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 >

第4章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第4章

小说: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我成功了,大学生就可以出来创业了吗?我失败了,大学生就不能创业了吗?”

    “我其实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那回中央电领台来录《对话》节目,是学校领
导坚持让我去的。在《对话》节目实录现场我多少有点失望,因为我感觉现场嘉宾
包括现场观众对我的背景、具体情况都不很了解,甚至对我们公司的名字都不很清
楚,他们的一些好意的劝告我觉得甚至有点好笑。当然,我非常感谢他们给予我的
真诚关心和建议,就我个人而言,我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自己的事,不被别人
左右。”

    周刊在写鲁军的那一篇,有这样的一句话:“一年前,他离开课堂的时候,大
学的文凭压在很多人的心口,那是清华大学的文凭啊!停学。”一看到这句话,我
就扑嗤一笑。这是什么意思?没必要这么担心吧?难道这位记者真的担心鲁军再也
拿不着清华的文凭了?鲁军告诉我,两年后他继续回清华读书拿文凭!而最近我去
FanSo 公司找他拍照时,他看起来挺潇洒呀!拍了一张后,我准备给他拍第二张时,
他说:“别拍了,有人在等着请我吃饭呢,没时间了。”然后赶紧跑了。

    唉,有些新闻报道简直是庸人自扰!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太无聊了!倒霉的是
读者,一个个被搞得满头雾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所以,我觉得该检讨的是某些
媒体,而不是“大学生休学创业”。

    五寄托着一代年轻人的梦想

    这是一个崇尚知识和创造的时代,新一代知识经济的先行者,创造了一无所有
的年轻人凭借着知识和远见实现梦想的奇迹。他们聚积财富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一些靠传统行业发迹的老牌经典富翁惊呼:Internet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叫人不可
思议了!一个个神话的诱惑牵动着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心弦,怪不得大学校园掀起了
一场空前的创业浪潮。

    比尔·盖茨当年20岁从哈佛大学退学创业,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创立了今日的
微软帝国。他的个人财产跟他所持有的微软股票涨跌有关,我在一份资料看到盖茨
的财产一度达到960 亿美元,股票一跌,他就一天损失好几十亿美元,但近年来他
的财产一直都是在500 亿美元以上。盖茨以世界首富而成为一些人的偶像,他的传
奇经历早已传遍世界,影响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许许多多的人都在想着有朝一日
象盖茨那样把自己的知识转变成财富。其实,这种神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当中
已经有人在创造这种神话。

    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作为中
国第一批大学生创业者,他们掀起了一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旗帜,我们这一代大学生
(包括所有的年轻人)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就像史玉柱那个时代的人为史玉柱感
到骄傲一样。从柳传志到史玉柱,从张朝阳、丁磊、王志东到这批大学生创业者,
他们都是中国创业史上的丰碑式的人物。当我逐个采访完这批大学生创业者后,有
些朋友问我有何感想,我非常兴奋地说:“他们将被载入史册!”也许话说大了点,
但这绝对是我的肺腑之言!

    2000年7 月13日《北京青年报》刊出的题为“创业:人生必经之路”的整版报
道,主题词这样写到:

    随着“创业”一词在媒体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对于创业内涵的界定以及创业
形式的探讨,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着。从人一生的生存和发展上看,每个人都在不
同层面、不同阶段、不同环境里从事着创业活动,都在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其生活
状况。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创业的社会形态也发生着
显著的变化;另一方面,恰恰是每个人的创业活动,创造性、决定性和历史性地成
就了人类的所有文明,并演绎着人的历史。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这样的诗句在如今看来愈发显示其高度的
概括性和准确的预见性。的确,当创业成为众望所归的社会主流思潮时,当大众有
意识地将创业提升到价值观上,并广泛于日常生活的每样言行举止中时,当个人把
创业作为生存的必要行为而周围也对这种行为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弘扬时,世
人是会对擅长创业的风流人物的倍增而习以为常的。

    创业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事业,为了实现更深层次的生命的价值。这是一个
以知识为经济发展核心的时代,历史给了我们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否把握就要
看我们有没有勇气与智慧了。对于社会趋向潮流的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
究所副研究员沈杰这样认为:

    “如今,是我国5000年来创业机遇最多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了那种继
承、世袭的传统。不管你有什么家庭背景,你本身的资源很重要,也就是文化资本
将取代过去的社会资本。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本家、知识精英将代表着社会潮流
出现在创业的重要领域,可以预见文化资本创业的意义将更大。”

    大学生创业绝不是一种浮躁的表现,他们都很沉稳而清醒。在自己所在的大学
里,他们都非常优秀,绝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是创业的先行者,按他们的话说就是
:中国不缺科学家,中国真正缺的是创业者,为此,我们先走一步。

