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路遥短篇小说集 >

第5章

路遥短篇小说集-第5章

小说: 路遥短篇小说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了;你要跟人家地委书记的儿子,也还愁没个工作吗!唉,咱们两家祖祖辈辈还没出一个
吃官饭的人呢!琴,咱好歹已经快端上这碗饭了,一转正,就是铁饭碗,再不怕遭年馑了!
咱要是现在回去,就再没指望了,这辈子也别想……咦?这寒冬腊月还有开花的东西哩?

    水瓶里插的那是什么花?还没见过哩?像年画上画的梅花嘛!

    叫我看这是真的还是纸做的假花……”这个乡巴佬说着便带着惊异而稀罕的神色,向桌
子这边走来。

    她听见他走近了,猛一转身,大声吼道:“别动!你的手,脏!”她的眼光喷着火似地
射在这个已经死了的活人脸上,指头像锥子似地指着他的鼻子问道:“你说!是不是人家给
你找了工作,你给人家答应的条件就是和我断绝关系?你再说!你今天晚上跑到这里干啥来
了?是不是所长叫你来做我的工作,让我跟她那个不要脸的儿子成亲哩?你说!你说!你说
呀!”

    她发疯似地喊着,一步步逼近了他。

    他愤怒地扬起手,在那张吃喝得油腻、肥乎乎的脸上眼狠狠打了一记耳光,咬牙切齿地
说:“你滚出去!”

    他没有看她,仍然像一截木桩似的钉在那里。半天,他才笨拙地转过身子,跌跌撞撞摸
到门口,走了。门外传来一声深深的叹息,扑踏扑踏的脚步声渐渐地消失在黑暗的雪夜
里……

    现在,她坐在椅子里,目光静静地盯着桌子上的那枝腊梅花,思绪像洪水一样在脑子里
奔涌起来,她此刻明白了吴所长所说的“世界上还有更强大的力量”是什么了。她谛听着窗
外猛烈的暴风雪的吼叫声,心里想:“这严酷的暴风雪不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吗?它把世界
上多少生机勃勃的绿色的生命都杀死了!但是,它奈何不得梅花啊!亲爱的腊梅花,你就是
在这样的时候,金灿灿地开了!

    她鼻子里“哼”了一声,站起来,开始收拾房间和整理东西。她先打开自己那个小提
包,一眼便看见了那件没有打完的、铁灰色的男式毛衣。一缕淡淡的哀伤又涌上了她的心
头。这是她用省吃俭用积攒的钱,买了最好的毛线,准备给刚才走了的那个人织的,已经织
了一半。

    她怔了一会,便取出这件没织完的毛衣,一只手扯住线头,狠狠地扯开了。她扯着,扯
着,那织着美丽图案的毛衣片很快就变成了乱麻一般的线团,被她抛在了身后……

    第二天黎明,骚动了一个晚上的暴风雪完全静了下来,但天阴得仍很重,雪花儿照旧轻
悠悠地飘落着。大地被厚厚的积雪包裹起来,显得洁净而庄重。喧嚣的城市变得静悄悄的
了。

    这时候,只见大街上蹒跚着走过来一个背铺盖卷的姑娘。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劳动布工作服,围着一条鲜红的粗毛线围巾,独个儿在齐膝膝
深的厚雪里吃力地向长途汽车站走去。她冻得通红的手里捏着一枝金灿灿的腊梅花,走一会
儿,便凑到鼻子上闻一闻,或者在脸蛋上亲昵地偎一偎。这正是冯玉琴。她已主动辞退了地
区招待所服务员的工作,准备在车站附近的旅社里住上几天——等天一晴,路一开,她就回
家去呀!青松与小红花一

    她现在是留在村里的唯一插队知青了。

    这是一个不幸的人:二老双亡,无亲无故,孑然一身。一九六九年冬末,当时和她一同
来插队的有二十几个少男少女。

    在第二或第三个秋天,这些人就先后和大雁一齐飞走了。他们有的当了兵或工人;有的
更幸运一些,上了大学。只有她走不了。她像一只被打断翅膀的雏雁,滞留在这里六年了。
谁都知道,她不幸,是因为已故的父亲被宣布为“畏罪自杀”的“叛徒”——他人死了,却
给她留下了一份吃不消的政治遗产。

