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83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83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疫缺陷病(艾滋病、联合免疫缺陷病等)、恶性肿瘤、1型糖尿病、某些病毒感染等。
②IL一2R:对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性疾病有诊断意义,可作为病情观察和药效监测的一项
指标。
    (二)肿瘤坏死因子测定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erOSl’s factor,TNF)分为TNFa和TNFp两型。前者来源
于单核细胞、吞噬细胞;后者来源于T淋巴细胞。两型的结构虽然不同,但生物活性类
似。两型都有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和杀伤作用,都可引起抗感染的炎症反应效应,以
及对免疫细胞的调节、诱生作用。    .
    【参考值】  ELISA法为(4.3士2.8)btg/L。
417
廷琶罄警攀i然漤j__豢囊麟溱0jjj|
\/。凛强‰    一|。誊。    j    《∥iji?'l'一鬻≯”§§t0,i+
418
    【临床意义】TNF有炎症介质作用,能阻止内毒素休克、DIC的发生;有抗感染效
应,抑制病毒复制和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有抗肿瘤作用,杀伤和破坏肿瘤细胞。血中
TNF水平增高特别对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病情观察有价值。
    (三)干扰素测定
    干扰素(interfei?on,IFN)是宿主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因子,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控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参考值】  EI。ISA法为1~4kU/I。。
    【临床意义】  ①增高:见于sI。E、非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早期、急性病
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②减低:见于乙肝及携带者、哮喘、活动性类风湿关节
炎等。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ttlmoi?marker)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
应而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的
存在和生长,通过化学、免疫学以及基因组学等方法测定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诊断、疗
效和复发的监测、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和酶
类肿瘤标志物。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
    (一)甲胎蛋白测定
    甲胎蛋白(alpha一.fet。opt’otein,AFP)是在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
糖蛋白,出生后,AFP的合成很快受到抑制。当肝细胞或生殖腺胚胎组织发生恶性病变
时,有关基因重新被激活,使原来已丧失合成AFP能力的细胞又重新开始合成,以致血
中AFP含量明显升高。因此血中AFP浓度检测对诊断肝细胞癌及滋养细胞恶性肿瘤有重
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值】放射免疫法(RIA)、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I.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血清300肚g/I。,’但约有18%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不升高。
    2.生殖腺胚胎肿瘤(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胃癌或胰腺癌时,血中AFP含量
也可升高。
    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