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疾病病因研究及预防 >

第2章

疾病病因研究及预防-第2章

小说: 疾病病因研究及预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脏病甚至是肿瘤?病因有最基本的概念的就是多因素的概念。我们过去只要有病原体的存在,就会发生这种疾病的理念已经过去了。比如说我们这次的SARS,我们想到冠状病毒是它的病因,如果有了冠状病毒,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会发病。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时接触一个SARS病人的人,有些人发病,还有相当人根本不发病呢?所以我们在传染性疾病当中,又把病因分成两类。一类是充分的病因。一类是条件的病因。所谓充分的就是必须的。你要得SARS,你首先体内要有冠状病毒的感染,这是充分的。没有冠状病毒,你就不可能得SARS。所谓条件病因,也就是辅助病因,我只要抵抗力很强,我的精神状况很好,我即使体内有SARS吸进来了,我可以通过我体内的自身免疫力,把这种SARS的病原体把它遏制住,让它很快地从体内清洗出去,这就是所谓的辅助病因。一个人要得病,必须充分的病因加上辅助的病因,两者都成立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发病。

    但是对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等,它的病因就更复杂了。比如说有人说高血压是抽烟引起的,有很多观众就说,我也抽烟呀为什么我不是高血压?有人说肥胖可以导致高血压,还有人说我瘦啊,我也是高血压,这个就解释不清楚。这就形成了我们医学上说病因是一条链,病因像一张网一样,是许许多多的危险因素在一块共同起作用,而导致的这种疾病。只不过是你具备某一个特征的因素,你得的这种疾病的概率比较大。比如说你肥胖,你抽烟,你家族有遗传史,你不从事体力活动,你的因素越多,你得高血压的概率就越大。所以说这个时候,它各种因素实际是交叉在一起的,你很难判明某一个因素,在这个疾病当中起的作用是多大。可能对你来说,高血压主要是抽烟引起的,占的比重大。可能对我来说,可能主要是肥胖引起的。可能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家族遗传性,从小他就有高血压,所以说我们对这种病因在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当中,它就更困难。

    那么在疾病的预防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强调的是三级预防。那么一级预防,就是病原预防。就是从根源上让这个病没有发生的余地。那么我通过健康促进,通过体育锻炼,通过健康教育,我把身体搞得非常地强壮,任何的病原体侵袭不进来,那么这是人类最追求的,最追求的,也是最有效应的这种预防方式。那么第二类预防呢,我们叫做三早,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那么这类预防实际上是二级预防,有的叫三早,有的叫五早。就是你有了这个病以后,我如何尽早地发现你,让你的病情不发展,让你恢复回去,变成正常人。比如说得了高血压早发现以后,赶快吃药,不要发生到,最后高血压心脏病。不要发生到最后,因为高血压引起脑卒中,在这个期间的预防,往往是病人最听话的时候,因为他想到他有了这个病了,医生告诉他怎么做,一般病人是比较听话,我们常讲叫依从性比较好,尊医行为比较好。所谓的第三级预防,是指这个病已经进入比较严重的时期了,让他病好是不可能了,关键的问题让他残而不废,让他尽早地康复,能恢复一些基本的日常功能,这种三级预防思想,应该在我们的全社会来树立起来,不仅仅是医学界,我还想这次的SARS流行,其实也牵扯到三级预防的问题。

    前面这一段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关于疾病的一些几个基本的概念。尤其是关于传染性疾病几个基本的概念,有了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以后呢,我就想对传染性疾病在人类历史上,在我们医学史上有几个经典性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呢,你就可以了解一下,我们的科学,我们的人类,是如何来认识疾病?最终战胜疾病的这个历程。

    我第一个想介绍的例子就是约翰·斯诺,我们又叫薛·约翰。这是一个医生,他在1854年的时候,是如何在不了解霍乱是什么东西?霍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前提下,他采取果断地措施,把霍乱进行控制的这一实例,约翰·斯诺他是英国伦敦区的一个医生,那么1854年秋天的时候,伦敦爆发了霍乱流行,其中在伦敦霍乱流行的许多天内,约翰·斯诺对流行所发生的病例进行了一次统计研究,他用的方法是标点地图。他把伦敦所发生的霍乱病例,根据它的居住点,标在伦敦市的地图上,一标地图,他就发现了一个规律,他发现在伦敦宽街这个地方,病人发生数特别多,离宽街越远的地区,病人的发生数相对越少。为此它给他一个基本的信息,病人是围绕着宽街地区对外逐渐减少的。为了查明这个原因,他就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各种的研究他就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个地区的居民共用一口井。就是共用的这口井就是在宽街的一口井,而且发病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使用这口井的人,这些居民。那么同时他又发现呢,离这个很远的一些地方呢,也有散发的病人出现。他就去调查,调查结果也提示,有几位病人明确地记得,在他发病前,曾经到宽街来过,喝过这口井的水。那么通过这一个推断,他初步的认为,这个霍乱在伦敦的流行主要是这口井是一个据点,是一个罪魁祸首的根源。那么他就向政府请示要封闭这口井。那么最终是把这口井封起来了,一封了以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下来,伦敦整个发病的病人数就大幅度减少。这个实例是最典型的一个流行病学控制发病的实例,这个实例实际上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十九世纪的时候,人们对病原体根本不清楚,我们现在我们清楚了,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是一个细菌。但是实际上霍乱弧菌的分离和发现,是约翰·斯诺控制伦敦霍乱流行的五十年以后。当时根本就不清楚霍乱是什么引起的,但是他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他就发现和这口井有关系,采取果断措施来控制这口井,致使疾病不发生。这就说明我们对疾病不一定要到完全非常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够控制它。还是我前面说的,要根据这个疾病的三个环节,要有重点的切断它某一个环节,疾病就可以不发生。

