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723-智空和尚讲禅心眼所见 永难磨灭 >

第19章

5723-智空和尚讲禅心眼所见 永难磨灭-第19章

小说: 5723-智空和尚讲禅心眼所见 永难磨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皇帝,他敬重老臣陈平、周勃,得到了他们的有力辅佐。而陈平和周勃也互相尊重,互让相位,成为以“谦让”为做人之本的典范。    
    汉文帝是汉高祖的庶子,被封为代王。他为人仁慈宽厚,当残暴篡权的吕后死后,诸吕的反叛被粉碎后,朝中拥戴文帝继位。    
    一天,汉文帝上殿,各大臣一一叩见之后,汉文帝发现丞相陈平没上朝,他问道:“丞相陈平为何不来?”    
    站在下面的太尉周勃站出来说道:“丞相陈平正在生病,体力不支,不能叩见皇上,请皇上原谅。”汉文帝心里纳闷,昨日还见他身体好好的,怎么今天就病了?不过他不动声色,只是说:“好,知道了,退下。”    
    退朝后,汉文帝想派人去请陈平,但又一想,陈平是开国老臣,自己应当把他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父亲有病,儿子只能前去探望,哪有召见之理。于是文帝便到后宫换上平日穿的家常便服,到陈平家去探视。    
    陈平在家躺着正在看书,见汉文帝来慌忙起身行礼。汉文帝急忙把他扶起,说:“不敢,朕视卿为父亲,以后除了在朝廷上,其他场合一律免除君臣之礼。”汉文帝扫视一下屋里的陈设,又说:“今天听太尉说您病了,特地前来探望,不知是否请过御医诊视?你年岁大了,有病可不要耽搁呀!”    
    文帝如此关怀,使陈平非常感动。他觉得不能再隐瞒下去了,对文帝讲了心里话:“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对不起皇上的一片爱臣之心,我犯了欺君之罪呀!”原来陈平并没有病,是装病。他为什么要装病呢?他不想当丞相,要把相位让给周勃。汉文帝问:“为什么?”    
    陈平就把他让相的理由说出来了,原来高祖刘邦在位时,为了保证汉朝宗室的传承,规定“非刘氏者不得为王”。高祖死后,惠帝懦弱,吕后不顾高祖遗训,又立吕氏家族子弟为王。使得诸吕势力越来越大,刘家的势力却日益衰微。吕后死后,诸吕结党,欲谋叛乱,丞相陈平认为时机已到,与太尉周勃,共商大计,灭掉诸吕夺取政权。陈平认为新帝继位,应记功晋爵。周勃消灭吕氏集团,功劳比自己大,自己应该把丞相的位子让给周勃,但是周勃不肯接受,认为消灭吕氏集团,主谋是陈平。陈平便假装有病不能上朝,使文帝有理由任命周勃为丞相,也使周勃义不容辞担起丞相职务。    
    陈平把这一切都对文帝说清之后,又诚恳地说:“高祖在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诛灭诸吕时,我的功劳不如太尉。所以我愿意把相位让给他,请皇上恩准。”    
    文帝本来不知消灭诸吕的细节。他是在诸吕倒台后,才被陈平和周勃接到长安的。听了陈平的解释,才知周勃立下了大功,便同意陈平的请求,任命周勃为右丞相,位居第一,任陈平为左丞相,位居第二。    
    文帝想做个有作为的皇帝,他要亲自过问国家大事。一天上朝时,他问右丞相周勃:“现在一天的时间里,全国被判刑的有多少人?”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全国一年的钱粮有多少,收人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周勃还是回答不上来,感到惭愧至极,无地自容。    
    文帝看周勃答不出来,就问左丞相陈平:“陈丞相,那你说呢?”陈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您要想了解这些情况,我可以给您找来掌管这些事的人。”    
    文帝问:“那么谁负责管理这些事呢?”    
    陈平回答:“陛下要问被判刑的人数,我可以去找廷尉,要问钱粮的出入,我可以找治粟内史,他们会告诉您详细的数字。”     
    文帝有些不高兴,脸色沉下来说道:“既然什么事都各有主管,那么丞相应该管什么呢?”    
    陈平毫不犹豫地回答:“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事无巨细,每事躬亲。丞相的职责上能辅佐皇帝,下能调理万事,对外能镇抚四夷、诸侯,对内能安定百姓。丞相还要管理大臣,使每个大臣能尽到自己的责任。”陈平回答得有条不紊,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站在一边的周勃如释重负,十分佩服陈平能言善辩,辅政有方,深感自己是个武夫,才干在陈平之下。他回到家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自己虽说平定诸吕有功,但是辅佐皇帝、处理国政方面的才能比起陈平差远了,为了国家百姓着想,还是应该让陈平做丞相。于是周勃也假称有病,向文帝提出辞呈。    
    汉文帝非常理解周勃的心情,批准周勃的辞呈,任命陈平为丞相(不再设左丞相)。陈平辅佐文帝,励精图治,促成了汉朝中兴。陈平和周勃两位老臣,都是汉朝开国元老,却“虚己盈人”,互让相位,光彩照人。    
    做人境界之高低,往往体现在处理矛盾的不同方法上,有人善于化解矛盾,有人善于激化矛盾。前者自然高妙,后者自然笨拙。大家同在一个单位为职,难免时有矛盾发生。而矛盾最多也是最激烈的,往往是争利夺位,有时甚至是争得势不两立、不共戴天。其实这种人实在是钻了牛角尖,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同处一个单位,也是一种缘分,何必争来争去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呢?即使要为合理的东西去争夺,也必须讲究策略。


