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66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66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查。检测方法同血糖测定。
其含量约为血糖的60%,它受血糖浓度、血脑屏
较理想的脑脊液中糖检测应在禁食4h后作腰穿
  【参考值】2.5~4.5mmol/L(腰池)a
  【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主要由于病原菌或破坏的细胞释出葡萄糖分解
酶使糖无氧酵解增加;或是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使血糖向脑脊液转送障碍,导致脑脊
液中糖降低。主要见于:①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糖含量可显著减少或缺如,但其敏感
性约为55%,因此,糖含量正常亦不能排除细菌性脑膜炎。②结核性脑膜炎:糖减少不如
化脓性显著。③其他:累及脑膜的肿瘤(如脑膜白血病)、结节病、梅毒性脑膜炎、风湿
性脑膜炎、症状性低血糖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糖减少。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主要见于
病毒性神经系统感染、脑出血、下丘脑损害、糖尿病等。
  3.氯化物测定
  【原理】  由于正常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为了维持脑脊液和血液渗透的平衡,
脑脊液中氯化物的含量较血浆约高20%左右。病理情况下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可发生变
化,检测方法同血氯测定。
  【参考值】120~130mmol/L(腰池)。
  【临床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减少,可降至102mmol/L以下;
化脓性脑膜炎时减少不如结核性脑膜炎明显,多为102~116mmol/I一;非中枢系统疾病如
大量呕吐、腹泻、脱水等造成血氯降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亦可减少。其他中枢系统疾病
则多属正常。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增高主要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炎、尿毒症、呼吸性
碱中毒等。
    4.酶学测定正常脑脊液中含有多种酶,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
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其含量低于血清,绝大多数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在
炎症、肿瘤、脑血管障碍疾病时,由于脑组织破坏,脑细胞内酶的溢出或血脑屏障通透性
增加使血清酶向脑脊液中移行;或肿瘤细胞内酶释放等均可使脑脊液中酶活性增高。
    (1)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钡0定:LDH有5种同工酶形成,即LDHl~LDH5。
    【参考值】成人3~40U/L。
    【临床意义】  ①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的LDH活性多增高,同工酶以LDH4~
LDH5为主,有利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②颅脑外伤因新鲜外伤的红细胞完整,脑脊
:。。。。蠢霉;
  量
  舍
  质
  白
  蛋
  与
  度
  浊
  其
000,罄&氍嚣##。    i;;妊麟垂嚣蘩B;
;癣氍蘩一氍群嚣嚣。“;辅i鏊鏊襞;錾戥鬟譬f    ;。蛰蠹餐;;妻譬蒸嚣鬈嚣雾:羹照静氍豁}。
第溺章
拭囔麟i黼物辫鳓j薹玲
液中LDH活性正常;脑血管疾病I.DH活性多明显增高。③脑肿瘤、脱髓鞘病的进展期
脑脊液中LDH活性增高,缓解期下降。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
    【参考值】5~20U/L。
    【临床意义】脑脊液中AsT活性增高见于脑血管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瘤、
脱髓鞘病、颅脑外伤等。
    (3)肌酸激酶(cK)测定:CK有3种同工酶,在脑脊液中同工酶全部是CK—BB。
    【参考值】  O.94士O.26U/L(比色法)。
    【临床意义】CK—BB增高主要见于化脓性脑膜炎,其次为结核性脑膜炎、脑血管疾
病及肿瘤。病毒性脑膜炎CK—BB正常或轻度增高。
    (4)其他:溶菌酶(LZM)在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LZM活性多显著增高,可
达正常30倍。腺苷脱氨酶(ADA)脑脊液中参考值范围为O~8U/L,结核性脑膜炎则明
显增高,常用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显微镜检查
  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当穿刺损伤引起血性脑脊液
时,白细胞计数须经校正后才有价值,也可以以红细胞与白细胞之比为‘700:1的关系粗略
估计白细胞数。
    【参考值】  成人(O~8)×10。/L;儿童(O~15)×10。/L。
    【临床意义】脑脊液中细胞增多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①化脓性脑膜炎细胞数显著增加,白细胞总数常在
