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清理计划-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树木折倒的同时,一道道路痕在山中被压了,满山都是。
同时,那灵光墙壁不时的闪烁出一道道灵光,并不时响起一阵阵沉闷的撞击声。
很明显,这灵光墙壁挡住了什么。
一条白色的蟒蛇,虽然还不算很大,但在凡人的眼中,这的的确确是一条大蟒蛇。
那条白色的蟒蛇在山谷之间胡乱游走着,想要突破眼前的灵光墙壁。
但是无论她如何努力,那灵光墙壁始终都绕不开,突不破。
最后,那条白色的蟒蛇快速的游窜到了山顶,当她的脑袋从树丛中穿出来的那一刻,正好与山顶的太衍四目相对。
‘嘶!!!’
白蛇吐出长长的腥红蛇信,然后猛然止住了向前的身体。
于是一人一蛇,就这样平静的对视着。
太衍看着白蛇,指着那片灵光墙壁道“这道‘巽风壁’是贫道设下来的。”
白蛇脑袋一摆,一双湛蓝色的眸子静静的看着太衍。她并没有如其它妖类那般动不动就龇牙咧嘴,她很冷静,或者说,她很柔和。
太衍盘坐下来,然后抬起头对白蛇道“可以低一点吗?”
白蛇不知道眼前这个道人就是当年在山中差点掐死她的那个人,因为当时太衍的模样是陈景文的模样,而现在太衍已经恢复了本来的模样。
白蛇盯着太衍,然后将自己的上身放低了一些,长长的身躯盘在山顶的空地上,就这样和太衍面对面、平等地相对而‘坐’。
太衍看着白蛇道“你能听懂人言,但你还不能口吐人言,是因为你的横骨还没有炼化。”
白蛇听到此言,长了张嘴巴,但发出的却是一声声的‘嘶鸣’。
太衍继续说道“将法力本源,汇聚在你的上丹田,也就是你的七寸。然后连通浑身窍穴,以周天往复循环,生生不息。如此即可炼化横骨,淬炼法力,也可保护七寸丹田,不致成为你的致命软肋。”
白蛇听了,顿时此言如醍醐灌顶一般,令她十分舒畅。原本修炼中令她迷惑不解的一些问题此时也迎刃而解,无比通透。
随后,白蛇安静的盘在那里,静静的听着太衍为她讲道。
这一讲就是七天七夜,白蛇周身开始散发出一阵阵盈盈琼光,额头上也开始泛起灵光氤氲。
讲到最后,太衍收身停歇。
正听的津津有味的白蛇突然惊醒过来,周身的琼光也瞬间消散,额头上的灵光也没入她的灵台之中。
白蛇湛蓝色的双眸疑惑地看着太衍,不明白他为了突然就不讲了。
于是白蛇张口轻‘嘶’了一声,像是在询问太衍。
太衍看着白蛇,笑道“你想化形成人吗?”
白蛇点点头。
“你想修炼成仙吗?”太衍问道。
白蛇继续点头。
太衍道“好,那我给你说个不大不小的事吧。”
白蛇双眸好奇地看着太衍,然后安静的将脑袋趴在地上,听着太衍的讲述。
太衍说道“此界气运宏广,灵气足够此界的所有修行之人修炼百万年。但正因为这气运无比宏广,就有仙神打起了这里的主意。从这些仙神的实力看来,不说百万年,只要两千年,此界的气运就会被取走三分之二。余下的三分之一也只能维系此界的运转,但再也无法维系此界的修行之道。也就是说,两千年后,此界的修炼之道当会彻底没落,最后彻底消亡。”
白蛇疑惑的看着太衍,它不是很懂。
太衍道“假如你化形成人,在之后的两千年内未曾修炼成仙的话,你的修为就再也不能有丝毫寸进,最后与这方天地的修炼之道一起消亡。”
白蛇听完,巨大的身躯一抖,她现在明白了,这和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
“你知道你的来历吗?”太衍朝白蛇问题。
白蛇摇摇头。
太衍笑道“其实知不知道,都无所谓,你的来历在此界无法对你有丝毫的帮助,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拼搏、争夺。”
太衍对白蛇道“我们订个约定如何?”
白蛇看着太衍,毫无犹豫地便点了点头,她此时并没有经历过世间的尔虞我诈,只知道太衍是个好人。
太衍笑了,随后说道“这个约定就是,我给你指一条化形的路。但你以后要以修炼成仙、以及承负此界修行之道延续的目的走下去,一旦你被凡尘纠葛羁绊、牵扯,贫道就会强行使你来完成约定,如何,敢接吗?”
