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079、[历史小说]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起点vip2011.10.17完结) >

第717章

079、[历史小说] 刺明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起点vip2011.10.17完结)-第7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要攻打我们?”

小泉纯二郎很不甘心的说道。

“去问你们的天皇吧!”

多尔衮冷冷的说道。

“天皇?”

小泉纯二郎顿时一头冷汗。

这些人居然是天皇派来的?糟糕,这次绝对是糟糕了。幕府和皇室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在暗中的争斗,一直都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小泉纯二郎怎么都没有想到,皇室还能出动这么厉害的军队。看来,幕府这次可能又要有麻烦了。

既然对方和皇室有关系,小泉纯二郎等人,都没有了继续抵抗的心思。这是幕府和皇室之间的争斗,他们只是不幸的被卷入其中而已,要是为此白白的丢掉性命,那是非常不值得的。没办法,他们只好乖乖的放下武器,走向战俘营。

“大人,残敌肃清!”

很快,章印就过来向刘栋报告。

“搜索全岛!”

“控制全岛!”

刘栋简短的指示。

“明白!”

章印答应着去了。

离开堡垒以后,海军陆战队的战士,继续向附近的加茂郡和羽茂郡进发,追杀零星的日本守军。那些日本守军根本不知道是在和什么人作战,眼看没有活路了,只好举手投降。到当天晚上,虎贲军就完全控制了佐渡岛。

虎贲军控制了整个佐渡岛以后,沈坤山带来的人,迅速出动,仔细统计了岛上的矿坑数量。总共是三个金矿洞,五个银矿洞。根据现场得到的情报,这些矿洞,每个月大概出产三千两的金子,五千两的银子,距离张准描述的每年八万两,还有很大的距离。

“老沈,这可是太少了。”

“你们必须努力,增加产量。”

周正宇神色凝重的说道。

“我知道。”

“我会努力的!”

沈坤山急忙保证说道。

他到来佐渡岛的任务,就是要拼命的将这里的金子银子都挖出来,然后运回去内地。现在的张准,可是非常需要金子银子的,要不然,也不会大老远的派遣舰队跑到佐渡岛来了。

晚上,虎贲军举行了简单的庆功宴,庆祝虎贲军夺取佐渡岛。多尔衮当然没有参加。他暂时还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他一个人坐在相川城后面的山丘上,默默的看着港口的灯火出神。

今天的战斗,给多尔衮的印象很深,他算是进一步认识到了虎贲军海军的实力。他估计,在明国附近的海面上,除了福建的郑芝龙,其他人都应该不是张准的对手。一旦张准打败了郑芝龙,明国附近海面,就完全是张准的天下了。

“真是强人啊!”

多尔衮不得不悄悄的感慨一声。

拿下佐渡岛以后,多尔衮还联想到了很多。佐渡岛的金子银子,固然是张准需要的。但是,张准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金子银子吧。这里距离长崎比较远,郑芝龙的视线,可能不会注意到这里。幕府的实力,也主要是在日本的西部,要是虎贲军在佐渡岛建立基地,然后向日本的东部渗透的话,只要打着天皇的名义,或许可以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比如说,本州岛北部的出羽、陆奥两国,就是比较容易渗透和颠覆的对象。这两国本来和幕府的关系就不是很好。只要打着天皇名号,要他们和幕府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等幕府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后院起火了。

“这个张准,目光的确很长远啊小小的佐渡岛,可以撬动整个日本的局势自己败在他的手里,也算不上冤枉!”

多尔衮不得不再次悄悄的感慨一声。

第861章衍圣公的麻烦(上)

辽东,宁远卫。

张准站在宁远卫的城头上,举着千里镜仔细的打量四周,良久不语。海风不断的从海边吹来,带来清新的气息。然而,笼罩在宁远卫城头上的那种历史的沧桑感,却是始终都无法吹散。

在明末的历史上,宁远这个名字,真的是太熟悉不过了。这个名字,和一个叫做袁崇焕的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当初袁崇焕就是在这里,给了努尔哈赤当头一棒,直接将努尔哈赤打残废的。遗憾的是,努尔哈赤最后死了,却出现了一个更加厉害的皇太极。

如果说锦州和山海关之间,就好像是一条细长的扁担,那么,宁远城就是这根扁担的最中间。只要在这里轻轻一敲,这根扁担就有可能折断。因此,后来的明军督师,无论是谁接任,都会拼命的增强锦州、宁远、三海关等三地的防务,以防止出现意外。

放眼看出去,宁远城的周围,真的是太难看了。到处都是林立的碉堡,到处都是障碍物,到处都是空荡荡的炮台。要说风景,这里绝对没有,就连脚下的土地,都好像冒着死亡的气息。随便往哪个地方的土地上抓一把,抓出来的泥土,都好像带着血腥味。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一阵阵的爆破声,不断的传来。

随着一声声的巨响,一条条的黑色烟柱,不断的冲天而起,让难看的宁远城,变得更加的难看。空气中夹杂着火药呛鼻的味道,又有大量的粉尘,要是没有海风的吹散,简直要令人窒息。

那一阵阵的巨响,一条条的黑色烟柱,都是虎贲军爆破组引爆炸药造成的。虎贲军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人,驻守这么多的碉堡,为了防止这些碉堡为敌所用,只好全部都炸掉。

“若城,什么时候能完成任务?”