(1000~20 000)×10。/L之间,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②结核性脑膜炎细胞中度增加,
但多不超过500×10。/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是本病的特征。③病毒
性脑炎、脑膜炎,细胞数仅轻度增加,一般不超过10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④新
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细胞数可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找
到白血病细胞,可诊断为脑膜白血病。
    (3)脑寄生虫病:脑脊液中细胞数可升高,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离心沉淀镜
检可发现血吸虫卵、阿米巴原虫、弓形虫、旋毛虫的幼虫等。
    (4)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均匀血性脑脊液,除红细胞明显增加外,还可见各种
白细胞,但仍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出血时间超过2~3天可发现含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
的吞噬细胞。
    (四)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法或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制成薄涂片。疑为化脓性脑膜炎,
作革兰染色后镜检;如疑为结合性脑膜炎,将脑脊液静置24h取所形成的薄膜,涂片作抗
酸染色镜检;如疑为隐球菌脑膜炎,则在涂片上加印度墨汁染色,可见未染色的荚膜。亦
可用培养或动物接种法。
  (五)免疫学检查
  1.免疫球蛋白检测  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感染时合成量可增加数倍,
脑脊液中也可见增加。
    【参考值】  Ig()O.01~O.04g/L;IgA O.001~O.006g/L;IgM O.000 11~O.000 22g/’L。
    【临床意义】
    (1)’Ig(;增加见于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和梅毒性脑
延潺潮iijj纂然j
336
膜炎等。
    (2)IgA增加见于各种脑膜炎及脑血管疾病。
    (3)正常脑脊液中无IgM,若出现IgM,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近期有感染(如急性化脓
性脑膜炎、急性病毒性脑膜炎)、脑肿瘤及多发性硬化症。
    2.结核性脑膜炎的抗体检测  通常应用EI。IsA法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及脑脊
液中抗结核杆菌抗原的特异性Ig()抗体,若脑脊液中抗体水平高于自身血清,有助于结核
性脑炎的诊断。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可检出脑脊液中微量结核杆菌,是目前最敏感方
法,但易出现假阳性。
    3.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检测用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细胞内乙脑病毒抗原,
可用于乙脑的早期诊断,但阳性率不高。
    4.用单克隆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的癌细胞  当常规细胞学检查脑脊液中癌细胞形态难
以肯定或出现假阴性结果时,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癌细胞,不仅有助于癌性
脑病的早期诊断,还可鉴定癌性细胞的组织来源。
    (六)脑脊液蛋白电泳测定
    【原理】同血清蛋白电泳。
    【参考值】前清蛋白    O.02~O.07(2%~7%)
    清蛋白    O.56~0.76(56%~76%)
    。,球蛋白    O.02~O.07(2%~7%)
    a2球蛋白    O.04~O.12(4%~12%)
    B球蛋白    O.08~0.18(8%~18%)
    7球蛋白    O.03~O.12(3%~12%)
    【临床意义】①前清蛋白增加:见于脑积水、脑萎缩及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②清
蛋白增加:见于脑血管病变、椎管阻塞及脑肿瘤等。③a,和az球蛋白增加:见于急性化
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期、脊髓灰质炎等。④p球蛋白增加:见于动脉硬化、脑
血栓等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若同时伴有a。球蛋白明显减少或消失,多见于中枢神经系
统退行性病变,如小脑萎缩或脊髓变性等。⑤7球蛋白增加:见于脱髓鞘病,尤其是多发
性硬化症。寡克隆蛋白带大多见于多发性硬化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毒性脑炎等。
    (七)髓鞘碱性蛋白测定
    【临床意义】  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是组成中枢神经系统髓鞘
的主要蛋白,约占髓鞘蛋白质总量的30%。MBP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有无实质性损害,
特别是髓鞘脱失的诊断指标,在外伤和神经系统疾病时,由于神经组织细胞破坏,血脑屏