白蛇歪了歪脑袋,尚还有些犹豫。
太衍笑道“其实你也不必犹豫,你身为妖,本身就要化形成人,然后蜕去妖身修炼成仙。我为你指的这条路是一条极其光明宽阔的道路,比别的妖怪多了无数的捷径。而我要你做的也和你修炼成仙的目的完全相合,不会有任何冲突。等你日后化形成人,修炼成仙,就是天高海阔,任你施为。”
随即,太衍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说出了最后一句让白蛇彻底无法拒绝的话,“化形成人之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和谁做朋友就和谁做朋友,想见谁就见谁,再也不会像现在一样东躲西藏,不敢露面见人。”
白蛇湛蓝色的眸子里亮起一道璀璨的光芒,随后立刻点头如捣蒜地答应了下来。
“好!”太衍一拍手掌,白蛇冥冥间感应到这一刻似乎有什么东西开始烙印在她的元神中,她不知道那是她与太衍定下的约定,受到了天道的监察。
白蛇没有过多的去理会这些,反正她现在也不明白。
随后太衍起身,对白蛇道“你随我来。”
白蛇跟着太衍来到山巅,只见太衍指着山下黑夜中巍峨的洛阳城外的洛水道“那是洛水,你本身就是吸取了水龙王的灵珠才修炼到这一步。那洛水里面曾经有一条龙被锁了数百年,里面的龙气足够你修炼到练炁化神的境界。”
“但此时不要化形,别的妖怪早早的就化形成人,这其实是浪费了天资。你在洛水中潜隐修炼,等到一百五十年后,自有一次机缘给你,届时你拿了这次机缘,就能修炼到练炁化神巅峰。然后你再向西去,沿着大江一路往上,到白帝城下潜隐修炼,等数十年后,再会有一次机缘给你。你拿了这一次机缘,修为就能触摸到练神返虚的门槛,这时你就只差一次小小的机缘就可以全妖之身化形,无论天资还是修为,都是别的妖怪的数倍之多。”太衍一边说着,一边将这些信息送入了白蛇的脑海中。
白蛇闭上双目,接收着来自太衍给的指引。
等她完全融合明了这些指引之后,睁开眼睛再看时,眼前哪还有太衍的身影。
她茫然的四处看了看,太衍已经不见了。
清风吹拂着山巅,天空升起一轮弯月,照耀着山巅上那一条孤独的蛇影。
白蛇低下脑袋,朝先前太衍讲到的地方望了一眼,她并不是舍不得太衍,而是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朋友,但是这个朋友又很快的离去了。
白蛇再转过头来时,发现那巽风壁已经消失了。
她牢记着太衍的话,迅速游窜下山朝着洛水而去。
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入中土
次年,大汉正式将年号建武改为‘永平’。
永平二年,钱塘县方家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这个人气质不凡,谈吐间彬彬有礼,而且学问高深。
他带着一位妻子,两个孩子,在方家府前静候。
方龄经仆人通报后,特地见了这一家人。
只是这一见面,方龄就觉得眼前这个男子不是一个寻常之人,看他的气质仪态就不是普通的百姓该有的。
但男子开口说的话,却让方龄有些意外。
“你说你要来我家做工?”方龄看着眼前的男子问道。
男子起身行礼道“是,做长工,我们一家人从北方到南方,尚无安家之处,所以想在主公府上讨一份差事,养家糊口,还请主公成全。”
方龄点点头,看着男子问道“你是否读过书?”
男子略一犹豫,答道“读过一些,但并不精深。”
“嗯。”方龄应了一声,然后道“只是府上暂无闲职可替”
男子笑道“无妨,若是主公这里不方便,我再去别处看看。”
方龄道“且慢。”
男子停了下来,静静的看着方龄。
方凌说道“你稍待,老夫帮你问问就是。”
“多谢主公。”男子恭身拜道。
然后方龄唤来一位仆人,对仆人说道“你去小姐那边问问,善堂还缺不缺人手。”
“喏。”
不多时,一名身穿素衣,玉带束发的美貌女子从外间走进了方家的厅堂,正是方家小姐方娇。
方娇面色从容宁静,她进入厅堂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一旁的那一家人。
首先是那名男子,男子气质始终沉稳不凡,而且容貌俊秀,让人一看就知道非等闲之辈。
而男子身旁的妻子则是容貌丑陋,但却始终静静的坐在男子身旁。
就连他们的那两个孩子,也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不声不响。
方娇走入厅堂内,朝方龄拜道“父亲。”
方龄笑了笑,然后指着男子一家道“他们刚从北方来,如今正无安身之处,你那里是否还缺人手?”
