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小问题大管理 >

第2章

小问题大管理-第2章

小说: 小问题大管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散热时间。    
    购买香草冰淇淋有错吗?但购买香草冰淇淋确实和汽车故障存在着逻辑关系。问题的症结点在一个小小的“蒸汽锁”上,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而且这个细小的问题被细心的工程师所发现。这里有一正一反两方面的教训,一方面,厂家在“蒸汽锁”这个小问题上没有注意,导致了产品出现这种奇怪的故障;另一方面,庞帝雅克的工程师同样因为主动积极地去寻找问题的纠结所在,注重小节,谨慎小心分析,最后终于找出了故障的原因。    
    这件事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工作态度的问题。    
    工作态度是否主动积极?这是作为一个管理者评价员工工作的标准之一,在给一个员工做评语时也都常常有“工作态度端正,积极主动”等话语,从而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我们现实的基层管理中是不是真的体会到了“态度”的内涵?事实上,很多单位都只停留在口头上,字面含义上,没有深刻地去思考它,明确它,使用好它。也就是说,在很多企业,“态度”只是一句评语而已。那为什么我们还说,态度管理是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呢?


第一章:问题无大小,工作无小事细节意识(2)

    意识决定物质,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极其重要的,这样我们每一个人态度问题就显得重要起来。因为它与主观能动性存在着一种深刻的联系。员工的工作态度端正,积极主动,主观能动性较易发挥出来,反之,那种工作消极,混日子的人是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可以说,态度有时会决定一件事的成败,当然一件事的成败也不全在态度问题。其次,态度问题还对企业的工作氛围,生活氛围,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积极主动的个人态度能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而工作生活态度本身就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再次态度问题影响至员工们的责任感,责任心以及自信心等。态度积极的人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在组织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时,忽略员工们的工作态度问题是管理的大忌,因为,它是一个管理者工作管理的着眼点。    
    在企业管理中,注重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其实就是工作态度的问题。    
    汪如顺不仅是莱茵技术监督服务(广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德国TUVCERT主任审核员,参与过德国企业、日本企业、美国企业、港资企业、台资企业、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类企业的产品和体系审核,当记者请他谈谈中德企业在企业行为上的差别时,他用ISO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如在企业的ISO管理中,有一个要求是企业与客户的合同必须经过评审,审核时,审核员发现合同上客户已经签名了,却没有本公司销售经理的签名,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合同必须要有销售经理签名,所以这是一个不合格项。如果这是一家中资企业,审核员发现问题后,然后会在“纠正措施”上填写:没有签名的地方补上签名。接下来的程序是销售经理补上签名,再由审核员去验证。这件事情就算完了。但如果是德国企业就不同,发现没有签名,不是简单地让责任人补上签名,而是去查找没有签名的原因是什么,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程序文件上写的是要求销售经理签名,而销售经理经常要出差,但合同又不能不签。说明程序文件不具备可操作性。应该修改程序文件为:当销售经理不在的时候,要授权给代理人。然后填写纠正措施:更改编号为多少的程序文件。    
    同样一件事情,由于对待的态度不同,结果却截然相反。前者的责任人是销售经理,后者的责任人是程序文件编写者。前者只是就事论事地作整改,后者却在修改完程序文件之后还要检查另外还有没有类似情况的程序文件,如果没有,这个事件才可以“关闭”。    
    事实上,德国企业就是凭着这种审慎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擅长逻辑分析的特长,成就了戴姆勒、西门子、大众等世界级企业巨头,以及一大批对产品精益求精、有超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同时也打造了“德国制造”这个几乎成为产品品质保证代名词的品牌。    
    管理启示:    
    细小的问题往往决定企业的成败,而态度是能否发现这些“小问题”的关键。在企业管理中,注重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其实就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强调“态度”不应该是一句评语和口号,而应该当作企业的一种文化,在每一件事情上严格按照企业的价值观、并且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去做事情。这就是一种企业的核心价值。