《智空和尚讲禅》 卷二 生存·处世智者

    智者    
    有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    
    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少年悦: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许多人都察觉到人类稍纵即逝的生命与宇宙的永恒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假如人们所能掌握的只有数十年光阴,唯有当下行乐享受生命。试问你的每一分、每一秒是否都来自上苍的恩典,而快乐地活着正是回馈上天的最好礼物。梦    
    新年的夜晚,当别人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有一位老人却独自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五色的百合漂浮在澄清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看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60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望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一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方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漆黑的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满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夜空,苦恼地失声喊道:“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都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星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响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困惑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突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些错误,眼下却还年轻。    
    他真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黝黑的山路上步伐踉跄时,再去后悔,感慨“青春,回来吧”,那只能是徒劳了。


《智空和尚讲禅》 卷二 生存·处世让苍蝇吸血的狐狸

    让苍蝇吸血的狐狸    
    有一只长住林中的狐狸,它狡猾、机警而又诡诈。但有一天它不幸被猎人打伤了,它一路跑一路滴着血,最后倒在了泥泞的小径上,招来许多苍蝇的叮咬。    
    狐狸抱怨天神,抱怨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这么凄惨,连苍蝇也不放过自己。躺在地上的它恨恨地向苍蝇嚷道:“怎么了,向我扑来,你们向我这个林中最机灵的动物扑来,什么时候狐狸成了你们的一盘好菜?我的尾巴又能派什么用场?只不过是没用的负担。滚吧!老天爷会让你们遭殃的,可恶的东西!你们干吗不去叮别人?”    
    附近有一只刺猬,它愿意帮助狐狸摆脱这群苍蝇。它说:“狐狸,你是我的好邻居,让我帮助你来结束这种痛苦的局面吧,我用自己的刺把它们一串串的串起来。”    
    而狐狸则劝阻说:“不了朋友,谢谢你。你别管这事,就让苍蝇在我身上吃完这顿饭。要不然这一群吃饱离开后,新的一群又会蜂拥而来,它们将比这一群更加残酷,更加贪得无厌的。”    
    狐狸的做法看起来似乎有姑息养奸的味道,但是这种做法可免去另一场灾难,这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这是一种不按照常理进行的一种选择。同样,一个人遇到了难题,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打破常规的做法,就不会取得非同一般的功效。也就是说,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够化解眼前的问题。有些人已经熟悉了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但是到了实际情况时,人们还是习惯于常规思维,因此,许多实际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就被人们看成无法解决的问题。    
