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新宋 >

第421章

新宋-第421章

小说: 新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么是害怕公子报复——但这显然不是,以卫家的背景,似乎不用太担心这一点;那么只有另一个可能,就是卫家所谋者大!”李丁文的微眯的眼神中,突然发出冰冷的光芒。

“正是。”李丁文额首道:“昌王之所以对朝政会有影响,便是因为他是当今皇上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如果皇上能够活到皇子成年之后,而皇子又无失德,那么昌王始终只能是昌王。但是如果皇上不能至少再活十五六年,那么昌王就有机会。因为昌王始终有贤王之称!”

“诚如所言。昌王不过是在进行一场赌博罢了,只要他足够谨慎,他就不会输掉多少东西,输的只会是跟随他的人而已,皇上的优容,反倒被他利用了,他已经知道皇上想在历史上留个好名声,所以他不会有什么事……但他赢来的却是大宋的江山。”李丁文嘿嘿一笑,道:“这样的赌博,谁不肯博?”

这许多貌似完美无瑕的阴谋,到了潜光面前,都跟和看小人书似得,若非石同学穿越回去,这样的人才生生就埋没了,真是感慨万千ing

必杀技:审时度势,并作出最完美的应对(

例证:

A隆中对;

李丁文细细想了想,然后笑道:“无妨,公子今日所言,虽然表面看来,是新党旧党都得罪了,其实却不然。公子立身朝廷,此时不宜得罪王安石,然而又不能不偏向旧党,否则孤立无援,日后无以制衡王安石。今日所说的本是至理,如旧党中司马光、范镇、苏轼等领袖人物,都能知道公子深意,传到韩琦、富弼、陈襄耳中,肯定也会表示赞赏的。”

“王安石虽然喜欢逆我者亡顺我者昌,但一来公子与王安礼、曾布交好,二来圣眷正隆,三来公子亦无公开反对新法之意,王安石断无就此和公子势不两立之理。”

“而最重要的,是我断定,公子这番话,肯定能打动皇上。但要想真正巩固在朝廷和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仅仅以一个经学大师的身份是不够的。皇上为什么倚重王安石?王安石每见有与自己意见不合之人,必欲除之而后快,皇上若不答应,他便以辞相要挟,皇上最后不得不听他的。究其原因,是皇上以为当世只有王安石可以帮他完成自己的抱负。皇上一心一意想做千古贤主,想要让大宋威加四海,而他想要完成这个抱负,现在来说,就只有王安石一个选择。”

“公子所要做的,便是让陛下在王安石之外,有第二个选择,而且还是更好的选择。”李丁文抽茧剥丝,为石越分析朝中主要力量的心态。

李丁文似笑非笑的说道:“非也,非也,王安石施行新法,搞得天下沸腾,公子此时就要从中救火,让皇上了解你的才干,慢慢树立公子在皇上心中牢不可破的地位。这样做的好处,一来可以不必和王安石公开对抗,不需要逼迫皇上提前在公子和王安石之间做抉择;二来王安石搞得天怒人怨的事情,公子若可以从是周旋,把坏事变好事,则朝野上下,无不归德于公子矣,王安石反而没什么功劳可言;三来旧党要攻击新法,这笔账也会算到王安石头上,对公子只有赞赏的份。可以说如此行事,则怨归于王安石,恩归于公子,上上之策。”

具有宏远的战略眼光,像吕相公我就没看出他的战略布局在哪里,大约也就是个战术性人才,难怪被拉下马来)

B浑水摸鱼。

“王安石已经不安其位了。”李丁文淡淡地继续说道,“郑侠上《流民图》,王安石已经有灰心之意,现在勉强继续视事,却不过只在政事堂处理公文罢了,隔不几天就托病一次,有人看到他经常微服在灾民中行走,我看拗相公良心发现,自己已经坐不下去了。而各地攻击新法的奏章,没有一日停止过,最致命的是,两宫太后不断的请皇帝罢王安石、废新法,这个消息居然被人传了出来,更增加旧党的气焰。王安石能不能撑过这次旱灾,完全在于皇上的心意……”

“不错,比如蔡确与吕惠卿不和,那么如果吕惠卿进入政事堂,蔡确就会害怕吕惠卿趁机报复,这样蔡确虽然平素和公子不和,可照样也会希望公子进入政事堂,制衡吕惠卿,让他无法为所欲为。而他以御史中丞的身份,无论是公子和吕惠卿,都会希望能成为自己的助力,他的地位在二虎相争之中,就可以得到巩固了。”李丁文举杯饮了一小口,微笑着解释,“不过,想要这个机会能够被利用好,还要做许多事情!”

