔用到短得连手都拿不住的时候,就用两块竹片夹
起来写字。开机器充电,没有汽油,就用点灯用的煤油。晚上学习舍不得用
煤油点灯,就用铁丝笼点上松柴,挂起来当灯用。冬天没被子盖,就用两层
布的所谓“毡〔zhān〕子”,里面装上禾草,铺一个盖一个,两个人挤在一
块睡。粮食不够吃,就把每月的粮食分给大家自己保管和支配,每顿饭由各
人自己把粮食装入草袋子里,送到伙房去蒸。红军就这样艰苦奋斗,培养了
二三百名无线电技术人材,壮大了红军无线电通信队伍。

1931 年5、6 月间,红军电台和上海党中央打通了联系。同年11 月7 日
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日,还在江西瑞金设置了抄收外
界新闻和对外广播的一部电台,称为“红色中华新闻社”。1932 年,中央革
命根据地和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都通了报,红军主要部队也都配
备了电台,初步形成了红色无线电通信网。一座空中桥梁建立起来了。

这里有个故事。毛主席(毛泽东同志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后,
即称毛主席)非常关怀电台同志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一次,毛主席问
电台报务员们:“你们懂不懂通信工作的重要性?”大家答不上来。主席就
说:“做任何工作,都应该知道它的重要性。你们是革命的千里眼、顺风耳
嘛。红军缺少了电台,就好比缺了块鲁班石一样。”接着主席讲起鲁班石的
故事:古时人们修了一座大桥,桥洞修好了,就是中间缺一块又坚固又合适
的石头,连接不起来。于是匠人们四出寻找,终于找到一块非常合用的石头。
原来,当时有一个有名的巧匠鲁班,看见大家修桥,早就做好了这块石头。
把这块石头拿到桥中间一放,桥便最后连接起来了。所以后来人们把这块石
头叫作“鲁班石”。主席接着讲道:“红军今后要大发展,这里要点火种,
那里要点火种,一块块被分割的革命根据地,要靠你们从空中架起一座桥连
接起来。大家想想,你们不是红军的‘鲁班石’吗?”

(三)红军长征中的电台

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五次反“围剿”,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二万五千里
长征。红军以无比的顽强勇敢,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一年时间,
走过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康、云南、甘肃、陕
西等十一个省,占领过五十四个城市,突破了重重包围,打败了蒋军四百多
个团和无数地主豪绅的武装,终于到达了陕北根据地。

在氏征途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几乎都被敌人控制,红军只有依靠电台来


传递消息,报告敌情,指挥战斗。所以它在长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长征以前,红军的电台数量已经有相当的发展。那时,党中央、军委、
工农民主政府都有了专用电台,另外还有一个新闻电台,对外广播。各军团
都配备了电台,各师也根据需要配备了机动台。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开始
长征时,江西根据地留下了一小部分红军,在陈毅等同志领导下,坚持游击
战争。1935 年1 月,即中央红军离开江西根据地三个半月以后,江西根据地
遭到蒋军的严重破坏。在一次特殊残酷的战斗中,留守红军的电台,在最后
一分钟与中央红军电台取得联系后,便奉命自行毁掉。当中央红军到达毛尔
盖之时,党中央还派了一位同志,把电报密码用药水暗写在贴身衣服上,经
过千辛万苦,到达江南游击区取联系。但因江南游击区已无电台,无法与党
中央取得无线电联系。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江南游击区才重新与党中央建
立了无线电通信联系。

北上抗日的工农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途中,吃尽了千辛万苦,
许多人牺牲了生命。红军中的电台工作人员,更是艰苦。他们在行军中,要
背负着沉重的通信报机和必要的器材,到宿营地后,还要紧张地收发电报,
传递信息,传达命令。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克服物质上的困难。比如电池
失效,就用盐水泡起来。因为没有汽油,充电缺乏动力,就利用老乡的水磨
转轴作动力;转速不够,就做一个木轮带动。缺乏塞流线圈,就把一张纸用
铅笔涂满,两端接上导线来代替,起高阻抗作用。为了使电台能够保持定时
联络,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