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道清理计划 >

第222章

大道清理计划-第222章

小说: 大道清理计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他走到安陵城门口时,昨晚的城门校尉已经回家了,现在是另外一位城门校尉接任。
    将要出城之时,突然对面一个身高体壮,满脸冷肃并束发佩剑的男子朝着城门走了过来。
    男子到城门口,立刻就被门口汉军注意到了。
    但当这些汉军看清男子面容时,全都收回了怀疑的目光,换上了一副敬慕的神情。
    男子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走入城内,一路上无论是汉军士兵还是百姓,都是用一种仰慕的神情看着他。
    太衍微微一笑,迎着男子走了上去。
    “壮士且慢。”太衍拦在了男子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男子停了下来,看着太衍目光一凝,左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之上,“为何阻我去路?”
    太衍看着男子道“贫道乃游方之士,略通一些观象之术,我见阁下头顶乌云弥漫,有逆运兆显。由此推断,壮士今日不宜入城,否则便有祸事。”
    男子看了太衍一眼,随后冷笑一声。
    接着,男子伸出铁一般粗硬的臂膀,将太衍拨到了道边,然后昂首阔步,径直入了城去。
    太衍看着男子的背影,不由得摇了摇头,“不听好人言啊大祸临头矣!”
    这时一旁有路人走了上来,对太衍道“大祸临头?尽瞎说,你可知道他是谁吗?”
    太衍看着路人,好奇地道“他是谁?”
    这名路人顿时一脸仰慕地道“他就是河东大侠,桓恕。”
    “桓恕?”太衍沉凝道“就是哪个河东游侠儿,桓恕?”
    路人不满的看了太衍一眼,纠正道“是河东大侠。”
    太衍道“他做什么事?何德何能称‘大侠’呢?”
    路人惊奇地道“你不知道?”
    太衍摇摇头,道“不知道。”
    路人笑道“此事三岁小儿亦知,独你不知道?”
    太衍道“我早已说过,我乃游方道士,近日才游历至此,真不知道!”
    路人恍然地点点头,随后便来了精神,说道“既如此,那倒也不怪你。你仔细听我给你说来,桓恕大侠有一位朋友,名叫‘严得’,这严得是一位商人。专门来往于中原与西域之间,和那些胡商做生意。只是在半年之前,严得在龟兹国做生意时,不料被人暗害并夺了财货。”
    太衍道“汉人在西域遇害,都护府没管吗?”
    这路人道“管,如何不管。都护府着令龟兹国王限期惩治罪犯,但那行凶之人正是龟兹国王室一位失势的王子。而龟兹国王又听人蛊惑,欲要包庇那王子。都护府闻讯大怒,上奏陛下欲兴兵讨伐龟兹国。”
    “西域与中原文书一来一往至少三、四月。”太衍说道。
    路人道“不错,时间如此漫长,等都护府的文书送到朝廷时,又有一个消息传了过来。”
    “什么消息?”太衍问道。
    路人一脸振奋地道“游侠桓恕早已从中原万里奔赴西域,手刃了那个龟兹国王子,为自己好友复了仇!”
    “那龟兹国能放过他吗?”太衍好奇地道。
    路人道“当然不能放过!但西域有都护府,都护大人听闻此事后。亲率三千汉军,将桓恕大侠从龟兹国接了出来,桓恕大侠万里奔赴西域,为友报仇。真可谓是仁义无双,难道不该称作大侠吗?”
    太衍听完,笑道“既如此,的确当得起大侠之名。”
    桓恕进入安陵城中,直接朝着安陵县衙的方向走去。
    他是要在县衙入籍,为友报仇之后,他便下定决心,不再做游侠居无定所,而是要带着妻儿在安陵隐居下来。
    虽说安陵也有不少人认识他,但比起老家至少要清静得多。
    但桓恕正在大街上走着,突然迎面又走来三人,将他拦了下来。
    “河东大侠桓恕?”三人中为首的那人开口问道。
    桓恕冷眼看着三人,开口道“是。”
    “请移步一叙。”为首那人说道。
    桓恕目光一凝,正要拒绝,突然眼睛余光一瞥。
    在大街右侧的一间房屋窗户前,一根弩箭从窗户内伸了出来,正对着自己。
    桓恕瞳孔一缩,弓和弩绝对是官府严禁的武器。你可以带着刀、剑大摇大摆走在街上,没人会管你。
    但是你要带着弓、弩上街,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会有军队和官府兵丁将你团团围住。
    这些人竟然能弄到弓、弩,就算不是军中的人,后面的势力也不一般。
    深思之后,桓恕看向带头人,问道“去哪里?”