    但是在有些人看来,她的不幸主要还是怪她自己。在人们的感觉中,现在这时光像她这
种处境的人,一般说来总是自卑的。为了自己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或者企求一点小小的
发展,总是时时处处小心谨慎,没锋芒,没棱角,奔跑在领导的鞍前马后,随社会的大潮流
任意飘泊……

    但不幸的是,吴月琴没有这种认识。以上所说的那些“美德”她连一点也没有。相反,
却表现出一股傲气。你看她吧,走路抬头挺胸的,眼睛总是锐敏地扫视前面的世界。嘴里时
不时哼着一些叫人听不懂的外国歌,有时还像男孩子一样吹口哨哩。在别人对当前那些时髦
的政治话题喋喋不休地谈论的时候,她总是一言不发,一双淡漠的黑眼睛瞪着,或者干脆把
这双眼睛闭起来。总之,她和眼前的社会很不搭调。

    她所在的生产队正好是公社所在地。村里的老百姓就是在厕怕里见了公社干部,也总要
满脸堆笑,用庄稼人那句向人致敬的话问:吃了没?吴月琴才不管这一套。她就是见了那个
外号叫“黑煞神”的公社书记,也不主动搭理。如果“黑煞神”冯国斌也不搭理她的话,她
甚至加眼皮也不抬就从他的面前走过去了。

    她很孤独,但这只是对别人来说,在她自己的世界里,看来并不如此,白天晚上,只要
她没睡着,嘴里总是哼哼唧唧在唱歌。唱的当然不是当时人们所听惯了的歌。怪腔怪调的,
谁也听不懂。她自己是畅快的——人们这样认为。

    但老百姓对她的这种畅快是鄙视的。的确,父亲去世是过了几年了,但她妈不是前几个
月才死的吗?就是老人历史上有问题,但总是自己的亲人嘛!难道作儿女的就连一点点悲哀
和痛苦的表示都没有,还能畅快的唱歌吗?实在是作孽!

    有一次,当吴月琴所在的三队队长运生说了一件关于她唱歌的事,大家才感到震惊了。
运生告诉人们说,他有一天黄昏听见她在村后的一条荒沟里唱歌,唱着唱着,歌声猛然间变
成号啕大哭了……

    啊,原来是这样!村里的人终于明白一些她那古怪的脾性了。生活中谁没有过这样的体
验呢?当巨大痛苦压在人心上的时候,人有时的确不是用眼泪,而是用歌声来排解忧愁。

    晕歌声是比眼泪更酸楚的。

    由于吴月琴的这一切,她在公社是很出名的。甚至县上的干部也都知道南马河公社有
“这么个女子”。再加上和她一块省里来插队的知青差不多都走了,她几乎成了这个公社唯
一操“外路口音”的人,而且又是这么个人,还是个女的!

    所有这一切,她必然被人注意和议论。她呢,装个听不见,照样我行我素。不久前,她
用粗劳动布自己裁缝了一个裤口稍微敞开的裤子,全公社当然又当作稀罕事立即议论开了。
先是爱饶舌的公社文书杨立孝说过裤子叫什么“嘈叭裤”,是“洋人”穿的。接着,老百姓
就到处传辩南马河学校的吴月琴穿了一条“吹鼓手裤”。这一来,逢公社遇集,好多人竟然
跑到小学校来观看她的“吹鼓手裤”,弄得她连课都上不下去。

    她在大队的小学校里教书,就是极不喜欢她的人,也都说她书教得好。她会跳舞,会唱
歌,尤其会画画。小提琴也拉得很好,还懂英语。她把一群乡山圪土劳里娃娃一个个唱歌的
比县城里的娃娃都开化灵醒。村里的老乡不管对她有什么看法,都因这一点而喜欢她,爱
她。她几天不在了,全村人就感到空朗朗的。