    当代大学生去创业,不仅可以实行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
业行会,为中国的发展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大讯飞”总经理、中科大博士生刘庆峰是一个非常有民族责任心的创业者,
他说:“一个国家的发展,甚至说能够生存下去,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一些堪称民
族脊梁的读书人能够真的为这个民族做些事情。”而他自己就这样去做了,远大的
目标是缔造一个“语音帝国”。

    被媒体誉为“中国女大学生风险创业第一人”的李玲玲已经被一些人冠以“失
败”两个字,其实,天行健公司的停摆并不意味她创业的失败,她现在在新的公司
里干得挺好的,况且,她还这么年轻,她的路还很长,有一些挫折是难免的。李玲
玲在中央电视台参加《对话》节目,在录制现场,节目一结束,她随即被许多同龄
人包围着,围着她要签名、合影。《对话》栏目组的编导说,这样的情况好像只在
大导演张艺谋来录节目时才出现过,少年作家韩寒都没有享受她这样的荣光。

    我们的同龄人对李玲玲这么关注,为什么呢?我采访李玲玲时她跟我说:“其
实我李玲玲只不过是创业的一个代名词,或者代表而已。我现在所做的很多事情,
在某种意义上讲就代表了现在大学生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想法!”

    V2科技有限公司的CEO 叶滨的一番话深深地震颤着我的心灵,他说:“刚读研
究生的时候,我了解很多师兄师姐的走向,其实我特别希望有一面旗帜告诉我,让
我觉得这个人的经历特别好,以后我就朝这方面去努力。我特别想找到这样的一个
目标,但我就是没有看到那面随风飘扬的旗帜。

    “当时在创业园的时候,每周有一个创业者沙龙,有一次在沙龙里,我就说我
特别希望我们当中出现一面旗帜,这旗帜不仅是对我们兄弟公司的一种感召,对中
国所有的学生也是一种感召,至少可以告诉这一代或者下一代的青年们:可以考虑
去走创业这条路,这条路非常有前途,可以更好地发挥你的才能。”

    今天,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这面旗帜已经在蓝天下随风飘扬,它指引着一个
方向。作为第一批大学生创业者,他们是光荣的,是勇敢的。敢于向权威挑战,向
新的领域挑战;敢于走创业之路,去开创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这种大无畏的精
神正是我们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需要的。这批创业先行者寄托着一代年轻人的
梦想,不管未来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无愧于这个时代!

    2001年2 月26日于北京



  
            后记:做一个创业的传播者

    从采访第一位创业者到写完这本书,我一直都很兴奋,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心
潮澎湃的书。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曾对朋友说:“我都快要犯心脏病了!”朋友惊
讶地问怎么啦,我无比激动地说:“太兴奋了!一天连着采访几个老总,兴奋得让
我受不了!”是的,我的心怦怦乱跳,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这是一批特别有激情的
创业者,而我显然受到了他们强有力的冲击和感染。

    其实,能否写成这本书我只有50% 的把握,因为这批创业者我一个都不认识,
我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也不知道他们好不好打交道。到最后,除了
个别以外,媒体上关注的“人物”我基本上都采访到了。这本书《挑战盖茨神话》
只写了二十位创业者,接下来我还要接着写属于同一批大学生创业的其他创业者,
准备一网打尽,下一本关于“创业”的书有望在几个月后接着出版。

    写这本书,我想起了写上一本书《一切从大学开始》(已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都要采访,都要跑全国各地,而且一切费用都是自己解决。《一切从大学开始》的
后记标题为“我知道风从哪里吹来”,这次离开北京出去采访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一样是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起程,一样是先去西安……差一点又一样离开西安后去找
那个女孩。去年她还在兰州大学外语系念书,而今年她已毕业回四川成都老家工作。
我在北京打电话跟她说过在西安采访完后坐火车去成都看她,她说欢迎我去。我问
:“会不会跟兰州的遭遇一样?”她说:“不会,当时(指在兰州)我还小,我不
懂……”去年辛辛苦苦从西安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兰州看她,她竟然让我在黄河
边流了眼泪……碰巧的是,去年我来西安时下起了雨,而今年也一样下起了雨。雨
一直下着,我就在想:是不是又要让我流眼泪了?