第一章:问题无大小,工作无小事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强大的杀病毒软件    
    问题事典:    
    2004年2月18日上午,某媒体披露了神州数码财报中的部分数据。但是按照证监会规定,有关财报的所有资料都必须等到19号也就是媒体披露的第二天才能公开。未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查提前披露公司财报是违法的。这家媒体之所以获得了这些数据,是神州数码某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意说出来的。当然,普通员工的口风也是公司应该注意的。他们在参加各种会议和贸易展览时,总是很乐意吹嘘自己如何克服技术困难,却因此泄漏了机密的信息。好在神州数码的竞争对手并不太敏感和精明,神州数码得以避免了巨大的损失。否则仅仅是这样的小失误,就可能让一个公司在商海中翻船。    
    保密意识的淡薄是小问题吗?    
    企业领导者无意间泄漏公司机密对企业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因为毕竟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比普通雇员要多许多。无意间泄漏机密,这个机密也许对公司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一击。    
    2004年5月,某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发现某国外竞争对手领先一步完成了A产品的设计开发,该研发中心领导一下就懵了。A产品的设计开发可是该企业重大研发项目,该企业也想依托A产品完成产品线的转换,企业为该项目投入了大笔资金,众多研发人员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企业在项目立项及开发过程中,还从未听说有哪家单位也在进行A产品的开发,为什么竞争对手开发速度如此之快?    
    情况汇报给企业老总后,老总第一反应就是内部人员泄密,随即下令该项目所有人员停止开发,迅速离开工作岗位,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该研发中心保密工作存在重大疏漏:设计人员电脑与普通工作人员电脑连在同一个局域网内、计算机端口允许人员将资料随意拷出、设计人员将某些机密文件设成共享、打印资料随意带出、所有电脑都可以上互联网……经过检查,公安部门初步判定为内部人员泄密,但是要查出谁将资料泄密,难度太大。最终该案不了了之,企业也只能对研发中心领导进行降职处罚,该企业付出的1000余万元研发费用,众多研发人员的辛勤劳动全部付诸东流。    
    在苹果计算机公司的一些会场内总会有这样的提示语:“请擦去黑板并将你所有的秘密文件处理掉,工业间谍在你之后预定了这一房间。”而夏普的办公区每隔不远处放置了碎纸机,员工需要将所有用过的废纸进行处理。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管理者加强保密意识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苹果计算机公司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加强保密意识”在企业中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应该作为每一个领导的工作箴言。在当今世界上,有很多历经百年仍然生机蓬勃的公司。诸如,可口可乐、福特、沃尔玛等,这些公司长盛不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那些领导者始终保持一颗谨慎防止企业机密泄露的责任心。    
    国外的企业在加强保密意识的工作上,做的相对就比较好。    
    美国某软件公司80年代末期编写的软件程序磁带占用了仓库大量的空间,公司所有的年轻员工都主张卖掉这批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资料,但遭到了一位曾参加编写的工程师的竭力反对,而他的理由很简单却也很重要:“这些东西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参考价值,但是一旦被卖到国外,就非常危险。”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来讲,首先就是要让员工树立起保卫公司安全的意识。    
    诺基亚早就树立了防范意识。他们的解决方案很实用:“我们外出办公的员工在登陆公司局域网时要通过公司为其专门设置的密码,而且这个密码是不断更改的。一个员工不可能长期使用同一个密码进入公司的局域网。”诺基亚中国区企业解决方案部王磊说。所以对于企业的领导者来说,要减少外部攻击对企业造成的损伤,除了要花大笔的费用引进技术外,还必须用严格的规定来保证攻击者无懈可击。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要让员工树立起保卫公司安全的意识,绝对比买一套强大的病毒软件更加重要。如果竞争对手在小区内对企业员工进行监控,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相关资料。    
    事实上,美国各大公司为了在内部强化保密措施,专门设有首席信息官来负责保密工作。他会提醒企业管理层面对应予保护的商业秘密实施保密的措施,同时监督员工在各个保密环节执行情况。例如,西门子公司从硬件设备上防止员工拷贝公司资料,根据级别区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电脑是不能安装软驱和移动硬盘接口的。而IBM公司规定每个员工只有三次查阅同一文档的机会,并且这三次查看的时间、地点、原因都会被严格的记录下来。    
    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一定要做到守口如瓶不扩散,谨防无意泄露。正所谓“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生龙泉,杀人不见血。”    
    管理启示: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要让员工树立起保卫公司安全的意识,绝对比买一套强大的病毒软件更加重要。在信息社会,企业内部信息就是价值,就是生产力,“加强保密意识”,在企业中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应该作为每一个领导的工作箴言,让竞争者无懈可击。