    但对她反感的人也确实不少。这些人主要是一些吴月琴所戏称的“国营干部”。而在这
些人里边,对她最反感的恐怕要数冯国斌了。

    冯国斌得个“黑煞神”的外号,不仅因为他的脸长得黑而粗糙,那面部表情就是笑了也
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更主要的是这人脾性暴躁而古怪,动不动爱发火。他这人就是作
错了什么事,也很少用书面或口头作检查,只是用行动来改正。他对普通老百姓的缺点是亚
厉的,但对上级的错误更不客气。就因为这一点,却赢得了普遍的尊敬。由于此公秉性耿
直,那些想利用人职为自己谋点什么的干部,在他手下工作,寒心极了。这是过去年代培养
起来的那种典型的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忠贞不二,但有些事情上又显得古板了一点。不用
说,他对一切超越正常规范的行为都深恶痛绝。

    他对吴月琴不光反感,而且有点敌视。这倒并不是因为她的出身。他知道她父母也许完
全是被陷害的好人——“文化革命”十年来这种事还少吗?他主要反感吴月琴本人。在他看
来,这女孩子身上缺点太多,浑身有一股“资产阶级味”;而且行为又那么放浪,根本不懂
人情世故。他甚至怀疑她是否有正常人的道德情操观念。

    这一天,公社文书杨立孝告诉这位“黑煞神”说,他听人的反映,吴月琴近来不光自己
唱外国“黄色歌曲”,而且还教娃娃们唱哩。

    冯国斌一听就起火了,马上打发人去叫吴月琴。他要狠狠刮她一回。这还了得!二

    吴月琴听说公社书记叫她,感到很奇怪。她和冯国斌没有什么直接交往。原来和她一起
的那些知识青年,为自己的事情经常和这位“黑煞神”厮磨,都和他混得很熟。她却从来没
有找过他。她早从侧面就听说公社书记对她很反感。既然人家反感,又为什么要去找呢?不
过,说句良心话,她倒不太反感这位公社书记。她虽不了解他本人。但她感觉老百姓不恨这
个人。反正她想:老百姓不恨的人,她就不恨,管他对自发怎样看呢!

    现在这位书记竟派人来叫她,有什么事呢?好事大概不会有。像她这种人还能希望什么
好事!是她做错什么了吗?她也想不起来。不管怎样,她倒很想见识见识这位“黑煞神”,
看他究竟有怎凶!他还能把她一口吃了吗?

    她从村后的小学校往村前枣林中那一排公社的房子走去。

    细镑镑的秋雨已经断断续续下了十多天,现在还正下着。

    天像灰漆刷过一般,阴得密实极了。田野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沤霉味。远方苍茫黛绿的
山峰间,飘浮着一块块轻柔的雾团,像诗意画一般叫人想入非非。村道被人的脚片子踩得乱
糟糟的,难走极了。她没有打伞,也没戴草帽,眼睛盯着脚下,很小心地走着。

    她的外表看来和她的性格不尽相同。一身自己裁剪的衣服,很妥贴地匀勒出她那健美的
身材。端庄而漂亮的脸,皮肤细白,红润。长长的眼睫毛护着一双水一般清澈的眼睛,看起
来很单纯。头发用一根绿毛线随便在脑后一挽,结成蓬松的一团——现在这蓬松的黑发上粘
着一些细小的雨水珠,像撒了一些碎银屑。在粗犷雄浑的高原大地上,她就像一朵开得很娇
嫩的花——可以想象,她为了不使自己在霜雪风暴中柘萎,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吴月琴带着一身潮湿走进公社书记的房子。书记正端正而严肃地坐在办公桌后面,两条
胳膊放在油漆剥落的公公桌上,浑身上下一副老农民的穿戴。看来他是专门等待和她谈话
的,可是对她的到来竟一言不发。这使她站在地上窘迫了一会。她很快知道她遇到了一个脾
气古怪的人。她也不说什么就坐在他对面的一张椅子上,扭头去看墙上的一排关于本公社农
业方面的表格。实际上是把脸对着这一摊数字,而不是看。她进来到现在虽然没认真地睦一
眼书记的脸,但感到那张脸是不友好的。整个屋子里弥漫着一种爆炸性的空气。

    她实在感到奇怪!她做错了什么事要受到眼前这种对待呢?她觉得这是一种压迫。她不
能忍受,她要反抗!但她不准备先开口,让桌子后面那个有权力的人先吼雷打闪吧!她不害
怕这些。这十来年里,什么样的压迫和打击她没受过!