    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把问题倒过来看,不但能使你在做事情时找到峰回路转的契机,也能使你找到生活中的快乐。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就会从另外一个方面重新判断问题,从而把不利转变为有利。    
    锁孔里的蜘蛛    
    有一只自作聪明的蜘蛛,为了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安家,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对整间屋子做了一番详细的侦察,最终选定在墙角边的一只铁皮箱的锁孔里安下家来。    
    它想,这真是个再理想不过的庇护所了,既方便又可靠,谁也不会想到这里藏有蜘蛛。我可以伸出头来打探周围的动静,却不会遭到什么不测。    
    “我可以在石头门框上织起网来捉苍蝇,”蜘蛛踌躇满志地盘算起来,“还可以在楼梯的台阶上再织一张更结实的网,专门用来捕食那些肥胖的虫子。另外,房间的几扇门之间,最适合安置我那精巧的捕蚊器。”幸福的憧憬使得蜘蛛激动不已,它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加保险的窝巢了。    
    蜘蛛的幻想曲才刚刚开始起头,它那灵敏的耳朵就听到了渐渐走近的脚步声。蜘蛛生性谨慎,它马上爬回到自己的堡垒里去了。    
    回家的主人手里拿着一串钥匙,急急忙忙地走到铁皮箱前,他把钥匙插进锁孔里,一下子就把蜘蛛给捅死了。    
    “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是最不安全的;而最不安全的地方,往往却是最安全的。”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富于哲理的俗语。    
    这个故事至少可以给人们两个方面的启示:其一,考虑问题要周全细致,全方位地思考,顾及各方面的因素,万万不可单向思维,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其二,做事必须三思而后行,瞻前顾后,做到能进能退,留有余地。切忌鲁莽行事,草率冒失,不留后路。“狡兔三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守财奴    
    在一个大池塘边,有一只癞蛤蟆住在一块肥沃的潮湿地里,不时张开那大得出奇的嘴巴,吞下一小点一小点的泥土。不知什么原因,它的身体却越来越瘦了。    
    有一天,一只金龟子跑到潮湿地来玩耍,它看到癞蛤蟆那皮包骨的样子,关心地问它:“蛤蟆叔叔,您是不是生病了,怎么一天比一天瘦呢?您得赶紧找个医生看看啊!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    
    癞蛤蟆有气无力地回答说:“谢谢你啦,小兄弟!其实我并没有病,只是因为经常饿肚子,所以才越来越瘦了。”    
    那只迷人的小甲虫惊讶地叫了起来:“平时我看到您只吃泥巴,而地里的泥巴多的是,你怎么不多吃点好填饱肚子呢?”     
    癞蛤蟆忧心忡忡地回答说:“小兄弟,你不知道,泥巴是不会长的,吃一点就少一点,我担心有那么一天,会把它吃光的,所以只能节省着吃啊!”     
    金龟子听了哈哈大笑:“地上的泥巴多的是,您几辈子都吃不完啊!”    
    这个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那些愚昧无知的守财奴。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其一,愚昧和无知是可悲的。癞蛤蟆之所以不敢吃饱,起因在于它的愚蠢和无知。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片面地强调泥巴是不会生长的,吃一点就会少一点,所以担心总有一天会把泥巴吃光了。但它不知道,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泥巴实际上又是在增长的,因为许多动物的排泄物和植物的枯枝落叶,最终都会变成有机质,加入到泥巴的队伍中。即使泥巴真地一点也不会增长,只要它稍微动一下脑筋,也该知道依自己的食量,不知要多少年才会把泥巴吃完。由此可见,癞蛤蟆这种“杞人忧天”的可笑想法,其根源在于它的愚昧和无知。    
    其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