C趁火打劫。

秦观深呼了一口气,走到李丁文面前,端起茶杯,也不管是谁的,全无半点才子风度的一口喝了,这才说道:“方才听苏子由大人的消息,辽人陈兵十万于边境,要求重订边界,增加岁币!还说十日之内,我大宋使者不到代州境上会议,就要兴兵进犯!”

“啊!”李丁文不由站起身来,他脸上的神情,却让人分不清是高兴,还是气愤。

D凡防患于未然(真是预言精准的说)

便听李丁文继续说道:“王贤妃聪明过人,她生下皇子,却难免是前途多艰。若想自保,便只有一个办法,向皇上请求,给小皇子娶一个朝中重臣的女儿,借以自固。皇帝聪慧,岂能不知?虽然犹疑,但是毕竟要心疼自己的儿子,终于会许了王贤妃。放眼朝中,最适宜的人选,便是公子!若到时皇上约婚,公子应是不应?若是应了,两宫太后、皇后、朱妃、昌王,都难免要视公子为眼中钉、肉中刺;若是不应,皇上心中不快,王贤妃也必然怀恨在心,连高丽国王都不免要恨上公子。公子到时候,又要如何自处?!”

危害指数:☆☆☆☆☆(实乃大宋第一潜力股是也,真不愧了潜光这两个字)

罩门;似乎别有用心,目的不纯

例证(1)“是!”李丁文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接受。出于连石越也不能告知的考虑,他不希望石越树立任何在军队中有影响力的敌人

(2)李丁文冷眼看着这一切。他注意到文焕从始自终,所感激的人,只有石越,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过皇帝。他嘴角不禁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色。

妖运走势:自从进入石越幕府的那天起,他的沉浮荣辱就紧紧与石越连在一起,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将来潜光子明如果反目,极有可能是新宋的第一矛盾冲突

妖人榜状元:萧佑丹

妖人身世:辽国后族,耶律浚之心腹,累迁封王

妖人指数:★★★★★★

妖人类型:能掐会算

入妖原因:云从龙,风从虎,君臣相得,戮力同心

萧佑丹和耶律浚的关系堪比赵顼同石越的关系,甚至还有过之,萧佑丹于耶律浚有策立拥戴之功,耶律浚较之赵顼更有才华更明快决断,对臣下的猜忌也会少一些。

入妖表现:善用各种手段打击内外敌人

阴寒指数:★★★萧同学可谓是新宋顶级高段的人物,颇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风采

绝学:(1)审时度势

例证;“上策,此间事情既然了结,就跟随皇上左右,以为固宠之道,同时阴蓄死士,万一有变,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策,太子妃已有九月之孕,皇太孙即将出生,殿下以此为借口,速回京城,陛下自会让殿下总领朝政,如此慢慢谋划,若时间足够,自能培植自己的势力,缺点是会打草惊蛇,只恐耶律伊逊那老家伙不能相容;下策,学重耳之策,在边郡领兵自安。”萧佑丹显然思虑已久。

(2)慧眼识才

萧佑丹与耶律寅吉本来也有要事,要赶回中京,辽主很快就要任命太子耶律浚总领政事,他二人须得在中京替太子谋划,特别是耶律寅吉,在辽朝威望甚高,颇为魏王所忌,太子身边,有他无他,相差甚大。因此二人在此短暂歇脚,不愿意扰民,也没有把旁人赶走,不料竟然邂逅司马梦求。

一个人的气度,是经历养成,毕竟遮掩不住。萧佑丹见司马梦求神态之间,颇出常人,竟生了招纳之意。(尽管后来证明这是引狼入室,然而萧佑丹这半发现人才的本事,实在不容小觑,和石同学不相上下)