障通透性改变导致脑脊液MBP增加。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多发性硬化症(MS)的急
性恶化期脑脊液MBP最高,在慢性进展期中等水平增高,且高于缓解期。检测脑脊液
MBP对急性期MS的灵敏度为100%,对慢性活动期MS的灵敏度为84.6%,对非活动性
Ms的灵敏度极低。复发型Ms患者急性活动期脑脊液MBP与临床评分和病灶体积高度
相关,脑脊液MBP含量在治疗前明显增高及治疗后显著下降的患者,对激素等药物的短
程疗效较好。故脑脊液MBP检测对判断MS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和指导治疗很
有意义。此外,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脊液MBP水平明显增高,而中度和轻
度组无明显改变。脑积水患者脑脊液MBP也显著增高,且与脑积水的程度呈正相关。
    (八)tau蛋白测定
    【参考值】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临界值为375ng/L。临床应用时需考虑其他因素,如
痴呆、急慢性脑损伤、脑膜病变等导致脑膜炎tau蛋白水平增高。
麟簿攀酾黼》
    【临床意义】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是最符合标准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标志
物,从早期到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tau蛋白水平均增高。
    (九)常见脑、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见表4—4—2。
表4—4—2常见脑、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正常人  O.69~1.76透明
化脓性  十十十
脑膜炎
结核性  十十
脑膜炎
病毒性  十
脑膜炎
流行性乙  十
型脑炎
脑肿瘤    十十
脑室及蛛  十
网膜下腔
出血
(一)    O.2~O.4  2.5~4.5 120~130(O~8),多为  (一)
    淋巴细胞
混浊,脓  +++以上  十十十    ++‘    0    显著增加,数  (+)
性,可有    千,以中性粒
脓块    细胞为主
微混,呈  +~+++  十十    +●    0+    增加,数十或  抗酸染
毛玻璃样,    数百,以淋巴  色可以
静置后有    细胞为主    看到抗
薄膜形成    酸杆菌
清晰或  +~十+    十    正常或  正常    增加,数十或  (一)
微浊    稍高    数百,以淋巴
    细胞为主
多清晰或  +    十十
微浊
正常或  正常
稍增加
无色或  +~十+    十    正常    正常
黄色    :
正常
增加,数十或  (一)
数百,早期以
中性粒细胞为
主,其后则以
淋巴细胞为主
正常或稍增加,  (I一)
以淋巴细胞
为主
增加,以红细  (一)
胞为主
三、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当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甚
至出现意识障碍等,体格检查出现脑膜刺激征、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水肿,外周血检查白
细胞升高时,临床上拟诊为脑膜炎或脑炎。如脑脊液压力显著升高,外观混浊,蛋白增
加,糖及氯化物降低,细胞计数明显增加,通常》1000×10。/L,脑脊液沉淀物涂片,革
兰染色镜检发现球菌,则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诊断。若脑脊液沉淀物涂片,加印度墨汁染
色,发现不染色的荚膜,则可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
    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头痛、偏瘫或昏迷病人,若腰椎穿刺获得均匀血
色脑脊液,提示为出血性脑病(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若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提示为
缺血性脑病。
    3.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  若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中找到原始或幼稚白细胞,则可确
诊为脑膜白血病。脑脊液涂片或用免疫学方法查到肿瘤细胞,则有利于脑部肿瘤的诊断,
337
《喜西髓氅鼯销j攀攀鬻攀j;i;。?瓷瓷熬遴懿凑纛遂戆鋈jojl0 j
此外脑瘤患者脑脊液中蛋白增加,而细胞数正常,即所谓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篷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  如隐球菌性脑膜炎可通过腰椎穿刺注射两  羹
性霉素B,脑膜白血病可以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等。并通过脑脊液检查观察疗效。    £
    t康熙雄,  参
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检测
    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统称为浆膜腔,在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据估
计,正常成人胸腔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