    “你吃晚饭了没?”冯国斌终于开口了,但声音出奇地平静。这倒使吴月琴吃了一惊。
不过,她听出来这显然是压抑了的一种暴音,就像炸雷前面的一道闪电。

    “吃了。”她不在意地回答。

    “你这个人太不像话了!”冯国斌终于怒吼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击,使这位平时看起来什么也不惧怕的姑娘也不禁微微一颤。她的目光
马上像针被磁铁吸住一般盯在了冯国斌的脸上。这下她看清了那张全县闻名的脸:黑乌乌
的,就像一块粗糙的铁,此刻又被愤怒的拉力所扭歪,一道道皱纹看来像裂纹一般。右边脸
上有一个伤疤,刚好掠过眉梢和眼角斜劈下来,像一个触目的惊叹号。这大概是战争留下的
纪念。

    “我……怎啦?她声音平静地问。此时此刻,这样不露声色有平静至少和冯国斌的怒吼
同样有威力。那张铁板一样的脸好像也为这点而稍微震动了一下。

    冯国斌不理睬她的发问,继续吼喊他的。

    “我看你这个人是不可救药了!你,情愿走啥路哩!可你不能给我把那群娃娃也引到黑
水沟里去!我看……”

    “冯书记!我究意怎啦?”吴月琴打断他的话,激动得眼睛圆睁,满脸通红。

    “我看你算了,别教书了!回生产队劳动去!”冯国斌断然把头到一边去,拿起旱烟锅
在烟袋里狠狠挖起来。

    “我究意怎啦嘛?您必须把话说明白!我可以不教书!但您必须说明白,我做错什么事
啦?”

    “你还装啥糊涂哩!你给娃娃们教了些啥外国人的酸歌?”

    冯国斌手里端着没点着火的烟锅,声色俱厉地问。

    吴月琴一怔。马上,嘴角浮起了一丝嘲讽人的微笑。她说:

    “您误会了。这不是外国歌!是我自己编的一首儿歌,只不过是用英语给孩子们教的罢
了。我想这样可以一举两得L孩了们既可以学唱歌,也可以学英语……再说,歌词也不是酸
的!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可以把歌词给您说一下。歌词是这样的:小红花,小红花,长在巍
巍青松下;风来吹,雨来打,青松不弯腰,小红花也笑哈哈……您说说,这就是酸歌吗?”

    冯国斌沉默了。显然杨立孝给他提供了假情况,害得他无端动了这一番肝火。他的沉默
就对对方的道歉。不过,他只沉默了一会——也就是说对刚才的事道歉完了以后,又很凶地
说:’你自己唱外国酸歌这总是事实吧?”

    吴月琴还是那副不在意的样子,说:

    “我是爱唱一些外国歌,您所说的酸歌,我倒不知道怎个酸。我会的歌是有一些所映爱
情生活的,不过我自己看不出来就是黄色的。有爱情内容的作品就是黄色的吗?现在样板戏
里男的女的倒都是些光棍,不过我看这……”

    “别说了!”冯国斌粗暴地打断她的话,表现出一种厌恶的神情,好像说:“女娃娃家
脸怎这么厚?爱情长爱情短的,都不嫌臊!人家说你不正经,一点也不假。

    吴月琴站起来了。她扯扯衣襟,挑战似地问:“冯书记,我还继续教书吗?”略停了一
下,她也不知为什么非常协感情地又补充说:“还是让我教吧!您也许不知道,我现在离开
这些孩子,说不定要发疯的……”

    冯国斌手在黑脸上狠狠摸了一把,一言未发。他拧过身擦着一根火柴,点燃了那锅旱
烟。

    尽管接触很短暂,吴月琴已经摸着了这位“黑煞神”的脾气。他的这种沉默就是对她的
问话的肯定答复。不知怎的,她竟然感激地瞥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