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太平广记 500卷 >

第236章

太平广记 500卷-第236章

小说: 太平广记 500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蜀李雄
蜀长老言:“宕渠故赛国,今有赛城、卢城。”秦始皇时,有人长二十五丈,见宕渠。秦史胡毋敬曰:“是后五百年外,必有异人为大人者。”及李雄之王,其祖出自宕渠,有识者皆以为应焉。(出《华阳国志》)
【译文】
蜀国有个长老说:“宕渠从前是赛国,所以现在有赛城、卢城。”秦始皇的时候,有个人高二十五丈,发现了宕渠。秦史胡毋敬说:“这以后五百年以外,一定有非同一般的人物做皇上。”等到李雄称王,他的祖先就是宕渠人。有见识的人都认为这是应验了秦史胡毋敬的说法。


宋高祖
晋安帝时,冀州桑门释法珍告其弟子普严曰:“嵩山神告我,江东有刘将军,汉家苗裔,当受天命,吾以璧三十二枚,并镇金一饼与之,刘氏卜代之数也。”严告同学法义。以安帝义熙十三年,于嵩庙石坛下,得宝璧三十二枚。三十二者世,宋有天下,相承八帝,享祚六十年。(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晋安帝的时候,冀州桑门有个法珍和尚告诉他的弟子普严说:“嵩山的神告诉我,江东有个刘将军,是汉家的后代,他应当做皇帝。我把三十二枚璧玉和一块金子给了他,是刘氏几代次数的卜算。”普严把这事告诉了同学法义。在安帝义熙十三年的时候,法义在嵩山的庙里的一个石坛下面,果然找到了璧玉三十二枚。后来有天下三十二世,相继共有八个皇帝,共享帝位六十年。


宋孝武帝
宋元嘉七年五月,武陵洪水,善德山崩。两石高丈余,如人,雕刻精奇,形备古制式。占者云:“武陵出天子。”其时八月,孝武始诞后宫。十五年,封武陵王,三十年即帝位。(出《洽闻记》)
【译文】
南朝刘宋元嘉七年的五月,武陵发大水,善德有大山崩裂,剩下了两块一丈多高的大石头,象人的模样。雕刻的十分精细奇巧,形体非常完备是古代刻制的式样。有个会卜算的人说:“武陵这个地方出天子。”那年的八月,孝武帝在后宫出生了。十五岁被封为武陵王,到三十岁就做了皇帝。


宋明帝
南朝宋明帝自序云:“予初封湘东王,居侍中卫尉府。孝武皇帝为予(“予”原作“子”,据明抄本改。)置萧惠开宅邸,经营方始,凿池,获赤玉一枚,色如练朱,半圆半方,重五斤,光润如莹。世祖崩,少帝继位,予自姑熟入朝,居西邸。少帝狂暴,恶闻直言,醉为非法。予骤谏之,大怒,乃使仗士防守。左右文武,悉惊怖奔走,西邸遂空。于是百姓悉入邸,适意取物,纤毫毕尽。至夜,少帝醉醒,意颇解释。明日,左右文武方还,予于是不喜居于西邸。历阳太守建平王景素,私起宅于建阳门外,始成,予别觅一宅换之,少帝许焉。予自西邸移新宅,新宅在清溪西,旧邸今湘宫寺。河洛谶日:‘灵曜豫见东南隅。’予二邸皆处宫城之东南,且在巽(“巽”原作“吴”,据明抄本改。)地,盖天应也。”(出《宋明帝自序》)
【译文】
南朝宋明帝自述说:“我当初被封为湘东王,住在侍中卫尉府。孝武皇帝给我在萧惠建了个住宅,刚开始建造,挖池,获得了一枚红色的宝玉。颜色就象红色的布帛,半圆半方,有五斤重,光华润泽闪闪发光。世祖死了,少帝继承了王位,我从姑熟进入朝廷。住在西面的宅院里。少帝性情狂暴,讨厌听到直言的话,喝醉了酒做了非法的事,我急忙劝谏他,他却非常气愤,就让人拿着木杖严加防守。左右文武都惊慌恐怖逃走了。西面的住所就空荡无人了。于是老百姓全都进入了西宅,随意的抢夺财物,一丝一毫也没有剩下。到了晚上,少帝酒醒,再三解说劝慰,左右文武才返回来。我从此不喜欢住在西宅。历阳太守建平王景素,在建阳门外自己建起了一个住宅,刚建成,我就另外找了一个住宅跟他换,少帝允许了。我就从西宅搬进了新的住宅。新宅在清溪的西面,旧宅是现在的湘宫寺。河洛预言说:‘神灵七曜都出现在东南角。’我的两处住宅都处在宫城的东南面,并且在吴地,这大概是上天的安排吧?”