    领头人笑了,指着一旁街道边的房屋道“就这里面。”
    等桓恕跟着他们进屋,在屋内跪坐下来后问道“找我什么事?”
    领头人拿出一张画像,递给桓恕道“五百金,我主人想请你杀一个人。”
    桓恕看了一眼画像,那是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的模样。
    “这人是谁?竟然值五百金?”桓恕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声。
    领头人支起前身,道“班超。”
    桓恕眉头一挑,“安陵班彪班叔皮幼子,班超?”
    “对。”领头人说道,随后看着桓恕,“他现在就住在安陵城中班府之内。”

第十七章 家破
    桓恕一手按在剑柄上,目光直视领头人道“我已决定隐姓埋名,手上也不愿再沾染鲜血,你们还是去请别人吧。”
    说完,桓恕转身欲走,却听那领头人大笑着道“这恐怕由不得你吧。”
    ‘呛啷’一声剑鸣,带着四道血槽的长剑已经搭在了领头人的勃颈上。
    而一旁的弩手还没来得及反应,自己的老大的性命就已经掌握在了桓恕手中。
    周围领头人的手下们纷纷拔出长刀围了上来,但领头人去制止了他们。
    “你杀了我也没用,我背后的人不是你能惹得起的。”领头人看着桓恕道。
    随后,领头人抬起手,桓恕手中的剑猛地往他脖子上一压。
    领头人笑了,“何必这么紧张呢?”
    说完,他将手伸进怀里,在桓恕警惕的目光下,取出了一支纯金发钗。
    桓恕在看到这发钗的那一刻,顿时脸色大变,手中的剑猛地一拉,在领头人脖子上划出一道血线。
    领头人丝毫不顾脖子上正在流血的伤痕,而是举着手中金钗道“你要是不答应,你只能和你的妻儿做一家子孤魂野鬼了。”
    桓恕看着那支金钗,突然想起今天早上自己妻子梳妆时说的那句话“夫君,你送我的那支金钗怎么不见了?”
    同时,他的耳边响起了城门口遇到的那个人“今日入城,必有祸事。”
    但现在,很明显再想出城赶回家去,已经晚了。
    他目光森冷,他看着领头人道“我来安陵城还不到半个时辰你们早就盯上了我?”
    领头人呵呵笑着,随后将金钗递给了桓恕。
    “这五百金,你挣不挣?”领头人看着桓恕道。
    桓恕看着手中金钗,紧紧一握,没有丝毫犹豫地道“什么时候动手,只杀班超还是全族?”
    领头人呵呵一笑,悠哉悠哉的将桓恕的剑拨到一边,然后坐下来说道“今晚动手,只杀班超一人便可,你知道,他哥哥班固现在是陛下身边的侍从官。只杀班超,事情还可以控制,若是杀他全族,
    事情是压不住的。到时候朝廷追究起来,你我都要亡命天涯。”
    桓恕目光直直的盯着领头人,问道“你背后主人是谁?”
