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75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75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胰腺炎、胰腺癌等。⑥其他:如高热、呕吐、腹泻、脱水、麻醉和缺氧等。
    2.FBG减低  FBG低于3.9mmol/L时为血糖减低,当FBG低于2.8mmol/L时称为
低糖血症(hypoglycemia)。
    (1)生理性减低: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等。
    (2)病理性减低:①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胰岛B细胞增生
或肿瘤等。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③肝糖原
贮存缺乏:如急性肝坏死、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④急性乙醇中毒。⑤先天性糖原
代谢酶缺乏:如I、Ⅲ型糖原累积病(g1UC()gen storage disease)等。⑥消耗性疾病,如
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等。⑦非降糖药物影响:如磺胺药、水杨酸、吲哚美辛等。⑧特发
性低血糖。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ee test,GTT)是检测葡萄糖代谢功能的试验,主
要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GTT有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intravenotls g11acose toler?ance test,IV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
anee test,oGTT)。现多采用wH0推荐的75g葡萄糖标准oGTT,分别检测FPG和口
服葡萄糖后30min、1h、2h、3h的血糖和尿糖。正常人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暂时升高
的血糖刺激了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在短时间内降至空腹水平,此为耐糖现象。当糖代
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或升高不明显,但短时间内不能降至空
腹水平(或原来水平),此为糖耐量异常或糖耐量降低。oGTT的适应证见表4—7—2。
    表4—7—2  OGTT的适应证
0GTT的适应证
①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或FBG异常,以及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者
②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的糖尿病家族史
③有糖尿病症状,但FBG未达到诊断标准者
④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脏疾病时出现糖尿者
⑤分娩巨大胎儿或有巨大胎儿史的妇女
⑥原因不明的肾脏疾病或视网膜病变
    【参考值】  ①FPG 3’.9~6.1mmol/L。②口服葡萄糖后30min~1h,血糖达高峰(一
般为7.8~9.0mmol/L),峰值11.1mmol/L,oGTT 2hPG》11.1mmol/L。③具有临
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尿糖阳性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1d重
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GTT。
    2.判断IGT  FPG10%,提示并发症严重,预后较差。
    4.鉴别高血糖  糖尿病高血糖的GHb水平增高,而应激性高血糖的GHb则正常。
麟獭攀攀蠖震》
第二节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一、血清脂质检测
    血清脂质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磷脂(phospholipid)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血清脂质检测除了可作为脂质代谢紊乱及有关疾病的诊断指标外,还可协助
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肝硬化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一)总胆固醇测定
    胆固醇(cholester01,CH0)是脂质的组成成分之一。胆固醇中70%为胆固醇酯
(ch c)lester01 esterase,CE)、30%为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总称为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TC)。CH0检测的适应证有:①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
②使用降脂药物治疗后的监测。
    【参考值】①合适水平:5.72mmol/L。
    【临床意义】血清TC水平受年龄、家族、性别、遗传、饮食、精神等多种因素影
响,且男性高于女性,体力劳动者低于脑力劳动者。因此,很难制定统一的参考值。根据
CH0高低及其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分为合适水平(desirable)、边缘水平(1)oar—
denline)和升高(或减低)即危险水平(risk)。作为诊断指标,TC不特异,也不灵敏,
只能作为某些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危险因素。因此,测定TC常作为动脉粥
样硬化的预防、发病估计、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TC变化的临床意义见表4—7—5。肝脏病
胆固醇变化的临床意义见第六章第一节。
    表4—7—5 TC变化的临床意义
状态    临床意义
增高  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②各种高脂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类脂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
    ③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和血液浓缩等
    ④应用某些药物,如环孢素、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8一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等
减低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②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和急性肝坏死
    ③贫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
    ④应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钙拮抗剂等
    (二)三酰甘油测定
    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是甘油和3个脂肪酸所形成的酯,又称为中性脂肪
(nel…tral fat)。TG是机体恒定的供能来源,主要存在于B一脂蛋白和乳糜颗粒中,直接参
与CHo和CE的合成。TG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TG检测的适应证有:
①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和高脂血症的分类。②对低脂饮食和药物治疗的监测。
    【参考值】O.56~1.70mmol/L。
    【临床意义】血清TG受生活习惯、饮食和年龄等的影响,在个体内及个体间的波动
较大。由于TG的半衰期短(5~15min),进食高脂、高糖和高热饮食后,外源性TG可
明显增高,且以乳糜微粒的形式存在。由于乳糜微粒的分子较大,能使光线散射而使血浆
浑浊,甚至呈乳糜样,称为饮食性脂血。因此,必须在空腹12~16h后静脉采集TG测定
标本,以排除和减少饮食的影响。
    1.TG增高  TG增高见于:①冠心病。②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
症、糖尿病、痛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高脂饮食和阻塞性黄疸等。
    2.TG减低  TG减低见于:①低B一脂蛋白血症和无p一脂蛋白血症。②严重的肝脏疾
病、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二、血清脂蛋白检测
    脂蛋白(1ip()protein)是血脂在血液中存在、转运及代谢的形式,利用超高速离心法
和电泳法可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超高速离心法根据密度不同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
(chylotn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1ipoprotein,VLDL)、低密度脂
蛋白(10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和vI。DI.的代谢产物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p()pi’otein,IDL)。脂蛋白
(a)'LP(a)'是脂蛋白的一大类,其脂质成分与LDL相似。
    (一)乳糜微粒测定
    乳糜微粒(cM)是最大的脂蛋白,cM脂质含量高达98%,蛋白质含量少于2%,
其主要功能是运输外源性TG。由于CM在血液中代谢快,半衰期短,食物消化需要4~
6h,故正常空腹12h后血清中不应有CM。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血清cM极易受饮食中的TG的影响,易出现乳糜样血液。如果血液中
脂蛋白酯酶(1ipoprotein lipase,I.PL)缺乏或活性减低,血清cM不能及时廓清,使血
清浑浊。常见于I型和V型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j。
    (二)高密度脂蛋白测定
    高密度脂蛋白(HDI。)是血清中颗粒密度最大的一组脂蛋白,其蛋白质和脂质各占
50%。HDL水平增高有利于外周组织清除cHo,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故
HDL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一般检测HDL胆固醇(HDL—C)的含量来反映
HDL水平。HDL检测的适应证:①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非致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成分检测)。②使用降脂药物治疗反应的监测(在使用降脂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避
免HDL降低)。
    【参考值】  ①1.03~2.07mm()l/L;合适水平:》1.04mmol/L;减低:≤O.91mm01/L。
②电泳法:30%~40%。
    【临床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