必杀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例证(1)给王衙内使得离间计,这一条精准地体现了萧同学超凡入鬼,能掐会算的本事。要下这一计,他就必须要知道以下几点A:大宋存在着矛盾尖锐的党争;B石越和王衙内不是一个党派C王衙内和他父亲是一个党派(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亲戚之间政见不同的实在太多了,比如王安石兄弟之间并非一心,富弼骂其岳父晏殊,纳兰性德反感他父亲的做法等等)D军器监是王党所倡E军器监最终被石党控制F王安石有宰相之量而王衙内心胸狭窄,不能容人G王衙内手段高明,有足够的能力和石越为难

就算是大宋有了职方馆,对于大辽的了解程度,恐怕也未必能高于此吧,说萧同学是妖人,还真没有冤枉他。可怜王衙内,一生自视甚高,却被国内外各种势力所玩弄,也是很可笑的说

(2)石越的身世之案。这一手更是干净漂亮,令人叹为观止。纵然是潜光这座阴谋昆仑,竟然连是被谁摆了一道都弄不清楚,更毋论反制了,只有拆招的份。

石同学从政以来栽的最大的两次跟斗,都是萧同学的算计使然,而且几乎都无还手之力,,说他是妖人榜状元,真是毫不为过。石同学北伐燕云的最大对手,当是萧同学无疑。

危害指数:★★★★★★

罩门:萧同学的各方面素质都堪称完美,但是他的对手是穿越千年而来的石越,虽然在战术上萧同学有时能占上风,但是在整个战略上,辽国已经落在了下风。

妖运走势:经过十余年的铺垫,萧同学已经封王,而石同学也将取得相位,这一场龙争虎斗的大对决大PK真是令人相当之激动。


《海商》 第一节 湄洲屿
海商――作者:守渔

第一节湄洲屿

“台州黄岩县松门山弟子周颖思,讨海为业。前岁贩货倭国,海上忽遇风浪,几有船沉人亡之忧。端赖通贤灵女庇佑,红光护持,方得平安归航。弟子酬谢神恩,请建戏台、梳妆楼,以娱灵女。”在香烟袅袅中,青年男子低声祝祷完毕,转过身来点燃万响鞭炮。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福建路兴化军莆田县湄洲屿上“通贤灵女庙”的前殿恩波殿与梳妆楼正式宣告落成。这通贤灵女,本名林默娘,即是今日沿海诸省,乃至于南洋海外备受崇敬的“妈祖”。妈祖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被封为“护国明着天妃”,等到清康熙廿三年更被晋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不过此时,祂还只是闽浙沿海讨海人口中的“神仙女”、“龙女”,莆田人则尊称为“通贤灵女”。虽然未曾受朝廷册封,却时常显灵。每当舟船遇风海潮汹涌时,舟船上的人祈求默娘保佑,如在桅樯上或风浪中出现“妈祖火”的红光,就表示祂已在暗中护佑,舟船即可安然脱险。

自石越守杭大兴市舶以后,两浙路变成为大宋朝海外贸易的重点地区,华夷客商云集杭州。以地利之便,此时大宋海商,自然也以两浙路居多。此间纵有像唐家这样的豪商,自拥船队,有舟数十。不过,更多的是,拼着身家造上一两条船,以求谋食海外的中小海商。此番鸠资修建恩波殿与梳妆楼的周颖思,正是去年在东海之上,托通贤灵女庇佑而幸免海难的两浙路小海商。家中不过有船两条,专走日本航线,带上些绢帛、棉布、蔗糖、瓷器、荔枝、茶叶,乃至转手南洋所产的香药,到日本交换黄金、硫磺、刀剑、纸扇等,再回到中国转售图利。其所经营蕃货之中,以倭刀最为名贵,享有“宝刀”称誉,连大文豪欧阳修都曾写过《日本刀歌》称赞。平素若以太刀相质,每把可赁六、七百匹绢。在这样的情形下,倭刀自然成为抢手商品。只是市舶务对兵器管制较严,而倭刀成本又高。周颖思家的船,每趟出海回来能带个十来把,就算是多的了。周颖思真正主要经营的货物是硫磺。当时整个大陆的硫磺产量非常少,自从朝廷发展火器以来,军事与民间的双重需求,不但导致了大宋每年动辄从倭国进口数万斤的硫磺,更是拉高了硫磺的价格。只是当时杭州市舶司官船每每自载硫磺贩卖,加上江南十八家联合商号的争食,能够落到像周颖思这样小海商手里的货源,其实有限得很。今日周颖思虽建庙还愿谢神,庆幸怒海余生,但心中对自家生意的前景还是充满忧虑。

“守愚,此次来莆田,除却酬神还愿外,可还有他事要办?可要顺道福州买些荔枝,贩往倭国?”