齐太祖
齐太祖在淮阴,理城堑,掘得古锡九枚,下有篆书,荀伯玉诸人皆不能识。时纪僧贞独言曰:“何须辨此久远之物。锡而有九,九锡之征也。”帝喜而赏之。(出《谈薮》)
【译文】
南朝齐太祖在淮阴时,疏理护城壕沟,挖到了九枚古锡器,下面还刻有篆字,荀伯玉等人都不能认识写的是什么字。当时纪僧贞独自说:“不须罢辨认这久远的东西,古锡器有九枚,这是帝位稳固的征兆。”皇帝听后十分高兴而赏识他。


北齐神武
北齐神武,少曾与刘贵、贾智为奔走之友。贵曾得一白鹰,猎于沃野,见一赤兔,每搏辄逸,遂至迥泽。有一茅屋,兔将奔入,犬噬之,鹰兔俱死。神武怒,以鸣镝射犬,犬毙。屋中有二大人出,持神武衣甚急,其母目盲。曳杖呵二子:“何故触大家?”因出瓮中酒,烹羊以饭客。自云有知,遍扪诸人,言并“当贵”,至神武,曰:“皆由此人。”饮竟而出。还更访问之,则本无人居,乃知向者非人境也。由是诸人益加敬异。(出《三国典略》)
【译文】
北齐神武帝,少年时曾和刘贵、贾智为打猎时相识的朋友。刘贵带着一只白鹰在沃野上打猎,看见了一只红色的兔子。每次捕捉,兔子总是跑掉,于是白鹰就直追兔子到了大泽里。这时有一座茅屋,兔子将要跑进去,却被一条狗咬了,鹰兔一齐都死了。神武大怒,就用带响的弓箭把狗给射死了。这时屋里走出了两个巨人。拽着神武的衣服非常气恼。他们的母亲是个瞎子,拖着拐杖呵叱他的两个儿子说:“为什么要触犯贵人?”接着就搬出了装酒的坛子,并烧煮羊肉给客人们吃。她自己说有卜算的本领,于是就用手抚摸着来的人,说他们都应当富贵。等抚摸到神武时说:“都是因为有这个人。”等喝完酒出来,再回去探访询问时,那屋子却没有人住。才知道刚才那小屋并不是凡人居住的地方。从这以后,大家对神武更加敬重了。


后周太祖
后周太祖时,有李顺兴者,世传汉筑长安城之日,已为北面军王(明抄本“王”作“主”。)或隐或见,愚圣莫测。魏自永熙之后,权雄分据。齐神武兴军数十万,次沙苑,太祖地狭兵少,惧不当敌,计尽力穷。须臾兴来,太祖请其策谋。更无余语,直云:“黄狗逐黑狗,急走出筋斗。一过出筋斗,黄狗夹尾走。”语讫便去。于时东军旗帜服色尚黄,西兵用黑,太祖悟其言,遂力战,大破武于沙苑。(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后周太祖的时候,有个叫李顺兴的人,世上人传说,在修建长安城的时候,他已做了北面的军帅。有时隐蔽有时出现,他是愚蠢还是圣明。人们都不能猜测。魏从水熙以后,争权夺势的斗争非常激烈。北齐神武兴起了数十万大军,停留在沙苑。当时太祖所占的地盘非常小,兵力也非常少,害怕抵挡不了,已经用尽了计策,竭尽了全力。不久李顺兴来了,太祖请他出主意想办法。他没有多余的话,直截了当地说:“黄狗逐黑狗,急走出筋斗。一过出筋斗,黄狗夹尾走。”说完就走了。在这时,东军的旗帜和穿的服装的颜色是黄色,而西军则是黑色。太祖明白了李顺兴话的意思,于是就竭尽全力作战,结果在沙苑打败了神武的军队。