张准放下千里镜,回头关切的问道。

“回禀都督大人,至少还要五天的时间。”

在张准的后方,肃然站立着一个神情彪悍,脸上有一道深深伤疤的年轻人。听到张准的问话,他立刻挺直身躯,肃穆回答。

他叫凌若城,以前是青龙军团的协领,现在是虎贲军陆军信字营指挥使。他脸上的伤疤,就是在北直隶的时候和鞑子激战留下的。鞑子的一枚箭镞,擦着他的脸过去,抠掉了至少三两肉。

信字营乃是最新成立的陆军四个营之一,不含军官,总共有1250名士兵。他们是张准专门从山东调过来,专门负责驻守宁远城的。因为虎贲军控制区域的不断扩大,需要的兵力越来越多,他们的战斗训练其实还没有完全结束,就被拉到战场上来了。

在新建了四个步兵营以后,虎贲军陆军目前总共有十八个步兵营,五个骑兵营,四个炮兵营,三个新兵训练营,总兵力已经超过五万人。加上海军、海军陆战队,虎贲军的总兵力,已经接近八万人。下一步的扩军计划,就是超过十万人了。

其实,从军事地理上来说,宁远城基本不需要驻守。因为,鞑子和蒙古人,现在都已经不可能进攻宁远,眼下的他们,自顾不暇呢,哪里还有时间来反攻虎贲军?信字营需要防备的,乃是驻守山海关的明军残留部队。

按照崇祯皇帝的诏书,虎贲军是要将山海关也接管的。然而,由于时间上的关系,山海关的明军,还没有全部撤退。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信字营就被调了过来,一边训练,一边监视山海关的明军,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抓紧时间!”

张准叮嘱着说道。

“明白!”

凌若城立正答应。

辽东军的撤退步伐,一直都比较缓慢,三个月的时间过去,还只是撤退了宁远城以东的部队。期间还发生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导致大量的辽东军不愿意撤往内地。很多辽东军就地逃跑出来,参加了虎贲军。

崇祯皇帝一怒之下,将高起潜和吴阿衡都逮捕下狱,其实并不单单是因为张准占领了义州卫,让他恼羞成怒,而是一系列怒火的积压。将辽东军撤往内地,完全放弃辽东,这样的决心,崇祯其实很不好下,可以说是非常痛苦的。

然而,就在他痛苦的做出决定以后,高起潜和吴阿衡,却没有能够扎扎实实的执行他的命令,没有将辽东军完整的撤往内地。辽东军的撤退,简直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汤不是汤,水不是水的,和崇祯皇帝的初衷,相差太远了。

崇祯希望辽东军的十五万人,都全部撤退到内地,不在辽东留下一兵一卒。谁知道,最后的结果却是,只有半数不到的人成功的撤退了。其他的半数,要么是投靠了鞑子,要么是投靠了虎贲军,这怎么让崇祯不生气?

为什么要从辽东撤军?还不是为了在完全的消灭陕西的流寇以后,聚集全部的兵力,对虎贲军动手?可是,高起潜和吴阿衡两个,完全将崇祯的计划搞砸了。

三四万的辽东军投靠了虎贲军,这等于是白白的壮大了虎贲军的力量。有了这三四万的辽东军参与,虎贲军的实力,肯定是如虎添翼啊到时候,谁打谁还不好说呢?你叫崇祯怎么能不生气?他这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又急又怒的崇祯,在严厉的惩处高起潜和吴阿衡以后,下令放缓了撤军的速度。特别是山海关的辽东军,不能轻易的撤退。显然,在最后关头,朝廷似乎有些反悔的迹象。他们想要守住山海关,防止张准以后入关。

可惜,虎贲军都已经在天津驻扎了,北直隶也有很多的虎贲军,他们就算守住山海关,也没有大的用处。这样汤不是汤,水不是水的,两头不到岸,那也不是办法。最终,崇祯还是让山海关的明军撤退了。但是这样一耽搁,又白白的耗费了不少的时间。

“大人,高弘图、张慎言、乔允升三位大人来了。”

陆伊典忽然急匆匆的赶来报告。

“他们三个?”

张准明显的有些诧异。

高弘图、张慎言、乔允升三个人一起来找自己?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难道说,后方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他们一起来的?”

张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深沉的问道。

“的确是一起来的。”

陆伊典低头谨慎的回答。

显然,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路。这三个人,都是虎贲军大都督府政务部的巨头,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聚集在一起的,更不要说出现在距离山东这么远的宁远城了。可是,他们就是出现了,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

“在这之前,你们收到相关的消息吗?”