周颖思转头对身旁之人苦笑一下,说道:“现下市舶倭国颇为艰难,我本钱既非雄厚,船只又少,恐怕要考虑转航南洋,贩些香药。还是荫亭有以教我?”陈祖琛闻言答道:“改贩香药,不失为一条出路。不过,硫磺利厚,守愚舍得放弃?”

“硫磺,除倭国外,别无他处可求。我就两条船,难不成分走倭国与南洋,鱼与熊掌得兼吗?更何况,现下杭州市舶官船与江南巨商,几近垄断硫磺生意,就算我有意于此,恐怕也是时不我予!不过残羹剩肴罢了!”周颖思略显丧气地回道。

“守愚所言虽是,不过以天下之大,九州岛之阔,难道就无他处有产硫磺吗?”陈祖琛略带促狭地回答周颖思。

陈祖琛,字荫亭,福建路福州闽清县人。家中世业种植荔枝,不但以红盐法腌渍荔枝为果脯,远销外至北戎西夏,东南舟行到高丽、日本、流求、大食;又以荔枝酿酒,以其色泽金黄,甚受喜爱。只不过这陈家惮于舟波之险,都是卖予海商,不自己舟运贩卖的。周陈两家不单是合作伙伴,更有戚谊。虽然陈祖琛自己不敢出海,却喜欢听海商水手们谈论异地奇闻。每有熟识舟船入港,总会邀请海商或是老练水手到闽江畔自家宅中,飨以红糟鸡、淡糟香螺片、太平燕饺等等福州名菜。饭后甜点的芋泥,则必不可少。陈家厨子所做的“太极芋泥”,是用槟榔芋蒸熟后除去皮和筋,压成细泥状,拌上红枣肉、冬瓜条等果料再蒸透取出,加白糖、猪油等拌匀成芋泥,然后再用瓜子仁、樱桃在芋泥上面装饰成太极图案。这才出锅的热芋泥滚烫之至,却并不冒热气。颜色暗红发亮,油润光滑,犹如双鱼卧伏盘中,色香俱全,可是福州城里一绝。有美食相飨,佐以香甜的荔枝酒,哪还怕这些个油滑水手,不如竹筒里倒豆子般将海上奇闻一一吐出吗?!

就这样,陈祖琛肚子里一堆奇闻怪谈。每当谈起海上故事,那陈祖琛可是眉飞色舞,彷佛亲见一般。不知情者,还以为他是老于海上生活的积年海商。周颖思是见怪不怪了。就连他自己去年东海遭风浪,却在一片晦暗当中见到“妈祖火”指引方向一事,也让陈祖琛用南普陀寺里的两道斋菜:“半月沉江”和“丝路菇云”,给硬挤出来。虽然陈祖琛语多怪奇,不过谈起海上奇事,也不是漫无根据地信口开河。

“荫亭,你可知道当海上黑云四布,星光尽掩之际,何以视物?”周颖思知道他这位姻亲,最耐不得卖关子。若有奇事,非要追根究底。所以故意不顺陈祖琛的话接下去,反而以海上奇闻来勾引他,算是对陈祖琛的小小报复。果不其然,陈祖琛马上便按耐不住好奇心,赶忙追问:“何以?”

“海上夜黑不见一物,则击水以视。”

“守愚,你当我傻子?击水岂能视物!哈,某知之矣。你气我不告诉你去哪找硫磺,所以信口开河编造故事来诓我,对吧!”

“荫亭,你我自小一起长大,我可曾骗过你?”

“有!”陈祖琛冷不防地来这句,出乎周颖思预料之外。让周颖思气急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