方娇看了男子一眼,男子起身朝方娇拱手一拜。
方娇微微一怔,她似乎还从未见过如此多礼的人。
“有。”方娇说道,然后方娇对男子道“我那里有几处善堂,平日里为穷苦之人施粥放药,救济贫困,你若是不介意,可以到我那里去做工,每月给你十钱工钱,茶饭住房全由我来安排。”
男子连忙说道“在下愿意,先生行善积德,救济贫困,实乃我辈模范。”
方娇摇头一笑,然后说道“那好,你明日便来上工吧,我还有些事,就先不奉陪了。”
方娇说完,对方龄道“父亲,家中还有许多空闲的院子,就给他们住吧,明天让仆人带他到我善堂来就是。”
方龄宠溺地对方娇笑道“好,好。”
最后,方娇离去时,转头对男子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说道“在下姓梁,名鸿,字伯鸾,多谢先生收留。”
“嗯,好。”方娇点了点头,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时间一晃,又是七年过去了。
永平七年春天的雒阳正是百花盛开,百川争流的美丽时节。
就连夜晚的熏风,都带着一丝丝清恬的花香。
皇帝刘庄白天忙碌了一天,已经十分疲乏,于是便夜宿南宫之中。
是夜,刘庄在南宫里面做了一个奇妙的梦。
在梦里,刘庄正在上朝议政,忽然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之上飞绕。
但这个梦做了并不久,刘庄便被一阵风给吹醒了。
醒来之后的刘庄回忆着那个梦,然后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守在御榻旁的宦官说道“回陛下,快三更了。”
刘庄点了点头,将那个梦牢牢记住,然后又躺下来睡了过去。
翌日朝会之时,刘庄向群臣说起了昨晚做的那个梦。
群臣们听了也有些迷茫不知所然,只有太学博士傅毅站出来说道“陛下,臣知那金人的来历。”
“哦?”刘庄眼睛一亮,朝傅毅道“爱卿快快讲来。”
傅毅禀奏道“西方有神,称为佛,典籍中对佛的描述,就像陛下您梦到的那样。”
刘庄闻言大喜,“佛?西方有神,名曰‘佛’?”
说到这里,刘庄立刻下了决心,“这一定是佛对朕的指示,是西方的神给朕托梦!朕要派人到西方去请佛来中土!”
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于是纷纷说道“陛下圣明,自有神灵垂青。”
数日之后,刘庄下诏,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永平八年,蔡、秦等人离开雒阳,踏上西行之途。
历经万里,终于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身毒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于是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土弘法布教。
有大汉的使者相邀,纵然钟无艳的五行阵再厉害,也无法拦住摄摩腾和竺法兰。
就这样,又在两年之后,摄摩腾与竺法兰用白马驮着佛经,一起随着大汉使者回到了雒阳。
刘庄见到了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并在之后的数日内聆听两位高僧讲法,并见到了佛经与佛像,果然与梦中的金人毫无二致。
刘庄大为兴奋,在两位高僧讲法完毕之后,并敕令在雒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为“白马寺”。
就这样,这个迥异于中土文明的文化,第一次以完整的形态进入中土,并且将在此后的数百年内迅速兴盛并融入华夏文明之中。
而白马寺,也就成了第一座伫立在华夏大地之上的佛寺。
对于这一切,玉常宫的三位护国真人看在眼中,但却无能为力。
皇帝是天子,天子之意,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
只要大汉天子一天没有失去民心,一天没有失去天道认可,他们就无法违抗天子的诏令。
第一百七十二章 人间自古伤别离
永平十五年,梁鸿与家人来到钱塘已经十三年了,这十三年他就在方府做着长工,过的十分安然舒服。
没有功名利禄的牵绊,也没有在北方那么大的名气,让朝廷来征召自己出去做官。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着,梁鸿与妻儿虽然感觉平淡,但却十分美满。
不过梁鸿在这十三年里,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学识以及德行,让方龄对他十分敬重。
也正因为如此,方龄也并没有把梁鸿当一般的仆人对待。
而至于方娇,看到梁鸿与丑妻和和美美,平日里并无任何吵闹,对梁鸿也颇有好感。
但这好感并不是男女之间的好感,而是出于尊敬的那种好感。
这一天,已经六十一岁的方龄正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散步。
“主公。”一身布衣的梁鸿从门外走了进来,远远地就朝方龄行礼。
方龄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立刻挤在了一起。“伯鸾啊。”
梁鸿上前扶着方龄,道“主公身体一如往常那般硬朗。”
方龄摇摇头,道“不行了,不行了,老了。”
说着,方龄抬头看着梁鸿道“你还没吃饭吧,善堂里不是有饭吃吗?”
梁鸿笑道“午饭是在善堂吃的,晚饭和夫人一起吃。”
“好,好,那你快去吧,我都闻到饭菜的香味了。”方龄缓缓说道。
“好,主公小心。”梁鸿点了点头,然后轻轻的松开方龄,拱手行礼之后便朝自家居住的小院走去。
方龄看着梁鸿的背影,忽然有些好奇眼前这个人和他的妻子究竟是如何过的这样平淡恩爱的。
于是他拄着拐杖,悄悄的来到了梁鸿住的院外,然后慢悠悠的走了进来。
梁鸿的长子已经十七岁了,幼子也十五岁了,两子如今都在县衙里找了一个文书的差事。
虽然梁鸿不想做官,但两个儿子的事业梁鸿却任由他们自己选择。
所以如今也只有梁鸿夫妻住在这里,两个儿子过几天会回来看看他们。
方龄来到院中,看到院内的小屋的门并没有关上,还漏着一丝小缝。
方龄从房门的小缝里看了进去,只见梁鸿进屋后跪坐在桌案左侧,静静的看着在一旁忙碌的孟光。
不多时,孟光将准备好的饭菜摆在一方小木案上面,小木案很薄很宽,四角各有四条小腿。
孟光端着饭菜来到梁鸿面前,然后将小木案高高举起,举到与自己眉毛相等的高度,然后慢慢跪在梁鸿面前。
梁鸿此时也起身,也对着孟光跪了下来,然后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