    艾滋病,这是大家都恐惧的,也是都熟悉的一个病。这个病的最早的病人,是1981年6月5日的时候,美国加州大学一所医学中心,所发现的一例男性同性恋,他患了一种奇特的疾病。这个疾病有一些特点,比如说他最早发现的几例病人,往往都是同性恋,他往往都患有卡氏巴囊虫肺炎,都患有卡波肌肉瘤。他根据这些特点,他就做了一个推断,这个病不是一个老病,它是一个新病,它是一个新的病原体,但是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他不敢肯定。他说肯定是由新的病原体引起,一直到1983年法国的巴斯德研究所,这是非常著名的一个研究所。从患有上述症状的病人体内分离出一种病毒,分离出一种病毒,以后美国的国立卫生研究所陆续也分离出一些病毒。那么最后到确诊,这种疾病是一种新的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导致的一种病,我们叫艾滋病。那么这个疾病从最早,从临床体征开始认识它,一直到回过头来追寻它的病原体,到现在我们根据它的这些特点,来在人群当中进行控制,也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那么SARS这种疾病也是一样,刚一出现谁也不了解,但是现在我们的科学,尤其是医学科学,可以在非常快的时间内进行快速反应。我们从有这种疾病,到分离出SARS病毒,时间是最短的,在人类历史上。这么快速的一种反应,我们很快就生产相应的抗原、抗体反应的一些检测试剂,很快地就能够生产出一批具有一定抵抗作用的,比如说干扰素,比如说一些预防性的药物,甚至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咱们很快就有一批针对SARS病毒的,也就是冠状病毒的免疫疫苗,一种疫苗。这就是说人类在进步,科学在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啊,科学在疾病控制,对疾病的认识,对人群健康水平提高上面,将越来越起到重大的作用。我想我就讲这么多行吧!

    主持人:谢谢您,谢谢您,您的这个演讲是条理非常清楚,用词言简意赅,非常受启发。

    梁:过奖了。

    主持人:有几个小问题,可能跟主题有关,可能跟主题没关系。是我个人的问题。照您这么说,我也是个病人,我这个体征上没有任何关于我有心脏问题的这个检验结果,但是我经常是,有时候往下一坐,突然心脏跳到170下。

    梁:你出现170的时候,那时你就是病人,根据医学上来说。

    主持人:我就生病大概几分钟,然后就好了,也不用吃药。

    梁:健康,病人都是相对的。我要强调的就是这个。

    主持人:我可以给自己下个定义,说我是间歇性病人吗?

    梁:我们没有这种提法。我们从这个角度上意思是告诉大家,健康是无止境的,疾病也是无止境的。你可能是解决你的心脏的问题,很可能紧接着你还有其他的问题,科学越发展,越发达,疾病的发生、发现的东西就越多,过去谁也没把血脂高当做一种病,现在高血脂就是一种病。

    主持人:对呀,我更是病人了。

    梁:过去没有办法来测量高血脂,那谁又想到血脂高是一种病。现在就有办法来测量你了。过去认为胖不是病,是一种有钱,身体好的标志,现在胖它是一种肥胖症。

    主持人:在美国如果胖过了某种程度,可以申请残疾证的。好,还有一个问题啊,您刚才说传染,这个传染一定是人或动物。

    梁:传染源。

    主持人:传染源一定是人或动物,植物是排除在外的吗?