    那个雨夜,两位西安交大的男生(已经是朋友,去年采访认识的)请我吃火锅,
说是为我接风洗尘。还有一位漂亮女生,四个人围成一桌,谈笑风生,非常惬意。
席间,一位男生从大衣兜里拿出一瓶西安有名的白酒来,一定要我喝,我非常感动,
顿时热血沸腾。其实我不会喝白酒,但那天晚上还是喝了一点点。

    天放晴了,我坐火车离开了西安,但没有去成都,而是去武汉继续我的采访。
因为我想去成都时带给她一份惊喜,可这份惊喜还没准备好。我早晚会去成都看她,
即使我俩不会有什么结果。我就是这种人,能遇上她我就已经很幸福了。蓦然回首,
我发现友情是我这么多年来最宝贵的财富。

    我很执着,这是我的风格,写这本书也一样。我经常跟朋友说:“我可以过得
不快乐,但是我一定要成功!”

    去武汉,去南京,去合肥,去上海……又是一次漫长的旅途。一路上很孤单,
很寂寞,我心里老回荡着香港歌星郑秀文的歌声:“不要回头∕至少路上还有风。”

    倒霉的是,中途感冒了,非常难受,但我没有停下来。当我回到北京录音
磁带听到自己的声音那么沙哑时,才体谅自己当时是那么不容易。

    我认为写这本书很有意义,所以什么困难都要克服!我对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总
说:“你们是创业的先行者,我希望我是创业的传播者。”要胜任“传播者”的角
色,仅仅靠这本书是不够的。接下来,我还要写关于“创业”的纪实文学,还有小
说,甚至想拍电视连续剧……我这个人说到做到,我会努力的。如果说这批创业者
掀起了一面旗帜,那我愿意做一名升旗手,让这面旗帜随风飘扬……

    张宏杰

    2001年2 月27日于北京



 
                第一节

    创业者档案:刘庆峰,1973年生于安徽省泾县。1995年7 月获中国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8年7 月获中国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
硕士学位,1998年9 月至今攻读中国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

    1999年6 月出任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原安徽硅谷天音公司)总
经理,并任中国科技大学“讯飞智能多媒体实验室”副主任。先后被评为中华全国
青年联合会九届委员、安徽省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安徽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
理事、安徽省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1999年被共青团中
央和全国学联授予“五四”优秀青年奖学金和“建昊杯”,同时被评为安徽省第五
届优秀青年企业家。

    2000年11月26日下午,我从南京坐长途汽车来到合肥,住在中国科技大学旁边
的红绿蓝国际饭店,而在这一天,刘庆峰也刚好从北京参加完中央电视台二台的
“对话”节目回到合肥。安顿下来后,我焦急地等着他给我打手机,这是我俩约好
的,他说一回到合肥就跟我联系。三天前,我在武汉作采访,第一次跟他通上电话,
本来打算马上到合肥的,但他说明天就去北京,我也只好先去南京采访了。由于我
没有他的手机号码,而今天又是星期日,不能给他所在公司打电话,所以我只能干
等着他给我打手机。

    晚上九点多钟,我的手机响了,是刘庆峰打的,我顿时喜出望外,我的第一反
应是:他真守信用!他说他到我所住的饭店来跟我见面,半个小时后,他来了。这
段时间他极其的忙,除了公司的工作外,正在准备国家863 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的
挂牌仪式,非常隆重。刘庆峰非常乐意谈论“学生创业”这个被媒体炒得火热的话
题,他今年27岁,在校三年级博士生,无疑还有学生的身份。由于他刚参加完中央
电视台二台关于“大学生创业”这个话题的讨论,我俩就从这开始谈起。那一期的
“对话”节目,主角是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硕士研究生李玲玲,
按刘庆峰的话说,李玲玲坐在台上是大家发话的“靶子”,当时刘庆峰坐在下面。
我前几天在武汉刚刚采访过李玲玲,对李玲玲有感性的认识,所以刘庆峰从这里开
始正式的访谈,我一下就找到了感觉。

    刘庆峰对中央台的那次节目感受很深,在场的除了创业者外,还有几位来自企
业界和大学的特邀嘉宾,要多的是热情高涨对创业颇感兴趣的在校大学生。作为一
个大学生创业的话,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究竟要做哪方面的产业?做产业的
同时是否做好了面对成功与失败的思想准备?做好思想准备后又要怎么样组建团队?
谁做CEO ,谁做CTO ……产品要怎么样去研发?研发后又要怎么去开拓市场?开拓
市场的过程中间又要怎么样去周转资金?刘庆峰一开始就跟我说了很多企业运作的
问题,我注意到他满脸是青春的光彩,这是一位很有朝气而又很有野心的“知本家”。

    1999年11月11日,对刘庆峰来说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天,他和另外5 位中科大
的学生因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能听会说”的中文电脑,获得总计668。85万元的
技术股权,给被称作“大学生创业年”的1999年刷上了一个浓重的惊叹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