    “这就不是你该问的了。”领头人淡淡地说道。
    桓恕冷冷一笑,看着领头人道“你最好保护好我的妻儿,否则”
    桓恕右臂一振,只见一道寒芒闪过,随后他右侧十步外那个手持弩箭的手下猛然捂住脖子,随后一片鲜血喷洒而出。
    只听‘咚’的一声,弩箭与身体同时倒地,一股殷红的血液瞬间浸透了地面。
    然而领头人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然后对桓恕道“做的干净点,事成后,拿班超头颅到霸陵山中来换你的妻儿,以及那五百黄金。”
    桓恕冷冷的扫了在场众人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天色渐暗,一只信鸽从安陵城中飞出,朝着东边一路飞去。
    当这只信鸽飞到霸陵上空时,突然一只老鹰长唳一声,随后朝那信鸽飞扑了下来。
    信鸽哀鸣一声,迅速朝下方山林逃去。
    但它的速度如何能快过老鹰,顷刻间被老鹰追上,然后被老鹰一爪死死钳住,不到片刻便断气了。
    老鹰抓着信鸽,却不往巢穴飞,而是直接飞入了霸陵山中。
    当老鹰飞到霸陵山中后,丢下了信鸽,然后扑闪着翅膀冲霄而去。
    这时下方上来一个人影,从地上捡起死掉的信鸽,取下信鸽身上的竹筒,立刻飞奔上山。
    “大人,截获一只信鸽。”那人来到山中小屋前,只见小屋外的树林中足足蹲守着十多个人。
    这些人个个身强体壮,而且还有各类刀剑弓弩等武器在身。
    最中间一个穿着皮甲,头戴皮帽的男子上前,从斥候手中接过竹筒,拆开之后取出一张纸条。
    只见纸条上写着“速去霸陵山中,救我妻儿。”
    这几个字之后,落笔是‘桓恕’的名字。
    穿着皮甲的那人冷哼一声,道“他果然还不死心,来人。”
    身后两个手下走了上来,皮甲男子将那纸条递给其中一个,道“快马加鞭,把这信纸送还于他。”
    “是。”两人接过信纸,飞快上马,朝安陵方向奔去。
    皮甲男子转身看着身后的小屋,然后对手下说道“杀了。”
    “什么?”身边的手下有些迷糊。
    皮甲男子重复了一句,“把里面桓恕的妻儿,杀了。”
    “是。”手下们抱拳应诺,随后拔出弯刀,走进了木屋。
    木屋内,桓恕妻子和他的儿子浑身被绳索捆着,嘴巴也被麻布堵着。
    看到木屋的大门打开,两个凶神恶煞的人提着刀走了进来。
    桓恕妻子顿时瞳孔一缩,眼中满是恐惧。
    她费尽力气的朝一旁的儿子挪动,却因为浑身被绑,只能一点点的朝自己儿子蠕动过去。
    桓恕之子吓得泪流不止,也扭动着身子朝自己母亲挪去。
    这时那两个手下已经走了过来,他们二话不说,举刀便劈了下去。
    只见桓恕妻子的头颅瞬间被砍了下来,在勃颈处喷出的鲜血将头颅推到了桓恕儿子的面前。
    桓恕儿子看到这一幕,瞬间崩溃,晕死了过去。
    随后又是一刀落下,桓恕之子也身首异处。
    两个手下收起弯刀,转身正要离去时,却听到身后一阵响动。
    回头一看,只见桓恕妻子那无头的身体竟然还在朝着自己儿子方向蠕动着。
    两人对视一眼,再次拔出弯刀,对着桓恕妻子的身体便是一顿乱砍。
    直到血肉模糊之后方才罢手。
    两名手下出去之后,顺手关上了房门。
    皮甲男子看了看两人,然后转身说道“等桓恕到时,先查验班超头颅,然后将他一并杀掉。”
    “是。”周围的手下们齐声应道。
    此时,正在班府门前假扮流民的桓恕,正好看到班府大门打开。
    随后只见里面走出两个人来,一个和画像上的人长得一模一样,桓恕仔细核对之后,发现此人正是班超。
    另一人也是一个书生模样,但桓恕却不认得。
    两人相伴走出班府,不到片刻后,两人又从外面走了回去。
    当班府大门关闭后,桓恕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但他还不准备动手,因为他还在等自己兄弟们的消息。
    当天色彻底入夜时,桓恕耳朵一动,只听一阵破空声朝自己疾速飞来。
    桓恕当即拔剑一挡,只听‘叮’的一声,一支羽箭立刻落到了桓恕面前。
    桓恕眉头一皱,拾起羽箭一看,顿时一喜,因为羽箭之上坠着一个竹筒。
    他打开竹筒,取出里面的信纸一看,当即脸色大变。
    因为这正是自己给河东的那些东西们发的消息,没想到却被对方给截获了。
    看到信纸,桓恕一把折断羽箭。
    他站了起来,目光看向了眼前的班府。
    他知道,自己不能犹豫了,为了自己的妻儿,他什么都愿意做!