陈高祖
陈高祖武帝受禅之日,其夜,有会稽人史溥,梦朱衣人,戴武冠,自天而下,手持金板,上有文字。溥视之,其文曰:“陈氏五主,三十四年。”遂凌空而上。(出《谈薮》)
【译文】
陈高祖武帝登上帝位的时候,那天晚上,有个会稽人叫史溥,他梦见了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戴着武士的帽子,从天而降,手里拿着金板,上面有文字。史溥看着,那上面的文字是:“陈氏有五代君主,共计三十四 年。”于是就升入空中而去了。


隋文帝
长安朝堂,即旧杨兴村,村门大树今见在。初周代有异僧,号为枨公,言词恍惚,后多有验。时村人于此树下集言议,枨公忽来逐之曰:“此天子坐处,汝等何故居此?”及隋文帝即位,便有迁都意。(出《西京记》)
【译文】
长安的朝堂,就是过去的杨兴村。村门前的大树现在还在那里。当初南朝周代有个非同一般的和尚,号叫枨公。说话不清楚,不真切,但大多数话都得到了验证。当时村人在这棵大树下集会议事,枨公忽然来驱赶他们说:“这是天子坐的地方,你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停留”。等到隋文帝即位,就有了迁都的想法。


隋炀帝
隋末望气者云:“乾门有天子气,连太原甚盛。”故炀帝置离宫,数游汾阳以厌之。后唐高祖起义兵汾阳,遂有天下。(出《感定录》)
【译文】
隋朝末年有个会看云气的人说:“乾门有天子气,一直连到太原非常旺盛。”所以炀帝就在此建造了离宫,并多次出游汾阳来压这股气。后来唐高祖在汾阳兴起义兵。于是就得到了天下。


唐高祖
唐高祖武德三年,老君见于羊角山。秦王令吉善行入奏,善行告老君云:“入京甚难,无物为验。”老君曰:“汝到京日,有献石似龟者,可为验。”既至朝门,果有邵州献石似龟,下有六字,曰:“天下安,千万日。”(出《录异记》)
【译文】
唐高祖武帝三年,老君现身于羊角山下,秦王叫吉善行进宫启奏,善行告诉老君说:“进京很难,没有用来做凭证的东西。”老君说:“你到京的那天,有一个奉献象龟一样的石头的人,可以做为证据。”等善行到了朝廷门前时,果然有个邵州人献上一块象龟一样的石头,石下面有六个字是“天下安,千万日”。


唐太宗
太宗诞之三日也,有书生皆高祖曰:“公是贵人,有贵子。”因目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也,公贵因此儿,二十必能安民矣。”(出《感定录》)
【译文】
唐太宗生下三天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去对高祖说:“你是贵人,所以才有贵子。”接着又看着太宗说:“这个孩子有龙凤的姿色,这表明将来可以做皇帝。你因为有这个儿子,方才能富贵,二十岁就能安定人民生活。”


唐齐王元吉
唐齐王元吉于晋阳宫获青石,若龟形,文有丹书四字,曰:“李渊万吉。”元吉遣使献之,文字暎澈,宛若龟形,见者咸异焉。高祖曰:“不足信也。”乃令水渍磨以验之,数日浸而经宿磨之,其字愈明。于是内外毕贺。高祖曰:“上天明命,贶以万吉,孤陋寡薄,宁堪预此。宜以少牢祀石龟而酹送之。”(出《广德神异记》)
【译文】
唐朝齐王李元吉在晋阳宫得到了一块青色的石头,形状很象龟,上面有用红色笔写的四个字:“李渊万吉”。元吉派使者献石,文字非常清楚好象龟的形状,看见的人都感到十分奇怪。高祖说:“不足以相信。”就叫人用水浸泡摩擦来验证。浸泡了好几天,整夜的摩擦,而石上的文字却更加清楚了。于是宫内外全都庆贺。高祖说:“上天有命,祝赐万吉,我学识浅薄,宁肯受这种安排。应当用猪羊祭祀龟石,洒酒祭典后再送给他。”(指李渊)。