    梁:植物它不能够,病原体不能在它体内繁殖,我们所谓定义。

    主持人:寄生也不可能,就是说我吃了某种植物,这种植物当中有人或动物给它的一种病菌,然后我们就

    梁:它也不能繁殖。它吃进去多少病菌还是多少病菌。在植物来说,这个可能是一种科学的定义,所谓的传染源就是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因为植物、水、空气,病原体多少就是多少,它不可能再繁殖的。比如说病毒它必须在细胞内才能繁殖,那么植物的那种细胞和空气,它都不适合病原体繁殖,所以我们不认为它是传染源,它是传播因素。

    主持人:这样一个区分。下面呢,为了应付您这个演讲,我提前准备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多数在网络上一些网友他没有针对性提出的问题,希望您回答一下。有一位网友叫“非典型斑猪”,他的问题是这样的,能否告诉我这次“非典”流行算不算是瘟疫,够不够得上瘟疫资格?在我印象中,瘟疫应该大范围流行,并且必须造成高比例的绝对死亡数量。这样看中国此次突发“非典”,似乎只能算得上是流行病,还称不上是瘟疫。与古往今来和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瘟疫,也有相当大的差距,能否有专家回答我,究竟我这个估计对不对?

    梁:实际上是两个概念,瘟疫是一个修饰词。

    主持人:不是一个医学词汇。

    梁:不是一个医学词汇。我们医学来判定一个疾病的流行范围多大,我们常常用四个概念,一个叫散发。第二个叫做爆发。第三叫流行。第四叫大流行。我们是用这四种概念来判断它的程度的。所谓散发,就是说点状的在居民区当中,这区一个病人,那区一个病人,就像非典型性肺炎最典型的。过去也有非典型性肺炎,只不过不是由冠状病毒所引起的。那么大家也对它不重视,因为和普通的典型性肺炎,就是大叶性肺炎来说,还是大叶性肺炎多。非典型性肺炎太少,人们不重视,那就是散发。所谓爆发,它是指在短时间内,在一个人群当中,出现了很多例病人,然后又很快下去。爆发,就像你想,啪这样,它实际上很短。

    主持人:还要很快下去。

    梁:很快下去,这是爆发。所以爆发一般说牵扯的面很小,而且数量虽说很多,但是它也不是一个相对的多得多,只是在这一个集体当中,比如说今天晚上咱们同学聚会了,共同去聚餐,有十桌,这十桌当中吃某一道菜被病菌污染了,可能咱们全部都得了病,这就是一个爆发,很快上来,很快下去。流行往往比爆发就更厉害一些了。

    主持人:而且范围也大一些。

    梁:所谓流行,它的范围就大了,它的持续时间就长了。在一个人群当中,本来它的发病率应当是千分之三的话,而在这段时间,它的发病率明显的要高于过去前三年的平均发病水平,并且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持续一定时间,波及的范围比较大,我们就叫流行。比如说波及一个城市,波及一个省份,大流行。

    主持人:比如上海那个肝炎就是流行。

    梁:所谓大流行,因为流行、大流行也很难来判断,那么大流行的意思呢,就是说范围更大了,可能这个疾病全世界都有,而且持续时间更长,所发生的病例更多,所以我们没有一个概念来说,它是瘟疫还是非瘟疫。

    主持人:科学的说,这四种程度是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我真希望咱们“非典”是爆发,它至少去得很快。实际上它属于四个当中哪个呢?

    梁:以我个人的判断,在我们北京、广东这些地区,我们还属于在流行这个层次。在流行这个层次。

    主持人:千万不要再走一走、看一看,变成大流行了,可就糟了。最好它是爆发。最好是爆发。

    主持人:我家住的那个地方是个特别大的社区,三十万人在那个地方居住,所以我们这个网非常好。这个网当中也有一个频道,抗击“非典”,临时建起来的频道,其中有一位邻居叫格林,格林童话那个格林。他说哪位专家可以告诉我一点生物常识,说一说蚊子到底能飞多远?有人说是四十公里,这样说我住的天通苑社区,蚊子完全可以从北侧隔离“非典”病人的小汤山地区飞过来,两者距离只有十三公里,有人传说是蚊子能飞四十公里,我都不信。我得先问一问,蚊子是否传染“非典”?夏天快到了,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知道蚊子不传染艾滋病。

    梁: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也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我试图来回答吧,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首先“非典”的传播途径非常清楚,它是以呼吸道的飞沫,以直接接触为主导的。那么具体消化道传不传播?蚊子传播不传播?水传不传播?这些问题,因为我们刚刚认识这个疾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它即使存在的话,它所起的作用是极小的。第二个问题蚊子能飞多远?我非常惭愧。这个可能要问寄生虫学家,或者生物学家。

    主持人:问一个昆虫学家。

    梁: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专门的研究。

    主持人:但是我估计飞不了四十公里。

    梁:第三个问题的话,这个病原体进入蚊子体内,它能不能繁殖,它能停留多长时间?因为蚊子本身还有一个屏障作用,又是一个疑问,所以说我个人的感觉,夏天来了,大家不用怕,通过蚊子来传播这种病原体的概率,

    主持人:非常非常小。

    梁:不敢肯定地说没有,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是极小极小。因为这个疾病主要不是靠蚊子传播的。而有些疾病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