张准神色有点冷酷的问道。

手下的三个巨头,联袂来找自己,自己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事。万一这三个人联手造反的话,自己岂不是危险?幸好,这三人都是文人,手里没有军权。否则,在这个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下令凌若城备战了。

看来,还是要早点将马轶叫回来,将猫眼司的职责改变一下才行。以后,杨大浩的情报司,就专门管情报,猫眼司则负责内部的侦缉。当然,是秘密的内部侦缉,结果只有自己知道。要不然,自己掌握的情报,还是有所疏漏啊!

“他们在哪里?”

“我去接他们。”

张准快速的冷静下来,沉声说道。

三巨头联袂到来,肯定是有要事,而且还是和自己非常密切的事情。难道说,是自己在锦州的日子太荒唐,他们三个知道了,决定要来劝谏自己一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刚从码头上过来。”

陆伊典低声回答。

宁远城靠海,是有自己的码头的。一般情况下,在天津水师没有被虎贲军消灭之前,守军的物资,都是天津水师从海路上运送过来的。码头的对面,就是觉华岛(即今天的菊花岛),岛上有天津水师的基地,长期驻扎有天津水师的战舰。

要是在三九严寒的时候,海面结冰,直接从码头就可以过去觉华岛。当年鞑子偷袭觉华岛,就是从结冰的海面上杀过去的。猝不及防的明军,被杀得是血流成河,天津水师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黄世军他们侥幸逃生,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好!”

张准转身下来城头。

果然,刚刚靠近码头,张准就远远的就看到政务部的三大巨头,正从码头方向过来。看他们的样子,的确是有要是来找自己。张准的内心,忍不住轻微的咯噔一下,后方千万不要出什么大事才好。

“老师,藐山公,乔大人,怎么这么有空一起来?”

张准远远的行礼问好。

“玉麟,我们能不能私底下谈谈?”

高弘图来到张准的面前,低声的说道。

张准含笑说道:“可以啊!”

当即带着三人回到大厅,分别坐下。

高弘图看着张准的脸色,委婉的说道:“玉麟,你的脸色不好,是我们三个一起来,吓到你了吧?”

张准老老实实的说道:“的确有一点。后方出什么大事了吗?”

张慎言简短的说道:“是衍圣公的事。”

第862章衍圣公的麻烦(下)

“衍圣公?”

张准自言自语的点点头,内心的石头却是悄悄的放了下来。原来是衍圣公的事情,自己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当真是虚惊一场。想来也是好笑,要是自己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应该是能想到的,除了衍圣公,还有谁能同时支得动他们三个?

其实,衍圣公这件事情,迟早都是要爆发的。今天爆发了,也是好事。脓包总是要捅破了,捅破以后,总是会好起来的。他们三个联袂来找自己,显然是要给自己一点压力,希望自己做出一些让步。但是,在衍圣公的问题,他张准是不可能退步太多的。这是原则性的问题,绝对不会轻易的退让。

事实上,他本来是一点都不想退让的,可是他们三个一起来,不让一让,那绝对是不行的了。高弘图还好说,张慎言和乔允升两个,却是从来不求人的。这次既然来了,他要是一点面子都不给,那的确是太不近人情了,会伤他们的心。

认真说起来,衍圣公的事情,的确是个麻烦啊直到今天,张准都没有完全想好,到底要如何处理这个非常特别的家族。难啊,真的很难。衍圣公,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名称。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一个叫做孔子的人。孔子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天下士子对他的崇拜就知道了。

虎贲军占领兖州府,最大的难题,不是处理鲁王府,而是处理衍圣公和亚圣孟子的后人。孔子和孟子,都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被放到了“圣”的地步。按照中国人一向的思维,圣,也就是比神差一点点。张准早就知道,对于衍圣公和孟子后人的处理,肯定是要引起一番风波来的。

为了笼络天下士子,张准不可能亲自出面,将衍圣公从神台上摘下来。但是,不给衍圣公一些打击,他又会给虎贲军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挠。因此,张准的做法,是放任当地的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向衍圣公开炮,而他自己却故意不闻不问。

张准很清楚,要读书人起来反对衍圣公,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哪个读书人有这样的胆子。唯一的可能,就是穷苦大众,甚至是流氓小混混之类的。他们为了活路,才不管你孔子是什么人呢只要是你孔夫子挡了我的路,我就要你的命!

在张准的袖手旁观,准确来说,是故意放任下,兖州府的贫苦民众,不断的有人起来反对衍圣公,要将衍圣公家族的田地分掉。因为张准的态度不明确,甚至是有点偏向,虎贲军内部的人,也都保持了沉默。结果,衍圣公的确受到巨大的冲击,衍圣公府所在的山东曲阜,也基本完成了田地改革,唯一残存的,就是衍圣公本人的田地了。

目前的衍圣公,乃是孔氏家族的第六十五代孙子,名字叫做孔胤植,他是在天启怨念被册封为衍圣公的。在衍圣公之外,他还有一大堆的虚衔,如太子太保、太子太傅什么的。

该来的风暴,终于还是要来了。关于衍圣公的处理,一味的逃避,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衍圣公三个字,吸引到太多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太多人的目光,又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读书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