唐中宗
唐中宗为天后所废于房陵,仰天而叹,心祝之。因抛一石于空中曰:“我后帝,此石不落。“其石遂为树枝冨挂,至今犹存。又有人渡水,拾得古镜,进之。帝照面,其镜中影人语曰:“即作天子。”未浃旬,复居帝位。(《出独异志》)
【译文】
唐中宗被武后废弃在房陵。他望着苍天而叹息,心里默默的祈祷着,便向空中投去了一个石子说:“我以后还能做皇帝,这块石头就不落地。”这块石头扔上去真就没有落下来,被一个树枝缠挂住,到现在还保存着。另外还有一个人过河,拾到了一面古镜,把它献给了皇帝,皇帝照着镜子,那镜子里的影子说:“就要做天子。”没过十天,中宗又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唐相王
唐安州都督杜鹏举,父子皆知名。中宗在位,韦后方盛,而鹏举暴卒。在冥司,鞫讯未毕,至王殿前,忽闻官曰:“王今当立相王为皇帝。”王起至阶下,见人身皆长二丈,共扶辇者百人。相王被兖冕,在辇中,鬼王见之迎拜,相王下辇答拜,如是礼成而出。鹏举既苏言之,时相王作相矣。后岁余,书皇后将危李氏,相王子临淄王,兴兵灭之,而尊相王为皇帝。乃召鹏举,迁其官。(出《记闻》)
【译文】
唐朝安州都督杜鹏举,父子都很有名望。中宗在位时,韦皇后势力正盛。一天鹏举突然死了。在阴司审讯还没有完毕,就被带到了阎王殿的前面。这时忽然听见有当官的说:“大王现在应立相王为皇帝。”大王起来走到台阶下,看见那些人身高全都有二丈,有一百多人一同推着辇车。相王穿着皇帝的礼服,坐在车里。阎王看见了迎上前去礼拜。相王也走下辇车来回拜。象这样的礼拜完了就走了。鹏举苏醒以后说了这件事。这时相王已经做相了。以后一年多,韦皇后将要害李氏,相王的儿子临淄王起兵消灭了韦皇后而推相王做了皇帝。于是就召见了鹏举,提升了他的官职。


潞州别驾
唐玄宗为潞州别驾,将入朝,有军州韩凝礼,自谓知五兆,因以食箸试之。既而布卦,一箸无故自起,凡三偃三起,观者以为大吉。既而诛韦氏,定天位,(“位”原作“保”,据明抄本改。)因此行也。凝礼起官至五品。(出《国史纂异》)
【译文】
唐玄宗做潞州别驾时,将要入朝。有个军州叫韩凝礼的人,自己说懂得五兆。于是拿着吃饭用的筷子做试验。不久摆开了筷子来占卜吉凶。一根筷子自己就站立起来了,共倒了三次又三次站立起来。观看的人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不久唐玄宗就灭了韦氏,确定了天位。因为这件事,韩凝礼做官到了五品。


金蜗牛
唐玄宗在藩邸,有蜗牛成天子字,在寝室之壁。上心惧之,以泥涂去。数日复如旧,如是者三。及即位,铸金银蜗牛数百枚,于功德前供养之。又有琢玉为之,后人时有得之者。(出《录异记》)
【译文】
唐玄宗在藩邸时,在他寝室的墙壁上有蜗牛形成了“天子”的字样。皇上心里很害怕,用泥把它涂掉了。过了几天又象原来那样。象这样的三四次。等到玄宗即位,就用金银铸造了一百个蜗牛在供桌前供养着,还有用玉石雕刻成的,后来的人有得到的。





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应二(帝王休征)
唐玄宗 叱金像 天宝符 蜀当归 万里桥 唐肃宗 唐武宗 唐宣宗 迎光王  唐懿宗 唐僖宗 李邰 后唐太祖 后唐明宗 潞王 晋高祖 伪蜀主舅


唐玄宗
唐玄宗之在东宫,为太平公主所忌,朝夕伺察,纤微必闻于上。而宫闱左右,亦潜持两端,以附太平之势。时元献皇后方姙,玄宗惧太平,欲令服药除之,而无可以语者。张说以侍读得进见太子宫,玄宗从容谋及说,说亦密赞其事。他日,说又入侍,因怀去胎药三煮剂以献。玄宗得药喜,尽去左右,独构火于殿中,煮未熟,怠而假寝。肸蚃之际,有神人长丈余,马具饰,身被金甲,操戈,绕药鼎三匝,煮尽覆无余焉。玄宗起视异之,复增构火,又投一剂,煮于鼎,因就榻,瞬息以伺之。而神见,复煮知初。凡三煮,皆覆之,乃止。则明日说又至,告之。说降阶肃拜,贺曰:“天所命也,不可去之。”厥后元献皇后思食酸,玄宗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