第一章:问题无大小,工作无小事小问题意识(1)

    小问题意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问题事典: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    
    企业中的各种“小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个小的蚁穴。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一些小问题。许多时候人并不是被大事打倒,而是败在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上。    
    前不久,浙江某地出产的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商家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原因是欧洲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经过自查,环节出在加工上,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毒素带入了冻虾仁。    
    这起事件,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一则认为这是质量壁垒,10亿分之0。2克的含量已经细微到极至了,也不一定会影响人体,只是欧洲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太苛刻了;二则认为是素质壁垒,主要是国内农业企业员工的素质不高造成的;三则认为这是技术壁垒,当地冻虾仁加工企业和政府有关质检部门的安全检测技术太落后了,跟不上国外,根本检测不出这么细微的有毒物。而我认为,这10亿分之0.2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次经常贸易上的正常失误,其实却隐含着深刻的教训——管理上疏忽小问题。    
    对于一些小问题的疏忽是很多大企业常犯的错误,往往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不要以为这是耸人听闻,这种事情在美国著名的戴尔公司就曾发生过。    
    2001年12月份,也就是圣诞节之前,戴尔电脑公司在自己的网站上将产品的价格误登,一款售价为229美元的音箱被标注为24。95美元,并且该信息在网站上刊登了近一个星期。戴尔是以直销起家的,直到现在直销依然是公司最具特色,也是最具竞争力的经营模式,而网上交易更是戴尔直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刊登的消息获得了大量订货,订单数一度超过库存数量而被迫取消了部分订单。戴尔公司不得不按照错误的价格为部分顾客发货,而被取消订单者也获得了可用于购买软件及外围设备的10%的折扣券。    
    如果说像戴尔公司这样因为网站上某个地方文字录入的错误而引起严重后果只是偶然现象的话,那么很多“日常小事”实际上都在严重影响着网站的最终效果,正所谓“因小失大”。    
    英国一家研究机构在2002年5月份发表的调查资料表明,英国很多大型公司在企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尽管花费了数以百万英镑计的资金,但真正有用的网站却寥寥无几,所投入的资金几乎等于浪费。其实这种状况在中国也很普遍,毫不夸张的说,95%以上的企业网站通常都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为企业网站“诊断”的文章罗列企业的“罪状”,比如网页设计简陋、长期没有更新、网站缺乏有效的推广等等,实际情况显然并不仅仅限于这些表面问题。    
    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很多网站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上往往暴露出其不专业的缺点,这些问题看起来可能并不严重,甚至微不足道,但实践经验表明,在网站的总体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些小问题往往是决定一个网站是否真正有效的关键因素。    
    因为小问题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事情在银行业也有所发生。    
    据报载,江西省某国有商业银行一储蓄所,值班员工在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时,误将一笔1万元定期存单打成10万元的定期存单。    
    如果说误将数额打错是一个小小的疏忽的话,那么,由于银行规定的不完善而影响的业务开展则不得不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教育储蓄业务推出后,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教育储蓄管理法》中存在的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影响了这项业务的开展。《教育储蓄管理办法》规定,教育储蓄的每一账户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现在看来,已明显偏低。据统计,目前高校学生每年的学费就达6000元左右,再加上生活费,每个学生每年的教育费用高达一万多元,4年大学学费就至少需要5万元,教育储蓄最高限额2万元显然已不能满足教育支出需要。为此,应该适当增加教育储蓄的最高限额,以适应教育费用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样才能使教育储蓄充分发挥作用,也更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把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