第十八章 人未亡
    当桓恕站起来的那一刻,一身锋芒毕露,再也不似刚才那般有气无力的流民模样。
    他趁着夜色,两三步来到班府门墙下。附耳在门上,听着里面的动静。
    凭着他的经验,立刻便断定府门后面有两个家仆。
    于是桓恕来到侧墙,后退四五步,随后猛地朝前飞奔过去。
    他脚尖轻点地面,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只见桓恕冲到侧墙前,双脚一蹬,手臂一攀,整个人立刻爬上了一丈多高的围墙。
    桓恕站在墙垛上,目光迅速扫过班府。
    在他眼中,班府内共有七处光亮。
    大门处两道微光,那是灯笼的光芒。府宅内有五处明光,全部都在屋内,是烛火的光芒。
    根据桓恕白天的探查,班府内除班彪之外,还有班超、班昭、以及那个不认识的读书人。
    但他们加在一起也只有四人,还有一处光亮是谁?
    桓恕也管不了这么多,他跳下围墙,朝着那五处光亮偷偷摸了过去。
    虽然他在白天探查之时,知道上至班彪,下至班超,都是身怀高才,心怀良善之辈。
    从不傲慢待人待物,哪怕是贫穷百姓,班彪也礼敬有加。
    尤其是班彪,更是经常帮助那些寒门学子。如果是豪强送子求学,他就收以重金。
    然后拿着这些从豪强之家收来的重金,去资助那些寒门学子。
    品洁高尚,真如傲雪寒梅一般。
    但桓恕却管不了那么多,他的妻儿生死未明,由不得他心软。
    只见他先来到了第一间亮着烛火的屋外,悄悄来到窗户处,伸出一指慢慢的将窗户捅出一个小孔来,然后用目光迅速朝里面扫了一眼。
    是两个小孩,年岁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
    不是自己的目标,桓恕二话不说,转身便离去了。
    到了下一处,桓恕用同样的方法朝里面一看,只见房屋里面的屏风前有一张玉案。
    玉案后面正跪坐着一名气质温婉,眉目如月的少女,少女此时正手捧一本书册,专心的看着。
    再次确定不是自己的目标,桓恕再不逗留,转身即走。
    来到第三处宅院,远远的就看到一个身影站在屋中,周围摆满了书架。
    此刻那个身影正在书架四处来回走动着,好似在找什么书。
    但桓恕看得清楚,那也不是班超,而是一个中年男子。
    桓恕来到第四处,捅破窗户纸往里面一看,空荡荡的没有人。
    那么,就只剩下第五处了。
    当桓恕来到第五处宅院内时,忽然听到一阵朗笑声响起,似有两个年轻人正在谈笑。
    桓恕靠近宅院,顺着墙角摸了过去,然后桶开窗户纸一看。
    只见班超赫然坐在屋内,在他对面则是另外一个年轻人。
    此时两人正兴高采烈的喝着酒,并畅谈天下大事。
    桓恕眉头一皱,两个人如此一来就必须要保证在极端的时间内杀死两人,否则一旦他们任何一人发出惊叫,自己都会陷入麻烦之中。
    他原本的计划是,将班超杀死后,砍下头颅,隐藏尸体,第二天天一亮就出城去。
    这样一来等班府发现班超尸体之后,自己早已出城了。
    但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但桓恕却不担心,他有足够的耐心。
    于是桓恕抱着怀里的长剑,来到黑暗的墙根处盘坐了下来。
    等,等另外一个人回屋睡觉。
    屋内,梁鸿与班超对坐饮酒,半晌之后,梁鸿慨然道“我之志向,便是隐居山林,钻研学术。不使先贤学问遗落蒙尘,亦让后世子孙有所传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